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
如何用万用表测量数字集成电路的好坏

如何用万用表测量数字集成电路的好坏成电路则是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和导线通过半导体制造工艺做在一块硅片上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电路。
在这里,主要介绍利用万用表对集成电路进行检测原理和一般方法,然后再介绍数字电路好坏的具体检测方法。
一、检测原理和一般方法1.检测非在路集成电路本身好坏的准确方法非在路集成电路是指与实际电路完全脱开的集成电路。
按照厂家给定的测试电路、测试条件,逐项进行测试,在大多数情况下既不现实,也往往是不必要的。
在家电修理或一般性电子制作过程中,较为常用而且准确的方法是焊接在实际电路上试一试。
具体做法是:在一台工作正常的、应用该型号集成电路的电视机、收录机或其他设备上,先在印刷电路板的对应位置焊接上一只集成电路座,在断电的情况下小心地将检测的集成电路插上,接通电源。
若电路工作不正常,说明该集成电路性能不好或者是坏的。
显然,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实用,对引脚数目少的小规模集成电路比较方便,但是对引脚数目很多的集成电路,不仅焊接的工作量大,而且往往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容易出错,或不易找到合适的设备或配套的插座等。
2.检测非在路集成电路好坏的简便方法使用万用表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其接地引脚(俗称接地脚)之间的电阻值。
具体方法如下:将万用表拨在R1×1kΩ档或R×100Ω、R×10Ω档)一般不用R×10kΩ、R×1Ω)上,先让红表笔接集成电路的接地脚,且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变。
然后利用黑表笔从其第1只引脚开始,按着1、2、3、4……的顺序,依次测出相对应的电阻值。
用这种方法可得知:集成电路的任一只引脚与其接地引脚之间的值不应为零或无穷大(空脚除外);多数情况下具有不对称的电阻值,即正、反向(或称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地)电阻值不相等,有时差别小一些,有时差别悬殊。
这一结论也可以这样叙述:如果某一只引脚与接地脚之间,应当具有一定大小的电阻值,而现在变为0或∞,或者其正反向电阻应当有明显差别,而现在变为相同或差别的规律相反,则说明该引脚与接地引脚之间存有短路、开路、击穿等故障。
如何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

如何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准确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是修理电视、音响、录像设备的一个重要内容,判断不准,往往花大力气换上新集成电路而故障依然存在,所以要对集成电路作出正确判断,首先要掌握该集成电路的用途、内部结构原理、主要电特性等,必要时还要分析内部电原理图。
除了这些,如果再有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波形、对地正反向直流电阻值,那么,对检查前判断提供了更有利条件;然后按故障现象判断其部位,再按部位查找故障元件。
有时需要多种判断方法去证明该器件是否确属损坏。
一般对集成电路的检查判断方法有两种:一是不在线判断,即集成电路未焊入印刷电路板的判断。
这种方法在没有专用仪器设备的情况下,要确定该集成电路的质量好坏是很困难的,一般情况下可用直流电阻法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集成电路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替换法把可疑的集成电路插到正常设备同型号集成电路的位置上来确定其好坏。
当然有条件可利用集成电路测试仪对主要参数进行定量检验,这样使用就更有保证。
二是在线检查判断,即集成电路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判断方法。
在线判断是检修集成电路在电视、音响、录像设备中最实用的方法。
以下分几种情况进行阐述:1. 电压测量法主要是测出各引脚对地的直流工作电压值;然后与标称值相比较,依此来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
用电压测量法来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是检修中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区别非故障性的电压误差。
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的直流工作电压时,如遇到个别引脚的电压与原理图或维修技术资料中所标电压值不符,不要急于断定集成电路已损坏,应该先排除以下几个因素后再确定。
1. 所提供的标称电压是否可靠,因为有一些说明书,原理图等资料上所标的数值与实际电压有较大差别,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此时,应多找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对照,必要时分析内部原理图与外围电路再进行理论上的计算或估算来证明电压是否有误。
2. 要区别所提供的标称电压的性质,其电压是属哪种工作状态的电压。
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和代换技巧

2.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检测 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关键脚电压是电源端(VCC)、激励脉冲输出端、电压检测输入端、电流检测输入端。测量各引脚对地的电压值和电阻值,若与正常值相差较大,在其外围元器件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是该集成电路已损坏。 内置大功率开关管的厚膜集成电路,还可通过测量开关管C、B、E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来判断开关管是否正常。
3.代换法 代换法是用已知完好的同型号、同规格集成电路来代换被测集成电路,可以判断出该集成电路是否损坏。
(二常用集成电路的检测
1.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的检测 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的关键测试引脚是VDD电源端、RESET复位端、XIN晶振信号输入端、XOUT晶振信号输出端及其他各线输入、输出端。在路测量这些关键脚对地的电阻值和电压值,看是否与正常值(可从产品电路图或有关维修资料中查出)相同。不同型号微处理器的RESET复位电压也不相同,有的是低电平复位,即在开机瞬间为低电平,复位后维持高电平;有的是高电平复位,即在开关瞬间为高电平,复位后维持低电平。
现以万用表检测为例,介绍其具体方法。 我们知道,集成块使用时,总有一个引脚与印制电路板上的“地”线是焊通的,在电路中称之为接地脚。由于集成电路内部都采用直接耦合,因此,集成块的其它引脚与接地脚之间都存在着确定的直流电阻,这种确定的直流电阻称为该脚内部等效直流电阻,简称R内。当我们拿到一块新的集成块时,可通过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的内部等效直流电阻来判断其好坏,若各引脚的内部等效电阻R内与标准值相符,说明这块集成块是好的,反之若与标准值相差过大,说明集成块内部损坏。
常用集成电路好坏检测的方法

常用集成电路好坏检测的方法集成电路的型号很多,内部电路千变万化,故检测集成电路好坏较为复杂。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集成电路好坏检测的方法。
1.开路测量电阻法开路测量电阻法是指在集成电路未与其他电路连接时,通过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与接地引脚之间的电阻来判别好坏的方法。
集成电路都有一个接地引脚(GND),其他各引脚与接地引脚之间都有一定的电阻,由于同型号的集成电路内部电路相同,因此同型号的正常集成电路的各引脚与接地引脚之间的电阻均是相同的。
根据这一点,可使用开路测量电阻的方法来判别集成电路的好坏。
检测时,万用表拨至R×100Ω挡,红表笔固定接被测集成电路的接地引脚,黑表笔依次接其他各引脚,如图12-18所示,测量并记下各引脚与接地引脚之间的电阻,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同型号的正常集成电路的各引脚对地电阻,再将两个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对地电阻一一对照,如果两者完全相同,则被测集成电路正常;如果有引脚电阻差距很大,则被测集成电路损坏。
测量各引脚电阻时最好用同一挡位,如果因某引脚电阻过大或过小难以观察而需要更换挡位时,则测量正常集成电路的该引脚电阻时也要换到该挡位。
这是因为集成电路内部大部分是半导体元器件,不同的欧姆挡提供的电流不同,对于同一引脚,使用不同欧姆挡测量时内部元器件导通程度有所不同,故不同的欧姆挡测量同一引脚得到的阻值可能有一定的差距。
采用开路测量电阻法判别集成电路的好坏比较准确,并且对大多数集成电路都适用,其缺点是检测时需要找一个同型号的正常集成电路作为对照,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平时多测量一些常用集成电路的开路电阻数据,以便以后检测同型号集成电路时作为参考,另外也可查阅一些资料来获得这方面的数据。
图12-19所示是一种常用的内部有四个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LM324,表12-15列出了其开路电阻数据,测量使用数字万用表200kΩ挡。
表中有两组数据,一组为红表笔接11脚(接地脚)、黑表笔接其他各脚测得的数据;另一组为黑表笔接11脚、红表笔接其他各脚测得的数据。
集成块好坏的检查

1. 电压测量法主要是测出各引脚对地的直流工作电压值;然后与标称值相比较,依此来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
用电压测量法来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是检修中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区别非故障性的电压误差。
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的直流工作电压时,如遇到个别引脚的电压与原理图或维修技术资料中所标电压值不符,不要急于断定集成电路已损坏,应该先排除以下几个因素后再确定。
1. 所提供的标称电压是否可靠,因为有一些说明书,原理图等资料上所标的数值与实际电压有较大差别,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此时,应多找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对照,必要时分析内部原理图与外围电路再进行理论上的计算或估算来证明电压是否有误。
2. 要区别所提供的标称电压的性质,其电压是属哪种工作状态的电压。
因为集成块的个别引脚随着注入信号的不同而明显变化,所以此时可改变波段或录放开关的位置,再观察电压是否正常。
如后者为正常,则说明标称电压属某种工作电压,而这工作电压又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而言,即测试的工作状态不同,所测电压也不一样。
3. 要注意由于外围电路可变元件引起的引脚电压变化。
当测量出的电压与标称电压不符时可能因为个别引脚或与该引脚相关的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或者是开关(如音量电位器、亮度、对比度、录像、快进、快倒、录放开关、音频调幅开关等。
这些电位器和开关所处的位置不同,引脚电压会有明显不同,所以当出现某一引脚电压不符时,要考虑引脚或与该引脚相关联的电位器和开关的位置变化,可旋动或拔动开头看引脚电压能否在标称值附近。
4. 要防止由于测量造成的误差。
由于万用表表头内阻不同或不同直流电压档会造成误差。
一般原理上所标的直流电压都以测试仪表的内阻大于20KΩ/V进行测试的。
内阻小于20KΩ/V的万用表进行测试时,将会使被测结果低于原来所标的电压。
另外,还应注意不同电压档上所测的电压会有差别,尤其用大量程档,读数偏差影响更显著。
5. 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才能判断IC的好坏。
集成电路好坏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集成电路好坏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1. 观察外观法呀,这就像看一个人的外表一样,咱得先瞅瞅集成电路的引脚有没有弯曲、氧化啥的。
比如说你拿到一块集成电路,一看引脚都黑黑的,那它还能好吗?2. 测量电阻法也很重要呢,这不就跟给集成电路做个体检一样嘛。
你试着测一下各个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和正常值差别大得离谱,那肯定有问题呀。
就像人的身体指标不正常一样。
比如某个引脚本应是几百欧姆,却测出来几千欧姆,这不就不正常嘛!3. 通电检测法可有意思啦,就如同让集成电路去“跑一跑”,看看它能不能正常工作。
把它接到电路里,通上电,要是啥反应都没有,那可能就坏啦。
就好比汽车打不着火,那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呀。
比如接上电后设备没动静,那就得好好查查了。
4. 替换法也是个办法哟,这就像给病人换个好器官看看效果一样。
拿个好的集成电路替换怀疑有问题的,要是一切正常了,那原来那个不就坏的嘛。
哎呀,就像电脑总是死机,换了个集成电路就好了,那原来那个肯定不行呀!5. 信号注入法呢,就像是给集成电路喂“食物”,看看它能不能消化。
用特定信号注入,观察它的输出,不正常的话,嘿嘿,那就是有毛病咯。
比如注入信号后没反应,这不就完蛋了嘛。
6. 温度检测法挺神奇的,感觉就像摸摸集成电路有没有发烧。
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那都有可能不正常呀。
就好像人发烧了肯定是身体有问题呀。
例如摸上去特别烫,那可就得小心了。
7. 逻辑分析法也是很有用的呀,就如同侦探破案一样分析集成电路。
看看它的逻辑关系对不对,不对的话那肯定坏了呗。
哇,就像某个功能本应这样却变成那样,那不就出问题了嘛。
8. 软件测试法也不能忘呀,这就像给集成电路做个“智力测验”。
通过专门的软件来检测它的性能,有问题立马就知道了。
好比玩游戏卡得不行,用软件一测,哦,集成电路不行了呀!总之呀,检测集成电路好坏有很多方法,得综合起来用,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它到底是好是坏呢!用对方法,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使用集成电路呀!。
如何分辨电路中的集成电路IC有没有坏掉

如何分辨电路中的集成电路IC有没有坏掉
芯片的功能不同、类型不同,其出现故障的现象也完全不同,所有很难有一套通用的判别标准,必须要根据实际芯片去测试,验证芯片有没有坏掉。
从设计角度大概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外观判断芯片是不是正常
正常情况下,芯片的表面平整、丝印清晰。
如果电流过大或者散热没有做好的话,会导致芯片表面出现烧灼痕迹、表面鼓包、甚至壳体脱落露等现象。
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一眼看出芯片是否受损。
2.上电后检测芯片表面的温度
像电源芯片一类的集成电路,因元器件参数选型不当可能会出现短路或者输出电流不足以驱动负载,从而导致芯片处于过载状态,这时候最明显的现象就是芯片升温严重。
上电后,用粘贴热电偶或者使用红外测温仪实时检测芯片表面的温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手摸。
如果温度上升严重,则芯片可能出现问题。
3.上电运行功能
设计电路时,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芯片,芯片都是实现某一功能的。
上电后,把电路板的功能检测一边,如果某个功能无法实现或与需求不符。
则是响应的功能电路发生故障。
需要根据信号的方向一步步去查问题。
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很负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集成电路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集成电路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由数百个或数千个微弱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等)和配套的被联系在一起的导线、测量电流、电压等元器件构成的微电子器件。
IC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与性能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IC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首先,IC的质量标准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标准:对于IC的外观尺寸、引脚位置、引脚间距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2. 电气性能标准:包括电气参数、工作电压范围、功耗等。
3. 可靠性标准:要求IC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包括温度、湿度、抗辐射等。
4. 效率标准:IC应具有较高的性能效率,包括信号放大倍数、功耗效率等。
5. 一致性标准:IC的生产批次之间的差异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接下来,IC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IC的外观,检查是否有划痕、裂纹、焊接不良等表面缺陷。
2. 引脚间距检验:使用千分尺或显微镜测量IC引脚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 电性能检验: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通过量测IC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电压等参数来判断IC的电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可靠性检验:将IC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以及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
5. 一致性检验:通过对生产批次中的多个IC进行抽样测试,对比其性能参数,判断是否在规定的一致性范围内。
6. 功能检验:根据IC所设计的功能,通过电路连接和信号输入,观察IC的功能是否正常。
总结:IC作为重要的电子元件,其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品质与性能。
通过明确的质量标准,可以确保IC 在制造过程中符合规范要求;通过有效的检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IC的缺陷,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或淘汰。
因此,合理制定和实施IC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保证IC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
一般对集成电路的检查判断方法有两种:一是不在线判断,可用直流电阻法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集成电路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替换法把可疑的集成电路插到正常设备同型号集成电路的位置上来确定其好坏。
当然有条件可利用集成电路测试仪对主要参数进行定量检验,这样使用就更有保证。
二是在线检查判断,即集成电路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判断方法。
1. 电压测量法
主要是测出各引脚对地的直流工作电压值;然后与标称值相比较,依此来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
用电压测量法来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是检修中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区别非故障性的电压误差。
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的直流工作电压时,如遇到个别引脚的电压与原理图或维修技术资料中所标电压值不符,不要急于断定集成电路已损坏,应该先排除以下几个因素后再确定。
1. 所提供的标称电压是否可靠,因为有一些说明书,原理图等资料上所标的数值与实际电压有较大差别,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此时,应多找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对照,必要时分析内部原理图与外围电路再进行理论上的计算或估算来证明电压是否有误。
2. 要区别所提供的标称电压的性质,其电压是属哪种工作状态的电压。
因为集成块的个别引脚随着注入信号的不同而明显变化,所以此时可改变波段或录放开关的位置,再观察电压是否正常。
如后者为正常,则说明标称电压属某种工作电压,而这工作电压又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而言,即测试的工作状态不同,所测电压也不一样。
3. 要注意由于外围电路可变元件引起的引脚电压变化。
当测量出的电压与标称电压不符时可能因为个别引脚或与该引脚相关的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或者是开关(如音量电位器、亮度、对比度、录像、快进、快倒、录放开关、音频调幅开关等)。
这些电位器和开关所处的位置不同,引脚电压会有明显不同,所以当出现某一引脚电压不符时,要考虑引脚或与该引脚相关联的电位器和开关的位置变化,可旋动或拔动开头看引脚电压能否在标称值附近。
4. 要防止由于测量造成的误差。
由于万用表表头内阻不同或不同直流电压档会造成误差。
一般原理上所标的直流电压都以测试仪表的内阻大于20KΩ/V进行测试的。
内阻小于20KΩ/V的万用表进行测试时,将会使被测结果低于原来所标的电压。
另外,还应注意不同电压档上所测的电压会有差别,尤其用大量程档,读数偏差影响更显著。
5. 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
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才能判断IC的好坏。
6. 若IC各引脚电压正常,则一般认为IC正常;若IC部分引脚电压异常,则应从偏离正常值最大处入手,检查外围元件有无故障,若无故障,则IC很可能损坏。
7. 对于动态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在有无信号时,IC各引脚电压是不同的。
如发现引脚电压不该变化的反而变化大,该随信号大小和可调元件不同位置而变化的反而不变化,就可确定IC损坏。
8. 对于多种工作方式的装置,如录像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脚电压也是不同的。
以上几点就是在集成块没有故障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而使所测结果与标称值不同,所以总的来说,在进行集成块直流电压或直流电阻测试时要规定一个测试条件,尤其是要作为实测经验数据记录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机械中间位置,信号源采用一定场强下的标准信号,当然,如能再记录各功能开关位置,那就更有代表性。
如果排除以上几个因素后,所测的个别引脚电压还是不符标称值时,需进一步分析原因,但不外乎两种可能。
一是集成电路本身故障引起;二是集成块外围电路造成。
分辨出这两种故障源,也是修
理集成电路家电设备的关键。
除了直流电压测量法外,还可以采用交流工作电压测量法:为了掌握IC交流信号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带有dB插孔的万用表对IC的交流工作电压进行近似测量。
检测时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挡,正表笔插入dB插孔;对于无dB插孔的万用表,需要在正表笔串接一只0.1~0.5uF 隔直电容。
该法适用于工作频率比较低的IC,如电视机的视频放大级、场扫描电路等。
由于这些电路的固有频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所测的数据是近似值,或者作为有无信号的鉴别。
2. 在线直流电阻普测法
这一方法是在发现引脚电压异常后,通过测试集成电路的外围元器件好坏来判定集成电路是否损坏.。
由于是断电情况下测定阻值,所以比较安全,并可以在没有资料和数据而且不必要了解其工作原理的情况下,对集成电路的外围电路进行在线检查,在相关的外围电路中,以快速的方法对外围元器件进行一次测量,以确定是否存在较明显的故障。
具体操作是先用万用表R×10Ω档分别测量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
此时由于欧姆档位定得很低,外电路对测量数据的影响较小,可很明显地看出二极管、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尤其是PN 结的正向电阻增大或短路更容易发现。
其次可对电感是否开路进行普测,正常时电感两端阻值较大,那么即可断定电感开路。
继而根
据外围电路元件参数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欧姆档位测量电容和电阻,检查有否较为明显的短路和开路性故障,从而排除由于外围电路引起个别引脚的电压变化。
3. 电流流向跟踪电压测量法
此方法是根据集成电路内部的外围元件所构成的电路,并参考供电电压,即主要测试点的已知电压进行各点电位的计算或估算,然后对照所测电压电否符合,来判断集成块的好坏,本方法必须具备完整的集成块内部电路图和外围电路原理图。
4. 在线直流电阻测量对比法
此方法是利用万用表测量待查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地正反向直流电阻值与正常数据进行对照来判断好坏。
这一方法需要积累同一机型同型号集成电路的正常可靠数据,以便和待查数据相对比。
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测量前要先断开电源,以免测试时损坏电表和元件。
2.万用表电阻挡的内部电压不得大于6V,量程最好用R×100或R×1k
挡。
3.测量IC引脚参数时,要注意测量条件,如被测机型、与IC相关的电位器的滑动臂位置等,还要考虑外围电路元件的好坏。
5. 非在线数据与在线数据对比法
所谓非在线数据是指集成电路未与外围电路连接时,所测得的各引脚对应于地脚的正反向电阻值。
非有线数据通用性强,可以对不同机型、不同电路、集成电路型号相同的电路作对比。
具体测量对比方法如下:首先应把被查集成电路的接地脚用空心针头和铬铁使之与印刷电路板脱离,再对应于某一怀疑引脚进行测量对比。
如果被怀疑引脚有较小阻值电阻连接于地或电源之间,为了不影响被测数据,该引脚也可与印刷板开路。
直至外电路的阻值不影响被测集成电路的电阻值为止。
但要注意一点,直流电阻测量对比法对于不同批次同一型号的集成电路,有一定的误差和差异,对这种情况,要在了解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
6. 替换法
用替换法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确是一种干净利索的事,可以减少许多检查分析的麻烦。
但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尽量选用同型号的集成电路或可以直接代换的其它型号,这样可不改变原机电路的引线,简便易行,容易恢复原机的性能指标。
2. 更换拆焊原机上的集成电路时,不要急躁,不能乱拔、乱撬引脚,用所具备的条件选择最适合拆卸集成电路的方法。
3. 在还没有判断外围电路是否有故障,以及未经确认原集成电路已损坏之前,不要轻易替换集成电路,否则换上去的集成电路有可能再次报废。
4. 有些集成电路,虽然其型号相同,但还要考虑其型号后缀不同。
例如M5115P与M5115RP,二者引脚功能排列顺序相反等。
5. 有时采用试探性替换,此时最好先装一专用集成电路插座,或用细导线临时连接,这样好坏对比方便。
另外,在通电前电源Vcc回路里最好再串接一直流电流表,降压电阻阻值由大到小观察集成电路总电流的变化是否正常。
对于功放电路一定要按规定装好散热片。
6. 在选用同功能但不同型号和不同引脚排列的集成电路代换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尽量选用功能、引脚、电特性相近的集成电路。
b. 改变引脚连线时,应尽量利用印刷板上的孔位和线路,连线要整齐,信号线的前后段不要交叉,以免电路产生自激。
c. 集成电路的供电电压应与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Vcc的典型值相符。
d. 集成电路的各信号输入、输出阻抗要与原电路相匹配,连接好的集成电路在通电前应作最后一次的检查,确认电路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7.总电流测量法
该法是通过检测IC电源进线的总电流,来判断IC好坏的一种方法。
由于IC内部绝大多数为直接耦合,IC损坏时(如某一个PN结击穿或开路)会引起后级饱和与截止,使总电流发生变化。
所以通过测量总电流的方法可以判断IC的好坏。
也可用测量电源通路中电阻的电压降,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