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_图文.ppt
合集下载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2.相对误差 2.相对误差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与被测参 量真值X 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δ 量真值X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δ, 常用百分数表示。 常用百分数表示。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准确度与精密度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同时存在。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同时存在。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按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分三种情况处理: 按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分三种情况处理: 远大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远大于 系统误差远大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很小 很小, 系统误差很小,已经校正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差不多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差不多 按系统误差处理 按随机误差处理 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 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固有误差:处于基准条件下,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 固有误差:处于基准条件下,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 固有误差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固有误差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影响误差:一个参量在规定工作范围内, 影响误差:一个参量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其他参量处在基 准条件时,检测系统具有的误差。 准条件时,检测系统具有的误差。 用于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误差 用于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误差 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 的方向。 的方向。 稳定性误差: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稳定性误差: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仪器各测 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 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 评估正常测量误差,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评估正常测量误差,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正常测量误差 偏小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2.相对误差 2.相对误差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与被测参 量真值X 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δ 量真值X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δ, 常用百分数表示。 常用百分数表示。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准确度与精密度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同时存在。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同时存在。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按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分三种情况处理: 按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分三种情况处理: 远大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远大于 系统误差远大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很小 很小, 系统误差很小,已经校正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差不多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差不多 按系统误差处理 按随机误差处理 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 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固有误差:处于基准条件下,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 固有误差:处于基准条件下,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 固有误差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固有误差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影响误差:一个参量在规定工作范围内, 影响误差:一个参量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其他参量处在基 准条件时,检测系统具有的误差。 准条件时,检测系统具有的误差。 用于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误差 用于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误差 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 的方向。 的方向。 稳定性误差: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稳定性误差: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仪器各测 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 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 评估正常测量误差,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评估正常测量误差,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正常测量误差 偏小
检测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测量的分类
测量误差及分类
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
编辑版pppt
1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检测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
法与装置,将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方面的有关信
息通过检查和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和定量结果的过程。
?怎样进行检测?
首先要学会测量,通过测量来得到数据,
34
第三节
传感器及基本特性
一、传感器的组成
举例:测量压力的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
结合上述
工作原理,
能否将上
图方框图
中的内容
具体化?
1-弹簧管 2-电位器
2021/7/31
编辑版pppt
35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原理框图
画一画
画出的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2021/7/31
编辑版pppt
36
弹性敏感元件(弹簧管)
分辨率常以百分比或几分之一
表示,是量纲为1的数。
右表的满量程为19.9A,问:该表的分辨率为多少?
2021/7/31
编辑版pppt
45
想一 想
在图1-11中,3位(最大显示999)数字液位计面板表的示值是多少?满量程
是多少?分辨力是多少?分辨率又约为多少?
2021/7/31
编辑版pppt
46
4.线性关系:
Ax
m
100%
Am
m
S
100
Am
编辑版pppt
准确 基本误
度等 差(引
1-2
级 用误差)
0.1
±0.1%
0.2
0.5
测量的分类
测量误差及分类
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
编辑版pppt
1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检测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
法与装置,将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方面的有关信
息通过检查和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和定量结果的过程。
?怎样进行检测?
首先要学会测量,通过测量来得到数据,
34
第三节
传感器及基本特性
一、传感器的组成
举例:测量压力的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
结合上述
工作原理,
能否将上
图方框图
中的内容
具体化?
1-弹簧管 2-电位器
2021/7/31
编辑版pppt
35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原理框图
画一画
画出的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2021/7/31
编辑版pppt
36
弹性敏感元件(弹簧管)
分辨率常以百分比或几分之一
表示,是量纲为1的数。
右表的满量程为19.9A,问:该表的分辨率为多少?
2021/7/31
编辑版pppt
45
想一 想
在图1-11中,3位(最大显示999)数字液位计面板表的示值是多少?满量程
是多少?分辨力是多少?分辨率又约为多少?
2021/7/31
编辑版pppt
46
4.线性关系:
Ax
m
100%
Am
m
S
100
Am
编辑版pppt
准确 基本误
度等 差(引
1-2
级 用误差)
0.1
±0.1%
0.2
0.5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ppt课件

PPT课件
5
二、传感器的应用
实际上被测对象涉及各个领域。最初的测量对 象是长度、体积、质量和时间。18世纪以来科学技 术取得飞速发展,被测对象迅速扩大。 力学领域有速度、加速度、力、功和能量等; 电磁学领域中有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磁场; 化学领域中有浓度、成分、pH值等; 工业领域 中有流量、压力、温度、黏度等被测量。 现在的被测对象更为广泛,有人体心电、脑 电波等体表电位测量,生物断面测量如B超、CT; 工业领域的光泽、触觉等品质测量;卫星上监视地 球的红外线传感器;机器人的视觉、触觉等各种传 感器。
木材烘干
纸 品
芯片生产要求最高的湿度 稳定性
精确的 烟草烘干
纺 织 品
PPT课件
湿度传感器
11
三、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不断提高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量程范围、 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 2、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物理效应,扩大检测领域 例如图像识别、激光测距、红外测温、C型超声波无 损探伤、放射性测厚、中子探测爆炸物。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检测技术继续 往数字化、智能化、远程控制方向发展。
非电量 传感器 理电路
显示器 装置
电量 信号处 Uo io f 数据处理
执行机构
或电量
1、传感器:(也可按其他形式分类,例如被测量)
参量型传感器:
输出量是电阻、电感、电容无源电参量,有电 阻式、电感式、电容式传感器等。 发电型传感器: 输出量是电压、电流,有热电式、光电式、磁 电式、压电式传感器等。 PPT课件
绪论
章节导入:
在信息社会的一切活动中,从日常生活、生产活 动到科学实验,时时处处离不开检测。现代化的检测 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检测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和制造工艺,同时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动检测技术ppt课件

检测技术:为了对被检测对象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性的了解 和定量的掌握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特点: 综合性(机、光、电一体),先进性(学科发展), 广泛性,传成性 软硬件结合
应用: 1、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 2、安全经济运行监测 3 、自动化技术四个支柱之一 4、推动科技发展
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目了然
数字式仪表
数字式仪表 的特点: 准确,但最 后一位经常 跳动不止。
热敏电阻
LED、LCD的特点:
LED亮度高、耐振动;LCD耗电省、集成度高, 但不利于夜间观察。
带背光板的LCD可以在夜间观看
特点——
能显示复杂的 图形和曲线,
但价格昂贵。
图像显示
图像显示(续)
带RS-232接口的万用表及图像显示
工业检测涉及的内容(续)
物体的性质和成分量: 空气的湿度(绝对、相对)、气体的化学成分、浓度、
液体的粘度、浊度、透明度、物体的颜色 状态量:
工作机械的运动状态(启停等)、生产设备的异常状态 (超温、过载、泄漏、变形、磨损、堵塞、断裂等)
电工量(U、I、f、R、Z、E、B ……在电工、电子等课程
一种典型的自动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在发电厂的应用) .
传感器简介:
①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
②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
生物量等;
V、I、F、P
③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
可以是气、光、电物理量,主要是电物理量;
④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
检测技术在卫星中的应用 红外扫 描区域
人造卫星
检测技术在海啸预报中的应用
特点: 综合性(机、光、电一体),先进性(学科发展), 广泛性,传成性 软硬件结合
应用: 1、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 2、安全经济运行监测 3 、自动化技术四个支柱之一 4、推动科技发展
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目了然
数字式仪表
数字式仪表 的特点: 准确,但最 后一位经常 跳动不止。
热敏电阻
LED、LCD的特点:
LED亮度高、耐振动;LCD耗电省、集成度高, 但不利于夜间观察。
带背光板的LCD可以在夜间观看
特点——
能显示复杂的 图形和曲线,
但价格昂贵。
图像显示
图像显示(续)
带RS-232接口的万用表及图像显示
工业检测涉及的内容(续)
物体的性质和成分量: 空气的湿度(绝对、相对)、气体的化学成分、浓度、
液体的粘度、浊度、透明度、物体的颜色 状态量:
工作机械的运动状态(启停等)、生产设备的异常状态 (超温、过载、泄漏、变形、磨损、堵塞、断裂等)
电工量(U、I、f、R、Z、E、B ……在电工、电子等课程
一种典型的自动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在发电厂的应用) .
传感器简介:
①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
②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
生物量等;
V、I、F、P
③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
可以是气、光、电物理量,主要是电物理量;
④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
检测技术在卫星中的应用 红外扫 描区域
人造卫星
检测技术在海啸预报中的应用
第一章检测技术概述

2)新领域、新需求
新型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微生物传感器、 仿生传感器(代替视觉、嗅觉、
味觉和听觉)以及检测超高温、超高压、超低温和超高真空等 极端参数的新型传感器
3)传感器向着高精度小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① 集成化:
微电子技术 --- 多个同类型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芯片或阵列上
特点:点测量
平面/空间测量
第一章检测技术概述
3、测量单位
比较
测量: 被测量
基准量
倍数(结果)
单位 避免混乱 ---- 国际单位制(SI):
SI 基本单位: 七个物理量单位 --- 相互独立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光量 (m)(kg) (s)(A) (K) (mol) (cd)
米 ----光在真空中1s时间内传播距离的1/299792485
通过学习不断调整连接强度
问题最优解
调整对象的位置、姿态使检测结果具有确定性
五、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检测技术 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
相关学科: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等 形成 推动实验研究和发展
新的检测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1、传感器水平的提高
1)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
新功能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液晶传感器、压敏传感器(以高分子有机材料为 敏感元件)
目标变量(关系)自变量 (直接测量)
2、偏移法与零位法测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偏移法 --- 完全从被测量中获得信号转换所需能量
例:弹簧秤
2)零位法 --- 不从信号源获得能量
高精度测量
例:天平称量物体
3、差分式测量
结构:对称结构的两个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