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基础概念和收集方式。
2.了解抽样的目的和类型。
3.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抽样方法进行数据样本的收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数据的基本概念和收集方式。
2.抽样的类型和目的。
3.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A. 数据的基础概念和收集方式1.讲解什么是数据和数据收集的含义;2.介绍数据来源的渠道,如调查问卷、网络、统计局等;3.讲解数据的种类,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4.了解数据的编码规则,如数字编码、字母编码、符号编码;5.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包括整体浏览、数据转换、数据性质、数据比较等。
B. 抽样的类型和目的1.讲解什么是抽样和抽样的目的;2.介绍抽样的种类,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3.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4.探讨抽样误差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C. 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1.讲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步骤和公式;2.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练习简单随机抽样;3.讲解系统抽样的步骤和公式;4.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练习系统抽样。
D. 运用所学抽样方法进行数据样本的收集1.整合所学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抽样实践;2.审核学生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方法和步骤;3.总结学生收集数据的经验和感受。
四、教学手段1.课堂讲解2.案例分析3.互动讨论4.模拟抽样实践五、教学评价1.考核学生对于数据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2.考核学生对于数据收集和抽样方法的理解;3.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旨在通过案例探究和模拟实践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力度。
在实践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以便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去。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学案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学习目标】1.知道如何设计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画记法记数用表格形式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
2.知道什么是总体、个体,总体与个体关系。
3.知道调查一种方法——全面调查(又称普查)。
4.知道什么是随机性。
5.学习另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6.知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样本是由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
7.知道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概念。
8.会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样本。
【学习重点】1.总体、个体、全面调查的概念,利用画记法记数用表格形式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
2.抽样调查、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
3.会选择适当简单随机样本及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难点】1.如何设计简单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的收集,利用画记法记数用表格形式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2.能在一个总体中较为合理地抽取样本,并计算出样本容量。
3.简单随机抽样选取样本。
【学时安排】3学时【第一学时】【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阅读教材本章章首内容,回忆我们小学时曾经学习过的有关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图的知识。
与同组同学说一说我们曾经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如何制作这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二、预习探究阅读教材“探究”的内容,完成全班同学睡眠时间表格,自主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中学生睡眠时间调查问卷的目的、对象?问卷包括什么内容?2.在整理数据时为什么采用“正”字画记,它有什么优势?3.什么是总体、个体?什么是全面调查?一般什么情况适用全面调查?三、合作探究知识点1:总体、个体、普查。
例1.为了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1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32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D.以上调查是普查知识点2:用画记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用表格形式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
根据以上的探究,自主解决下列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例请回答:(1)本小组同学身高增长的高度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2)在本次调查中,总体是什么?个体是什么?知识点3:设计问卷调查。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案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景中掌握简单的现场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学会从收集的数据中获取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经历收集及整理数据的过程;由亲身实践得出的数据,了解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出“让数据说话”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及发现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
教学用具:计算器、PPT。
教学过程:一、探究引入首先提出要求学生了解本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统计调查,引出我们的课题,数据的收集。
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接着学习利用表格整理数据,然后分析表中的信息给出该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表格统计结果。
三、概念的引入通过这个统计活动,引出“总体”、“个体”、“全面调查”等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P141的内容,对相关概念进一步强调。
四、做一做为了了解本班同学从七年级到现在的身高变化情况,王强同学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请你对全班的同学进行调查后,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下表。
五、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P142的相关练习。
2、利用PPT,完成下列补充练习。
请你对自己一周内完成多科作业的时间作调查,填入下表,并说一说这些数据对你有什么启示?对照一下其他同学的情况是否一样?请你调查你们班里的同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主要用哪几种方式排解心中的烦恼.六、课堂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运用学的知识进行统计数据。
七、布置作业:课堂中没有完成的内容课后完成教学(后记)反思: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要求;在了解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简单随机抽样,初步感受用样本推断总体的思想和随机性。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据处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抽样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据收集和抽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方法。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示例:某校七年级(1)班有50名学生,想了解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情况,你认为应该怎样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抽样?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方法。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假设,并通过抽样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的数据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
2.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假设,并通过抽样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假设,并通过抽样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必要性。
2.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原理。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抽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5.总结:总结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方法,强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原理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来进行。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提出假设并运用抽样方法解决问题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说课稿4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会正确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且能够理解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和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重要性。
同时,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对于一些基本的统计概念也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方法,以及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抽样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样本容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理解抽样的必要性。
2.让学生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会正确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让学生理解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能够根据需要计算样本容量。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
2.教学难点: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样的过程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重点讲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计算样本容量。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学会如何从样本中获取信息,为后续的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生活中的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调查方法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学会如何从样本中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
2.难点:如何从样本中获取信息,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运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据收集和抽样调查的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和数据,用于讲解和操作。
2.准备调查问卷,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并展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对数据收集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调查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并实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分享调查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和问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点评学生的调查成果,总结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讲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如确定调查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整理和分析数据等,并展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3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抽样调查的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整理物品等。
但是,对于抽样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抽样调查的概念和原理。
2.不同抽样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进行抽样调查。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际调查数据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际调查数据和结果。
3.调查工具和材料(如问卷、尺子、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调查场景的图片,如投票、市场调查等,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调查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曾经参与过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并说明抽样调查的优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调查。
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学校里的学生人数、图书馆的书籍种类等。
学生根据调查主题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并进行实际调查。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出问题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数据的收集与抽样(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掌握简单抽样调查从收集的数据中获取信息
2、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样本等的相关概念。
重点:运用简单随机抽样收集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回顾:(出示ppt课件)
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调查方式?它们有何优缺点?
全面调查
优点:调查全面,得到的调查结果精确。
缺点:调查的范围广、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一定程度上具有破坏性。
抽样调查
优点: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缺点:调查结果精确性低,得到的只是估计值。
如:为了了解邵阳县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保护视力,准备对中小学生进行视力调查,那么如何调查呢?
1、采取哪种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抽查部分学生的方式来收集数据,根据部分学生的视力来估计整个区学生的视力情况。
2、讨论(一)仅仅从小学学校抽取部分同学作为调查的对象,妥当吗?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呢?
讨论(二)(1)导致同学们近视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影响近视的因素,在设计调查问卷中应包括哪些问题?(3)请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中小学生视力调查问卷
年级姓名性别
视力左眼矫正视力左眼
右眼右眼
学习时使用的灯具()
A.日光灯
B. 白炽灯
C. 节能灯
D.其他
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 A.很近(˂20cm) B.适中(30cm左右) 是否躺着看书()
A.经常
B. 很少
C. 从不
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大约是()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是()你认为造成视力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3.整理数据:
表4-2中小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
学段人数视力不良学生人数视力不良率
男女合计
小学300 27 33
初中300 65 79
高中300 103 110
二、探究学习:(出示ppt课件)
1、“动脑筋”P146
1949年,美国某杂志报道:192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目前的年收入一般为25 111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六七个人年薪的总和).这一数据是耶鲁大学对与母校保持联系的校友的一次问卷调查后的统计结果,问这个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192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的年收入吗?为什么?
(不能. 因为这一结果来自192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能够联系上的,且回复了调查表的毕业生的年收入,还有一些毕业生收到调查表后没有回答,更有许多毕业生无法联系,所以这个样本不能够代表总体.)
2、如何收集数据
抽样调查只调查了对象的一部分,必须要求所抽取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才能根据样本对总体作出推断,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就会偏离总体情况.如果在抽样调查时能保证每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那么我们把这种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所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simple random sample).
通常情况下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必须要选取合适的样本
容量. 样本容量太小,就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样本容量太大,虽然样本具有代表性,但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例如,为了了解某市20 000 名七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情况,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的随机数发生器从这20 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每个人的学号不同)中随机抽取200 个学号. 由于这种抽取方式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因此这样的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 这样抽取的200 个学号对应的学生的睡眠时间即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当总体中的个体数不多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抽签的方法来抽取样本.
3、动脑筋P147
为了了解某方面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一些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数据的过程一般按下面步骤进行:(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具
体进行调查;(5)记录调查结果.
三、随堂练习:课本P148练习.
四、小结:本节课继续探讨了如何运用抽样调查收集数据,从收集的数据中获取信息等知识.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收集数据的步骤。
五、作业:课本P150习题5.1A组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