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使用知识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使用知识

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使用知识

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使用知识根据一些文献和多年的使用经验,对毛细管柱的性质和使用进行了一个归纳总结。

希望能对刚刚接触这一工作的初学者有一点点帮助。

1简介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因其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等独特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弹性石英交联毛细管柱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性能的不断完善,已成为分离复杂多组分混合物、及多项目分析的主要手段,在各领域应用中大有取代填充柱的趋势。

现在新型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基本上都是采用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

但是,毛细管色谱柱柱内径较小,固定液的膜薄,用于食品中残留物分析时,若使用不当,色谱柱性能很快就会下降。

本文旨在向初次接触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的操作者介绍不同类型的毛细管色谱柱的性质、选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毛细管柱只能安装在配有专用毛细管柱连接装置的气相色谱仪上。

现在购买仪器时最常规的配置是配毛细管分流/ 不分流进样口。

2毛细管色谱柱的类型毛细管色谱柱的类型有很多种,但目前最常用和商品化的,是开口熔融石英交联毛细管色谱柱。

本文仅介绍此类毛细管色谱柱的性能特点。

2.1熔融石英毛细管柱2.1.1熔融石英毛细管柱材料现在市售商品化的气相色谱用毛细管柱几乎都是由熔融石英制作的,简称石英毛细管柱。

制作毛细管柱用的石英纯度非常高,几乎无其它杂质。

它具有熔点高(近2000 C)、热膨胀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和抗张强度高等特点,是制备毛细管柱的理想材料。

毛细管柱内壁存在有许多具有吸附活性的基团,这些基团的存在直接影响固定相涂渍效果,所以,在涂渍固定相之前,柱表面必须经过适当预处理,以期得到较高的柱效和对称的色谱图形。

2.1.2石英毛细管柱的聚酰亚胺外涂层石英毛细管柱很脆,只有在毛细管柱外涂一层聚酰亚胺保护材料后才具有很好的弹性,在使用这样的色谱柱时应十分小心,避免将聚酰亚胺涂层损坏,导致毛细管柱易折断。

通常商品毛细管柱出厂时都固定在一个金属丝制作的柱架上,柱架的直径与毛细管柱的直径成正比,即:毛细管柱的直径越大,固定架的直径也就越大。

se54气相色谱柱说明书

se54气相色谱柱说明书

se54气相色谱柱说明书气相色谱配件毛细管色谱柱SE-54/521、PEG-20M毛细管色谱柱产品说明:聚乙二醇-2M,极性固定相,类似于HP-20M、DB-WAX、007-20M。

适用于分析:酸、醇、醛、酯、甘醇等物质。

2、FFAP毛细管色谱柱产品说明:聚乙二醇TPA,极性固定相,、类似于SP-1000、BP-21、HP-FFAP。

适用于分析:酸、醇、醛、酯、酮、腈等物质。

3、OV-101毛细管色谱柱产品说明:聚二甲基聚硅氧烷,非极性固定相。

适用于分析:胺类、烃类,酚类,杀虫剂,聚氯联苯,硫化物,香精,香料,等物质。

4、OV-17毛细管色谱柱产品说明: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中极性固定相,类似于DB-17、GC-17、RSL-300、SP-2250、007-17。

适用于分析:农药、乙二醇,杀虫剂,甾类,药物等物质。

5、OV-1701毛细管色谱柱产品说明:7%氰丙基-7%苯基-86%甲基聚硅氧烷,中极性固定相。

类似于BP-10、DB-1701、RSL-1701、CPSIL19CB、HP-1701。

适用于分析:醇、酯、硝基苯类、除莠剂物质,药物、农药、TMS糖、PCB等。

6、OV-1301毛细管色谱柱气相色谱配件毛细管色谱柱SE-54/52产品说明:6%氰丙基-94%甲基聚硅氧烷,中极性固定相。

类似于:DB-1301,HP-1301,AT-1301。

适用于分析:杀虫剂,醇类,氧化剂,亚老哥尔类。

7、OV-225毛细管色谱柱产品说明:25%氰乙基-25%苯基-50%甲基硅氧烷,中极性固定相。

类似:DB-225,CS-5,HB-5100。

应用范围:脂肪酸甲酯,碳水化合物,中性固醇。

8、XE-60毛细管色谱柱产品说明:25%氰乙基-75%甲基聚硅氧烷,中极性固定相。

类似于:DB-225,CS-5,HB-5100。

适用于分析:脂,硝基化合物。

9、SE-54/52毛细管色谱柱产品说明:5%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非极性固定相,本产品类似于:DB-5,BP-5,SBP-5,GC-5,007-2,OV-73,CPSIL-8,RSL-200,HP-适用于分析:碳氢化合物、多核芳烃、酚、酯、药物胺,生物碱,脂肪酸甲酯,卤代化合物,芳香化合物,药品等物质。

毛细管柱型号、分离能力、极性以及色谱柱的柱活性介绍

毛细管柱型号、分离能力、极性以及色谱柱的柱活性介绍

毛细管柱是我们平时做气相色谱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耗材,毛细管柱分离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实验结果的合格率。

经常使用毛细管柱的实验小伙伴对于毛细管柱的型号应该都不陌生吧,例如一款色谱柱CD-5MS,30m*0.25mm*0.25um,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获得色谱柱的固定相类型,长度,内径和膜厚。

今天小编给您分享毛细管柱的一些知识,希望对您的实验有所帮助。

01 我们常用的毛细管柱的型号有哪些呢?一般从色谱柱的极性由弱到强我们常用的色谱柱包括-1、-5、-35、-50、-624、-1701、-WAX,他们的固定相分别是100%甲基聚硅氧烷、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35%苯基-65%甲基聚硅氧烷、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6%氰丙基苯基-94%甲基聚硅氧烷、14%氰丙基苯基-86%甲基聚硅氧烷、聚乙二醇20M。

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专用柱被大家所熟知,例如脂肪酸甲酯专用柱广泛用来作为食品中脂肪酸的测试分析;血液中酒精检测专用柱用来作为人的血液酒精分析等。

另外还有-1MS、-5MS、-1HT、-5HT的色谱柱,这些后端有MS、HT 后缀的柱子,MS柱主要是流失更低适用于质谱分析,能够尽量降低离子源的污染,减少质谱维护工作、HT柱温度耐受更强,适用于检测例如棕榈酸等需要较高分离温度的化合物检测。

02 针对这么多的色谱柱种类,如何去判断和验证这些色谱柱的性质呢?那就需要了解色谱柱型性能评价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色谱柱的分离能力、极性以及色谱柱的柱活性。

一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就能对色谱柱有充分的了解了。

色谱柱的分离能力主要包括塔板数、总分离效能、分离数和涂渍效率。

塔板数大家都不陌生,是评价柱效的主要指标,有有效塔板数和理论塔板数之分。

总分离效能是指色谱柱在一定条件下对混合物的分离能力。

一般以分离度来判断。

分离数是指在相邻同系物峰之间可插入的组分峰的数目,也是指色谱柱的分离能力,是总分离效能的部分体现。

涂渍效率和生产工艺有关,是表征空柱柱效达到最理想化的程度,一般非极性柱可以到90%以上,极性柱只能在60%-70%左右。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毛细管柱气相色气相色谱法是用毛细管柱作为气相色谱柱的一种 高效、快速、高灵敏的分离分析方法。 • 这种色谱柱的固定液凃渍在内壁上,中心是空的,故称开 管柱,习惯称毛细管柱。 • 特点:1、渗透性好(载气流动阻力小),可使用长色谱 柱;2、相比(β)大(固定液膜厚度小,有利于提高柱效), 有利于实现快速分析;3、柱容小,允许进样量少(进样 量取决于柱内固定液的含量);4、总柱效高,分离复杂 混合物的能力大为提高;5、操作条件严格 • 柱前增加分流进样装置,柱后增加尾吹气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柱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柱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柱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毛细管柱是气相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柱之一,具有高分离效率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并延长毛细管柱的使用寿命,正确的操作和良好的保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毛细管柱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毛细管柱。

2. 气相色谱仪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2.1 处理样品•样品应以合适的溶剂溶解,并过滤以去除杂质,避免对毛细管柱产生污染。

•不要使用对毛细管柱有腐蚀性的样品,以免损坏柱子。

•样品注入时要避免产生气泡,气泡会影响分析结果。

2.2 设定合适的分析条件•确保柱温、进样量、流速等分析条件合适,避免超负荷操作。

•柱温过高可能导致柱子损坏,柱温过低可能导致分离不完全。

2.3 安全操作•在操作气相色谱仪前,确保仪器连接正常,无泄露情况。

•注意使用正确的毛细管柱连接方式,并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

•避免在高温下触摸柱子,以免烫伤。

•在柱子更换或维护时,确保仪器处于关闭状态,并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3. 毛细管柱的保养和维护正确的保养和维护可以延长毛细管柱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色谱分析的准确性。

3.1 使用合适的进样量•进样量过大可能导致柱子堵塞,进样量过小可能导致峰形变尖。

•根据样品的浓度和目标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进样量。

3.2 定期进行柱子空白运行•定期进行柱子空白运行,以去除附着在柱子壁上的有机杂质。

•空白运行时,不要注入任何样品,只用纯溶剂进行柱子洗脱。

3.3 避免柱子超负荷操作•超负荷操作容易导致柱子失效和损坏。

•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柱长和直径,以免过载柱子。

3.4 定期检查气相色谱仪的背压•过高的背压可能说明柱子已经损坏,需要更换。

•检查背压时,确保仪器处于关闭状态,以免发生意外。

3.5 定期更换柱子•根据使用情况和分析结果,定期更换毛细管柱。

•柱子使用寿命一般为几百到几千个样品,超过使用寿命可能导致分离效果下降。

第四章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第四章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2)分流进样的关键: 是确保样品全部蒸发并和载气均匀混合。 在内衬管内完成。 内衬管的作用:提供有效的热交换;提高样品 和载气的混合;吸附不挥发成分。
内衬过载 :
若进样量太大,内衬管就会过载。使一些 样品通过清扫阀逃出,使结果不准确。所以 进样量必须小于内衬管体积。
下图为过载现象:
(3)分流比的选择
若采用交联引发剂,在高温处理下,把固定液交联 到毛细管内壁上,可以制成交联型开管柱(Crosslink)——高效、耐高温、抗溶剂冲刷。目前应用 较多。
将固定液用化学方法,键合到涂敷硅胶的柱表面或经 表面处理的毛细管内壁上, 可制成键合型开柱管 (Bonded-phase)——高热稳定性。 (2) 按内径大小分:
2.开管型 (1)按固定液的涂渍方法不同,分为:
①涂壁开管柱(WCOT)
在内径为0.1-0.3mm的中空石英毛细管的内壁, 涂渍固定液。
②载体涂渍开柱管(SCOT)
管内壁经处理后,先附着一层硅藻土载体,再涂固 定液——液膜厚,故柱容量大。适用于痕量分析。
③多孔层开柱管(PLOT)
管内壁经处理后,先附着一层多孔性固体,再涂固 定液. SCOT柱属于PLOT柱.
①小内径毛细管柱 内径小于0.1mm,主要用于快速分析。
②大内径毛细管柱(Megabore colum) 内径0.3-0.5mm,柱长12-50m.,内壁涂渍5-8µm的 厚液膜。即大内径,厚液膜。
特点: a. 液膜厚 柱效比填充柱好;进样量大于小内径毛细管柱.
b.容易使用——直接进样,无须分流和尾吹 气体;
+
2k / d f 2u 3(1 + k / )2 DL
(1)柱长L: L↑——柱效↑
(2)柱内径r r↓——柱效↑,但允许的进样量小.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应急监测空气中丙酮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应急监测空气中丙酮
1 材料 与 方法
1 . 1 仪 器及 试 剂
是 附着 于毛 细管 内壁 上 的一层 液 体薄 膜 。 由于毛细 管 的渗透 性好 , 分 离 能力可 以提 高 , 分析 时间可 以缩
短, 而 总柱效 则提 高 。毛 细管 可用 不锈 钢 、 铜、 玻璃、
弹 性石 英 和 尼龙 等 制 作 , 直径约 0 . 1 ~ 1毫 米 , 长 度 约1 0 " - - 3 0 0米 ( 常制 作成 螺 旋形 ) 。 丙 酮 是 一 种 无 色透 明液 体 , 有芳香 味, 极 易 挥 发, 易溶 于 水 和 甲醇 、 乙醇、 氯仿、 烃 类 等有 机 溶 剂 。
结果 见表 3 。
表3 采样效率试验结果( n =6 >
2 . 1 色谱条 件的 选择
丙 酮 为极 性物 质 , 故 应 当选 择 与 之极 性 相似 的
毛 细 管柱, 本实 验 室 根 据 实 际 经 验, 选 择 了
A g i l e n t 1 9 0 9 1 1 N一1 1 3 I NNOWAX 毛细 管 柱 。对最 佳色谱 条件进行 了选择 , 实验表 明 , 柱温 I O O  ̄ C, 保持 5 mi n ; 汽化 室温度 1 5 O ℃; 检测器 温度 1 5 0 ℃; 载气为
酮, 水吸 收后 经 气 象 色谱 分 离 , 并 用 氢火焰 离子 化检 测 器 ( F I D) 测定 。本 方 法适合 环境 空气及 工作场 所
空气 中丙 酮浓度 的应 急监 测 。
关键 词 : 毛 细管 柱 ; 气相 色谱 ; 丙酮 ; 应 急监 测
中图分 类号 : 06 5 7 . 7 十 1  ̄ X8 3 1
毛细 管 柱气 相 色 谱 法 是 气相 色 谱 分 析 的一 种 。

气相色谱柱知识详解

气相色谱柱知识详解

v1.0 可编辑可修改气相色谱柱知识详解第一节气相色谱柱的类型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亦称气体色谱法,气相层析法。

其核心即为色谱柱。

气相色谱柱有多种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按色谱柱的材料、形状、柱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固定液的化学性能等进行分类。

色谱柱使用的材料通常有玻璃、石英玻璃、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等,根据所使用的材质分别称之为玻璃柱、石英玻璃柱、不锈钢柱和聚四氟乙烯管柱等。

在毛细管色谱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玻璃和石英玻璃柱,后者应用范围最广。

对于填充柱色谱,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不锈钢柱,其形状有U型的和螺旋型的,使用U 型柱时柱效较高。

按照色谱柱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又可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前者的内径在24mm,长度为110m左右;后者内径在,长度一般在25100m。

在满足分离度的情况下,为提高分离速度,现在也有人使用高柱效、薄液膜的10m短柱。

根据固定液的化学性能,色谱柱可分为非极性、极性与手性色谱分离柱等。

固定液的种类繁多,极性各不相同。

色谱柱对混合样品的分离能力,往往取决于固定液的极性。

常用的固定液有烃类、聚硅氧烷类、醇类、醚类、酯类以及腈和腈醚类等。

新近发展的手性色谱柱使用的是手性固定液,主要有手性氨基酸衍生物、手性金属配合物、冠醚、杯芳烃和环糊精衍生物等。

其中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色谱固定液的手性色谱柱,用于分离各种对映体十分有效,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且应用前景相当广阔的一种手性色谱柱。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色谱柱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要考虑被测组分的性质,实验条件例如柱温、柱压的高低,还应注意和检测器的性能相匹配。

有关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章节中加以详细讨论。

第二节填充气相色谱柱填充气相色谱柱通常简称填充柱,在实际分析工作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据资料统计,日常色谱分析工作大约有80%是采用填充柱完成的。

填充柱在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方面比毛细管柱差,但填充柱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定量分析的准确度较高,特别是在某些分析领域(例如气体分析、痕量水分析)具有独特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毛细管柱使用知识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因其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等独特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弹性石英交联毛细管柱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性能的不断完善,已成为分离复杂多组分混合物、及多项目分析的主要手段,在各领域应用中大有取代填充柱的趋势。

现在新型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基本上都是采用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

但是,毛细管色谱柱柱内径较小,固定液的膜薄,用于食品中残留物分析时,若使用不当,色谱柱性能很快就会下降。

毛细管柱只能安装在配有专用毛细管柱连接装置的气相色谱仪上。

现在购买仪器时最常规的配置是配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毛细管色谱柱的类型毛细管色谱柱的类型有很多种,但目前最常用和商品化的,是开口熔融石英交联毛细管色谱柱。

下面介绍此类毛细管色谱柱的性能特点。

一、熔融石英毛细管柱(1) 熔融石英毛细管柱材料现在市售商品化的气相色谱用毛细管柱几乎都是由熔融石英制作的,简称石英毛细管柱。

制作毛细管柱用的石英纯度非常高,几乎无其它杂质。

它具有熔点高(近2000℃)、热膨胀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和抗张强度高等特点,是制备毛细管柱的理想材料。

毛细管柱内壁存在有许多具有吸附活性的基团,这些基团的存在直接影响固定相涂渍效果,所以,在涂渍固定相之前,柱表面必须经过适当预处理,以期得到较高的柱效和对称的色谱图形。

(2) 石英毛细管柱的聚酰亚胺外涂层石英毛细管柱很脆,只有在毛细管柱外涂一层聚酰亚胺保护材料后才具有很好的弹性,在使用这样的色谱柱时应十分小心,避免将聚酰亚胺涂层损坏,导致毛细管柱易折断。

通常商品毛细管柱出厂时都固定在一个金属丝制作的柱架上,柱架的直径与毛细管柱的直径成正比,即:毛细管柱的直径越大,固定架的直径也就越大。

对于0.53mm 内径的毛细管柱,过度弯曲很容易折断,使用安装时要格外小心。

石英毛细管柱外涂层还有采用镀铝膜的,这类柱子适用于高温分析。

但日常分析工作中使用较少,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二、液体固定相将固定相均匀涂渍在毛细管柱的内壁,制成壁涂型毛细管柱,这类毛细管柱属非交联型毛细管柱。

现在只有少部分的非交联固定相的毛细管柱在使用。

非交联毛细管柱的固定相容易流失,不能清洗,因此使用寿命较短,但制作成本较低,涂渍相对较容易,往往在毛细管柱研制前期过程中采用此方法。

在使用这类毛细管色谱柱时,应注意使用温度不要超过液体固定相的最高使用温度。

建议不要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使用。

三、交联固定相现在市售的商品毛细管色谱柱基本上均采用交联技术,将固定相与石英表面结合起来,在毛细管柱表面形成一层不溶的类似橡胶的非常稳固的涂层。

被交联的固定相与涂渍的固定相相比,流失低,抗污染,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如果交联固定相色谱柱被污染,可以用适合溶剂来清洗(见第5节)而基本不会对涂层造成损伤。

而且此类毛细柱在色谱分析时可以通过柱上进样和不分流进样模式实现大体积进样,最多可注入50~250μL液体溶剂。

当然,这需要仪器上配有相应的装置。

四、最高操作温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确定一个特定的毛细管柱的最高操作温度。

作为商品化的交联固定相毛细管色谱柱,使用时应注意不要超过说明书或标识牌上规定的最高温度。

如超过规定的最高温度,特别是恒定持续的超高温操作,会造成毛细管色谱柱不可逆的损伤,轻则使柱效下降、使用寿命减少,重则使毛细管柱损坏。

对于相同型号毛细管色谱柱而言,固定相涂层薄的比涂层厚的允许使用的最高温度可以稍高一些。

五、最低操作温度色谱柱操作温度的低限是由固定相从液体变为固体的温度所决定的。

如果色谱柱在其最低温度以下工作,就可能出现峰展宽并且有些被测物难于分开。

表1中列出各种不同固定相和膜厚的色谱柱推荐使用温度。

表中给出的温度值可作为参考值。

表1 不同固定相和膜厚的色谱柱的推荐使用操作温度注:a. 前面为等温操作最高温度,后面为程序升温操作最高温度。

b. 色谱柱的操作温度应以公司产品说明书规定为准,表中的值仅供参考。

色谱柱的选择选择毛细管柱时需注意的柱参数包括:固定相、内径、膜厚度和柱长。

下面按毛细管柱选择中参数的重要性进行排列和讨论。

一、固定相对于一个样品的分析,可采用带有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或填充柱。

单一样品分析采用填充柱,经济、快速、柱负载高、抗污染,适合企业生产时单机、单一项目检测。

而多残留分析或多项目分析更推荐采用毛细管柱,因为毛细管色谱柱适用性和分辨率更好,不像应用填充柱分析时那么专一、严格,例如:多数在100%二甲基硅氧烷固定相上可以进行分析的物质,在5%二苯基+95%二甲基硅氧烷固定相上同样可以进行分析。

非极性固定相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极限操作温度(最高可达360℃),所以,在可以完成所需分离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固定相极性弱的色谱柱,这样可以延长色谱柱的寿命。

分析强极性物质,如:酸、醛、醇、胺等,为获得较好分离,需选用极性较强的固定相。

有时为了缩短分析时间,也选用与被测物极性相反的固定相。

在一个色谱分离过程中,溶质与固定相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因此,最佳固定相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质的性质。

在进行样品分析以前,建议先阅读相关的应用文献推荐的色谱柱型号,或者查阅各公司的色谱耗材毛细柱目录,从中获得不同固定相应用分析的化合物种类的相关信息。

这对被测物有效分离选择色谱柱很有用。

二、内径在一系列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中有5种内径较为常用。

每种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适合的使用范围。

0.53mm内径毛细管柱。

0.53mm内径的色谱柱样品容量很大,可与填充柱相比,进样理想方式是直接在高载气流速下注入,从而减少连接体系的死体积,减少色谱峰的拖尾。

0.53mm内径柱还可以配合特殊进样口装置,如:柱上进样或冷柱头进样装置,使用0.47mm外径针头的微量注射器进行柱头或冷柱头进样。

0.53mm内径柱的毛细管柱相当于由填充柱到毛细管柱的简单升级,可以自己动手对连接接头进行改造。

相对简单的样品在分析时可得到比填充柱要好得多的效果,而不像常规0.25mm和0.32mm内径毛细管柱需要专用的连接装置。

0.32mm内径毛细管柱。

0.32mm内径柱被认为是最好的全能色谱柱,具有很好的分离能力、样品容量(取决于膜厚度)。

而且弹性较0.53mm内径的好,更易安装,是色谱分析中选用最多的一种规格。

这种色谱柱也可进行柱头进样,但需要特殊的注射器。

0.25mm内径毛细管柱。

0.25mm(早期多为0.22mm)内径柱具有低流失量、高分辨率的特性,也是很常用的。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多采用此规格柱,通常在规格后标有ms字符,如表1中的DB 5 ms。

0.15mm内径毛细管柱。

0.15mm内径是常规气相色谱仪中50m柱的最小内径。

就功效而言,它具有最高的分辨率,用于分析复杂化合物和宽沸程样品很理想。

0.10mm内径毛细管柱。

0.10mm内径柱只在更短柱长及很高分析速度下进行应用,常用于快速色谱分析。

由于柱内径较小,所以色谱柱的负载能力也就比较小,只能够容纳较少的样品,使用时要注意进样量,以保证形成尖锐的色谱峰。

以上不同柱内径色谱柱相关参数汇总于表2。

表2. 柱内径对比参数三、膜厚度膜的厚度对所分析化合物的溶解性有比较大影响,因此,正确选择膜的厚度与正确选择柱长同样重要。

相比率是表示色谱柱固定相多少的一种方式,相比率是指毛细管柱的内部体积与固定相的体积比。

相比率(β)用公式可表示为:β = D/4μf式中D = 柱内径(微米)μf = 固定相厚度较高的相比率色谱柱内固定相较少,较低的相比率则固定相较多。

一般较厚的膜(低相比率)相对流失要大些,使用时注意温度尽可能低些,而且这类色谱柱不适合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较厚的膜柱容量也较大。

使用较厚的膜,样品就会在柱中停留较长时间,分离度较高,特别适合分析低沸点或气体化合物。

若样品中含高沸点组分,将这些组分洗脱将需要很高的温度,因此此时不宜用厚膜。

薄膜(高相比率)适于分析高沸点组分,而且由于膜薄,被测物在柱内停留的时间较短,在较低温度下洗脱特定组分,从而延长柱寿命。

达到或接近最大柱温时,流失率也会较厚膜低得多,所以更适合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

根据实验多方面的效果,对样品容量、低流失及分离度进行权衡,标准膜厚度:0.10mm、0.25mm柱内径为0.25μm,0.32mm内径0.5μm,0.53mm内径1.0μm。

常见柱径单位柱长相比率见表3。

表3. 不同膜厚度及内径下的相比率四、柱长大多数柱长是15m、30m(过去为12m、25m)和50m的。

柱长选择是由样品复杂度或组分的属性决定的。

分析复杂的样品或者需要分析多个项目,应选用较长及更高效的色谱柱。

需要分离少数几个组分时,为了提高分析效率选择具有适宜特性及/或膜厚度的适当短的色谱柱。

柱长与分离度的关系见图1。

通过适当选择其它柱参数,绝大多数操作都可以在很短的色谱柱上完成。

较短的色谱柱也具有优势,例如分析时间较短,流失较少,降低高活性溶质的干扰,当然,还有降低了成本。

毛细管柱操作条件的选择一、柱载气流量的选择通过毛细管柱的载气流量要根据毛细管柱的柱长、柱径、膜厚以及被分析物的组成等综合因素设定。

高流速虽然可以提高分析效率,但有时可能会因被测物与固定相之间交换不充分而降低柱效。

因此,在实际分析中,流速的设定应在满足分离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以提高分析效率。

不同柱径的推荐柱载气流速参见表2。

表2推荐的流速适用于气相色谱仪。

对于气相色谱-质谱仪,还要考虑质谱真空泵的抽气量,气流速大还会影响到灵敏度。

某些检测器,如电子捕获检测器,仅靠通过毛细管色谱柱的载气流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还需要补充加上尾吹气。

另外,有些厂家的仪器采用在毛细管柱的末端加上尾吹气的设计,以减少扩散,改善色谱峰形,提高信噪比。

二、柱温的选择柱温是影响色谱分离和分析效率的最重要参数,所以要根据分析目的和被测物性质,如:被测物的沸点、被测物极性、被测组分的多少,通过实验优化得到合适的柱温。

交联型毛细管色谱柱相对而言柱流失比较少,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工作。

分析中通常采用程序升温模式,从而提高分离度和柱效。

(1) 初始温度的选择初温的确定取决于谱图上最早流出峰的分离度,一般应低于样品中最低沸点组分的温度。

(2) 升温速率的选择升温速率对色谱分离度和峰形的影响最大,对于多组分分析,可以设置多阶、不同升温速率的升温程序,以得到最好的分离效果和峰形。

(3) 终点温度的选择程序升温最终温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固定相和被测样品中最高沸点的物质。

另外,对于基质复杂的样品,可以考虑在固定相规定最高温度下适当提高温度(但接质谱最好不要这样做),并且在此温度下适当延长保持时间。

三、进样方式的选择对于毛细管色谱分析有多种进样方式可以选择。

残留分析应选择不分流进样或柱上进样,纯度分析则多选择分流进样,分流比根据被测物含量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