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1996年7月16日,日本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国学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合理性的知识;(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世界各国都根据信息时代特点,把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品德能力等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在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方面:各国都已改变了道德教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发展到各学科教育,校内外活动教育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模式.中国在道德教育观念上,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道德教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道德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道德教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中国部分高校在确立道德教育目标时,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逐渐将传统性目标与时代性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了重传统道德教育而缺乏时代感的倾向.中国在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由以前的"政治挂帅",跟政治风向转,逐渐把系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能力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的倾向.中国在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时,亦由以前的形式主义,课堂灌输,逐步将系统教育与分层次教育;专门课程教育与学科渗透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口授教育与活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重说教,轻活动;重理性,轻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重当前,轻未来和教育形式单调枯燥,脱离实际,一刀切等传统的陈旧做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鉴于目前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大环境,与时俱进研究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对高校来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实现的行为规则体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教化力,环境力,觉悟力,它从教育入手,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荣辱与是非观念,从而达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效果.道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世风,为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理想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才会自觉运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理想的破灭常常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理想,道德教育就是价值观念,伦理关系的教育,在塑造什么样的人,用什么价值改造社会方面起着最为直接,最为根本的作用.通俗地说,道德就是行为规范,它包涵在目前大力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之中.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xx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本课题将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借鉴国外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探索一条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探索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不仅对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国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和借鉴,引入,消化和应用,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本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与高校学生接触密切,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情况比较熟悉,并在有关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具备了较好的研究基础.由于在同一单位,很方便对课题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研究内容与承担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鉴于本课题的跨学科性,课题组人员既熟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又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有两位课题组人员曾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即图书馆负责人,图书馆馆刊辟有"教育"专栏,每期刊有道德教育的有关信息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图书馆信息资料部有专人收集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有关信息,掌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前沿动态,充分和翔实的课题研究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中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1)建国初期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49—1965)(2)"文革"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66—1976)(3)改革开放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77—XX)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1)道德教育内容逐渐更新(2)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存(3)国际合作精神教育(4)传统文化道德教育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题(1)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2)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3)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冲突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1)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性(2)将中国道德教育与世界接轨(3)将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接轨(4)将道德理论教育与现实接轨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案例调查—理论探索—对策研究"的思路进行.具体措施是: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道德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文献资料.2,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道德教育研究专家的意见.3,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逻辑推理,理论诠释和联络推导,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进行专题研究.4,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在有关教育刊物发表,并将有关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五,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组长:罗军强(主持人)男,高级政工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负责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和课题最后的统稿.成员:石银燕女副教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成员:陈放明男政工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部主任.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包括案例分析).六,课题成果及完成人(一)最终研究成果《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研究性论文,6万字)罗军强负责,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二)阶段性成果1,论文(1)《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万字).主要撰稿人:石银燕(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万字).主要撰稿人:陈放明(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5)其他论文待定.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11月)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2,收集国内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文献和有关资料.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1,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调查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含考察学习),补充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有关数据,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及特点;探索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3,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意见.4,逐步完成相关论文并公开发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1,完成《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课题2,完成阶段性研究论文.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八,经费管理资料费(购买与收集相关的资料)500元.调研差旅费(赴外地考察)1000元.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1500元.学习培训费1000元.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1000元.以上5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5000元.由于该项目属非资助项目,故经费来源主要靠学院科研经费资助.主要参考文献【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新华出版社.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沉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张瑜《努力探索网络德育的有效途径》中国高等教育XX(18)程建平《发掘有效载体讲求德育实效》安徽教育XX(4)马超《20世纪90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上海师大学报(哲社教育版)XX(1)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XX(1)檀传宝《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XX年第2期10)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江西教育科研XX(4)11)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XX(5)12)杨启亮《在失落中探索学校德育的求是精神》教育发展研究XX(9)13)詹万生《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教育研究XX(9)更多范文,敬请登陆()!。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背景与意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科学规划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当前教育科学规划的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教育科学规划方法论的不足和对教育科学规划实践的不充分重视。
因此,开展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教育科学规划理论和提升教育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教育科学规划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提高教育科学规划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科学规划的理论研究:对当前教育科学规划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和关键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创新思路。
•教育科学规划的方法论研究:对教育科学规划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探索适合教育科学规划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提出科学规划实施的方法参考。
•教育科学规划的实践案例研究:选取教育科学规划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教育科学规划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目前的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2.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探索目前教育科学规划实践的特点、问题和需求。
3.选取典型的教育科学规划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4.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教育科学规划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4. 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深入研究,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成果:•对当前教育科学规划理论的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提出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
•综合评价教育科学规划的方法论,提出适合教育科学规划的研究方法,为教育科学规划实施提供指导。
•对典型的教育科学规划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提出提高教育科学规划水平的建议,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相关课题开题报告分享]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相关课题开题报告分享]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3aacd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d.png)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相关课题开题报告分享]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分享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标准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效劳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根底,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
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效劳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本钱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
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
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效劳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开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确实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
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开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良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范文要做一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开题报告,你知道要怎么做更好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篇1:课题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
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
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
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
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时至XX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
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XX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
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课题研究的意义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格式文本

NOESP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批准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4年12月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直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课题组外专家应不少于2人,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请将此报告邮寄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学科主管徐美贞同志收同时将电子版发至电子信箱qgb@。
开题报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本次开题研究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基于社交网络的高中生互动学习策略研究》。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互动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学的新趋势。
然而现有的网络互动学习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指导不够及时、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等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社交网络的高中生互动学习策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研究目的1.探究基于社交网络的高中生互动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2.分析社交网络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
3.研究针对不同学科的互动学习策略。
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选择一所中等规模的高中作为样本,对该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具体实验流程如下:1.在学生中构建教室级别的社交网络。
2.对不同学科的学习进行分类,并对学生的互动行为进行记录,包括信息交流、匿名提问以及作业提交等。
3.对比实验组(进行社交网络互动)与控制组(不进行社交网络互动)在成绩提升、交流频率以及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
预期结果通过实验研究,我们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社交网络的高中生互动学习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社交网络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3.针对不同学科的互动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成绩。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探讨了基于社交网络的高中生互动学习策略。
2.发现了社交网络在高中生学习中的一定作用。
3.提供了针对不同学科的互动学习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研究实施接下来的研究步骤如下:1.选定实验学校以及实验班级,并进行实验研究。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3.撰写论文,完成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4.提交论文并申报成果。
参考文献1.Te-Wen Lo, Shaw-Wen Lei, and Yu-Jen Chen. The impact of a teacher’s scaffolding and students’ motivational regulation on students’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An exploratory study. Computers & Education, 119:112-130, 2018.2.Thompson T.A., BrckaLorenz A., & Saddler B. (2016). Social media pedagogy and student practice. Journal of Educators Online, 13(2), 1-22.3.Chen, B. & Olivier, B. (2016). Does Facebook or Twitter lead to highe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a more engaged learn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9(1), 37-48.。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发展规划课题开题报告湖南省教育工作方案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核准,列为全国教育工作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科规办函[XX]16号文件)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讨论会,继续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项目组研究组开题报告,请领导和圣戈当县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工作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政策。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运营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可储存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文化教育增加科研的水平和效益”。
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捷伊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教育都显著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
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组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风险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结构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难点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课题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可靠性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所研究内在价值取向。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科学规划的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究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门路,是促使教育决议科学化、推进教育科学理论转变为教育实质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教育改革 , 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增强课题管理环节,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求多出精选力作,不停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易效益”。
这为增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当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不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仍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显然落伍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资料表示,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情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就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
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 ; 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 ; 零落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增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向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立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一致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观点,成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拥有高度自我拘束、自我完美体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全面提高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课题成就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同意,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XX年课题 ( 课题同意号ffbo11495) 。
课题主持人黄宜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全面质量管理发源于 20 世纪 60 年月的美国,最先应用于工业,以后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获取很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科规办函[XX]16号文件)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课题主持人黄宜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课题组成员去实施,都要课题所在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因此,课题研究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体系。 本课题试图以系统科学作理论支撑,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和ipmp项目管理系统理论)为具体指导,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 要研究对象,探索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管理的规律,建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探索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我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改革与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最新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结合教育科学规划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引入、消化、应用这一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宝成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纪云、王健、张作功副厅长、张学军院长是本课题组顾问。主持课题的是教科院分管科研课题工作的副院长,能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校长,有省、市、县教研管理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有网络计算机专家,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多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有的已有不少科研成果。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及特点。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 2、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研制(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7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包括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发布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5、试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