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库与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期末试题+答案3

试题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1、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吸取营养而生存,寄主细胞死亡便终止寄生关系。
2、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
3、厚垣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
4、准性生殖:菌丝形成异核体,通过核配,有丝分裂、染色体交换,最后形成单倍体细胞核的过程。
5、同宗结合:单个菌株自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
6、分生孢子器:球形或瓶形有孔口的容器,其内着生分生孢子。
7、极鞭:着生在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8、持久性病毒:病毒在昆虫体内转移时间长,并能进行增殖,然后才能传毒。
9、卫星RNA:有些RNA病毒伴随小分子星的RAN,它与辅助病毒RAN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和增殖。
这些小分子量RAN即为卫星RAN。
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后沿生长点或维管束蔓延至主株的侵染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真菌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分别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2、在子囊壳与子囊盘中,着生于子囊之间的丝状物称为侧丝。
3、真菌中单倍体的有性孢子是指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4、担子菌有两种菌丝,即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
5、半知菌亚门是根据菌丝特点和分生孢子分类的。
6、莴苣霜霉病在叶片背面产生的霜状霉层是病原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
7、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可靠而简便的方法是检查组织的细菌溢。
8、大多数植物病毒的核酸是 RAN ,并且一般都是正单链。
9、植物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促使寄生细胞合成新的生物活性蛋白质,干扰或破坏寄主正常的代谢活动。
10、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繁殖和蔓延时期。
三、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的“×”表示。
每小题1分,共15分)1、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其致病性也强。
(×)2、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绵霉属的真菌引起的。
(×)3、核盘菌属主要靠无性孢子来侵染植物。
(×)4、霜霉菌孢子囊成熟后一般不脱落。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题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症状2、病原3、病原物4、病状5、病征6、病害三角7、病害循环8、单循环病害9、多循环病害10、积年流行病害11、单年流行病害12、寄生性13、致病性14、寄生专化性15、寄主范围16、侵染性病害17、非侵染性病害18、植物病害19、真菌生活史20、无性繁殖21、有性生殖22、菌丝23、菌核24、分生孢子25、子实体26、寄主27、转主寄生28、多态现象29、原核生物30、噬菌体31、质粒32、病毒33、类病毒34、交互保护作用35、内寄生线虫36、外寄生线虫37、潜肓期38、侵染过程39、系统性侵染40、毒素41、初侵染42、再侵染43、植物病害防治44、植物检疫45、重寄生现象45、颉抗作用46、IPM47、抗生作用48、生物防治49、化学防治50、杀菌剂</P><P align=left>二、单选择题(下面各题中有四种答案,将正确答案之代表字母填在横线上)1、霜霉菌孢囊梗上着生。
a,游动孢子b,孢子囊c,子囊d,子囊孢子2、营养体为无隔菌丝。
a,锈菌b,白粉菌c,根肿菌d,霜霉菌3、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以生于。
a,子囊壳内b,植物体表c,孢子囊内d,闭囊壳内4、植物白粉病病斑上出现的小黑点,它们可能是。
a,菌脓b,菌核c,闭囊壳d,担子果5、对外检疫机构多设在。
a,乡政府b,省政府c,农业局d,车站、机场和港口6、鲁保一号防治菟丝子是利用颉抗生物的。
a,抗菌作用b,捕食作用c,重寄生d,竞争作用7、最早防治植物病害的杀菌剂是。
a,多菌灵b,氯化苦c,波尔多液d,石硫合剂8、梨黑星病在其症状部产生的黑色霉层为。
a.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b.担子及担孢子c.子囊及子囊孢子d.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9、苹果白粉病可潜伏在冬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其病原结构是。
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菌丝d.分生孢子器10、苹果炭疽病在果实上部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园艺植物病理学期末试题+答案1

园艺植物病理学期末试题+答案1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1、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状态。
2、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和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是否经过性器和性细胞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的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的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的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植物侵染性病害由寄生物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2、卵菌的无性孢子是游动孢子,着生在游动孢子囊内。
3、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称为接合孢子。
4、子囊有性生殖时,两性配子囊是指雄器和造囊器。
5、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一般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等三个时期,最后形成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6、白粉菌的菌丝特点是菌丝无色生于植物体表。
7、细菌是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固定的细胞换。
8、从自然孔口进入的细菌都可以从伤口侵入。
9、高等植物的病毒粒体由核酸蛋白质和衣壳组成。
10、TMV粒体的形状是杆状,CMV粒体的形状是球状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的“×”表示。
每小题1分,共15分)1、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2、白菜霜霉病病斑上的霜霉状物是菌丝体。
(×)3、无隔菌丝始终不形成隔膜。
(×)4、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和疏松组织组成的。
(√)5、鞭毛菌亚门的真菌多为水生或在潮湿的土壤中。
(√)6、闭囊壳通常着生于寄主细胞内。
园艺植物病理学考试习题

症状的复杂性:植物病害的症状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病原物在不同的植物上或在同一植物上也可能引起相似的症状,症状除了表现出上述的同一或多样型外,在有些病害中症状还有隐潜及复合现象。
植物病毒的物理特性:在被侵染植物的汁液中,病毒侵染粒体的物理特性常用失毒温度、稀释终点及体外保毒期来表示。
失毒温度:将含有病毒的汁液放入不同温度中处理10分钟,使其失去致病力的最低温度称为失毒温度。
稀释终点:病毒汁液用水稀释,直至仍保持有致病力的最大倍数称为稀释终点。
体外保毒期:在20度左右的条件下,病毒汁液离体后能保持致病力的最长时间称为体外保毒期。
多型性:某些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依次产生多种孢子的现象。
寄生专化性:寄生对寄主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以及寄主的发育阶段有一定的选择。
植物病害: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影响,使它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
子实体:产生担孢子的组织或结构产生繁殖体的结构。
转主寄生:真菌必需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亲缘关系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损害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菌核:许多菌丝紧密交结而成的坚硬休眠体。
初次侵染:指在植物生长季节里引起的第一次侵染。
再次侵染:指在被侵染的部位里产生繁殖体传播出去引起新的侵染。
植物检疫:指根据国家颁发的法律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采取检疫、检查措施,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传播和蔓延的方法。
寄生性:一种生物依赖于其他生物生存的能力。
交叉抗性:治某种病菌对某种农药产生抗性后,对作用机理相似或毒性基因相同的农药都有抗性的现象。
柯赫氏证病律:是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为何每次台风雨对柑橘溃疡病都有发病高峰?答:柑橘溃疡病病原为黄单胞杆菌,在风雨、昆虫、鸟类、人事活动中传播,它侵染发育一定程度嫩组织。
细菌的侵入需要有20’水膜从寄主气孔伤口侵入。
台风雨加速病原菌的传播且保持较长时间的湿润,并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病原菌侵入。
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库与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库与答案《园艺植物病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1、症状2、致病性3、无隔菌丝4、无性繁殖5、游动抱子囊6、分生抱子7、子囊果8、质粒9、多分体病毒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2、卵菌的无性抱子是,着生在内。
3、接合菌的有性抱子称为4、子囊有性生殖时,两性配子囊是指和5、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一般经过、和等三个时期,最后形成单倍体的有性抱子。
6、白粉菌的菌丝特点是、7、细菌是属于界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固定的细胞换。
8、从自然孔口进入的细菌都可以从侵入。
9、高等植物的病毒粒体由和组成。
10、TMV粒体的形状是,CMV粒体的形状是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用“J”,错误的的“某”表示。
每小题1分,共15分)1、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2、白菜霜霉病病斑上的霜霉状物是菌丝体。
()3、无隔菌丝始终不形成隔膜。
()4、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和疏松组织组成的。
()5、鞭毛菌亚门的真菌多为水生或在潮湿的土壤中。
()6、闭囊壳通常着生于寄主细胞内。
()7、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抱囊抱子借气流传播。
()8、担子菌有两种菌丝,即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9、西瓜枯萎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剖开根茎可见维管未变黑褐色。
()10、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都有鞭毛。
()11、病毒和真菌、细菌一杆有细胞结构。
()12、每种植物病毒有多种蛋白质和核酸()13、植物对病毒的交叉保护作用是一种获得免疫性。
()14、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双子叶植物。
()15、植物寄生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物。
()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分子抱子梗和分生抱子可以着生于A、子囊壳内8、植物体表C、抱子囊内口、子囊盘内2、白菜根肿菌的休眼抱子囊着生于内。
A、植物体表B、抱子囊内以寄主细胞内口、游动抱子囊内3、卵菌和接合菌都可形成抱子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A、前者在抱子囊内形成游动抱子,后者在抱子囊内形成抱囊抱子。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题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症状2、病原3、病原物4、病状5、病征6、病害三角7、病害循环8、xx病害9、多循环病害10、积年流行病害11、单年流行病害12、寄生性13、致病性14、寄生专化性15、寄主范围16、侵染性病害17、非侵染性病害18、植物病害19、真菌生活史20、无性繁殖21、有性生殖22、菌丝23、菌核24、分生孢子25、子实体26、寄主27、转主寄生28、多态现象29、原核生物30、噬菌体31、质粒32、病毒33、类病毒34、交互保护作用35、xx线虫36、外寄生线虫37、潜肓期38、侵染过程39、系统性侵染40、毒素41、初侵染42、再侵染43、植物病害防治44、植物检疫45、重寄生现象45、xx抗作用46、IPM47、抗生作用48、生物防治49、化学防治50、杀菌剂</P><P align=left>二、单选择题(下面各题中有四种答案,将正确答案之代表字母填在横线上)1、霜霉菌孢囊梗上着生。
a,游动孢子b,孢子囊c,子囊d,子囊孢子2、营养体为无隔菌丝。
a,锈菌b,白粉菌c,根肿菌d,霜霉菌3、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以生于。
a,子囊壳内b,植物体表c,孢子囊内d,闭囊壳内4、植物白粉病病斑上出现的小黑点,它们可能是。
a,菌脓b,菌核c,闭囊壳d,担子果5、对外检疫机构多设在。
a,乡政府b,省政府c,农业局d,车站、机场和港口6、鲁保一号防治菟丝子是利用颉抗生物的。
a,抗菌作用b,捕食作用c,重寄生d,竞争作用7、最早防治植物病害的杀菌剂是。
a,多菌灵b,氯化苦c,波尔多液d,石硫合剂8、梨黑星病在其症状部产生的黑色霉层为。
a.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b.担子及担孢子c.子囊及子囊孢子d.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9、苹果白粉病可潜伏在冬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其病原结构是。
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菌丝d.分生孢子器10、苹果炭疽病在果实上部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园艺植物病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园艺植物病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征类型有、、、、。
2、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有、、、等。
3、真菌无性孢子的主要类型有、、等。
4、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是、、等。
5、由病毒或植原体引起的园艺植物病害主要有、等。
6、蔬菜真菌病害主要有、、。
7、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8、防治细菌病害常用的药剂有、。
9、十字花科蔬菜病害主要有、。
10、园艺植物叶部病害主要有、。
11.植物病害的主要病状类型有、、、、。
12.真菌有性孢子的主要类型有、、、。
13.植物病毒的繁殖方式为,组成病毒粒体的主要成分是和。
14.一般可以将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15.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按抗病机制主要分为和两类。
16.植物病原物的主要传播方式有、、。
17.防治真菌病害常用的药剂有、、、。
18.蔬菜病毒病害的病状特征有、、、。
19.苹果树腐烂病的主要症状类型为和。
20.一个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应遵循法则。
二、判断题1、植物由于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的病害是非侵染性病害。
()2、韭菜在遮光埋藏培养以后的韭黄,通常不称为病害。
()3、坏死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症状。
()4、腐烂不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
()5、隐症现象是一种植物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原有症状消失。
一旦环境条件恢复后,植物上的症状又会重新出现的现象。
()6、潜育期不是指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
()7、菌核是菌物越冬、越夏的休眠结构,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或从上面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一般不直接产生孢子。
()8、茄科植物青枯病不是由原核生物引起的园艺植物病害。
()9、果树根癌病是由卵菌引起的园艺植物病害。
()10、病毒粒体由核酸(DNA/RNA)和蛋白衣壳组成。
()11、疫病主要指由疫霉属(Phytophthora)菌物引起的植物病害。
()12、茄科蔬菜灰霉病的发病条件是高温高湿。
青岛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园艺植物病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导学资料一、单选题(45个)1、分子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以着生于()。
A、子囊壳内B、植物体表C、孢子囊内D、子囊盘内2、白菜根肿菌的休眼孢子囊着生于()内。
A、植物体表B、孢子囊内C、寄主细胞内D、游动孢子囊内3、卵菌和接合菌都可形成孢子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A、前者在孢子囊内形成游动孢子,后者在孢子囊内形成孢囊孢子。
B、二者在孢子囊内都可形成游动孢子。
C、前者不形成游动孢子,后者可以。
D、前者不形成孢囊孢子,后者可以。
4、双游现象发生在()。
A、霜霉菌B、水霉菌C、白锈菌D、疫霉菌5、引起瓜类、茄类作物花腐病的病原物是()。
A、毛霉菌B、根霉菌C、腐霉菌D、笄霉菌6、生活史中,双核阶段较长的真菌为()。
A、子囊菌B、接合菌C、担子菌D、半知菌7、担子菌是最高等的一类真菌,它由()演化而来。
A、鞭毛菌B、接合菌C、子囊菌D、半知菌8、胶锈属引起()。
A、蚕豆锈病B、葡萄锈菌C、梨锈病D、玫瑰锈病9、植物病原细菌接种的菌液浓度不低于()细胞/ml。
A、1×10 2B、1×10 3C、1×10 4D、1×10 810、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芽殖B、裂殖C、两性生殖D、复制11、70%以上的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为()。
A、+SSRNAB、-SSRNAC、dsRNAD、dsDNA12、影响植物病害潜育期长短的最大因素是()。
A、温度B、湿度C、光照D、PH值13、从受侵染的植物中分离出的第一个植物保卫素是()。
A、日齐素B、蚕豆素C、豌豆素D、蚕豆酮14、植物线虫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是第()龄幼虫。
A、1B、2C、3D、415、最早防治植物病害的杀菌剂是()。
A、波尔多液B、石硫合剂C、多菌灵D、甲基托布津16、()的营养体为无隔菌丝。
A、锈菌B、白粉菌C、根肿菌D、霜霉菌17、菌丝寄生在寄主细胞间,在寄主细胞内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结构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状态。
2、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和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是否经过性器和性细胞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的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的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的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2、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而生存的能力。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一种较坚硬的颗粒装物。
4、有性生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
5、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藏卵器和雄器)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
6、转主寄生:病原菌需要寄生两种不同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7、荚膜:细菌细胞外比较厚而稳定的粘质层。
8、交互保护作用:先侵染植物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种病毒的侵染。
9、稀释限点: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侵染力,这稀释限度即为稀释限点。
10、卫星病毒:有些RAN 病毒伴随有低分子量的小粒体病毒,这种小粒体病毒称卫星病毒。
1、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吸取营养而生存,寄主细胞亡便终止寄生关系。
2、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
3、厚垣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休眠孢子。
4、准性生殖:菌丝形成异核体,通过核配,有丝分裂、染色体交换,最后形单倍体细胞核的过程。
5、同宗结合:单个菌株自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
6、分生孢子器:球形或瓶形有孔口的容器,其内着生分生孢子。
7、极鞭:着生在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8、持久性病毒:病毒在昆虫体内转移时间长,并能进行增殖,然后才能传毒。
9、卫星RNA:有些RNA 病毒伴随小分子星的RAN,它与辅助病毒RAN 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和增殖。
这些小分子量RAN 即为卫星RAN。
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后沿生长点或维管束蔓延至主株的侵染方式。
1、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这类病害不能传染。
2、子实体:真菌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结构体。
3、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结合而成的一种厚壁有性孢子。
4、吸器:菌丝在寄生细胞内长出侧枝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等形状用以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
5、次生菌丝:初生菌丝交配后形成的双核菌丝。
6、原核生物:遗体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固定的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7、非持久性病毒:介体昆虫得毒饲养时间短,能很快传毒,介体昆虫的传毒性也很快消失的一类病毒。
8、钝化温度: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 分钟,使病毒失去传染力的处理温度。
9、侵染过程:病原物从侵入到引起发病的过程。
10、IPM:即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的缩写,含义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1坏死是植物细胞和组织死亡,坏死的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
2、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菌丝体,繁殖体是孢子。
3、接合菌的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着生在孢子囊内。
4、真菌在有性生殖时,经过质配,核配后形成的有性孢子是合子、卵孢子和接合孢子。
5、担子上着生担孢子,其着生方式有侧生或顶生。
6、细菌的繁殖方式是裂殖。
7、受到病毒侵染而不表现症状的植物称作带毒植物,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
8、植物病毒在植物细胞间的转移主要是通过胞间连丝而移动到邻近细胞的。
9、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变异途径有无性重组、有性重组和病原物的适应性。
10、柑桔保鲜剂的使用方法是浸洗。
1、植物侵染性病害由寄生物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2、卵菌的无性孢子是游动孢子,着生在游动孢子囊内。
3、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称为接合孢子。
4、子囊有性生殖时,两性配子囊是指雄器和造囊器。
5、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一般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等三个时期,最后形成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6、白粉菌的菌丝特点是菌丝无色、生于植物体表。
7、细菌是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固定的细胞换。
8、从自然孔口进入的细菌都可以从伤口侵入。
9、高等植物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10、TMV 粒体的形状是杆状,CMV 粒体的形状是球状的。
1、真菌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分别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2、在子囊壳与子囊盘中,着生于子囊之间的丝状物称为侧丝。
3、真菌中单倍体的有性孢子是指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4、担子菌有两种菌丝,即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
5、半知菌亚门是根据菌丝特点和分生孢子分类的。
6、莴苣霜霉病在叶片背面产生的霜状霉层是病原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
7、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可靠而简便的方法是检查组织的细菌溢。
8、大多数植物病毒的核酸是RAN 正单链,并且一般都是链的。
9、植物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促使寄生细胞合成新的生物活性蛋白质,干扰或破坏寄主正常的代谢活动。
10、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殖和蔓延的时期。
五、问答题观赏植物霜霉病与白粉病有何区别(1)引起两病害病原菌不同。
霜霉病的病原为鞭毛葡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的病菌所致;白粉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目的病菌所致。
(2)病害的症状有差异,霜霉病的病征为紫灰色至白色霉层;白粉病的病征为白粉层。
(3)霜霉菌所致病害可致植物受害部坏死,形成病斑;白粉菌专性寄生菌,一般在病部不形成坏死的病斑。
2、梨黑星病的主要症状是怎样的梨黑星病能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稍等部位。
发病初在病部形成淡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病部凹陷,表面长击黑霉。
3、影响柑桔疮痂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1)柑桔类型和品种;(2)组织老嫩程度;(3)气候条件4、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侵染循环是怎样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侵染春芽,也可以菌丝体在植物体内越冬,越冬后形成孢子梗和孢子囊,经传播侵染无病植株。
卵孢子和孢子囊主要靠雨水和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到秋末冬初进入越冬。
1、月季霜霉病的病害症状是怎样的霜霉病可在月季叶片,嫩稍、花梗、花萼及花瓣上发生。
叶面病斑不规则形,红色至暗褐色。
气候潮湿时叶片背面出现稀疏的霜状霉层。
病害发生严重时,嫩稍,叶片枯死。
如何区分柑桔溃疡病和柑桔疮痂病柑桔溃疡病和疮痂病的区别如下症状溃疡病痦痂病症状显现期新稍自嫩叶伸长到嫩叶定型止新稍自嫩叶刚抽发到嫩叶未定型前病斑扩展深度向叶正反面两面穿透叶的一面,常向叶背隆起病斑形状圆形、呈火山口状开裂,病斑大圆锥形实起,不开裂病斑小黄色晕环显著无症征早期病斑置于水滴中有菌脓溢出早期病斑上生有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受害叶形状正常扭曲畸形葡萄黑痘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1)4—6 月降水量,凡降水量大,发病重。
(2)植株幼嫩情况:葡萄叶片,果实、蔓处在幼嫩阶段,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3)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
(4)管理不善,树势衰的发病重。
(5)肥料不足或施用不当发病重。
(6)品种的抗病性不同,发病轻重有很大差异。
瓜类炭疽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瓜类炭疽病菌以菌丝体及拟菌核随病株残体在土壤里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潜伏于种皮内越冬,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萌发成为初次侵染源,在瓜类生长期间,可不断进行再侵染。
在温度适宜时,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此外连作地块,排水不良,偏施氮肥,塑料大棚和光照不足,通风排湿条件差等,均可诱致此病的严重发生。
1、山茶花炭疽病的发生规律是怎样的主要为害叶片和嫩稍。
叶片被害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黑褐色边缘隆起。
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点,轮生或散生。
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粘质团,病叶干枯、易锐落。
新梢病斑长形、略凹陷,浅褐色,边缘清晰,严重时枝稍枯死。
2、柑桔溃疡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从气候因素、栽培管理、寄主生育期和寄主抗病性等四个方面来回答。
3、番茄早疫病的主要症状是怎样的番茄早疫病主要危害叶、茎和果实。
病斑初呈暗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至圆形,并有明显的同心轮纹,边缘具有黄色或黄绿色晕圈。
潮湿时病斑上生有黑色霉层。
怎样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回答:(1)土壤处理;(2)生物防治;(3)选用抗病品种;(4)实行轮作和翻晒土壤;(5)加强栽培管理。
玫瑰锈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玫瑰锈病可危害植株地上部分所有绿色器官,主要危害叶片和芽。
新芽被害后可见芽上布满黄色的粉状物。
叶片被害后背面出现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后突破表皮散出桔红色粉末,病斑外围往往有褪色晕圈。
随着病情发展,在叶面背面形成桔黄色的夏孢子堆,生长后期叶片背面无出现黑色的冬孢子堆。
梅花类症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丝块在嫩稍溃疡斑和被害落叶上越冬,翌年侵染新抽出的叶片及嫩稍。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春季多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病重。
3、苹果、梨轮纹病的侵染循环有何特点3病菌的菌丝体、分子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受害部位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菌源。
病果发生期较晚,很少产生子实体,或虽产生了实体,但孢子不能成熟,故不能成为侵染来源,当年形成的病斑不能产孢子,病菌仅在越冬部位生长期不断形成孢子,陆续侵染枝干和果实,如此多次发生的侵染均属初次侵染,而无再次侵染。
4、防治瓜类枯萎病应取哪些措施(1)选育利用抗病品种;(2)深耕、晒土、轮作、淹水、田园卫生;(3)嫁接防病;(4)药剂防治;(5)生物防治;(6)利用诱导抗性。
六、论述题(14 分)试述植物病害不同防治措施的作用机理。
1、植物检疫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治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2、农业防治是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利用抗病品种的抗病性来防治植物病害。
4、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
5、物理防治是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物理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6、化学防治是利用各类杀菌剂、杀线虫剂、抗生素等来防治植物病害。
试述十字花科植物软腐病的病原、侵染源和防治对策。
1、病原: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n)2、侵染源:病株和病株残体组织3、防治对策:(1)加强栽培管理;(2)防治害虫;(3)选用抗病品种;(4)药剂防治,从此四方面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