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几款国产汽车的制动系统
CRH2 动车组制动系统

4
2021/10/10
(5) 耐雪制动
为了防止降雪时制动盘和闸瓦之间进雪,轻轻压紧闸瓦,以封 闭闸片和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为目的而装备的。
(6)停放制动(仅E28加装)
在1、4、5、8 车设有停放制动控制装置,满足动动车组在定 员载荷下能在20‰的坡度上停放,并具有不小于1.2 倍的冗 余的要求。并在每轴设置一个带停放制动缸的基础制动装置。
调节MR压力
制动控制器
电空变换阀 附带电磁阀 的调压阀 中继阀
制动控制器
电空变换阀 附带电磁阀 的调压阀 中继阀
滑行控制阀
增压气缸
Tc车8 M车
滑行控制阀
增压气缸
2021/10/10
(3)辅助制动
T1c
M2
M1
T2
T1k
M2
M1s
T2c
先头车指令用 辅助制动 模式S发BT生器
常用制动不能使用时使用。
(2) 快速制动
具有常用制动的1.5 倍的制动力,操作司机制动控制手柄以及减 速减不到闭塞区间设定的速度的情况下,接受ATP的指令动作。
3
2021/10/10
(3) 紧急制动
在列车分离,MR 压力下降,手柄“取出位”动作。不具备随 载荷变化调整制动力的功能。
(4) 辅助制动
为在制动控制器不良,制动指令线断线、救援时等使用的目 的而设。通过操作驾驶台的设定开关以及各个单元(TC 车) 的配电盘开关来进行工作,制动力保持一定,与速度无关, 和常用、非常制动是不同的。
5
2021/10/10
制动动
是优先或用再生制动力,如制动力还不够就用空气制动来补充而 优先控制T车的延迟充气,这种一系列的控制做为1M1T组件
国产车刹车距离调查

国产车刹车距离调查: 热车制动距离是衡量轿车安全系数的重要指标,为了方便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轿车,我们在这里将国产轿车100-0km/h的制动距离归纳总结了出来,以方便大家阅读查询热车制动距离单位统一为: 米(m) 热车制动距离≥48米为差热车制动距离43-47米为好热车制动距离≤42米为最佳10万元以下车华晨骏捷1.8 热车刹车距离: 45 奇瑞A5 热车刹车距离: 50.1 比亚迪F3 热车刹车距离: 49.2 高尔(GOL) 热车刹车距离: 42.3 嘉年华1.6 热车刹车距离: 41.4 千里马1.6 热车刹车距离: 42.5 威乐1.3 热车刹车距离: 42.38 北斗星1.4 热车刹车距离: 57.32 乐骋热车刹车距离: 41.8 雨燕热车刹车距离: 42.5 派力奥1.3 热车刹车距离: 48.8 富康热车刹车距离: 43.5 夏力N3 热车刹车距离: 41.8 旗云热车刹车距离: 44.4 捷达GIF 热车刹车距离: 48.5 10-20万元三厢POLO 劲取热车刹车距离: 41.3 两厢福克斯2.0 热车刹车距离: 38.1 毕加索热车刹车距离: 46.9 凯旋热车刹车距离: 39 轩逸热车刹车距离: 41 奔腾热车刹车距离: 38.3 本田CIVIC 热车刹车距离: 40.8 标志307 热车刹车距离: 41 凯越HRV 热车刹车距离: 44.2 欧蓝德热车刹车距离: 42.5 伊兰特1.6 热车刹车距离: 40.2 蒙迪欧2.0 热车刹车距离: 40.5 福克斯1.8L 热车刹车距离: 43.6 颐达热车刹车距离: 43.2 骐达热车刹车距离: 43.2 菱帅1.6 热车刹车距离: 45.9 飞度两厢热车刹车距离: 41.3 赛拉图1.8L 热车刹车距离: 44.1 塞纳热车刹车距离: 43.5 宝来1.8L 热车刹车距离: 45 高尔夫1.6L 热车刹车距离: 39.9 凯越1.8 热车刹车距离: 43 花冠热车刹车距离: 40.2 速腾1.8T 热车刹车距离: 38.5景程热车刹车距离: 41.8 两厢POLO 热车刹车距离: 42.3 尊驰2.0 热车刹车距离: 42 20万元以上沃尔沃S40 T5 热车刹车距离: 40.1 君越2.4 热车刹车距离: 46.5 凯美瑞热车刹车距离: 41 NF御翔热车刹车距离: 46.1 锐志2.5 热车刹车距离: 45 奔驰E280 热车刹车距离: 41 皇冠3.0 热车刹车距离: 38.41 荣御2.8 热车刹车距离: 41.5 克莱斯勒300C 热车刹车距离: 40 君威GS3.0 热车刹车距离: 46.5 新马自达6 2.0 热车刹车距离: 44.72 陆地巡洋舰热车刹车距离: 45.7 奥迪A4 1.8T 热车刹车距离: 39.5 奔驰E200K 热车刹车距离: 41.2 奥德赛热车刹车距离: 45.6 宝马325i 热车刹车距离: 42.9 宝马530i 热车刹车距离: 37.8 雅阁2.4 热车刹车距离: 42.9 特拉卡2.5 热车刹车距离: 46 凯迪拉克SRX 热车刹车距离: 46 CR-V2.4 热车刹车距离: 43.2 天簌230JM 热车刹车距离: 43 凯迪拉克CTS2.8 热车刹车距离: 44.1 奥迪A6L 4.2 热车刹车距离: 39.2。
汽车制动系统性能与安全性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性能与安全性研究汽车制动系统性能与安全性研究引言: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制动效果和行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和改进。
本文将就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制动系统的性能指标1. 制动力矩制动力矩是指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力矩大小。
制动力矩越大,车辆制动效果越好,制动距离越短。
制动力矩的大小与制动系统的设计、刹车片的摩擦系数以及刹车盘的直径有关。
2. 制动灵敏度制动灵敏度是指制动系统对于驾驶员踩刹车踏板的反应速度。
制动灵敏度越高,车辆制动反应越快,驾驶员对于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越短。
3. 制动稳定性制动稳定性是指在制动过程中,车辆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制动稳定性好的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不会出现侧滑、偏移等现象,保持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4. 制动耐久性制动耐久性是指制动系统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
优秀的制动系统应该能够经受长时间的高温、高压力和高摩擦力的考验,保持稳定的制动性能。
二、制动系统的安全性研究1. 制动系统的抗锁死性能抗锁死性能是指制动系统在紧急制动时,能够防止车轮锁死,保持车辆的操控性能。
现代汽车制动系统通常配备了防抱死系统(ABS),通过控制刹车片的压力,保持车轮的旋转状态,避免车轮锁死,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2. 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分配性能制动力分配性能是指制动系统在不同路面情况下,能够根据车辆的负载情况,合理分配制动力。
通过制动力分配系统,可以使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保持平衡,避免因制动力不均匀而导致的侧滑和偏移。
3. 制动系统的制动辅助功能制动辅助功能是指制动系统配备的一些辅助设备,如制动助力器、制动辅助控制系统等。
这些辅助设备可以提供额外的制动力,提高制动效果,增强驾驶员对车辆制动的控制能力。
结论: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
制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制动力矩、制动灵敏度、制动稳定性和制动耐久性等,而制动系统的安全性研究主要关注抗锁死性能、制动力分配性能和制动辅助功能等方面。
汽车专业类毕业设计题目

附件2:09 级汽车工程系毕业论文参考题目说明:以下题目仅供参考,由同学们根据情况自定,题目报给指导老师后,指导老师汇总(避免重复的题目),确定题目就可以开始撰写。
题目中车型可以自定,要求内容精细,不能空洞,不能大篇幅地介绍教材上的原理和结构,主要侧重检测流程与维修方法,例举实例加以分析。
(1) 汽车使用类:如汽车动力的合理利用;汽车在某特殊条件下的合理使用;主要运行材料的正确选用与节约;汽车的安全技术;汽车的公害与防治等。
(2) 技术管理类:如维修厂技术管理;汽车维修制度与质量控制;车辆更新与报废管理等。
(3) 汽车检测与维修工艺类:如汽车检测工艺设计;汽车维护工艺设计;汽车总成(或典型零件)修理工艺设计等。
(4) 汽车结构与维修:如汽车电控技术结构、原理与使用特点分析;汽车典型故障诊断分析;检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等。
(5) 其他方面:如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制度的建立;汽车运输业的技术开发;1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2微型车怠速不良原因与控制措施3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4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5发动机自动熄火的诊断分析6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7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净化技术发展趋势8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9现代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探讨10关于****型不能着车的故障分析11***动力不足的检测与维修12上海通用别克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3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4广本雅阁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16帕萨特1.8T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7广本雅阁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8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19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20上海帕萨特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21论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22奥迪A6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23丰田凌志400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4奥迪A6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25标致307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26捷达轿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27汽车转向盘摆振故障分析28防抱死系统在常用轿车上的使用特点分析29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分析30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31汽车变速箱故障故障诊断32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33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34分析国产几种汽车行走系统特点35分析国产几种汽车制动系统特点36分析国产几种汽车转向系统特点37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38丰田系列ABS故障诊断方法的探讨39通用系列ABS故障诊断探讨40奔驰560SEL车型ABS系统故障案例分析41AL4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42汽车四轮定位的探讨434T65E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44上海通用别克转向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45上海通用别克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46现代伊兰特转向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47现代伊兰特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48SONATA制动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49电控悬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50上海帕萨特B5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51丰田佳美制动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52丰田凌志400悬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53标致307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54标致307手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55上海通用别克悬架与车桥故障分析与检修56电控液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维修57分析轮胎性能对汽车行走行使的影响58捷达轿车底盘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59汽车转向系课件设计60汽车ABS综述61车用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62汽车蓄电池的维护与故障控制63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64现代汽车渗漏故障与控制技术65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66丰田凌志400空调控制系统分析67桑塔纳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68汽车空调技术浅析69蒙迪欧的空调系统分析70氧传感器故障检测71传统诊断在轿车维修中的应用72广本雅阁的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73电子点火系统的诊断与维修74上海帕萨特B5的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75论车身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76上海通用别克空调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检修77广本雅阁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78汽车常用防盗系统综述79汽车防撞技术综述80现代汽车音响防干扰设计81汽车电控技术分析82奥迪A6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83上海通用别克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84标致307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85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意义,策略)86汽车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87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影响88降价对汽车消费的影响89汽车税费对汽车消费的影响90汽车生产企业应对危机公关的案例分析91中高档汽车购买决策分析92高档汽车购买决策分析93经济型汽车购买决策分析94国内汽车销售促销手段分析95影响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几大瓶颈96奇瑞QQ(五菱阳光)轿车的销售技巧97民营资金对推动我国的汽车产业的作用98售后服务是建立汽车品牌的主要推动力99本田汽车的销售技巧100关税下调对国内汽车消费的影响101汽车自主品牌与长远利益102政府采购应倾向于自主品牌103"限小"与发展经济型轿车104加入WTO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105汽车故障的检测诊断分析106汽车检测维修设备的技术改造107现代汽车维修方法108汽车零部件技术改造109汽车新技术运用110汽车行业管理分析与对策111汽车装配调试中的问题112某品牌汽车的销售市场预测113汽车维修信息网络化的建立114汽车销售体系平台的建立与运行115汽车某零件的生产工艺的制定116汽车车身设计117汽车三维造型118发动机某零件测绘119氧传感器在电控汽车故障检修中的应用120尾气分析在电控汽车故障检测诊断中的应用121汽车空调系统检测诊断122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万用表检测诊断方法123汽车维修企业的服务竞争策略124汽车维修行业对人才需求方向及素质要求分析125汽车电控系统故障代码检测诊断126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检测、诊断及维护127自动变速器检测、诊断及维护128汽车排放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129自动变速器检测、诊断及维护130制动防抱死系统检测、诊断及维护131宜宾市汽车美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2汽车4S店运营模式分析及对策133汽车电控系统数据流分析134汽油车改装CNG汽车过程分析及对策135宾市CNG汽车的发展状况研究(改装车辆现状、技术状况、加气站现状)136汽车教学演示设备的研制如:汽车助力转向实验台制作137多媒体(Authorware等)教学课件设计138传统诊断在高级轿车维修中的应用139汽车检测设备(电气万能试验台、示波器、发动机分析仪)的使用140发动机(柴、汽)排放物的检测与分析控制141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分析研究142发动机各系统故障分析研究143宜宾市汽车维修企业发展状况研究144汽车网站建设145发动机燃烧噪声及其控制146汽车空调技术及发展方向147汽车事故勘查与事故预防148自动变速器液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149柴油机燃油喷射技术及其发展。
CRH5动车组制动系统

第五章动车组制动系统CRH5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包括一套微处理器控制的电空直通制动系统和用于救援和回送的备用空气制动系统。
备用空气制动系统可由采用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的机车操纵控制。
动车组常用制动为电制动和空气制动的复合制动,紧急制动仅为空气制动。
动车组采用空电联合制动模式,电制动优先,当电制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优先在拖轴上补充空气制动。
列车管的额定压力为6bar。
第一节制动系统组成一、制动系统组成CRH5动车组的制动系统由电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防滑装置和制动控制系统组成。
在CRH5动车组中,共有10根动轴和22根非动力轴。
动力轴上有电制动装置与盘形制动装置,每根轴上有2个轴制动盘;非动力轴上只有盘形制动装置,每根轴上有3个轴制动盘。
制动系统的配置如图5-1所示(P为具备停放制动功能的车轴)。
CRH5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具有与车载列车运行速度控制系统的接口,采用电、空联合制动的模式,电制动优先。
图5-1 CRH5动车组制动装置的总体配置(一)电制动系统CRH5动车组使用的电制动为再生制动。
电制动系统的组成与牵引系统一致,由受电弓、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及牵引电机组成。
电制动在常用制动和列车定速运行时使用。
(二)空气制动系统CRH5动车组使用的空气制动系统包括直通式空气制动系统和备用的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
1.直通式空气制动系统CRH5动车组使用的直通式空气制动系统采用电控,该系统可按制动模式曲线(根据牵引/制动控制手柄的位置或信号系统设定)控制列车减速或停车。
每个车上微机控制的电子制动控制单元负责执行本车的制动控制功能,包括接收和解读制动指令以及其它用于列车制动控制的重要信息。
如直通式空气制动系统出现故障,通过手动转换,可启动备用的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
2.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CRH5动车组的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为备用制动系统,其制动指令由制动管传递。
自动空气制动系统可由动车组司机室内的备用制动控制阀操纵,也可由中国既有线的机车控制,以满足动车组在救援和回送时的要求。
精编最新车辆工程论文题目

精编最新车辆工程论文题目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中国经济建设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车辆工程论文的题目。
1、非光滑系统的动力学及其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2、车辆工程专业本科课堂教学评价研究3、铰接转向工程车辆侧倾稳定性研究4、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换挡策略及控制方法研究5、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智能控制系统试验研究6、提高工程车辆智能变速性能的综合控制研究7、工程车辆节能换挡规律智能控制方法研究8、工程车辆翻车保护结构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9、工程车辆液压动力学关键问题的理论研究与试验台建设10、车辆排气污染物测试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11、工程车辆落物和翻车保护结构性能计算机仿真及试验研究12、工程车辆三参数模糊自动换挡规律研究13、工程车辆三参数最佳换挡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14、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方法研究15、工程车辆翻车事故中司机保护系统性能研究16、双铰接轮式越野工程车辆机液复合驱动系统研究17、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器建模与换挡控制18、工程车辆车架的拓扑优化与减重设计19、铰接式工程车辆倾翻稳定性与防倾翻预警策略研究20、工程车辆波纹翅片散热器特性分析与应用研究21、某轿车机械式紧急制动辅助装置设计与仿真研究22、宽轨机车运输车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分析23、工程车辆联网系统及软件平台设计24、叠经中空结构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25、地铁土建工程投资控制研究26、基于6-σ的某轻型车制动跑偏的分析与改进27、基于数据仓库的汽车故障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与应用28、基于道路自识别的智能汽车控制系统设计29、旋转冲压转子气流激振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30、基于稳健性优化的乘员约束系统性能改进31、汽车侧向防撞预警系统的研究32、汽车驱动轮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研究33、基于分形插值函数的路面不平度的模拟研究34、运动型多功能汽车防侧翻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35、两类复合弹簧系统的运动复杂性分析36、生态城市规划下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研究37、面向城市工况的LPG公交车用发动机动力性能研究38、微型纯电动车车架结构性能分析与优化39、基于多维模糊控制的汽车半主动悬架仿真及研究40、空间网壳结构主动抗震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41、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42、智能车视觉导航中路径识别技术的研究43、华瑞汽车制造执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44、道路自动识别与控制的智能车系统的研究45、某轿车悬架运动特性分析及线性区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46、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ABS在环仿真实验平台研究47、输出假设对大学生英语分词状语短语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48、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分析与优化49、模拟驾驶视景系统设计与实现50、基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动汽车差速控制设计51、基于变刚度的车辆悬架减振系统设计研究52、配戴近视镜驾驶者的驾驶疲劳检测53、基于DSP的电动高尔夫球车数字化驱动系统的研究54、超限治理对汽车产品的影响55、平行泊车方法研究与仿真56、智能车定向天线跟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57、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研究58、轻型电子机械制动汽车横摆与侧偏控制研究59、驱动与制动工况轮胎模型研究60、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61、智能车载红外视觉预警系统关键问题研究62、道路模拟试验台CMAC与PID复合控制仿真研究63、基于ARM7的双驱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64、基于视觉导航的智能车系统研究65、山西农村客运车辆发展研究66、高压低噪恒流量离心泵动力学研究67、城市道路车道变换微观模型及仿真研究68、基于MATLAB的单目视觉车辆测距技术研究69、汽车悬架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70、宽电压特种信号灯对AM波段产生低干扰的技术研究71、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72、微型车怠速不良原因与控制措施73、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74、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75、发动机自动熄火的诊断分析76、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77、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净化技术发展趋势78、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79、现代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探讨80、关于奔驰300SEL型不能着车的故障分析81、奔驰Sprinter动力不足的检测与维修82、上海通用别克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83、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84、广本雅阁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8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86、帕萨特1.8T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87、广本雅阁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88、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89、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90、上海帕萨特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91、论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92、奥迪A6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93、丰田凌志400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94、奥迪A6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95、标致307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96、捷达轿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97、汽车转向盘摆振故障分析98、防抱死系统在常用轿车上的使用特点分析99、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分100、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101、汽车变速箱故障故障诊断102、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103、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104、分析国产几种汽车行走系统特点105、分析国产几种汽车制动系统特点106、分析国产几种汽车转向系统特点107、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108、丰田系列ABS故障诊断方法的探讨109、通用系列ABS故障诊断探讨110、奔驰560SEL车型ABS系统故障案例分析111、AL4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12、汽车四轮定位的探讨113、T65E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14、上海通用别克转向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15、上海通用别克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16、现代伊兰特转向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17、现代伊兰特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18、SONATA制动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19、电控悬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20、上海帕萨特B5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21、丰田佳美制动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22、丰田凌志400悬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23、标致307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24、标致307手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125、上海通用别克悬架与车桥故障分析与检修126、电控液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维修127、分析轮胎性能对汽车行走行使的影响128、捷达轿车底盘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129、汽车转向系课件设计130、汽车ABS综述131、车用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132、汽车蓄电池的维护与故障控制133、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134、现代汽车渗漏故障与控制技术135、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136、丰田凌志400空调控制系统分析137、桑塔纳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138、汽车空调技术浅析139、蒙迪欧的空调系统分析140、氧传感器故障检测141、传统诊断在轿车维修中的应用本专业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国内外重卡发动机制动解析

国内外重卡发动机制动解析长下坡刹车过热的问题对卡车司机来说非常头疼;淋水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毕竟不治本,辅助制动是国外常用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下坡制动问题的方法,这其中发动机制动又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式;发动机制动技术在欧美已经非常成熟,几乎全部作为标配,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卡车车型上看到该技术的存在;在这里就为大家整理一下常见中重卡车型的发动机制动技术;首先从我们熟悉的几款进口品牌说起,发动机制动技术的应用也已经比较广泛了,和整车的电子控制系统已经充分融合,除了手动开启,均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车速,包括帮助实现电子巡航、限速、车距控制等功能;下面看看各家都有什么独特之处;沃尔沃VEB/VEB+沃尔沃卡车的发动机制动产品叫VEB/VEB+Volvo Engine Brake,意为沃尔沃发动机制动;沃尔沃的VEB共有5个档位,包括巡航控制以及不同的制动力;在B 档时可以通过I-Shift对档位控制,让VEB拥有最优化的表现;相比VEB,VEB+工作时气缸内压力更大,后面的加号也说明其制动效果更高;VEB+发动机在1500转时,D13A发动机可以产生225千瓦的制动功率,D16E则可以产生425千瓦的功率;VEB可以通过驾驶员手动操作,或者定速巡航自动控制等方法进行控制,沃尔沃VEB的效果我们在之前对沃尔沃FH440的试驾过程中有过介绍;斯堪尼亚:发动机排气制动斯堪尼亚的牵引车也是将排气制动exhaust brake作为标配,由于斯堪尼亚还生产液力缓速器,所以在官方的宣传资料中更多的看到液力缓速器的介绍,不过由于价格等因素在国内还属少数;斯堪尼亚排气制动的控制可以通过在左侧踏板位置的按钮或者在方向盘右侧的操纵杆进行控制;当然,在定速巡航和下山时实现自动控制也不是什么难题;对于装有Opticruise AMT变速箱的车型,缓速器未运作时,可自动降档,实现获得最优的发动机制动和废气制动效果;奔驰Actros:标配皆可博产品国内现在奔驰主力车型Actros搭载的OM501发动机,配有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奔驰卡车产品从Actros系列开始就将皆可博发动机制动系统作为标配;而在戴姆勒DD底特律柴油全球发动机平台上将皆可博的压缩释放式制动器作为标配;在之前我们试驾的奔驰黑金刚的过程中,对辅助制动功能进行了充分体验;上次试驾属于高配车型,配有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以及液力缓速器,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分为5个不同的档位,同时,辅助制动功能也自动和车辆的其他功能进行了融合,比如限速、定速巡航等;曼:EVB排气门制动曼的EVB技术大家可能听着非常熟悉,国内潍柴和重汽正是采用的这种技术,EVB为Exhaust Brake Valve的简写,意为排气门制动器;这种技术属于被动泄气式制动器,需要排气蝶阀共同作用,通过打开排气阀提高发动机制动功率;对于D28发动机已继续开发了压力调节的 EVBec;在此在低转速时提供更大的制动力矩;在普通EVB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排气蝶阀来调整排气背压,排气蝶阀逐级关闭废气管, 汽车工程师之家从而在气缸内产生所需要的背压,车辆控制电脑根据传感器检测排气背压,并借助一个比例阀来控制调节缸内的压力;这种逐级的调节可以使发动机制动的过程更加平稳柔和;当车辆换挡时,MAN Brakematic智能制动系统会通过行车制动自动控制车速,换完档后,自动切换到EVBec;一汽锡柴有三个系列的发动机装有发动机制动CA6DN系列发动机排量为升,标配皆可博的压缩释放式制动产品;另外,根据车辆制动力的需要,CA6DN发动机制动时分为两档,分别为排气制动和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CA6DM系列同样是压缩释放式,不过这是由解放自主研发的,而其中核心的电磁阀则是皆可博的产品;CA6DL系列则是泄气式制动器,工作时需要排气蝶阀一起工作,发动机制动气门控制有电磁阀控制,属于主动式;制动效率比压缩释放式要差一些;东风dCi东风天龙dCi发动机制动产品同样来自皆可博,经过这几年厂家的合力推广,目前市场上拥有不错的装机量,用户认可度也很高;就在前段时间,东风天龙上皆可博发动机制动器的价格降至6000元,价格的下调降低了用户购买的门槛;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发动机制动只是作为减速工具,紧急制动以及停车依然需要原车制动,天龙用户需要注意自己的车辆是否为“一根管”,在驾驶时需要特别注意;东风康明斯:ISZ标配,ISL可选装由于康明斯和皆可博特殊的渊源,东风康明斯发动机自然少不了发动机制动器的身影;13升的ISZ系列将皆可博压缩释放式发动机制动作为标配,由于这款发动机批量生产,现在也就在一些厂家的展车上能看到装配,比如天龙大马力牵引车、霸龙M7等;9升级别的ISLe系列引入时间较早,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但装载该发动机的车型中,却没有出厂就带发动机制动的;不过由于国外原机型都有发动机制动,所以用户也可以联系东风康明斯的服务站,咨询是否可以加装发动机制动;西安康明斯西安康明斯是国内另外康明斯在国内的另一家卡车发动机合资企业,他们主要生产ISM系列11升发动机,同样配有皆可博压缩释放式发动机制动,其最高制动功率可以达到326马力;装载ISM发动机的欧曼CTX已经将皆可博制动器作为标配,陕汽德龙F3000用户可以进行选配;潍柴WEVB,全部标配大家熟悉的潍柴则是将WEVB作为自己发动机的标配;该项技术是潍柴引进的曼EVB技术,前面的“W”代表潍柴的拼音“Weichai”;WEVB在发动机2000r/min 的时候制动功率为160kw,2500r/min制动功率达到230kw;虽然和6DL同样属于泄气式制动,但WEVB采用被动的方式,需要关闭蝶阀靠排气背压顶开排气门,通过增加一套控制排气门行程的执行机构,实现排气门在发动机制动过程中保持打开一个空隙来提高发动机的制动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蝶阀损坏,发动机制动将无法正常工作,这就要求蝶阀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重汽EVB:同是MAN技术中国重汽的发动机装的EVB和潍柴一样,都是采用德国曼的技术;WD615国三机型以及D10/D12系列发动机均已实现标配,D12机型可以提供约240马力的制动功率;现在中国重汽和曼的合作后引入了曼的D20系列发动机,原机型或许能够更充分的发挥该技术的优势;联合动力:携手皆可博在芜湖的联合动力主要生产6K10/12系列发动机,6K系列发动机是以DD13/15为基础开发,发动机制动产品在开发时就和皆可博一起合作开发;6K12发动机采用压缩释放式制动,也是目前皆可博发动机制动中升功率最高的;不过该机型的装机量并不高;另一款6K10发动机则是现在联合卡车的主力发动机,它采用的则是泄气式制动,制动效率略小;广西本部:装配重庆良马另一条路线则是广西本部的产品和国内的重庆良马合作;采用重庆良马的VVEBVariable Valve Exhaust Brake,可变气门排气制动器技术,相对发动机排量偏小,目前已批产安装制动器机型为6A/6J/6L/6M四个机型;据重庆良马的官方资料,用可变气门升程来提高低速制动力,比欧美同类产品低速制动力高10%;6M最大在2100转制动功率为171千瓦,6L最大在2200转制动功率为149千瓦,6M最大在2300转制动功率为125千瓦;科索:13升更值得期待上菲红的科索9发动机引进的依维柯发动机技术,发动机制动也是作为标配引入;发动机采用顶置凸轮轴,通过一组偏心轴套制动器的控制,在压缩行程产生制动效果,制动效率能够达到80%;科索9发动机装配杰狮车型上,不过在官方很少看到这方面的介绍,9升的排量对制动力也有限制,不过今年北京车展上宣布量产的13升发动机则值得期待,大排量发动机相应的发动机制动功率也要更大;广汽日野:只有进口13升装配广汽日野的发动机由上海日野生产的P11C系列以及进口的E13C发动机两种配置;大马力的E13C为进口发动机,配有和皆可博合作生产开发的压缩释放式制动器,11升的上海日野P11C装机量更大,不过并没有采用这种高效率的压缩释放制动,而是最普通的排气蝶阀制动;结束语语发动机制动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拥有非常高的普及率,在国内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动机制动的作用也正经历一个口碑传播的时代,很多卡车司机在购车时特意强调一定要有发动机制动,正是通过这些实际使用收益的用户,发动机制动的优势正在卡车用户中快速传播;虽然同为发动机制动,但由于原理的差异,在制动效率上也有不小差别,制动效率更高的产品也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国产商用车制动系统的发展

部或 前围上 。 1 2 2 驻 车制动 ..
12 制动 系统概 况 .
商用车制动 系统结构型式主要有气动式 、液压式、气液混 合式。它们 的工作原理基本是一样的 ,都 是利用制动装置工作 时产生 的摩擦热来逐渐 消耗车辆所具有的动能 ,以达到车辆制 动 减速或直至停车的 目的。其 中,气压制动是发展最早的一种 动力制动 系统 。它利用空气压缩机提供气压 ,经济性较好 ,是
近年来大客车开始应用专 门的缓速器如电涡流缓速器或变 速器 内置式液力缓速器 ,重型卡车也开始批量采用诸如 发 动机 制动装置 ,逐渐提高 了辅助 制动 性能。 等
尔 系列 、 日 产柴8系列等 国外重型汽车 ,这些车型制动 系统都 t
采 用了四回路保护阀、空气干燥器等先进零部件 ,制动 系统基 本为 四回路制动系统 ,技术水平较高,制动性能优异。制动系
目前得 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制动 系统。下面就 以气制动系统为例
驻车制动一般通过弹簧制动气室 ( 安装在 。需要驻车
制动时 ,操纵手制动阀手柄使其置于驻车位置 ,弹簧制动气室
内的压 缩空气排 入大气 ,压缩 弹簧伸长 ,气室推杆 推动调整 臂 ,使得固定在上面的凸轮轴旋转 ,产生与行车制动相似 的制
准GB15 4 2 0 ( 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 9 — o 3机 3 (
是非等效采用 了E E R1 C 3附件 1 ( 3( 装备防抱制 的试验 要求 因此我国汽车制动 系统 的标准体 。 是一致的。此外,GB 2 8 2 0( 7 5— 0 4机动车运行安全 ( 对制动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 定,国家车辆管 是按此标准对车 辆进 行检 验的。 制动系统零部件 的国家标准主要参照 了 日本
动。
简要介绍一下 国产商 用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情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设计<论文)题目关于几款国产汽车制动系统的分析姓名张冲专业汽车工程指导教师陈国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 7 月目录摘要2第一章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原理31.1最初的制动系统31.2当前主流制动系统4第二章国内大部分汽车综合检测72.1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测台82.2 GPS测速原理8第三章国产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分析93.1 制动失效或不灵93.2 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113.3制动“发咬”或拖滞123.4 汽车制动系统不灵应该如何排除13 第四章国产汽车制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134.1制动系统的维护周期和工程14第五章国产汽车的制动系统前景和发展趋势165.1从ABS/ASR演进趋势看165.2制动系统的长期发展趋势18参考文献:18关于几款国产汽车制动系统的分析摘要近年来,国产汽车制造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对行车安全影响重大的制动系统可靠性的关注度逐步提高。
由汽车制动系统基本检测原理出发,进行常见故障和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基本前提。
文中以国产汽车制动系常见故障的现象及解决方案分析为主,辅以制动系统维护方案,展望国产汽车制动系统的前景与发展趋势。
关键字:国产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Analysis on breaking systems of several domestic automotive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utomakers have have a leaping development, concerns on the reliability of braking system that wa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raffic safety are increasing. For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utomotive brake systems starting to diagnosis and rule out common faults and integrated fault, do routine maintenance, which ishe basic premis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vehicles traveling. Article mainly analysis the phenomenon and solutions of automobile brake system common faults, supplemented by brake system maintenance programs。
expect the domestic automotive braking syst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Key words: domestic automotive, brake systems, fault diagnosis and rule out第一章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原理1.1最初的制动系统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这时的车辆的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只能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
汽车质量的增加,出现真空助力装置。
1932年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的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置。
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
随即,Duesenberg Eight车率先使用了轿车液压制动器。
克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1924年问世。
通用和福特分别于1934年和1939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
到20世纪50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
ABS集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为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
它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操纵性。
防抱装置一般包括三部分: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计算机>与压力调节器。
传感器接受运动参数,如车轮角速度、角加速度、车速等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进行计算并与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
1936年,博世公司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防抱制动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
1969年的福特使用了真空助力的ABS制动器;1971年,克莱斯勒车采用了四轮电子控制的ABS装置。
这些早期的ABS装置性能有限,可靠性不够理想,且成本高。
1979年,默本茨推出了一种性能可靠、带有独立液压助力器的全数字电子系统控制的ABS制动装置。
1985年美国开发出带有数字显示微处理器、复合主缸、液压制动助力器、电磁阀及执行器“一体化”的ABS防抱装置。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以及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ABS以成为性能可靠、成本日趋下降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成熟产品。
1992年ABS的世界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辆份,世界汽车ABS 的装用率已超过20%。
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日本、美国等>已制定法规,使ABS成为汽车的标准设备。
1.2当前主流制动系统考虑基本的制动功能量,液压操纵仍然是最可靠、最经济的方法。
即使增加了防抱制动(ABS>功能后,传统的“油液制动系统”仍然占有优势地位。
但是就复杂性和经济性而言,增加的牵引力控制、车辆稳定性控制和一些正在考虑用于“智能汽车”的新技术使基本的制动器显得微不足道。
传统的制动控制系统只做一样事情,即均匀分配油液压力。
当制动踏板踏下时,主缸就将等量的油液送到通往每个制动器的管路,并通过一个比例阀使前后平衡。
而ABS或其他一种制动干预系统则按照每个制动器的需要时对油液压力进行调节。
目前,车辆防抱制动控制系统(ABS>已发展成为成熟的产品,并在各种车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产品基本都是基于车轮加、减速门限及参考滑移率方法设计的。
方法虽然简单实用,但是其调试比较困难,不同的车辆需要不同的匹配技术,在许多不同的道路上加以验证;从理论上来说,整个控制过程车轮滑移率不是保持在最佳滑移率上,并未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
另外,由于编制逻辑门限ABS有许多局限性,所以近年来在ABS的基础上发展了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VDC>。
结合动力学控制的最佳ABS是以滑移率为控制目标的ABS,它是以连续量控制形式,使制动过程中保持最佳的、稳定的滑移率,理论上是一种理想的ABS控制系统。
滑移率控制的难点在于确定各种路况下的最佳滑移率,另一个难点是车辆速度的测量问题,它应是低成本可靠的技术,并最终能发展成为使用的产品。
对以滑移率为目标的ABS而言,控制精度并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并且达到高精度的控制也比较困难;因为路面及车辆运动状态的变化很大,多种干扰影响较大,所以重要的问题在于控制的稳定性,即系统鲁棒性,应保持在各种条件下不失控。
防抱系统要求高可靠性,否则会导致人身伤亡及车辆损坏。
因此,发展鲁棒性的ABS控制系统成为关键。
现在,多种鲁棒控制系统应用到ABS的控制逻辑中来。
除传统的逻辑门限方法是以比较为目的外,增益调度PID控制、变结构控制和模糊控制是常用的鲁棒控制系统,是目前所采用的以滑移率为目标的连续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法是基于经验规则的控制,与系统的模型无关,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控制规则的灵活性,但调整控制参数比较困难,无理论而言,基本上是靠试凑的方法。
然而对大多数基于目标值的控制而言,控制规律有一定的规律。
另外,也有采用其它的控制方法,如基于状态空门及线性反馈理论的方法,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等。
各种控制方法并不是单独应用在汽车上,通常是几种控制方法组合起来实施。
如可以将模糊控制和PID结合起来,兼顾模糊控制的鲁棒性和PID控制的高精度,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车轮的驱动打滑与制动抱死是很类似的问题。
在汽车起动或加速时,因驱动力过大而使驱动轮高速旋转、超过摩擦极限而引起打滑。
此时,车轮同样不具有足够的侧向力来保持车辆的稳定,车轮切向力也减少,影响加速性能。
由此看出,防止车轮打滑与抱死都是要控制汽车的滑移率,所以在ABS的基础上发展了驱动防滑系统(ASR>。
ASR是ABS的逻辑和功能扩展。
ABS在增加了ASR功能后,主要的变化是在电子控制单元中增加了驱动防滑逻辑系统,来监测驱动轮的转速。
ASR大多借用ABS的硬件,两者共存一体,发展成为ABS/ASR系统。
目前,ABS/ASR 已在欧洲新载货车中普遍使用,并且欧共体法规EEC/71/320已强制性规定在总质量大于3。
5t的某些载货车上使用,重型车是首先装用的。
然而ABS/ASR只是解决了紧急制动时附着系数的利用,并可获得较短的制动距离及制动方向稳定性,但是它不能解决制动系统中的所有缺陷。
因此ABS/ASR功能,同时可进行制动强度的控制。
ABS只有在极端情况下(车轮完全抱死>才会控制制动,在部分制动时,电子制动使可控制单个制动缸压力,因此反应时间缩短,确保在任一瞬间得到正确的制动压力。
近几年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EBS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德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率先发展了ABS/ASR系统并投入市场,在EBS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德国博世公司在1993年与斯堪尼公司联合首次在Scania牵引车及挂车上装用了EBS。
然而EBS是全新的系统,它有很大的潜力,必将给现在及将来的制动系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第二章国内大部分汽车综合检测存在影响因素从汽车理论上讲,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通常以制动距离、制动力、制动减速度来表示);制动效能的恒定性<通常用抗热衰退能力和水湿恢复能力表示)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主要指制动跑偏和制动侧滑)。
其中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主要是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日常的车辆安全性能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中主要以制动效能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为主要检测内容。
我国现有的汽车制动性能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力平衡、制动力前后轮分配及制动力大小。
检验过程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性能良好和可靠的制动系统可保证行车安全,避免交通事故。
反之,很容易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同时,制动性能的好坏还影响到汽车动力性的发挥。
因此,无论时新车出厂检测还是在用车辆,都将其作为重点检测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