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教室: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通过选择照片元素的位置、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手段,达到一定的规则和效果,从而使照片更有吸引力、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摄影师需要经常关注和学习的一部分。
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是指摄影构图中的五种基本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种形态吧。
1.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将照片中的物品、人物、景物等在画面中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相同或相互对称的元素,让画面整体看上去平衡和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对称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达平静、庄重、稳重等感觉。
例如在景观摄影中,通过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让画面显得更加整齐和规整。
2.透视构图透视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利用视觉效果和色彩等手段,将画面中的物体、人物、景物等在视觉上呈现出明显的远近,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
透视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深度、立体感、空间感等画面要素。
例如,在街头摄影中,可以通过透视构图让画面有更强的层次感,也可以利用颜色的变化来加强透视效果。
3.主体构图主体构图是指在摄影中,通过对画面中的主体进行强调和突出,来引导视线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主体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瞬间、重点、焦点等画面重要元素。
例如,在人物摄影中,可以通过突出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来增强画面的情感表达。
4.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在摄影中,通过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来对画面进行分割和排列,从而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黄金分割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和谐、美感等画面元素。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可以通过合理使用黄金分割比例来划分画面,让画面看上去更加舒适和美丽。
5.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将画面分成两个对角线并强化对角线上的元素,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动态效果。
对角线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动态、创新、生气等的画面元素。
例如,在体育比赛的摄影中,可以利用对角线构图来引导视线和加强画面的动态感。
以上就是摄影构图中的五种表现形态,每种构图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构图能力和创造力。
摄影基础教程构图图解(二)——三分法

摄影基础教程构图图解(二)——三分法二、三分法在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以外时,可用三分法作为构图指导,如下图所示在拍照之前,先想象一下将整个画面纵横均分为三等份,得出四个交叉点,这便是良好构图中主体应处的位置。
而具体将主体置于哪个点上则取决于主体本身和你想如何表现它。
我们将主体置于右上点,这样可以表现出阴影和那行将视觉引向海鸥的脚印。
灯塔位于右上点,因为其余部分的走势与画面布局相吻合。
在这张例图中主题控制得很好。
你可以将主体置于栈道上任何位置,但根据三分法,目前的位置是最好的,而且这种构图在画面中为主体指出了明确的行进路径,从而产生悠远和纵深的感觉。
在主体移动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路径问题。
通常要在行进方向的前方留下足够空间。
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这就是后果:这位慢跑者看上去要跑到照片外面去了。
将主体置于左下方,既符合三分法,又为主体留出了足够的移动空间。
又一张运动照片,重点就在于:要在运动物体的前方留出更多空间。
在画面纵向分割时也可应用三分法,上图中的船和地平线位于中间,给人静止和呆板的感觉。
让我们把地平线提高到上三分之一处并将船置于左边,记住,这里所说的不过是些指导性原则,如果你不喜欢这样构图,就换另外一种试试看。
像这样,把地平线降到下三分之一处。
通常而言,在风光照中要把地平线置于三分之一处,而很少摆在正中。
就像地平线最好不要在正中一样,纵向物体也最好不要摆在中间位置。
例如,在左图中纵向物体位于中间,而右图中摄影者仅移动了一下相机,就得到了更有表现力的照片。
图片来源网络,若涉及作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后台删除相关内容。
摄影常用构图方法

摄影常用构图方法一、点类构图1.变化式构图。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
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等。
2.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3.对称式构图。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4.椭圆形构图。
可以形成强烈的整体感,并能产生旋转、运动、收缩等视觉效果。
常用于表现不需特别强调的主体,而着重表现场面或渲染气氛的画面内容。
二、线形构图5.S形构图。
曲线构图的首选,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
能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6.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视线引向中心,或由中心发散四周。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7.十字形构图。
能剩余较多的空间容纳背景和陪体,将视线引向交叉部位,多用于有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或者拍摄有规律的运动物体等。
8.垂直式构图。
能充分体现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等竖直线形组成的景物。
9.对角线构图。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10.斜线式构图。
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
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也可以利用斜线指向固定趣味中心。
11.向心式构图。
主体位于中心位置,四周景物朝中心集中,将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有时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12.放射式构图。
以主体为中心,景物向四周呈入射状。
可将注意力引向主体,又有开扩、舒展、扩散的作用。
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场面复杂的场合,也能使表现对象在复杂场合产生特殊效果。
13.水平线构图。
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
14.交叉线构图。
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画面以外。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摄影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照片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不同风格的照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是指在画面中通过对称的方式来排列元素,使得画面左右或上下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
这种构图方法常常被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风景,能够给人一种稳重和庄严的感觉。
其次,是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分割成黄金比例的方式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法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美丽,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静物。
接下来,是逆光构图。
逆光构图是指摄影时光线来自被拍摄物体的背后,这种构图方法可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再者,是前景构图。
前景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加入一个清晰的前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常用于拍摄风景照。
此外,还有透视构图。
透视构图是指通过透视关系来排列画面中的元素,以营造出一种深度和立体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街头照片。
另外,是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对角线的方式来排列画面中的元素,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再者,是重复构图。
重复构图是指通过重复的元素来排列画面,以营造出一种韵律感和美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街头照片。
接下来,是运动构图。
运动构图是指通过捕捉运动的瞬间来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活力,常用于拍摄运动或者街头照片。
再者,是剪影构图。
剪影构图是指通过对光线的运用,将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呈现出来,以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和艺术感,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此外,还有低角度构图。
低角度构图是指从下往上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威严和力量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人物。
另外,是高角度构图。
高角度构图是指从上往下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俯视感和全景感,常用于拍摄风景或者人物。
再者,是鸟瞰构图。
鸟瞰构图是指通过高空俯视的方式来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全景感和宏伟感,常用于拍摄风景或者城市。
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构图技巧对于摄影来说,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它是确定并组织元素以产生和谐照片的过程。
学习构图就像是学习一门语言,一旦你学会一门语言,它便成了你下意识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会助你创造出更出色的画面。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整理出了20种构图方式,其中有常见的,也有一些或许是你未曾接触过的。
所以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司机,这篇教程你都不要错过。
1、三分法三分法构图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构图方法。
这个构图方法是用4条直线,将画面分割成9个相等的方格。
这种构图,表现鲜明,画面简练。
目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甚至是手机都内置了九宫格辅助构图线,它适合应用于各种拍摄题材,最常使用的就是风景、人物等。
如下两张例图中,分别将画面中的主体树木和教堂放在框架线上,同样的,水平线也是放在框架线的部分,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三分法构图,令画面主体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
2、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但其缺点就是过于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如下图,拍的是一座桥,根据桥本身对称的特性,非常适合采用对称式构图去拍摄。
如下这张图中,实际上使用了三分法和对称式构图的组合,在这种带有水面的场景,采用上下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很好地将地面和倒影相结合。
3、前景与纵深感照片本身是一个平面,但如果在画面中加一个前景,以广角拍摄,就会出现一种纵深感,从而达到3D的效果。
4、框架式构图选择框架式前景,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同时也能制造出纵深感。
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形成一种框架可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就好像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地方。
框架式构图有助于将主体影像与风景融为一体,赋予照片更大的视觉冲击。
下面的这张图拍摄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画面中,拱门框住了圣马可教堂和钟楼。
透过拱门框住风景,是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绘画方法。
框架不一定是拱门和窗户,它还可以是树干或者树叶,下图拍摄于爱尔兰的基尔代尔郡,用树干和草地框住远处的桥和房子,让画面增加了一种深度。
摄影技巧 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01井字形构图所谓井字形构图,就是指在构建画面的时候,以虚拟的四条直线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份,使画面中的直线形成一个“井”字,将被摄对象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位置来完成构图。
因为取景画面被平均分成九份,这种构图方式也可以称为九宫格构图。
井字形构图是常见的构图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也可以说是黄金分割法的一种。
拍摄荷花时,可以利用井字形构图的方法,将荷花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上,使荷花得到突出表现井字形的交叉点可以说是画面中最吸引人的位置,所以将主体放在这些交叉点上,便可以使主体在画面中得到突出呈现,同时也能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变化动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井字形构图时,井字形的四个交叉点会带给画面不同的视觉效果,这需要根据现场的拍摄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
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小的物体时,可以将其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得以突出;拍摄猫咪的头部特写时,可以将猫咪的眼睛安排在井字形交叉点位置,使猫咪表现得生动可爱而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大的物体甚至占满整幅画面时,如果想要突出主体的局部时,也可以使用井字形构图,将这一局部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
拍摄游泳的孩子时,将孩子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可以使画面表现得更协调,孩子也能够得到突出体现。
02三分法构图所谓的三分法构图,就是指将被摄主体安排在画面三分线位置来进行拍摄的方法,将画面横向或者是纵向平均分成三份。
这种平分会使画面产生两条横向或者是纵向的等分线,我们将这两条等分线称为三分线,利用这些等分线来构建画面的方式就是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往往会给画面带来和谐、优美、生动等画面效果,而不同的三分线形式在拍摄不同的主体时,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在拍摄风光题材的照片时,横向的三分法构图比较常用,而这种三分法还可以分为上三分与下三分。
利用三分法构图拍摄草原时,如果主要想表现草原风光,可以利用上三分法的方式进行取景拍摄。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0.构图的定义《辞海》:“造型艺术”术语。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了解完了何为构图之后,马上进图正题吧。
1. 三分割法(英: Rule of Thirds)摄影的基本技巧之一,国也把它称之为“九宫格构图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画面九等分,将主题元素置于线的交点之上,既突出主题,又能使画面更为舒适。
三分割法-例图1三分割法-例图22. 对称法(英: Centered position and Symmetry)对称是构图的基础手法之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左右对称适用于道路、建筑摄影。
上下对称适用于反射、倒影等情况。
上图可谓是三分割法和对称法的完美结合之作。
3. 突出前景营造深入感。
(英: Foreground Interest and Depth)将感兴趣的主体置于前景中,有效追加深入感,可以营造立体氛围。
例图1-1例图1-2上例的下图将石头作为前景,更突显出石头的质感。
例图2-1例图2-2上面的例子,仔细对比一下,下图的主题元素是不是更有立体感呢?4. 框中框构图法(英: Frame within the Frame)框中框构图法-例图1上图利用拱形门作为里面的教堂的图框,给人一种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框中框构图法-例图2框中框不一定是人工的拱形建筑或者窗户,像上图就是有效利用了树干作为非完全封闭的Frame,带给人一种立体感。
5. 引导线构图法(英: Leading Lines)引导线有助于将看图的人的视线集中在最重要的元素上。
可以利用道路、墙壁、规则图形等作为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1上图有效利用地板图案上的线条作为引导线,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照片的主题元素--埃菲尔铁塔。
同时该图还采用了上述的左右对称法。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2如同上面的例图一样,引导线可以不必是直线,有时候曲线更有魅力。
拍摄构图技巧课程设计

拍摄构图技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拍摄构图技巧,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摄影构图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摄影创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画面的平衡、对比、节奏等。
2.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技巧,如透视、角度、光影等。
3.熟悉摄影构图的不同风格,如纪实、艺术、创意等。
4.能够运用构图原则和技巧进行摄影创作。
5.能够分析并改进摄影作品的构图。
6.能够独立完成摄影构图的创意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介绍画面的平衡、对比、节奏等构图原则。
2.摄影构图的基本技巧:讲解透视、角度、光影等构图技巧。
3.摄影构图的不同风格:介绍纪实、艺术、创意等构图风格的特点和应用。
4.摄影构图的实际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构图技巧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摄影作品,让学生理解构图原则和技巧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践操作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摄影构图教材,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摄影构图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拓展。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摄影构图的实例和技巧。
4.实验设备:准备摄影器材和后期编辑软件,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创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教室』摄影构图:用照片讲故事
“艺术家不会组织画面,就像演说家不会组织语言。
”——莱昂纳多·达·芬奇
摄影是什么?是一则故事。
故事是什么?是一连串彼此相关的句子。
摄影也是如此。
一张出色的照片,仅仅拍摄到一些东西的图像是不够的。
观众对一张照片的第一印象,就取决于构图带来的画面平衡。
想提升你的数码照片的表现力,就尝试应用这些构图法则吧。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的理论基础是,人们的目光总是自然地落在一幅画面三分之二处的位置上。
尽量使主要的被摄体位于画面三等分线的焦点上,效果会比位于中心位置更好。
拍摄风光照时,运用三分法则将水平线置于三分位置上,这样的照片会具有最佳的视觉感受。
如果兴趣点是大地或水面,地平线一般位于上部三分之一处。
相反,如果兴趣点是天空,则可以把地平线置于下部三分之一处。
总之,让主要部位占据绝大部分画面。
黄金分割法则
一幅画面中的某些位置点会自动地吸引观众的目光。
同样,某些比例(无论是巧合或精心布置的)也会自然地令观众感到舒服。
达·芬奇研究了人类对美和和谐的观念,并提出了称为“黄金分割”的原则。
其实在达·芬奇之前,巴比伦人、埃及人以及古希腊学者就已经开始在建筑和艺术中应用黄金分割法则了。
要得到“黄金点”,需要用4条直线将一副画面分成不相等的9个区域。
每条线分割的原则是:将画面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其中较大部分的边长与较小部分的之比,等于全部画面边长与较大部分的之比。
最终4条直线的交点,就是所谓的“黄金点”了。
对角线法则
将画面的一条边平分,然后将其中一半再平分为三份,如下图所示,用直线连接其中几点,就构成了对角线通道。
根据对角线法则,重要元素应该置于对焦通道上。
画面中的线性元素——公路、河流、及栅栏等——置于对角线上,通常比水平放置更具动感:
给入门者的提示
1.在与主要被摄体等高的水平拍摄。
从上或从下拍摄会增加拍摄的困难;
2.通常,应该让主要光源位于你的身后(顺光拍摄)。
侧、逆光拍摄需要更高的水平;
3.使用暗背景拍摄亮的主体,或者反过来。
需要注意纯白的背景会引起光雾,从而减弱照片的反差;
4.如果主要被摄体距离较远,在画面中加入一些前景元素会更好;
5.拍摄正在运动中或者即将启动的物体,需要在被摄体前方留出空间;
6.不要害怕打破规则。
正如Edward
Weston说的,“在拍摄前过分考虑构图法则,就像在走路前先考虑地心引力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