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配电设计
某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设计

某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设计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设计需求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厂的电力供应能够满足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之前,需要对工厂的用电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研,包括负荷容量、工作时段、负荷类型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厂未来的扩展需求,为其留下足够的余地和灵活性。
二、供配电系统设计1.供电方式选择供电方式可以选择来自电网的直接供电,或者是通过自备发电机组供电。
根据工厂的用电需求和电网的可靠性情况,可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供电方式。
2.变电站设计变电站是供配电系统的核心,负责将电网的高压电能转化为低压电能供应给工厂内部的各个设备和设施。
在变电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负荷容量、电压等级、备用机组、变压器的选择等关键因素。
3.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需要考虑到电流容量、电压降和线路损耗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线路的布置和绝缘等级,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系统是将变电站的供电引入到各个设备和设施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配电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各个设备的负荷容量、回路的划分、线路的选择和保护装置的配置等因素。
5.接地系统设计接地系统是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电击等电气危险。
在接地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接地电阻、接地网的布置和材料的选择等因素。
6.保护装置设计保护装置是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过流、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在设计保护装置时,需要根据设备的特性和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流互感器、断路器和保护继电器等设备。
7.其他设备和控制系统设计除了以上核心的供配电系统,还需要考虑到其他辅助设备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如电池组、UPS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等。
这些设备和系统的设计需要与供配电系统相互配合,确保工厂的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施工和调试供配电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和调试。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安全,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工厂配电设计范文

工厂配电设计范文一、基本原理工厂配电系统主要由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线路和电力仪表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将主变电站输出的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降低到合适的电压,再通过开关设备分配给不同的电器设备。
配电线路要根据功率需求和电流负荷来布置,电力仪表用于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
二、设计思路1.根据工厂的用电需求来确定配电系统的容量。
要考虑到工厂的负荷特点,如峰谷差、负荷波动等因素,确保系统容量足够满足工厂用电需求。
2.根据工厂的安全要求来选择开关设备。
要考虑到开关设备的额定电流、断电容量等指标,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保证工厂的安全。
3.根据工厂的空间限制和布置要求来设计配电线路。
要合理布置线路,避免线路重叠和交叉,同时要考虑到电缆敷设的原则和技术要求,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4.考虑到电能的有效利用,可以采用能源管理系统对电能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电能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降低能耗,提高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三、设备选型1.配电变压器的选型要根据工厂的用电需求来确定。
要考虑到工厂的总负荷、负荷特点、过载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压降。
2.开关设备的选型要根据负荷特点和维护要求来确定。
要考虑到设备的额定电流、断流能力、电气性能等指标,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方便维护。
3.配电线路的选型要根据工厂的用电需求和负荷特点来确定。
要考虑到电流负荷、电压降、敷设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规格和品牌的电缆和线槽。
四、优化设计1.采用合理的电力线路布置和敷设方式,减少线路的长度和损耗,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
2.使用高品质的设备和材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和停电的可能性。
3.增加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功能,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4.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以上是关于工厂配电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设计思路、设备选型和优化设计的介绍。
浅谈工厂供配电设计的技术要点

浅谈工厂供配电设计的技术要点工厂供配电设计是工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厂内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
一个合理优秀的供配电设计可以保证工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受到电力问题的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在工厂供配电设计过程中,有一些技术要点需要重点关注和把握。
一、合理的用电负荷计算工厂的用电负荷是供配电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用电负荷计算时,应该综合考虑工厂的生产工艺特点、设备种类和数量、日常用电设备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用电负荷的大小。
对于大型工厂来说,可能需要考虑到峰值和谷值负荷的情况,以满足工厂在高负荷时期的电力需求。
还需要预留一定的用电容量,以便后期的扩建和改造。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用电负荷计算,才能为后续的供配电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合理的配电系统布置在供配电设计中,配电系统的布置非常重要。
合理的配电系统布置可以使供电可靠、易于管理和维护,并且能够确保整个工厂的用电安全。
在进行配电系统布置时,应该充分考虑各个用电设备的位置、功率大小、电力负荷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主配电房、分配电房、开关柜、配电线路的布置位置和走向。
还需要合理设置保护装置和监控系统,以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合理的用电设备选择在工厂供配电设计中,用电设备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用电设备选择能够确保工厂的用电安全、经济高效。
在选择用电设备时,应该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品质、可靠性和价格等因素。
如果在不同工艺流程中需要使用电力设备,还需要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对应的电力设备。
应该在设备选择的过程中,考虑到设备的兼容性和未来的扩展性,以便满足后续工厂的发展需求。
四、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接地系统是工厂供配电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厂内各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能够确保电力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可以减小电气设备的绝缘距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浅谈工厂供配电设计的技术要点

浅谈工厂供配电设计的技术要点工厂供配电设计是指对工厂的电气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工厂的用电需求、电源选择、电网接入、电气设备布局、电缆敷设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浅谈工厂供配电设计的技术要点。
一、用电需求分析在进行工厂供配电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工厂的用电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
这包括对工厂各个用电设备的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测算,确定工厂的总用电负荷。
同时要结合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用电设备的特点,合理规划电气系统的结构和布置,确保供电系统能够满足工厂的电力需求。
二、电源选择工厂供配电设计中,电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电源的选择会影响到工厂的用电质量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充分考虑电源的供电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一般工厂的电源选择有两种方式,即接入电网供电和独立供电。
接入电网供电是指将工厂接入公共电网,由公共电网供应电力。
独立供电是指独立建立发电设备,如发电机组,为工厂提供电力。
在选择电源时,需要根据工厂的用电需求、电网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投资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电气设备布局电气设备布局是指根据工厂的用电需求和空间条件,合理规划和布置电气设备。
在电气设备布局时,需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维护等因素。
一般来说,电气设备应尽量集中布置,避免电气设备之间的干扰和相互影响。
还需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通风、散热和防护等要求,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电缆敷设与接线方式电缆敷设是指将电缆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敷设和固定。
在电缆敷设时,需要考虑到电缆的走向、敷设方式、敷设深度等因素。
合理的电缆敷设能够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和线路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在进行接线时,需要注意接线的质量和接线的可靠性,确保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固,以减少电路故障的发生。
工厂供配电设计中需要对用电需求进行分析,合理选择电源,科学规划电气设备布局,以及进行电缆敷设与接线。
只有在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要点考虑和综合设计后,才能够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工厂车间供配电课程设计

工厂车间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厂车间供配电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组成、电力传输及分配过程。
2. 掌握供配电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功能、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知识。
3. 学会分析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图,识别各种电气元件及其连接方式。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使用供配电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查和处理。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共同解决供配电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职业理想。
2. 增强学生节能环保意识,认识合理使用电力资源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工厂车间供配电实际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供配电知识,为未来从事电力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组成与功能- 电力传输与分配过程- 供配电系统图识读2. 供配电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变压器、配电柜等主要设备- 断路器、接触器等保护设备- 电缆、线路等传输设备3. 供配电系统设计及计算- 负荷计算方法及应用- 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设备选型与配置4.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日常运行管理及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设备维护与检修5. 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 工厂车间供配电设备操作- 简单故障排查与处理-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涵盖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设备原理、设计计算、运行维护等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工厂车间供配电系统概述第二周:供配电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第三周:供配电系统设计及计算第四周: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供电系统设计是指设计一个适合工厂所在地的电力供应系统。
首先,需要确定工厂的总需电量,包括设备、机器、照明等的总额定功率。
然后,根据工厂所在地的电力负荷情况,选择一个适当的供电方式,例如接入城市电网或建设自备发电系统。
对于大型工厂来说,可能需要考虑建设自备发电系统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配电系统设计是指设计一个能够将供电系统的电能分配到工厂各个用电设备和用电点的系统。
首先,需要确定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频率。
然后,根据工厂的布局和用电设备的电气性能,设计主配电柜、分配电柜和用电箱等配电设备,并选择合适的导线和开关设备。
此外,还需要设计合适的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设备,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是指设计一个能够实现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的系统。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例如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等,用于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然后,根据工厂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设备,例如自动开关和智能开关,并设计合适的控制逻辑和控制算法,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在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安全性:供配电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供电过程中不会发生事故和故障。
-可靠性:供配电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确保工厂的正常运行不受电力供应的影响。
-灵活性:供配电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工厂的用电需求变化。
-节能性:供配电系统应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工厂的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在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供电系统、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的设计,确保整个电气系统能够满足工厂的需求,并具备高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节能性。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实训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实训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的基本原理、设备和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掌握变电站、配电柜、用电设备等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力工程图纸和电气设备说明书,进行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备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和运行维护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和分类: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线路、变电站、配电柜、用电设备等。
2.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包括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原理、电力线路的损耗和保护、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配电柜的配置和操作、用电设备的选用和安装等。
3.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包括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故障分析和处理、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实训》教材,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
2.参考书:电力工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电力工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供配电系统相关的实验设备,用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1高压供电线路设计1.1配电室选址一、配电所的设计要求:1、供电可靠,技术先进,保障人身安全,经济合理,维修方便。
2、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原期发展的关系,进行远近结合。
3、结合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并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综合考虑,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4、变配电所采用的设备和元件,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的成套设备及定型产品。
5、地震基本强度为7度及以上的地区,变配电所的设计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应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二、变配电所选址:变配电所地址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1、接近负荷中心;2、接近电源侧;3、进出线方便;4、运输设备方便;5、不应设在有剧烈震动或高温的地方;6、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7、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也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8、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9、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区域里;10、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区域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1.2负荷等级的划分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
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一机加工车间的负荷计算 (1)二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6)三配电设备与线路选型 (10)四变压器选型 (11)五继电保护 (13)六机加工车间接地与防雷 (14)结束语参考资料前言毕业设计是检验我们三年来学习的情况的一项综合测试,它要求我们把以往所学的知识全部适用,融会贯通的一项训练,是对我们能力的一项综合评定,它要求我们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开拓思路设计出合理适用的自动控制系统。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
电能即易于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
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测量。
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而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要电能的供应和分配。
工厂供电设计要达到为工业生产服务,保障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做到:安全、可靠、优负、经济。
我本次设计的课题为:“XX厂机加工车间变配电所和动力配电系统”。
我所设计的属于二级电力负荷。
如果中断供电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在高压侧采用双电源互为备用自动投入式的设计方案,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控制、交流低压配电柜和无功补偿柜都采用的是GGD型,为了实现系统的可靠性,在高压侧有线路和变压器保护等继电保护,还有工厂接地保护和变配电所避雷保护,但工厂接地保护和变配电所避雷保护是互相独立的。
总之,通过这次设计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经济意识的全面观念。
从工厂切身利益经济状况等因素出发进行合理的设计。
第一章机加工车间的负荷计算供电系统要能够在正常条件下可靠运行,则其中各个元件(包括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及导线、电缆等)都必须选择得当,除了应满足工作电压和频率的要求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满足负荷电流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供电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电力负荷进行统计计算。
通过负荷的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称之为计算负荷根据负荷选择电气设备和电缆。
1.负荷统计表1-1车间设备的负荷统计72 电动双桥式起重机 1 73 电动双桥式起重机 1 74 电动双桥式起重机2 合计1172. 负荷计算表1-2公式及参数列表名称公式备注用电设备组的容量 Pn—设备的额定容量K∑-设备组的同时系数 KL-设备组的负荷系数ηe-设备组的平均效率 ηwl-配电线路的平均效率ϕtan -对应用电设备组ϕcos 的正切值ϕcos -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UN-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以上参数由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
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 需要系数 无功计算负荷 视在计算负荷 计算电流有功负荷的同时系数 无功负荷的同时系数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总的视在计算负荷由表1-2中的公式的以下结论: 车间的总的容量为:1249kw 。
车间的计算电流为:。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
表1-3配电箱资料统计表表1-3母线负荷表第二章短路电流及其计算工厂供电系统要求正常地不简断地用电负荷供电,以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难免出现故障,而使系统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
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短路。
短路就是指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的低阻性短接。
短路后,短路电流比正常电流大得多;在大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可达几万安甚至几十万安。
如此大的电流可对供电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
因此必须尽力设法消除可能引起短路的一切因素;同时需要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以便正确的选择电气设备,使设备具有足够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保证在发生可能有的最大电流时不致损坏。
为了选择切除短路故障的开关电器、整定短路保护的继电保护装置和选择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等,也必须计算短路电流。
表2-1电力线路每相的单位长度电抗平均值表2-2公式及参数列表3. 求k -1点的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KV U c 5.101 )注解:短路计算电压取值要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
b)k-2X3X'2X'11) 计算短路电流中各元件的电抗及总电抗。
电力系统的电抗:由表3—1可知SN10-10I 型短路器的短流容量A MV S oc •=300,因此Ω==37.011SU X occ 。
架空电路的电抗:由表3-2得km XΩ=38.00,因此()Ω=⨯Ω==8.31038.002km km LXX。
K -1点短路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计算总电抗如下: 2) 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K X U IC k 45.113131=-=∑-)(。
三相短路次暂态电流和稳态电流:KA I I I k 43.131)3()3(''===-∞)(。
三相短路冲击电流及第一个周期短路全电流有效值: 三相短路容量:A MV I U S k cl k •==--37.26331)3(1)( 4. 求k -2点的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Uc2=) 1) 计算短路电流中各元件的电抗及总电抗。
电力系统的电抗:Ω⨯=='-4221103.5occ S uX 。
架空电路的电抗:Ω⨯=⎪⎪⎭⎫⎝⎛='-312202105.5c c uu L X X 。
电力变压器的电抗:5.4%=k u 。
因此:32243104.11100%-⨯=⎪⎪⎭⎫⎝⎛⨯≈=nc k s u u X X 所以:()Ω⨯=+'+'=--∑332121043.17X X X X Kish)3(=I)3(''= Ish)3(=I)3(''=S k )3(2-=Iu k c )3(223-=?A表2-3常用高压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第三章配电设备与线路选型1. 高压侧设备选型根据实际情况和第一章的负荷计算,选用了6台高压配电柜。
各柜型号及其柜内的元气件选型见图纸2号。
2. 交流低压配电柜的选型根据实际情况和第一章的负荷计算,采用GGD 型交流配电柜。
它的柜体采用通用柜的形式;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柜体运行中的散热问题;按照现代工业要求设计的,使整体美观大方;柜体的顶盖在需要时可以拆除,便于现场主母线的装配和调整。
根据上图的参数选用GGD2型,具体规格见图纸1号。
3. 线路的选型根据实际情况和第一章的负荷计算,线路的详细选择见各图纸上所标注。
第四章变压器选型1. 负荷统计由《车间设备材料表》统计的:KW P e 1249= 计算时参数选择:5.0=K d 63.0cos =ϕ33.1tan =ϕ 有功功率:KW PK P ed5.62430==无功功率:var 6.830tan 3030k P Q ==ϕ取同时系数:90.0~80.0=∑K p 取95.0~85.0=∑Kq取所以,总的有功功率:KW P K P i p 8.530',3030==∑∑总的无功功率:var 5.747',3030k QK Q iq==∑∑变电所的视在计算负荷为:A KV Q P S •=+=8.916''23023030主变压器容量选择条件为S S T N 30.≥,因此未进行无功补偿时,主变压器应选为。
变电所低压侧的功率因数为:63.0cos =ϕ 2. 无功补偿容量按规定,变电所高压侧的90.0cos ≥ϕ,因此93.0cos ='ϕ。
()var7.535var 93.0arccos tan 63.0arccos tan '30k k P Q c=-⨯=。
取var540k Q c=3. 补偿后的变压器容量因此无功补偿后的变压器容量可选为。
第五章继电保护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往往会因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操作失误等种种原因,造成短路事故或进入异常运行状态。
尤其是短路事故,会给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带来严重的危害。
这些危害主要有:①短路电流通过电气设备,使电气设备直接受到损害并造成停电事故;②由于短路使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下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产;③如果系统发生震荡,同步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系统解列,造成大面积停电。
因此,为了迅速而有效地排除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发生的事故,防止造成严重的后果,需采用继电保护装置加以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是指供电系统或电气设备出现异常运行或故障时,能够及时发出预告信号或作用于开关跳闸并发出报警信号,以达到缩小故障范围,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自动装置。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的单相接地及电气设备过负荷等现象,继电保护装置能及时发出预告信号。
通知运行值班人员进行处理,而当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发生事故时,它能够自动地将事故切除。
这样,通过预防事故或缩小事故范围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
第六章机加工车间接地与防雷接地与防雷是工厂供电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
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
连接接地体与设备、装置接地部分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
接地线在设备、装置正常运行情况下是不载流的,但在故障情况下要通过接地故障电流。
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针。
避雷针的功能实质上是引雷作用,它能对雷电场产生一个附加电场,使被保护物免受直接雷击。
下面根据机加工车间的实际需求来计算接地体的选择和确定避雷针的高度。
1. 确定接地电阻因为进线为10KV ,属1KV 以上电流接地系统及与1KV 以下系统共用的接地装置,选(R E ≤IEV120且R E ≤10Ω),同时又满足与总容量在100KV ·A以上的发电机或变压器相联的接地装置得:Ω≤4R E ,所以确定次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R E ≤IEV1204≤REΩ∴()()A A L L U I I NC E 386.03501.035101035=⨯+⨯=+==架架故此变电所的接地电阻为4≤R E 。
2. 接地装置初步方案现初步考虑围绕变电所建筑四周距变电所2-3米打入一圈直径50mm ,长25m 的钢管接地体,每隔5m 打入一根,管间用m 440⨯的扁钢焊接。
3. 计算单根钢管接地电阻查表6-1得砂质粘土的ρ=100Ω·m ∴单根钢管接地电阻Ω==≈405.2100)1(lR E ρ4. 确定接地管数和最后方案根据10440)1(==RREE ,但考虑到管间屏蔽效应,初选15根直径50mm,长的钢管作为接地体.以n=15和2=l a 去查手册(取n=10和n=20,在2=l a 时的ηE值的中间值)可得645.0≈ηE,因此16466.040)1(≈Ω⨯Ω==RREEE n η,但是要考虑到接地体的均匀对称布置以及实际需要,选18根直径为50mm,长的钢管作接地体,用40×4mm 的扁钢连接,根据厂房需要,适宜单排布置,而且南北两排,共36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