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酸与正丁烯加成反应产物条件的确定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第一章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对关系是(假定r≥df)
3 2
r 2d f
实际上,r>>df,K可写为
rk K k 2d f
h3
2kd u 3(1 k ) DL
2
2 f
h3 4 DG f 2 2 h2 DL (1 6k 11k )
k为0.301 和10时, h3/h2的比 值随β值变 化的关系
第三节 毛细管柱速率理论方程
在毛细管柱中,谱带展宽主要来自三方面: • 纵向扩散(B) • 在流动相中传质阻抗引起的扩散(CG) • 在固定相中传质阻抗引起的扩散(CL) • 涡流扩散项(A)×
1 纵向扩散(h1)
扩散程度:
2DGtm
2 L
' 2DLtN
2 L
2 DG h1 L u
pDG p0 D
0 G 2
0 G
pu p0u0
2 2 f
2kd u 2D r (1 6k 11k )u0 h 0 2 2 u0 24DG (1 k ) 3(1 k ) DL
• 柱内径较大,柱长较短,柱进口流动相的 压力与出口压力相比差别不大,一般u0能 近似用平均速度表示 • 当柱内径减少(≤200μm),柱长增加,
4 色谱文献的重要期刊
• 《色谱》,1984年创刊,双月刊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1958年创刊,原为双月刊,1968年 (32卷)起改为双周刊。小刊名为“国际 色谱法、电泳及有关方法的杂志”。它分 两部分: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Notes), 主要用英文发表。它是世界化学文献中被 广泛引的文献之一
不考虑气体压缩效应,h1,h2和h3的和是在 毛细管空心柱中溶质峰扩张或板高的平均值为 常见的Golay方程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
摘要 : 采用活性炭管采样 , 二硫化碳 解析 , 使 用 气 相 色 谱 测 定 了环 境 空 气 、 废 气 中 乙酸 乙酯 和 乙 酸 丁 酯 , 结 果表 明: 相 关 系数 可 达 0 . 9 9 9 , 加标回收率均大于 9 O . 2 , 方 法 简 单快 捷 灵 敏 。
关键词 : 乙酸 乙酯 ; 乙酸 丁酯 ; 气 相 色谱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x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9 9 4 4 ( 2 0 1 4 ) 0 8 — 0 2 4 0 — 0 2
引起 多种 并 发症 ; 乙酸 丁酯 能 与 乙醇 和 乙醚 混溶 , 溶 于 大多数 烃 类 化 合 物 , 广泛应用于油漆 稀料、 溶剂 、
技一

气: 高纯氮气, 纯度9 9 . 9 9 9 ; 燃烧气: 氢 气, 纯 度
9 9 . 9 9 ; 助燃 气 : 空气 , 以上 3种 气 体 均 经 净 化 管 净 化 ; 二硫化 碳 , 色谱 纯 ( 色 谱 检 测 无 影 响 测 定 的 杂 质
1 引言
乙 酸 酯 类 化 合 物 是 重 要 的 化 工 原 料 ,日常 使 用 中以 乙酸 乙酯 和 乙 酸 丁 酯 使 用 最 为 广 泛 ; 乙 酸 乙 酯
具 有优 秀 的 溶解 性 、 快 干性 , 是 用 途 广 泛 的 香 料 添 加 剂 , 对 人眼 、 呼 吸道 有刺 激 作用 , 高 浓度 时 被 吸人 , 可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环境及保护炭管立即用密封帽密封带到实验室进行分析23色谱条件色谱柱701010ml30ml300ml性回归方程如表ml000451902180451902峰面积000034107550159204222085560线性关系计算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最低检出量均为9ng当采样的标况体积为30l检出限均为03032方法的回收率计算分别在活性碳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并在不同时长下解吸所得回收率如表ml15min90287518091536194872294614490230min907957966962949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气相色谱24标准曲线的绘制室温下硫化碳稀释成浓度为000质量的标准曲线

乙酸乙酯含量和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乙酸乙酯含量和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乙酸乙酯含量和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毛细管柱法1 .1方法提要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样品经气化通过毛细管色谱柱,使其中各组分得到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测定定量校正因子,根据校正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出乙酸乙酯和醇的含量,用卡尔·费休库仑法等方法测得的水分进行校正,得出乙酸乙酯和醇的含量。

1 .2试剂1 .2.1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1 .2.2氮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5%,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1 .2.3空气: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

1 .3仪器1 .3.1气相色谱仪: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GB/T 9722一2006中的有关规定;1 .3.2记录仪:色谱数据处理机或色谱工作站;1 .3.3进样器:微量进样器,0.5uL或1uL。

1 .4色谱柱及典型色谱操作条件推荐的毛细管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GB/T 12717一2007)。

典型的毛细管柱色谱图见附录(GB/T 12717一2007),一些主要组分的相对保留值见附录(GB/T 12717一2007)。

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1. 5分析步骤启动气相色谱仪,参照(GB/T 12717一2007)所列色谱操作条件调试仪器,稳定后准备进样分析。

用进样器进样分析,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积分仪处理计算结果。

1. 6定量方法校正面积归一化法。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参见(GB/T 12717一2007)1. 7结果计算2.填充柱法2.1方法提要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试料经气化通过填充色谱柱,使其中各组分得到分离,用热导检测器检测。

根据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得出乙酸乙酯和醇的含量,同时可测定出水分。

2.2试剂2.2.1聚己二酸乙二醇醋(固定液);2.2.2 401有机担体:0.25 mm~0.18 mm;2.2.3载气:氢气,体积分数大于99.9%。

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测定混合烷烃样品的实验讲义

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测定混合烷烃样品的实验讲义

实验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烷烃样品一、目的要求1. 了解6820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了解色谱定性的基本原理。

3. 熟悉分离度的定义、计算及判据。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的实质是分离分析。

它根据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与流动相中分配能力、吸附能力等性能的差异作为分离依据。

当各组分随流动相渗漉通过固定相时,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结果使那些分配系数仅有微小差异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移动距离产生了较大的差别,从而得到分离。

物质在一定得色谱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保留值,故保留值可以作为一种定性指标。

色谱定量的依据是峰高或峰面积。

当操作条件一定时,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与检测器响应讯号成正比。

判断色谱柱分离效能的指标是分离度,其定义式为:Rs=2(t R2-t R1)/(W1+W2)式中,t R为保留时间,W为基线宽度,二者均可由色谱流出曲线得到。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6820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Agilent),氮、氢、空气体发生器,稳压电源,微量进样器,定性滤纸试剂:混合烷烃样品四、实验步骤1. 色谱条件色谱柱:DB-1,15 m×0.53 mm;柱温:80℃,梯度:15 ℃/min;气化室温度:250 ℃;FID温度:300 ℃;载气:高纯氮,分压表0.4 MPa,流量:410 mL/min。

2. 混合样品的分离测定(1)注册样品——样品/编辑/注册样品。

(2)进样——混合样品0.2μL/后进样口/手动进样。

五、结果处理1. 方法/输出/报告规格/面积百分比/打印。

2. 计算分离度。

六、思考题1. 气相色谱如何定性?2. 分离度有何意义?3. 气相色谱中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4. 分流与不分流进样各适用于何种情况?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多环芳烃一、实验目的1. 掌握GC-MS工作的基本原理;2. 了解GC-MS联用仪的基本操作;3. 初步学会质谱图的解析。

气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1、气相色谱仪
2、积分仪
3、进样器
四、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气相色谱仪。除另有规定外,载气为氮气;色谱柱为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填充柱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玻璃,载体用直径为0.25~0.18mm、0.18~0.15mm或0.15~0.125经酸洗并硅烷化处理的硅藻土或高分子多孔小球;常用玻璃或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的内径为0.20mm或0.32mm。进样口温度应高于柱温30~500C;进样量一般不超过数微升;柱径越细进样量应越少。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温度一般高于柱温,并不得低于1000C,以免水气凝结,通常为250~3500C。
重复性:5次进样,峰面积RSD≤2.0%
六、测定法
同高效液相色谱法项下规定。气相色谱法手工进样量不易精确控制,特别应注意留针时间和室温的影响。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检测器种类、固定液品种及特殊指定的色谱柱材料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载体牌号、粒度、固定液涂布浓度、载气流速、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符合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30分钟内记录完毕。
五、系统适用性试验
同高效液相色谱法项下规定。
题 目
气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码:
制 定
审 核
批 准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颁发数量
生效日期
分发单位
办公室、质保部、总工办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相色谱法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检品采用气相色谱法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V E)
三、仪器与用具:

实验二乙酸正丁酯中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

实验二乙酸正丁酯中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

实验二药物中残留有机溶剂的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乙酸正丁酯中杂质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学习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测定试样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2.复习并巩固气相色谱分析原理及其操作步骤。

3.掌握药物中常见有机残留溶剂的测定原理及其方法。

二、实验原理对于试样中少量杂质的测定,或仅需要测定试样中某些组分时,可采用内标法定量。

由实验二可知:当假定内标物的校正因子fs=1时,待测组分的含量可由下式求得。

从公式可知,若想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需先求出待测组分的校正因子fi。

而内标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的标准溶液,测得相应的Ai/As,mi/ms。

以Ai/As对mi/ms作标准曲线。

这样就可以在无需预先测定fi的情况下,称取一定量的试样m试样和内标物ms,混合进样,根据Ai/As之值由标准曲线求得mi/ms,再根据公式求得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wi。

三、仪器与试药1.FL9500气相色谱仪2.微量进样器(1 L,0.5 L, 5 L)3.移液管(0.5 mL、1 mL、2 mL)4.高纯氮、高纯氢、低噪声空气净化源5.异丙醇(=0.785 g/cm3)、正庚烷(=0.68 g/cm3)、环己烷(=0.779 g/cm3)、甲醇(=0.7914 g/cm3)、乙酸乙酯(=0.901 g/cm3)、乙酸正丁酯(=0.8824 g/cm3)均为分析纯6.标准溶液按下表配制,分别置于5支25 mL的容量瓶中,用乙酸正丁酯稀释,混匀备用。

7.未知试样25 mL(含1.0 g正庚烷)。

四、实验条件1. 固定液:聚甲基硅烷(非极性);色谱柱:毛细管0.32×30 mm/m2. 柱温:70 oC;气化室(辅助I)温度:150 oC;检测器温度:150 oC3. 载气:氮气;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4. 进样量:标准溶液1 L;未知试样0.5 L;纯物质:0.2 L。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根据实验条件,按仪器操作步骤将色谱仪调节至可进样状态,待仪器的电路和气路系统达到平衡,色谱工作站的基线平直时,即可进样。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合成反应液中各组分含量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合成反应液中各组分含量
细管柱 , 长 3 l内径 2Otn液膜厚度 02 r; 柱 0I、 l 5 r、 x .5tn x 色谱 工作 站 : 学工作 站 ; 化
高纯氮 : 纯度 9 .9 % ; 999 高纯氢发 生器 : 氢气 纯度 9 .9 % ; 999
收 稿 日期 :0 I— 6一O 21 O 8
从测定结果可 以看出 , 该方法对反应 液中微
量丙 酮 能够准 确 测定 。
3 结 论
毛细 管气 相 色谱 法 测定 合 成 反应 液 中各 组 分
含量 , 采用 自动进样器进样 , 自动化程度高, 提高 了工作效率 ; 测定结果准确度 高 , 能及时、 准确地 指 导 生 产 ; 反 应 液 中微 量 丙 酮 能 够 准 确 测 定 。 对 综上 所述 , 方法 是测 定 合 成反 应 液的理 想方 法 。 该
用 A i n 80气相 色谱 仪 , g et 5 l 6 在过 选定 的仪 器操 作 条件 下 , 用 自动进 样器 进样 , 到 的分析 结果 准 采 得
确度 高 , 并提 高 了工作 效率 。
采 用 A in 80气 相色谱 仪 , 火焰离 子化 get 5 l 6 氢 检测器 , H 用 P—I N Wa o e y n lcl毛 N O xP l t l eGyo yh e 细管柱 , 采用 自动进样器进样。在选定的操作条 件下, 样品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 , 接一定顺序进入 氢火焰 离子 化检 测 器 , 过 色 谱 工 作 站记 录色 谱 经 图, 得到 的出峰顺 序 为 乙醛 、 酮 、 丙 乙酸 乙烯酯 、 三 氯 甲烷 、 丁烯 醛 、 乙酸 , 三氯 甲烷做 内标 , 用 对样 品 中各组 分进行 定量合 成反 应液 色谱 图见图 1 。

醋酸色谱柱

醋酸色谱柱

醋酸色谱柱
醋酸色谱柱是气相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分析有机酸,如冰醋酸等。

在选择醋酸色谱柱时,需要了解色谱柱的材质、类型和性能,以及所要分析的样品性质和检测目标。

一般来说,醋酸色谱柱的材质应该是耐酸和耐有机溶剂的,如玻璃、石英或聚酰亚胺等。

类型方面,可以选择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具体选择要根据所要分析的样品性质和检测目标来决定。

在分析有机酸时,由于有机酸容易在高温下分解或变色,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耐高温性能的醋酸色谱柱。

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和准确度,还需要注意色谱柱的填料和固定液的选择。

另外,使用醋酸色谱柱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穿戴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以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选择适合的醋酸色谱柱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要求来决定,建议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色谱柱说明书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烯 加 成反应 产物进 行分 析研究 。加 成反 应 的产 物 中
可能有 仲丁 酯 、 丁酯 , 丁酯 、 丁酯 , 正 异 叔 还有未 反应
载 气 ( 2 线速 度 :7m mi; :0c / n 空 N) 1c / nH26 m mi;
气 流速 :5 m m n 40c / i;
的乙酸 、 丁烯 , 正 以及 正 丁烯 的二 聚 、 聚物 。 由于 三 正 丁烯 含 有 少 量 的异 丁 烯 及 2~丁烯 , 反 应 产 物 使
1 3 测定 步骤 .
文作者采用碱洗萃取的方法 , 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
上 对 中 间物进 行 分 析 , 定 了 以 O 确 V一11 ,2米 的细 口径柱 为分析柱 , 以校正 归一化 法定 量 , 选定 的最 在 佳 色谱条 件下 对 乙酸 与正 丁烯 加成反 应产 物进行 分 析 , 到较为 满意 的结果 ¨ J 得 。
V0 . 1 8 No. 2
Jn 2 0 u ., 0 8
文 章 编 号 :6 1— 0 7 2 0 )2— 0 4— 3 17 46 ( 08 0 07 0
毛 细 管 气 相 色 谱 法 测 定
乙酸 与正 丁 烯 加成 反 应产 物 条件 的确 定
成 琳 粟 晶。 ,
( .湖南 岳阳巴陵 石化 电视大学 , 1 湖南 岳阳 44 1 2 104;.湖南 岳阳巴陵石化 技术 中心 ,湖南 岳阳 4 4 1 ) 104
维普资讯
成 琳, 晶 . 粟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酸与正丁烯加成反应产物条件的确定
・ 5・ 7
14 色谱峰定性与定量 .
定性 方 法 : 采用标 准 试 样 保 留时 间 与 试样 流 出 峰对 照 及分 别加入标 准 试样 后各 组 分 的峰 面积 的增 加 等 2种方 法进行 定性 。 定 量方 法 : 用 以标 准 试 剂 计 算 相 对 校正 因子 采
摘 要 :优化 乙酸 与正 丁烯加 成反应 产物 的碱 洗 萃取 条 件 , 分析 了不 同毛 细 管 柱对 色谱 分
析的影响, 对色谱操作参数进行优选, 实验表明: O 以 V一1 1 ,2米 的细 口径柱为分析柱 , 使 用氢 火焰 离子化 检 测 器 , 正 归一 化 法 定 量 , 校 分析 结 果符 合 定 性 定 量分 析 的要 求 , 快
2 样 品的测 定 : ) 取适 量样 品 , 入 2 氢 氧化 钠 加 %
收稿 日期 : 0 8— 4— 6 20 0 0
适量 , 萃取 1 钟后 弃去水 相 , 机相 用蒸 馏水 8毫 分 有
作者简介: 成
琳 (97一) 女 , 16 , 湖南宁 乡人 , 讲师 , 高级培训师
升洗涤两次, 弃去水相, 取有机相进色谱分析。
硝 化纤 维 、 造革 、 人 塑料及香 料 等领域 有着 广泛 的用 途 。 目前生 产 乙酸 仲丁酯 的方 法有两 种 , 中 , 其 正丁 烯 一乙酸加 成法 , 以其成 本 低 、 污 染 的 优点 , 来 无 越
越 受 到科研工 作者 的注 E。本 文作者 对 乙酸 与正 丁 1
柱 : V一1 1 O ,2米 × . m 惠普 公 司 生产 的高 0 2 m,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2期
20 0 8年 6月
兰州石化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J u n lo a z o e rc e c lC l g fT c n l g o r a fL n h u P t h mi a ol e o e h o o y o e
速、 简捷 、 准确度 高 。 关键 词 :乙酸 ; 丁烯 ; 正 乙酸仲 丁 酯 ; 加成 ; 毛细 管气相 色谱 法 中图分类 号 : 6 2 2 0 5 . 文献标识 码 : A 站 配氢 火焰 离子 化检测 器
0 引言
乙酸仲丁酯是一种 良好 的溶剂 , 医药 、 在 油墨 、
1 质量校正因子的确定 : ) 在容量瓶中按量依 次
加 入所需 的仲丁酯 、 丁酯 、 丁酯 、 丁酯 、 正 异 叔 二异 丁
烯, 其组成应与样品中的相近。待色谱条件稳定后 , 将 配好 的标样 进 针 分析 。根 据 各 组 分 的质 量 , 算 计
出各组 分 的相对 质量校 正 因子 。
效柱
试剂 : 丁醇 、 丁醇 、 仲 异 正丁 醇 、 乙酸 、 丁酯 、 仲 正 丁酯 、 丁酯 、 丁酯 ( 异 叔 以上试 剂 均 为分 析 纯 ) 二异 ; 丁烯 ( 量 9 % , 题组 提供 ) 2 含 8 课 、%氢 氧化 钠 12 操 作条 件 . 检 测器 温度 :6 ; 20 汽化 室温 度 :6 ; 20
更 加复杂 。 国内外对 于 中间物 的分析 报道较 少 。本
程 序 升温 : 始 温度 4 , 持 时 间 3mn 升 初 O 保 i;
温速 率 l /m n 终 止温 度 10℃ . O i; 7 并保 持 3m n i。
分 流 比i :O 进样 量 : . t 。 18 ; 01l x
表 1 各 物 质 校正 因 子 表
1 实验 部分
1 1 仪 器 与 试 剂 .
09 8 .7
二异丁烯 仲丁醇 异 丁醇 正丁醇 仲丁酯 异 丁酯 正丁酯
10 .2 0 7 .5 0 8 .0 10 . 10 8 0 75 .4 .4
仪器 : C一1A( G 7 岛津公司 ) C A S~ 0工作 时间长 , 二异丁烯与 仲丁酯分 离不 FP 且
好 ;E P G一2 0对 于 二 异 丁烯 、 丁 酯 及 副 产 物 的 分 仲 离 均 不理 想 。本 文采用 O V一1 1 ,2米 ×02 m 作 为 .m 分析 柱 , 各组 分均 得 到 分 离 , 分 析 时 间 短 , 形 尖 且 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