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小池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人教版

合集下载

福建龙岩小池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人教版

福建龙岩小池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人教版

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小池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解析版)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guì)舀水(yǎo)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C.寒噤(jī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î)【答案】无正确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所给答案是C。

但四项均有错误。

A.溃退(kuì)白洋淀(diàn) B.脂粉(zhī)蹿一蹿(cuān) C.寒噤(jìn) D.提防(dī)迫击炮(pǎi)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形近字、易错字。

A:眼花缭乱C:响彻云霄D:鞠躬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孙犁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2014年福建龙岩语文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4年福建龙岩语文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4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一、积累与运用(35分)1.(10分,每小题2分)(1)勿施于人(2)会当凌绝顶(3)长风破浪会有时(4)化作春泥更护花(5)沉舟侧畔千帆过(6)似曾相识燕归来(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7分)(1)(2分)碧yōng(2)(2分)A B(3)(1分)分号(;)(4)(2分)总是让你觉得舒适,却不会使人懒散。

3.(9分)【寻家风】(2分)示例:(1)学习(记住)祖训;(2)向长辈(父母)学习;(3)遵守一些好规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

【展家风】(3分)(理由2分,表达1分)能结合家庭实际,分别围绕“和睦”、“勤奋”、“孝顺”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授家风】(2分)C【扬家风】(2分)身教家风4.(3分)B5.(6分)示例一:李逵上梁山后,因想念母亲,欲回家接母亲上山享福。

途中遇一人假冒李逵之名行凶打劫,被捉住之后,得知其名叫李鬼,家有90岁老母无人奉养,李逵念其孝顺,不但未杀他,反而送他10两银子,劝他改恶从善。

随后李逵发觉受骗,怕他再坑害别人,才把他杀了。

(起因、经过、结果各2分)示例二:鲁滨逊在找到陶土后,他做了无数次试验,刚开始,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完,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

摸索了两个多月之后,终于做成两个大瓦器,还有许多小型器皿,但还是没有可以装流质、经得起火煮的泥锅。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破泥制器皿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于是鲁滨逊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烧成了三个瓦锅,两个瓦罐,其中有一个罐子正是鲁滨逊最需要的。

(共三个阶段,每个阶段2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10分)6. (3分)C7. (4分)(1)(2分)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2)(2分)(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打猎的约定。

8. (3分)饮酒乐,天又雨。

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

译文: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

到了那天,文侯跟群臣喝酒,饮得正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龙岩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歼.()灭拂.()晓狼藉.()穷愁潦.()倒地jiào()zâ()歪箱qiâ()寒jìn()2.名句默写:(根据上句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写上句,或填作者,或填诗题)(8分)①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②,孤帆天际看。

(《早寒江上有怀》)③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④牧人驱犊返,。

(《》王绩)3.请在横线上写出四个与战争有关的的成语。

(4分)(1)(2)(3)(4)4.填空。

(6分)(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指____ ___、导语、__ _____、____ ___、____ ___。

(2)《芦花荡》选自,作者。

5.仿照例句(2分)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

水是有灵魂的。

水的灵魂如少女般韵味十足,如,如。

二、阅读与理解:(41分)(一)(12分)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6.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2分)7.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3分)8.选文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句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 。

2015福建中考语文真题试卷.doc

2015福建中考语文真题试卷.doc

2015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与运用(32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

(10分)(1),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4)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6),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7分)汀州至宋代已成为客家人聚居的最大城市,其繁华的程度是:“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深锁到达广东,甚至漂洋过海。

无论走多远,身在何方,客家人的印记总是伴随着子孙后代。

千年汀江水bǔ()育了勤劳的客家人,坚固的城墙却(A.坚持 B.坚守)了一种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首府繁华得有点朴实,也许由迁徙.()的性格构建而成的城市注定了没有帝都省城的大气。

这座繁华一时的客家首府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中,像是做了一个(A.穿越 B.逾越)时空的深沉的梦,一梦醒来,汀水依旧。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bǔ()育迁徙.()(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填写字母)。

(2分)(3)在文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4)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分)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答:3.综合性学习。

(9分)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3分)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2015年福建龙岩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15年福建龙岩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2015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与运用(32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

(10分)(1)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3)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4)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6)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7分),绿杨到达广东,甚至bǔ()育了勤劳的客家人,坚固的城墙却(A.坚持 B.坚守)了一种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首府繁华得有点朴实,也许由迁徙.( )的性格构建而成的城市注定了没有帝都省城的大气。

这座繁华一时的客家首府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中,像是做了一个(A.穿越 B.逾越)时空的深沉的梦,一梦醒来,汀水依旧。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bǔ()育迁徙.(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填写字母)。

(2分)(3)(1分)(4),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分)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答:3.综合性学习。

(9分)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3分)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福建省龙岩市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龙岩市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古诗文默写(多字少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

(《野望》)(2)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3)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曹操《龟虽寿》一诗中,“______,志在千里”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

(6)《与朱元思书》中,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______。

”这是作者追求功名利禄的一种否定。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B.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回忆录》,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C.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D.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结构.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A(qiào)首而望、(甲)(A、屏息敛声 B如梦初醒)的一刹那。

只见吕伟轻轻一蹬,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就向空中飞去。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乙)(A 快如闪电 B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福建省龙岩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内含答案)

福建省龙岩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内含答案)

2015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2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

(10分)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7分)汀州至宋代已成为客家人聚居的最大城市,其繁华的程度是:“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深锁济川桥□□ 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到达广东,甚至漂洋过海。

无论走多远,身在何方,客家人的印记总是伴随着子孙后代。

千年汀江水b ǔ( )育了勤劳的客家人,坚固的城墙却 ( A.坚持 B.坚守 )了一种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首府繁华得有点朴实,也许由迁徙.( )的性格构建而成的城市注定了没有帝都省城的大气。

这座繁华一时的客家首府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中,像是做了一个 ( A.穿越 B.逾越 )时空的深沉的梦,一梦醒来,汀水依旧。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b ǔ( )育 迁徙.( ) (3)在文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4)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分)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3.综合性学习。

(9分)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3分)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福建龙岩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人教版

福建龙岩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人教版

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第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1、把下列词语规范、整洁地写在田字格中。

(2分)【答案】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干净(2分)【解析】试题分析:专项书写题的考查,要求学生书写态度要认真,字体要规范。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禁锢(gù)玷(diàn)污不屑(xuè)B.忏(chàn)悔避讳(huì)幻(huàn)想C.造诣(yì)婆娑(suō)憎恶(è)D.嗜好(hào)惬(xiè)意赫(hè)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应是“不屑(xiè)”C中应是“憎恶(wù)”D中应是“ 惬(qiè)意”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2分)A.课文《芦花荡》不但描写了具体感人的故事,而且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如果人生是一场考试,那么我们都要全力以赴,交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答卷!C.但阿长既然来问,我也才都对她说了。

D.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我都愿意为它奋斗。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应是“既然……就”。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盘县荣获“全省经济强县”的原因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坚持体育锻炼。

C.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D.在贵州召开的全国第九届民运会必将广泛地推动“各民族健身活动”开展。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搭配不当,“的原因”和“是结果”不搭配;B中语义重复,“持之以恒”与“坚持”重复;D中语序混乱,应是“广泛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小池初级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俨然(yán)垂髫(tiáo )诣太守(yì)德馨(xīn)B.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甚蕃(pán)C.淤泥(yú)亵玩(xiâ)濯清涟(zhuó)罔不(wǎng )D.篆章(zhuàn)簪子( zān )戍守( shù)决眦( z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俨”读“yǎn”,B项“蕃”读“fán”,C项“淤”读“yǖ”。

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谈笑风声阻谒微不足道巧妙绝伦B.月明风清健忘张惶失措荡然无存C.名副其实瓦砾丰功伟绩穷愁僚倒D.富丽堂皇制裁眼花缭乱不可名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谒”应为“遏”,B项“惶”应为“皇”,C项“僚”应为“潦”。

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B.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学习交通法规。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应去掉“使”;B项是句子有歧义,应去掉“不再”或“避免”;C项是前后矛盾,应去掉“不会”和“不能”或在“是”后加“能否”。

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核舟记》选自明代魏学洢所编辑的《虞初新志》。

C.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D.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核舟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但《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辑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B.①②⑤④③C.⑤②①④③D.①⑤③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连贯与得体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先要明语境,注意原句上下文的指示作用和对语序排列的影响。

所选句子的第一句一定要注意与上文衔接,最后一句一定要注意与下文连贯。

其次,明文体特点,根据各类文体组织的基本方法排序。

同时,还要形成对提示作用的词语的敏感。

如本题中,①是对“他”的外貌描写,后面4句是“他”的自我叙述,如此,则①为首句;而⑤是其他四句的总领句,因此应紧承①后;③中“回到故乡”呼应⑤中的“回来了”,所以在其后;②中“躲在乡下”呼应③中“回到故乡”,故排在③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诗词填空(每题1分,6分)①《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

②《爱莲说》中写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是:。

③《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④《春望》中感时恨别的诗句是,。

⑤《石壕吏》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⑥请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写战争的诗句的一句,。

【答案】①惟吾德馨②出淤泥而不染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⑤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⑥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解析】试题分析:①把握“‘陋室’不漏的原因”的提示,注意“惟”的写法;②把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一提示,注意“淤”的写法;③根据提示写出抒情的句子,注意“凌”的写法;④抓住“感时恨别”的提示;⑤抓住“老妇人被抓走”那作者只有与老翁告别的暗示;⑥只有是表现战争的上下两句完整的诗歌即可。

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7、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据新华社南京5日电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人员与4月上旬绘制出“全球甲烷排放地图”,得到国际关注。

根据这个地图,我国的实际稻田甲烷排量仅为之前国际测量的四分之一。

2000年全球稻田甲烷排放总量为25.6百万公吨,远低于当前普遍采用的估计量80百万公吨。

据了解,1990年,IPCC第一次出具了全球稻田甲烷排放量为110百万公吨的评估报告,当时国际上估计中国每年稻田甲烷排放量为30百万公吨,这是南京土壤所研究组估算结果的4倍。

【答案】我学者绘制出“全球甲烷排放地图【解析】试题分析:新闻的主要内容即是新闻的中心事件,可以用“什么人干什么事、结果怎样”或“哪儿发生了什么事及其效果怎样”这样的句式来归纳。

解题时要注意在导语中提取关键词,整合为一个陈述句。

如本题中,从导语中提取到“中科院”“研究员”“绘制出” “全球甲烷排放地图”几个词语,经过整合即为:我学者绘制出“全球甲烷排放地图”。

考点: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小题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答案】【小题1】“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小题2】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即可明确答案。

只要能围绕“京城因沦陷而展现出的破败景象”来作答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结合上下文,既可以认为主体来理解,得出“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的答案,也可以花鸟为主体来理解,得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的答案。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桃花源记(10分)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名,字,时期著名的诗人。

(2分)【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缘溪行(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便要还家(4)处处志之【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2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4】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后,为什么“皆叹惋”?(2分)【小题5】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答案】【小题1】陶渊明潜元亮东晋【小题2】(1)沿着、顺着(2)类(3)同“邀”,邀请(4)做记号【小题3】(1)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2)(他们)自己说(当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小题4】为桃花源外世界如此动荡、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反衬了世人的不幸。

【小题5】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

对重要作家,要识记住其生平、名、字、号、代表作品,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情况,平时注意积累整理。

如(3)中“要”是通假字,(4)中“志”是名词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本题翻译时,要注意:(1)中:黄发垂髫,老人小孩;(2)中: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分析:结合桃花源人的生活现状和桃花源外的人的生活现状来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5】试题分析:结合作者的生活朝代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那么就不难得出作者是借此文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