专升本《刑法》考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合集下载

刑法民法专升本练习题

刑法民法专升本练习题

刑法民法专升本练习题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C. 拖欠工资D. 以上都是2. 民法中,关于物权的保护,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权是绝对权B. 物权是相对权C. 物权可以被任意剥夺D. 物权的行使不受法律限制3.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责任?A. 停止侵害B. 消除影响C. 恢复名誉D. 判处有期徒刑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哪种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犯罪未遂B. 自首并有立功表现C. 犯罪后逃逸D. 犯罪后拒不认罪5. 在民事诉讼中,关于证据的举证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B. 被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C. 原告和被告均需承担举证责任D. 举证责任由法院决定二、判断题1. 根据刑法,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死亡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2. 民法中,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请求返还原物、排除妨碍等。

()3. 民事责任可以由法院强制执行。

()4. 根据刑法,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民法中,合同的解除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三、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2. 简述民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

3. 简述刑法中关于自首的规定及其法律后果。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张某因与邻居发生争执,一时冲动将邻居打伤,造成邻居轻伤。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案例二:李某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但开发商迟迟未能交付房屋。

李某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请分析李某的请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关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及其法律后果。

2. 论述民法中关于物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套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刑法和民法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掌握法律原理,并能够在实际案例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刑法学》复习题A(专升本)

《刑法学》复习题A(专升本)

《刑法学》复习题A(专升本)一、选择题1、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2、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依据是()。

A.犯罪对象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一般客体 D.犯罪的直接客体3、韩国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韩国通缉。

某日,金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金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

我国依法可以对李某采取下列措施:()。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交国际法院制裁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韩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的共同参与4、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行为差误5、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6、赵某因倒卖外汇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修订后的刑法实施后,赵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问法院应当如何处理?()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D.考虑赵某已服刑2年,改判有期徒刑2年并释放。

7、李二憨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二憨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A、李二憨是由于醉酒乱性才奸淫傻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合法性原则- B. 公平原则- C. 适用性原则- D. 惩罚性原则正确答案:A2.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犯罪与刑罚必须有法可依原则- C. 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原则- D. 犯罪以法律为依据,刑罚以行政法规为依据原则正确答案:D3.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是()。

- A. 主体- B. 客体- C. 行为- D. 结果正确答案:D4. 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B.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C.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法律规定的情形并不重要- D.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利益,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正确答案:A5.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客体的是()。

- A. 身体- B. 财产-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公共利益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国家以刑罚来保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罪与刑。

正确答案:对2. 刑法是国家施行刑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是国家行使刑事权力的依据。

正确答案:对3.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规定罪及其刑罚,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对4.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对5. 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错以上为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要求编写的《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测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测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关于犯罪构成要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可以是物质利益B. 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C. 犯罪主体是指犯罪行为人D.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状态答案:D2. 下列哪一种行为构成抢夺罪?A. 甲在公交车上盗窃乘客财物B. 乙在商场门口抢走行人手中的钱包C. 丙在火车站广场上诈骗旅客财物D. 丁在ATM机旁抢夺他人银行卡答案:B3. 下列哪种情况不构成抢劫罪?A. 甲持刀抢劫银行,抢走大量现金B. 乙用药迷昏乘客后,将其财物抢走C. 丙在夜间闯入居民家中,抢走财物D. 丁虚构事实,使被害人处分财产,构成诈骗罪答案:D4.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B. 乙在犯罪过程中,被警方抓获C. 丙在犯罪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完成犯罪D. 丁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意外事件未能完成犯罪答案:A5.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甲已经实施完毕犯罪,但由于客观原因未得逞B. 乙正在实施犯罪,被警方抓获C. 丙欲实施犯罪,但由于主观原因未能着手D. 丁已经得逞,但后来主动放弃犯罪所得答案:A6.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犯罪既遂?A. 甲盗窃财物,尚未出手就被抓获B. 乙诈骗财物,被害人尚未发现就被抓获C. 丙非法拘禁他人,但在解救过程中被抓获D. 丁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死亡答案:D7. 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内的犯罪行为和结果B.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的犯罪行为C. 我国刑法适用于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行为D.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外的犯罪行为,但需涉及我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答案:A8.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刑事责任年龄?A. 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B. 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C. 18周岁的人犯盗窃罪D. 20周岁的人犯诈骗罪答案:A9.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累犯?A. 甲在18周岁时犯抢夺罪,5年后又犯抢劫罪B. 乙在16周岁时犯故意杀人罪,3年后又犯盗窃罪C. 丙在20周岁时犯诈骗罪,1年后又犯抢劫罪D. 丁在25周岁时犯非法拘禁罪,2年后又犯故意伤害罪答案:D10.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自首?A. 甲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乙在犯罪后,被警方抓获,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丙在犯罪后,主动向被害人家属赔偿并取得谅解D. 丁在犯罪后,主动上交违法所得并取得谅解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主观方面答案:ABCD2.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犯罪?A. 甲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B. 乙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C. 丙明知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虚构事实使他人相信D. 丁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致使他人受伤答案:ABD3.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过失犯罪?A. 甲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导致结果发生B. 乙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导致结果发生C. 丙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过于自信导致结果发生D. 丁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答案:ABC4. 下列哪些情况属于犯罪停止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答案:ABC5. 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地域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人的效力D. 对事物的影响力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1. 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可以是物质利益。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试题和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试题和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试题和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犯罪的客观要件?A. 犯罪的行为B. 犯罪的结果C. 犯罪的主观要件D. 犯罪的客观要件正确答案:C2. 刑法中的“过失”是指:A. 故意犯罪B. 重大过失犯罪C. 一般过失犯罪D. 轻微过失犯罪正确答案:C3. 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临时抢夺C. 误伤他人D. 故意伤害正确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答: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具有故意和目的地实施犯罪行为,其主观上具有主观故意。

而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人并无故意,但由于疏忽、错误或轻率等原因,导致了犯罪的发生。

故意犯罪强调犯罪人的主观恶意和犯罪目的,而过失犯罪则强调犯罪人的过失行为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2. 简述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答: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某一犯罪必须同时具备的一系列要件。

其中,客观要件指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即犯罪事实的客观表现。

主观要件则指犯罪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即犯罪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是构成犯罪的两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三、案例分析题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被判刑,他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

请简要叙述该案件的事实和相关法律问题,并陈述你的观点。

答:该案件涉及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被判刑的情况。

根据事实,该人故意实施了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对此被判定为犯罪。

他对判决不服,并提出上诉。

法律问题在于确定该人是否具有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是犯罪人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具有故意的主观心理状态。

在该案中,如果能够证明该人在实施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时具有故意和主观故意,那么该人应当被维持原判。

个人观点认为,根据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如果能够充分证明该人的故意犯罪行为和主观故意,那么应维持原判。

然而,具体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还需要考虑更多细节和证据,最终由法院作出决定。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问题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问题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问题及答案一问题一:什么是故意犯罪?回答一: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主观上具有故意,即对其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有所了解,并决心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方式。

问题二:什么是过失犯罪?回答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对其行为的危险性和违法性没有充分的认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而造成的犯罪行为。

问题三:刑法中的故意和过失有何区别?回答三:故意和过失在刑法中是主观方面的区别。

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或应知其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有意实施犯罪行为。

过失则是指犯罪人对其行为的危险性和违法性没有充分的认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而造成的犯罪行为。

问题四:盗窃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回答四:盗窃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两个方面: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

客观要素包括非法侵占他人财物和数额较大;主观要素包括故意行为和主观盗窃罪。

问题五:如何认定盗窃罪的数额较大?回答五:认定盗窃罪的数额较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判。

一般来说,可以考虑被盗财物的价值、被盗财物对被害人的影响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问题六:抢劫罪和抢夺罪有何区别?回答六:抢劫罪和抢夺罪是刑法中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

抢劫罪是指犯罪人使用暴力、威胁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

抢夺罪是指犯罪人在不使用暴力、威胁暴力或者其他方法的情况下,直接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问题七: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有何区别?回答七: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是刑法中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

故意杀人罪是指犯罪人明知或应知其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有意实施杀人行为。

过失杀人罪是指犯罪人对其行为的危险性和违法性没有充分的认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导致他人死亡。

问题八: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回答八:认定故意杀人罪需要根据犯罪人的行为和主观意图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来说,可以考虑犯罪人的言行、行为方式、作案手段等方面的证据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故意杀人罪。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B. 行为人的年龄C. 被害人的同意D. 行为的违法性答案:A2. 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刑法只适用于我国领土范围内发生的犯罪B.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发生的犯罪,无论其在何处C.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我国公民实施的犯罪D.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外国公民实施的犯罪,但该犯罪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答案:C3.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正当防卫?A. 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将小偷打成重伤B. 乙在醉酒状态下,将酒瓶砸向正在抢劫的歹徒C. 丙在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丁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反抗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 请解释刑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效力: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发生的犯罪。

(2)国籍效力: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普遍管辖效力: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三、案例分析题甲(17岁)与乙(15岁)共同盗窃一辆摩托车。

甲在盗窃过程中负责望风,乙负责实施盗窃。

在盗窃过程中,被失主发现并报警。

2020年函授本科期末考试刑法

2020年函授本科期末考试刑法

南阳理工学院期末考试批次专业:201801- 法学(专升本)课程:刑法(专升本)总时长:120 分钟1. (单选题)刑法是研究()的科学。

(本题2.0 分)A 、刑事法律B、刑法C、犯罪D、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学生答案:未答题标准答案:D解析: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得分:02. (单选题)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

(本题2.0 分)A、组成B、结构C、组成和结构D、总则和分则学生答案:未答题标准答案:C解析:组成和结构得分:03. (单选题)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本题2.0 分)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B、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C、其他刑事犯罪D、一切犯罪学生答案:未答题标准答案:D解析:一切犯罪得分:04. (单选题)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本题2.0 分)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学生答案:未答题标准答案:C解析:犯罪客体不同得分:05.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本题2.0 分)学生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B解析: 并处剥夺政治权利 得分: 07. (单选题 ) 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 )。

(本题 2.0 分 ) A 、 外国人 B 、 中国公民C 、 国家工作人员D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生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B 解析: 中国公民 得分: 08. (单选题 )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

(本题 2.0 分) A 、 只能是直接故意 B 、 只能是故意 C 、 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D 、 只能是过失学生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B 解析: 只能是故意 得分: 09. (单选题 ) 下列行为中,构成伪证罪的有( )。

(本题 2.0 分)A 、 法院书记员因疏忽,漏记了案件重要事实B 、 辩护人伪造证据C 、 侦查人员引诱犯罪嫌疑人做虚假供述D 、 鉴定人故意做虚假鉴定A 、资敌罪B 、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 、 间谍罪D 、 投敌叛变罪 学生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C解析:间谍罪 得分: 0 6. (单选题 )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A 、 判处死刑B 、 并处剥夺政治权利C 、 并处罚金D 、并处驱逐出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共75题,共150分)
1. 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
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下列哪种刑事法律?( ) (2分)A.刑法立法解释 B.单行刑法
C.刑法修正案
D.附属刑法
.标准答案:B
2. 轻罪重判的刑罚思想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原则相违背?( ) (2分)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适用人人平等原则
C.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标准答案:D
3.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2分)
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
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标准答案:B
4. 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2分)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主观罪过性
.标准答案:B
5. 铁路扳道工因和恋人分手饮酒自醉,未能及时扳道,致使火车相
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2分)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D.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标准答案:D
6.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分)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

当晚,医院发生火
灾,乙被烧死。

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

甲以为乙已经死
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

甲的杀人行为与
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
作,救治无效而死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
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

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
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标准答案:D
7. 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
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2分)
A.聚众淫乱罪
B.组织淫秽表演罪
C.寻衅滋事罪
D.无罪
.标准答案:D
8. 张某,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张某的行为()。

(2分)
A.构成绑架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D.不负刑事责任
.标准答案:B
9. 下列那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2分)
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
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
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
.标准答案:D
10. 某甲与某乙有隙,甲伺机报复,一天晚上甲怀揣一把匕首来到乙
路过处,将乙拦住,不让通过。

甲还恶语相加,对乙肆意侮辱。

乙愤
怒之极,捡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

甲边躲边说:“这次是
你先动手的!”然后掏出匕首向乙刺去,刺中乙腿部,致乙轻伤。


的行为属于:()(2分)
A.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
C.故意伤害罪
D.事后防卫,应负刑事责任
.标准答案:C
11. 甲某精心准备窃取银行客户的密码,晚上在家中利用互联网将客
户账上的10万元转入自己的账户。

其妻子发觉后极力劝阻,甲某悔
悟,又将10万元转入客户的账户。

甲某的行为属于()。

(2分)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标准答案:C
12. 下列情形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是()。

(2分)
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不作为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同时犯
D.事先未通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
.标准答案:A
13.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2分)
A.判决确定
B.判决执行
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D.判决公布
.标准答案:C
14. 减轻处罚是指()。

(2分)
A.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以下判处刑罚
B.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下判处刑罚
C.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内判处最轻的刑罚
D.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内适用最轻的刑种和最短的刑期
.标准答案:A
15. 假释考验期限,从()起计算。

(2分)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确定之日
D.假释之日
.标准答案:D
16. 甲发现自己所在村庄边上正在安装电力线路,于是想偷盗一些拿
去卖钱。

于是,于一晚带着工具偷剪电缆,并销赃得款数千元,导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