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教育讲课讲稿
“三礼”校本教材

第一讲个人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 、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
礼节礼貌讲座

反思4
?
您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吗?那么您该做些什么呢? 您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吗?那么您该做些什么呢?
结论: 结论:当然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实现自我、 肯定自我的一部分。所做的最重要的是 学会如何尊重别人。
VIP迎接
迎接人员分立于通 道两边,身体呈立正姿势, 双手交叉于体前,头稍向 门转,面带微笑。 鼓掌时身体呈立正 姿势,面带微笑,眼睛注 视鼓掌对象,两手微曲, 掌心相互拍击,鼓掌节奏 和力度根据现场气氛进行 调节。
乘梯
用靠近电梯的手遮挡住电梯感 应电眼或揿住开门按钮,以不 使门关闭;另一只手引导客人 进入电梯; 进入电梯后,应立于指示板前, 为客人按欲去的楼层; 如果中途比客人先离开电梯, 应对客人说声“对不起”或 “再见”; 记住女士优先
微笑
微笑时表情要自然、 亲切,面部肌肉放松, 眼睛看着对方的额头 以下的三角区,露出 8颗牙齿或嘴角向上 方翘起1厘米。
女子站姿
女子站姿有两种: 一种是双脚呈V字型, 即膝与脚后跟靠拢, 两脚张开的距离约为 两拳;另一种是将重 心放在一脚上,另一 脚超过前脚斜立而略 微弯曲。
男子站姿
男子站立时,双 脚可并拢,也可叉开, 但需双脚与肩同宽。 站累时脚可以向后或 向前撤半步,但上身 仍应保持正直。
女子坐姿
坐姿具体要求
反思2 反思2
?
为什么我们打招呼后客人会没有反应? 为什么我们打招呼后客人会没有反应?
原因分析: 1、招呼声太小或太含糊,客人听不清也懒得反应。 2、打完招呼后却先宾客而过,使宾客感到虚假, 因此误解不愿搭理。 3、未把握打招呼的时效,还未待客人有任何反应 就扭头离开,让对方感到愕然。 4、打招呼时没有看着宾客,没有目光的交流,所 以不予理会。
三礼教育

• 知书达礼现在起,文 明礼貌要发扬。 • 学习礼仪善交往,团 结同学敬师长。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三礼的故事吧 • 主动帮助老弱残,孝 顺长辈问暖寒。 • 言行举止见精神,日 日勤修成素养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明吃完早饭,像往常一样在穿衣镜前整了 整衣领,系好红领巾,还检查一下拉链是否拉好。妈妈在一旁笑着 说:“又不是去参加演出,何必这么认真?”小明回答:“妈妈, 良好的仪表是对别人的尊重,到公共场所穿着就应该整洁大方!” 说完,他对妈妈说了声“再见”,就去上学了。
小明是一个很懂礼仪、礼节、礼貌的好孩子。
大家都知道雷锋叔叔吧。雷锋叔叔带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的精神财富,
显然更加形象、充实、珍贵。他没有接受过高等素质教 育,都成为最完美的诠释者。
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不 学 不 学 礼 孔 ︐ 无 礼 ︐ 以子 立 无 以 孔 孔 立 子 子 ------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三礼教育”是指礼节教育、礼仪教育、 礼貌教育。 礼貌是大家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 友好的行为规范。 礼仪即是礼节和仪式。 礼仪首先表现在仪态和仪表。
人 无 礼 ︐ 则 不 立
事 无 礼 ︐ 则 不 成
国 无 礼 ︐ 则 不 宁
︽ 荀 子 ︾
----
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 个世界,都需要礼仪廉耻,华 夏儿女,谨遵中华古训。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所以我们一定要切记,我们要继续发扬下去。努力学习。
谢谢观赏
不多久,小明就走到了公交车站点,在站台上等车的还有好 些人。不知谁喊了一声:“看,车来了!”人群一拥而上,把 车门都堵住了。售票员阿姨连忙请大家排队上车,小明自觉地 排到队伍的里面。
小学生三礼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小学生。
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演讲的主题是《三礼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是“三礼”。
在我国,三礼指的是“礼仪、礼节、礼貌”。
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礼节是指人们在特定场合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礼貌则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尊重、谦让、友好的态度。
三礼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之邦”的美誉传承至今。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三礼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通过学习礼仪,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提升自身修养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修养,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仅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还能在社会上立足。
3.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礼仪教育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有助于消除矛盾,增进团结。
二、礼节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礼节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遵守规则、守时、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校园里,孩子们遵守纪律,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社会上,遵守公共秩序,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礼节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集体活动中,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3. 塑造良好形象礼节教育有助于塑造小学生的良好形象。
在公共场合,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良好的礼节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声誉。
三、礼貌教育的重要性1. 增进人际交往礼貌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与人交往的技巧,使其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体、自信。
学会礼貌待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提升沟通能力礼貌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礼教育发言稿范文初中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表关于“三礼教育”的演讲。
三礼教育,即礼仪、礼节、礼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三礼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桥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礼仪。
礼仪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情感表达。
一个懂得礼仪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会显得更加得体、优雅,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正如古人所说:“礼者,敬人也。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作为初中生,我们正处于青春期,正处于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更应该注重礼仪的培养。
其次,礼节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礼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的礼仪制度到现代的社交礼仪,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学习礼节,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一个懂得礼节的民族,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再次,礼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礼貌是一种内心的修养,也是一种外在的表现。
一个礼貌的人,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都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礼貌可以化解矛盾,增进友谊,促进团结。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三礼教育呢?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礼仪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举止得体、谈吐文明。
其次,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赞美、学会宽容,让我们的交往充满阳光。
再次,我们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参加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礼仪知识,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
最后,我们要将三礼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场合,我们要做到礼貌待人、举止文明,为营造和谐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礼教育演讲稿

三礼教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演讲嘉宾,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三礼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三礼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它以“三礼”为基础,即:“大礼、孝礼、少礼”。
大礼指的是尊敬祖先、恪守道德规范;孝礼强调儿女对父母的孝敬;少礼则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交礼仪。
三礼教育通过这一系列的套路来培养人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交能力。
首先,三礼教育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礼的影响下,人们懂得要尊重他人、尊敬他人。
他们从小就习惯于恭敬地向长辈问候,懂得感恩和知足。
在孝礼的影响下,人们知道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牺牲,懂得要用心去回报他们。
在少礼的影响下,人们懂得要有礼貌、文明待人。
他们懂得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的感受。
通过三礼教育,人们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标准,培养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次,三礼教育强调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
在大礼的教育下,人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他们习惯于遵循规则,守时守信。
在孝礼的影响下,人们懂得要有责任心和家庭意识。
他们学会了关心家人,积极参与家庭事务。
在少礼的教育下,人们养成了审美观、形象意识和良好的社交礼仪。
他们懂得要修饰自己的形象,注重言谈举止,展现出良好的素养。
通过三礼教育,人们提升了自我的内涵和外在形象,使自己更加自律、自信。
最后,三礼教育重视人际关系的培养和发展。
在大礼的熏陶下,人们懂得要和谐相处、宽容他人。
他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为他人着想。
在孝礼的引导下,人们能够建立温馨亲密的家庭关系。
他们懂得要表达爱意、传递关怀,构筑起和睦的家庭氛围。
在少礼的影响下,人们懂得要在社会中与人相处得体。
他们从小习惯于与他人友好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三礼教育,人们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了拓展人际关系的能力。
综上所述,三礼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它通过大礼、孝礼、少礼的教导,培养了人们的品德、修养与社交能力。
【演讲稿】三礼教育演讲稿

【演讲稿】三礼教育演讲稿《三礼教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三礼教育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三礼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礼仪、礼貌、礼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三礼教育的内涵三礼教育是指礼仪、礼貌、礼节的教育。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包括了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礼貌是指人们在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尊重和友好的态度,它包括了语言礼貌、行为礼貌、态度礼貌等方面的内容。
礼节是指人们在交往中所遵循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惯例,它包括了节日礼节、婚礼礼节、葬礼礼节等方面的内容。
二、三礼教育的重要性三礼教育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三礼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通过学习和实践三礼教育,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其次,三礼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三礼教育的内容,就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三礼教育可以帮助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礼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实践三礼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如何开展三礼教育三礼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三礼教育的宣传和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三礼教育课程、举办三礼教育讲座、组织三礼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三礼教育。
其次,家庭应该注重三礼教育的培养和引导。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的三礼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最后,社会应该营造三礼教育的良好氛围。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三礼教育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三礼教育的深入开展。
会宽容待人,争做“三礼”学生

会宽容待人,争做“三礼”学生——幸福人生大讲堂之“三礼”教育专题赵秋羽古老而文明的伟大祖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吉林松花江中学校以吕杰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从“以人为本,以爱育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出发,为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广大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特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争做有礼貌、知礼节、懂礼义的中学生的“三礼”教育活动,并将确定为2009年的德育工作重点。
因为,“有礼貌、知礼节、懂礼义”是新时代中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所谓“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之中应有的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互相交往之中应该遵循的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和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循的仪式;“礼义”是指崇礼行义、廉洁知耻的道德准则,包括孝亲尊师、宽容友爱、诚实守信,坚持正义、廉洁公正、知荣知耻(如“八荣八耻”)等自觉行为。
讲“三礼”,是对当代中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因此,学校号召大家争做新时代“三礼”中学生潮。
特和同学们谈谈如下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三礼”教育呢?1. “三礼”教育与高(中)考的关系。
“三礼”教育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个别同学也许对德育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德育报告耽误了你的学习时间。
他们只关心高(中)考,不关心其他事物。
殊不知讲不讲“三礼”,可能影响到你的高(中)考的成绩。
比如,今年高(中)考作文考什么,你知道吗?过年、后年高(中)考作文考什么,你知道吗?由我来告诉你。
纵观建国60年的高(中)考作文题,我国高(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是不变的,那就是紧扣时代脉搏。
如,毛泽东时代讲究斗争哲学,高考作文题是《给越南人民一封信》,主题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侵略者。
改革开放后,讲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北京市为方便市民,在街路两面安上了公用电话亭。
可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电话亭无端被砸坏了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礼教育
三礼教育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的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做怎样的人,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由此可知,行为品德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
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等等。
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重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
的确,现代社会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降低了要求。
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了,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们只要留心一下周围人物,注意一下大众传媒,就不难发现,凡是事业有成的人
他们都十分注重文明礼仪。
事实上,越是懂文明礼仪的人,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相反,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人们采取不欢迎的态度,又怎么能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的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
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他比智慧、比一切学问都重要。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珍贵的感情,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他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应该多进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
怎样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吧。
首先,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
从仪容仪表来说,要求整洁干净,脸、颈脖、手都应该洗的干干净净,头发按时处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
同学们,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借三礼教育的东风,让我们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礼仪意识,重视礼仪,按学校要求坚持训练,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不讲文明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步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一步迈向文明!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