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全解
纳米材料阻燃性能及应用前景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阻燃性能及应用前景研究进展引言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尺寸在纳米量级(1-100纳米)的特殊材料,相比传统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子性质。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活性和较小的尺寸效应等特点,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其中一个应用领域是阻燃材料。
随着纳米材料在阻燃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对纳米材料阻燃性能及其应用前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对纳米材料阻燃性能及应用前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纳米材料阻燃性能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使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
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通过控制溶胶和凝胶的反应条件,可以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例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无机氧化物纳米材料,可以提高阻燃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燃性。
2. 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可以增强材料的阻燃性能。
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表面性质,可以增强材料的炭化特性、抑制热解和延缓燃烧速率。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将聚合物包覆在纳米粒子表面或利用金属氧化物修饰纳米粒子表面等方法,成功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
3. 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将纳米材料与基体材料进行复合得到的材料。
通过在基体材料中引入纳米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抗烧蚀性和抑制烟雾生成能力。
研究发现,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和热分解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纳米材料阻燃应用前景纳米材料具有出色的阻燃性能,可以在多个领域应用,拥有广阔的前景。
以下是几个纳米材料在阻燃领域的应用前景:1. 电子设备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
纳米材料作为阻燃新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火灾事故的风险。
2. 轻量化材料纳米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抗热性能,可以用于制造轻量化材料,如汽车和飞机等。
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创新和进步。
仿生学是一门研究借鉴自然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设计和制造具有相似或类似功能的人工材料和系统的学科。
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结合,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纳米材料是在尺寸为纳米级别的范围内制造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通过仿生学的设计原则,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基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和制造出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效率的纳米材料。
以下是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研究的一些进展:1. 生物仿真:科学家通过仿生学的方法,研究和制造可用于仿真生物体功能的纳米材料。
例如,通过模拟植物叶片的微纹理,可以设计出具有自洁功能的纳米材料。
这种纳米材料能够在水滴接触到表面时排除污垢和液体,使其具有自洁能力。
2. 智能传感: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在智能传感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们利用仿生学的原理,设计纳米材料用于检测和感知环境中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例如,将仿生学设计的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结合,可以制造出高灵敏度的生化传感器,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或环境中的污染物。
3. 能量收集与转换: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科学家们通过仿生学的方法,设计和制造出高效的光伏材料和催化剂,用于太阳能的收集和转换。
此外,仿生学设计的纳米材料还可以模拟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实现高效能源的转化。
4. 药物传输和治疗: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科学家们通过仿生学的设计原理,制造出具有控释功能的纳米药物载体。
这些纳米材料可以通过调整其表面性质和纳米结构,实现药物的精确控制释放和靶向传递,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副作用。
5. 其他应用领域: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还有许多其他应用领域。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仿生学的原理,设计出具有高效吸附和分离功能的纳米材料,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水处理。
此外,在材料领域,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也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和轻质的结构材料。
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

生 物 细胞 结合 力 很强 , 为人 类 骨质 的应 用 拓 宽 了途径 。
3 纳米材料 的制造 方法
纳米 材料 的制造 方 法 很 多 , 一些 制 取 超 细微 粉 的 方 法 可 以用 来制 纳 米微 粒 。 但是 高效应 低 成本 获取 纳 米 材 料 的技 术 , 然是 各 国科 学 家研 究 的重 点 。目前 , 仍 已经 报 道 的 工 艺 方 法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 物 理 气 相 沉 积 法 ( V 和 化 学 气 相 沉 积 法 ( VD) 等 离 子 体 法 、 光 P D) C 、 激
维普资讯
总第 1 9期 2 0 1 0 2年第 5期
安
徽
化
工 2 Biblioteka 7纳米材 料 的应用 前景及研 究 进展
刘 新 云
( 北宜 昌职业 技 术学 院 , 4 0 0) 湖 430
摘 要 介绍 了纳米材料 的特性 和制备方法 , 重阐述 l纳米材料 的应 用状况和前景 , 介绍 了国内外在纳米 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 着 r 并
已受 到 世界 各 国科 学家 的 高度 重 视 。美 国 的 “ 星球 大 战
诱 导法 、 真空成型法 、 惰性 气体凝 聚法 、 机械合金 融合 法 、 沉淀法 、 热法、 共 水 水解 法 、 孔 液 法 、 微 溶胶 一凝 胶 法
等等 。
计 划 ”、 信 息 高 速 公 路 ”, 共 体 的 “ 里 卡 计 划 ”等 “ 欧 尤 都 将 纳米 材 料 的研 究列 入 重 点发 展 计 划 ; 日本 在 1 0年 内将 投 资 20亿 日元 发 展 纳米 材 料 和 纳米 科 学 技术 ; 5 英 国也 将 发展 纳 米 材 料 科 学 技 术 作 为 重 振英 国 工 业 的 突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引言: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方法,具有环境友好、高效能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回顾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其优点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纳米材料是指具有在纳米尺度(一般认为小于100纳米)上特殊性质的材料。
在光催化领域中,常用的纳米材料包括金属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和复合纳米材料等。
1. 金属纳米颗粒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以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例如,纳米银颗粒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可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水分解产氢等方面的应用。
2.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纳米颗粒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光吸收性能,因此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光解水制氢,还可以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空气净化和自清洁材料等方面。
3. 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纳米材料通过特定的方法组装而成,将各种纳米材料的特点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例如,将金属纳米颗粒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可有效提高光催化活性,广泛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等领域。
二、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优点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使其成为理想的光催化剂。
1. 高比表面积纳米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其比表面积大大增加。
由于其纳米尺度的特殊结构,纳米材料具有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使光催化反应更易进行。
2. 增加光吸收能力纳米材料由于其小粒径的特性,能够表现出更好的光吸收能力。
这使得纳米材料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相对于传统的光催化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3. 提高光催化效率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比如电子和能量传输的方便性,纳米材料能够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已成为热门话题,各国科学家也在纳米技术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的进展。
一、纳米材料研究进展1.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
它的独特性质在医学、光电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通过控制金属纳米粒子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进一步改善其性质。
例如,长轴为50纳米的椭球形金属纳米粒子比球形金属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光学特性。
因此,在未来的应用中,控制纳米粒子形状和尺寸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2.化学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合成纳米材料是基于化学反应合成的新型材料。
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同时,科学家们也发现,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状和尺寸。
因此,化学合成纳米材料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碳基纳米材料碳基纳米材料是一类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纳米材料。
它的制备方法多样,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类石墨烯材料。
在纳米材料领域,碳基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例如高强度、高导电性和高导热性。
因此,碳基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能源存储、生物医学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二、纳米技术研究进展1.纳米电子学纳米电子学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学。
在这个领域,科学家们研究如何使用纳米器件来替代传统电子器件,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
同时,纳米电子学还可以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纳米机械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2.纳米材料在能源存储中的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存储技术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纳米材料在能量存储和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纳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寿命,因此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同时,科学家们也在探索使用纳米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装置。
3.纳米药物学纳米药物学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药物纳米粒子,从而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靶向性。
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无机材料论文题目: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院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年级:##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老师论文提纲题目: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前言纳米材料以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和新的规律,使这一领域成为跨世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一、纳米和纳米材料介绍纳米以及纳米材料的含义二、纳米材料的结构在纳米材料的结构中,存在着两种结构组元,即晶体组元和界面组元。
三、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1)、力学性质高韧、高硬、高强是结构材料开发应用的经典主题。
(2)、热学性质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应用方面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3)、电学性质具有超高速、超容量、超微型低能耗的特点。
(4)、磁学性质在光磁系统、光磁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真空冷凝法;第二种是物理粉碎法;第三种是机械球磨法;化学方法有五种。
第一种是气相沉积法;第二种是沉淀法;第三种是水热合成法;第四种是溶胶凝胶法;第五种是微乳液法。
五、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纳米材料的研究最初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对胶体微粒的研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研究人员开始有意识得通过对金属纳米微粒的制备和研究来探索纳米体系的奥秘。
各国在纳米方面的研究成果。
六、纳米材料的前景针对本门开设的电子信息材料,我们这里着重介绍纳米材料在磁学和电学方面的应用前景。
(1)信息产业中的纳米技术:(2)具有铁磁性的纳米晶Ni、γ-Fe2O3、Fe3O4等可作为磁性材料。
结语纳米技术对我们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
必须加倍重视纳米技术和纳米基础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摘要: 21世纪,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在科技领域将扮演重要角色。
纳米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 h eerhC ne f hn i it ho—lai h m cl o t. Y l 1 0,S ax, 1T eR sac etr ax J a C l a lC e ia C .Ld , ui 7 0 oS n i r k n 1 8 hn i
C ia h n i it ho-la hmi l o t. Y l 1 10 S ax,C i ) h ;2 S ax J a C l akl C e c .Ld , ui 7 8 O , h n i h a n n i r i aC n n
a p iai n fed ss mma z d i h spa e . p lc t ls wa u o i i r e n ti p r Ke wo d y r s: n n me e mae as na o ma nei mae as; n n — e a c a o tr tr l ; i n — g tc tr l i a o c rmi ma e a s mi rwa e bs r i g tr l ; i c o v a o b n na o ma ei l n — tra s
纳米 材料 又称为 超微颗 粒材料 ,纳米 粒子也 叫 超微颗粒 ,是 指 尺寸 在 1—10 m 间 的粒子 ,是 处 0n
体 积 ) 与 直径 成 反 比。随 着 颗 粒 直 径 的变小 比表 面 积将会 显著地增 加 。例 如粒 径 为 ln 时 , 比表 Om
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各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医疗领域也不例外。
医用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探讨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1. 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纳米材料,它们具有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能够被用于癌症治疗、药物输送等方面。
研究表明,金属纳米粒子能够吸收光线产生热效应,对肿瘤细胞进行热疗,是一种热疗剂的有力补充。
2. 纳米粒子药物输送系统纳米粒子药物输送系统是指纳米材料被用作药物的载体,将药物精准地输送至病灶,减小药物对人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纳米粒子药物输送系统因其药物释放稳定、药效强、不良反应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3. 纳米仿生材料纳米仿生材料是指将仿生学的思想用于纳米技术中的研究,使材料的结构和功能与生命体的组织和生命功能更加相近。
纳米仿生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人工肝、心脏支架等,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二、医用纳米材料的临床应用1. 癌症治疗纳米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已引起广泛重视。
纳米粒子能够对肿瘤细胞进行热疗,同时也能够被用作各种药物载体,用于癌症的化疗和药物释放,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纳米技术不断上升,已经在肝癌、乳腺癌、胃癌、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2. 神经系统病的治疗纳米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治疗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
钛板生长对于骨折和局部缺陷的修复效果显著,仿生材料的设计使肝脏、心脏等脏器的疾病得到了解决。
此外,依靠纳米技术可以精确的治疗神经疾病,比如说可以通过输送载体将药物输送至受损的神经细胞内。
3. 人工器官的制造纳米技术在人工器官制造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
金属纳米粒子、生物可降解纳米材料、选择性光转换纳米材料等,为组织工程提供了更完善的支撑。
纳米仿生材料等,为人工器官的制造带来了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姓名:***学号:************学院:电光院1、纳米材料1.1纳米材料的概念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
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人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特性,即它的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不同。
1.2纳米材料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纳米颗粒材料问世以来,从研究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方法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或合成块体,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的特殊性能;研究对象一般局限在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国际上通常把这种材料称为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
第二阶段(1990~1994年):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发掘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物性探索一度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材料体系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热点。
国际上把这类材料称为纳米组装材料体系或者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
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纳米颗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
2、纳米材料:石墨烯2.1石墨烯的概念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
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
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如果用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便可以承受一只一千克的猫。
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
另外,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
另一方面,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氦原子)也无法穿透。
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monocrystalline silicon)高,而电阻率只约10-6 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目前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
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2.2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机械剥离法是利用物体与石墨烯之间的摩擦和相对运动,得到石墨烯薄层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得到的石墨烯通常保持着完整的晶体结构,但是得到的片层小,生产效率低。
氧化还原法是通过将石墨氧化,增大石墨层之间的间距,再通过物理方法将其分离,最后通过化学法还原,得到石墨烯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产量高,但是产品质量较低。
SiC外延法是通过在超高真空的高温环境下,使硅原子升华脱离材料,剩下的C原子通过自组形式重构,从而得到基于SiC衬底的石墨烯。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但是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具有面积大和质量高的特点,但现阶段成本较高,工艺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
2.3石墨烯的性质1、电子效应石墨烯一经发现,研究热潮接踵而至。
在石墨烯领域,研究最深的是石墨烯的电性质。
原因应该是石墨烯无与伦比的高电子迁移率。
最先分离出石墨烯,来自曼彻斯特的小组测量了他们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烯分子的电子迁移率,发现电荷在石墨烯中的迁移速率达到10000cm2/vs,这个测量结果还是在未除去杂质与衬底,保持室温的条件下进行。
相比之下,现代晶体管的主要材料硅的电子迁移率不过1400 cm2/vs。
当然,这个数据记录并没有保持多久,在2008年,由Geim 和他同事领导的小组声称电子在石墨烯中迁移速率可以到达前所未有的200000 cm2/vs。
而不久之后,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Kirill Bolotin将这个数值提高到250000 cm2/vs,超过硅100倍以上。
石墨烯在电子迁移率上另一个优异性质是它的迁移率大小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电子迁移率之所以受温度影响,是因为电子在传递过程中受晶体晶格震动的散射作用,导致电子迁移率降低,而晶格震动的强度与温度成正比。
即温度越高,电子迁移率越低。
然而石墨烯的晶格震动对电子散射很少,几乎不受温度变化影响,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50K和500K之间测量了单层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发现无论温度如何变化,电子迁移率大约都是15000 cm2/vs。
石墨烯的超强导电性与它特殊的量子隧道效应有关。
量子隧道效应允许相对论的粒子有一定概率穿越比自身能量高的势垒。
而在石墨烯中,量子隧道效应被发挥到极致,科学家们在石墨烯晶体上施加一个电压(相当于一个势垒),然后测定石墨烯的电导率。
一般认为,增加了额外的势垒,部分电子不能越过势垒,使得电导率下降。
但事实并非如此,所有的粒子都发生了量子隧道效应,通过率达100%。
这是石墨烯极高载流速率的来源。
与光子类似,石墨烯中的电子没有静止质量。
二者另外一个相似之处是它们的速度与动能无关,均为常数。
没有静止质量也导致石墨烯中的电子行为符合相对论化的狄拉克电子方程,而薛定谔方程对其则不适用。
石墨烯还呈现出量子霍尔效应,并且与众不同的是,石墨烯的量子霍尔效应能在室温下被观测到。
2.非电子效应除了特殊的电子效应,石墨烯的非电子效应也同样值得关注。
石墨烯的导热能力出众,达到了5000W/(m·k),是金刚石的五倍。
而在石墨烯发现以前,金刚石是已知自然界中热导率最高的。
同时石墨烯还是现在世界上已知的最为坚固的材料,在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碎裂前,其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达到约2.9微牛。
这一结果相当于,施加55牛顿的压力才能使1米长的石墨烯断裂。
除了强度高,石墨烯还同时展现出高柔韧性与脆性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性质,这一点史无前例,同样前无古人的发现是石墨烯不容许任何气体通过,可以说是隔绝气体的优良材料。
不过关于非电子效应,我们甚至不知道石墨烯的熔点,也不知道它如何熔化的,这源于石墨烯极小的尺寸。
3.化学性质石墨烯的电子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却一直无人问津,我们至今关于石墨烯化学知道的是:类似石墨表面,石墨烯可以吸附和脱附各种原子和分子(例如:二氧化氮,氨,钾)。
这些吸附物往往作为给体或受体并导致载流子浓度的变化,石墨烯本身仍然是高导电。
其他的吸附物,如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则会导致导电性很差的衍生物,但这些都不是新的化合物,只是石墨烯装饰不同吸附物而已。
从表面化学的角度来看,石墨烯的性质类似于石墨,可利用石墨来推测石墨烯的性质。
第一个功能化石墨烯的例子是graphane:它由二维的碳氢化合物的一个氢原子连接到石墨烯的每个六边形格而成。
除了氢原子,许多其他功能化机团也不失为寻找新型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选择。
“石墨纸”是一个受人瞩目的例子:由未功能化的石墨烯薄片产生的石墨纸多孔、非常脆弱;然而,由致密氧化的石墨烯产生的石墨纸则坚硬强韧。
除功能化外,石墨烯化学可能有许多潜在的应用,然而要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得到广泛关注有一个不得不克服的障碍:缺乏适用于传统化学方法的样品。
这一点未得到解决,研究石墨烯化学将面临重重困难。
2.4石墨烯的应用石墨烯对物理学基础研究有着特殊意义,它使一些此前只能纸上谈兵的量子效应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例如电子无视障碍、实现幽灵一般的穿越。
但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它那许多“极端”性质的物理性质。
因为只有一层原子,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石墨烯也有着全新的电学属性。
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电子在其中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
在塑料里掺入百分之一的石墨烯,就能使塑料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加入千分之一的石墨烯,能使塑料的抗热性能提高30摄氏度。
在此基础上可以研制出薄、轻、拉伸性好和超强韧新型材料,用于制造汽车、飞机和卫星。
随着批量化生产以及大尺寸等难题的逐步突破,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正在加快,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最先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领域可能会是移动设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领域。
消费电子展上可弯曲屏幕备受瞩目,成为未来移动设备显示屏的发展趋势。
柔性显示未来市场广阔,作为基础材料的石墨烯前景也被看好。
有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对手机触摸屏的需求量大概在9.65亿片。
到2015年,平板电脑对大尺寸触摸屏的需求也将达到2.3亿片,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韩国三星公司的研究人员也已制造出由多层石墨烯等材料组成的透明可弯曲显示屏,相信大规模商用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新能源电池也是石墨烯最早商用的一大重要领域。
之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成功研制出表面附有石墨烯纳米涂层的柔性光伏电池板,可极大降低制造透明可变形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这种电池有可能在夜视镜、相机等小型数码设备中应用。
另外,石墨烯超级电池的成功研发,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容量不足以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极大加速了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发展。
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石墨烯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应用铺就了道路。
由于高导电性、高强度、超轻薄等特性,石墨烯在航天军工领域的应用优势也是极为突出的。
前不久美国NASA开发出应用于航天领域的石墨烯传感器,就能很好的对地球高空大气层的微量元素、航天器上的结构性缺陷等进行检测。
而石墨烯在超轻型飞机材料等潜在应用上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5石墨烯的近几年发展成果英国在2012年底宣布追加投资2150万英镑资助石墨烯研究项目,推进石墨烯的商业化进程。
于2013年11月启动的PolyGraph项目正开发提供工业规模量的石墨烯增强热固性聚合物(TSP)生产技术,这是由英国NetComposites公司牵头的欧盟多方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