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是指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以下是一些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1.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纳米材料中,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2. 能源领域: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方面。

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 环境保护领域: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有很大的潜力。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土壤修复等方面。

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从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4. 电子信息领域:纳米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件、传感器、显示器等方面。

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可以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小电子产品的尺寸和重量。

总之,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纳米材料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1。

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在电子器件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器件的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回顾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纳米材料的定义与特征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尺寸在纳米级别(10-9米)上具有特殊性质和效应的材料。

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小的颗粒尺寸和量子效应等特征。

这些特征使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磁学等性能,适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和应用。

三、纳米材料在晶体管领域的应用晶体管是电子器件的核心组成部分,纳米材料在晶体管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先,纳米材料能够制备出更小尺寸的晶体管,提高集成度和工作频率。

其次,纳米材料能够改善晶体管的电子迁移率和开关特性,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最后,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新型晶体管结构,如纳米线、纳米片等,实现新功能的发现和应用。

四、纳米材料在存储器件领域的应用存储器件是电子器件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纳米材料在存储器件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纳米材料能够制备出更高密度的存储器件,提高存储容量和速度。

其次,纳米材料能够改善存储器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延长器件的寿命。

最后,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非易失性存储器件,如闪存、磁性存储器等,实现高速、低功耗的数据存储和传输。

五、纳米材料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传感器是电子器件中用于感知和检测环境信息的重要部件,纳米材料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首先,纳米材料能够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现更精确的信号检测和分析。

其次,纳米材料能够制备出更小尺寸的传感器,实现更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器件设计。

最后,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多功能的传感器,如柔性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

六、纳米材料在能量器件领域的应用能量器件是电子器件中用于能量转换和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材料在能量器件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巨大潜力。

纳米技术在材料领域中前沿进展

纳米技术在材料领域中前沿进展

纳米技术在材料领域中前沿进展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对物质进行研究、控制和改造的一门学科。

纳米尺度指的是物质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材料领域中,纳米技术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技术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技术密不可分。

传统的材料制备方法无法精确控制材料的尺寸和形貌,但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现代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制备技术包括溶剂热法、熔融法、溶胶凝胶法、氧化还原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合成出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质的材料,如纳米粒子、纳米薄膜、纳米线和纳米结构等。

二、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和储存密度。

例如,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储能设备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使用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延长电池的寿命,减小储能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三、纳米材料在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传感器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灵敏度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以用于制备高灵敏的传感器。

例如,一些纳米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中。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传感器阵列,实现多参数的同时检测,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四、纳米材料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纳米材料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实现药物的精确传递和靶向治疗。

这些特性为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可能。

例如,纳米颗粒可以携带药物并将其精确释放到病变组织中,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成像剂,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五、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也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创新和进步。

仿生学是一门研究借鉴自然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设计和制造具有相似或类似功能的人工材料和系统的学科。

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结合,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纳米材料是在尺寸为纳米级别的范围内制造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通过仿生学的设计原则,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基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和制造出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效率的纳米材料。

以下是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与应用研究的一些进展:1. 生物仿真:科学家通过仿生学的方法,研究和制造可用于仿真生物体功能的纳米材料。

例如,通过模拟植物叶片的微纹理,可以设计出具有自洁功能的纳米材料。

这种纳米材料能够在水滴接触到表面时排除污垢和液体,使其具有自洁能力。

2. 智能传感: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在智能传感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们利用仿生学的原理,设计纳米材料用于检测和感知环境中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例如,将仿生学设计的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结合,可以制造出高灵敏度的生化传感器,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或环境中的污染物。

3. 能量收集与转换: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科学家们通过仿生学的方法,设计和制造出高效的光伏材料和催化剂,用于太阳能的收集和转换。

此外,仿生学设计的纳米材料还可以模拟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实现高效能源的转化。

4. 药物传输和治疗: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科学家们通过仿生学的设计原理,制造出具有控释功能的纳米药物载体。

这些纳米材料可以通过调整其表面性质和纳米结构,实现药物的精确控制释放和靶向传递,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副作用。

5. 其他应用领域: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还有许多其他应用领域。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仿生学的原理,设计出具有高效吸附和分离功能的纳米材料,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水处理。

此外,在材料领域,纳米材料的仿生学设计也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和轻质的结构材料。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引言: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方法,具有环境友好、高效能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回顾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其优点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纳米材料是指具有在纳米尺度(一般认为小于100纳米)上特殊性质的材料。

在光催化领域中,常用的纳米材料包括金属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和复合纳米材料等。

1. 金属纳米颗粒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以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例如,纳米银颗粒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可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水分解产氢等方面的应用。

2.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纳米颗粒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光吸收性能,因此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光解水制氢,还可以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空气净化和自清洁材料等方面。

3. 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纳米材料通过特定的方法组装而成,将各种纳米材料的特点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例如,将金属纳米颗粒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可有效提高光催化活性,广泛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等领域。

二、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优点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使其成为理想的光催化剂。

1. 高比表面积纳米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其比表面积大大增加。

由于其纳米尺度的特殊结构,纳米材料具有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使光催化反应更易进行。

2. 增加光吸收能力纳米材料由于其小粒径的特性,能够表现出更好的光吸收能力。

这使得纳米材料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相对于传统的光催化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3. 提高光催化效率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比如电子和能量传输的方便性,纳米材料能够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已成为热门话题,各国科学家也在纳米技术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的进展。

一、纳米材料研究进展1.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

它的独特性质在医学、光电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通过控制金属纳米粒子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进一步改善其性质。

例如,长轴为50纳米的椭球形金属纳米粒子比球形金属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光学特性。

因此,在未来的应用中,控制纳米粒子形状和尺寸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2.化学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合成纳米材料是基于化学反应合成的新型材料。

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同时,科学家们也发现,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形状和尺寸。

因此,化学合成纳米材料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碳基纳米材料碳基纳米材料是一类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纳米材料。

它的制备方法多样,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类石墨烯材料。

在纳米材料领域,碳基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例如高强度、高导电性和高导热性。

因此,碳基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能源存储、生物医学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二、纳米技术研究进展1.纳米电子学纳米电子学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学。

在这个领域,科学家们研究如何使用纳米器件来替代传统电子器件,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

同时,纳米电子学还可以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纳米机械和量子计算等领域。

2.纳米材料在能源存储中的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存储技术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纳米材料在能量存储和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纳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寿命,因此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同时,科学家们也在探索使用纳米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装置。

3.纳米药物学纳米药物学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药物纳米粒子,从而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靶向性。

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引言: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催化领域作为其中之一,其对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纳米材料在催化剂设计、催化反应增效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一、纳米材料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表面活性位点设计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这为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中心。

通过精确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可以调控表面活性位点的分布,从而实现催化剂的选择性设计。

1.2 掺杂和修饰通过掺杂和修饰纳米材料,可以改变其电子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从而调控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通过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可以增强其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活性。

1.3 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是催化剂设计的关键环节。

通过调控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孔隙结构和形貌等因素,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例如,将纳米金属团簇负载在多孔材料上,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二、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增效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增效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催化剂载体的改进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孔隙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和表面反应中心,从而增强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通过改进载体的结构和形貌,可以进一步增加纳米材料的催化效率。

2.2 纳米材料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纳米材料和催化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通过纳米材料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的辅助剂,可以提高催化剂对某些困难反应的活性。

2.3 纳米催化剂的自组装纳米材料的自组装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设计策略。

通过纳米材料本身的自组装过程,可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催化剂。

这种自组装催化剂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还具有较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纳米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Absr c : T e eo me ft n q e hy ia nd c mia r p r e fn n mee tra swi a e a ta t he d v l p nto he u i u lp sc la he c lp o e t s o a o tr ma e l l tk i i l
( h eerhC ne f hn i it ho—lai h m cl o t. Y l 1 0,S ax, 1T eR sac etr ax J a C l a lC e ia C .Ld , ui 7 0 oS n i r k n 1 8 hn i
C ia h n i it ho-la hmi l o t. Y l 1 10 S ax,C i ) h ;2 S ax J a C l akl C e c .Ld , ui 7 8 O , h n i h a n n i r i aC n n
a p iai n fed ss mma z d i h spa e . p lc t ls wa u o i i r e n ti p r Ke wo d y r s: n n me e mae as na o ma nei mae as; n n — e a c a o tr tr l ; i n — g tc tr l i a o c rmi ma e a s mi rwa e bs r i g tr l ; i c o v a o b n na o ma ei l n — tra s
纳米 材料 又称为 超微颗 粒材料 ,纳米 粒子也 叫 超微颗粒 ,是 指 尺寸 在 1—10 m 间 的粒子 ,是 处 0n
体 积 ) 与 直径 成 反 比。随 着 颗 粒 直 径 的变小 比表 面 积将会 显著地增 加 。例 如粒 径 为 ln 时 , 比表 O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4期甘肃石油和化工2011年12月纳米材料研究进展李彦菊1,高飞2(1.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2.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纳米材料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发展可能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

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综述了纳米材料的分类、特性以及应用领域。

关键词: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1前言纳米(nm)是一个极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

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nm 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呈现出特殊性能。

这种既具有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正是利用纳米粒子这些特性实现其在各行各业中的特殊应用[1,2]。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纳米科学与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科技之一。

目前世界各国都对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高度重视,纷纷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对其进行前瞻性的部署,旨在占领战略制高点,提升未来10~20年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我国政府对纳米科技十分重视,先进的纳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3,4]。

2纳米材料的分类以“纳米”来命名的材料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作为一种材料的定义把纳米颗粒限制到1~100nm[5]。

在纳米材料发展初期,纳米材料是指纳米颗粒和由它们构成的纳米薄膜和固体。

广义而言,纳米材料是指在3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如果按维数[6],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可以分为3类:①0维,指在空间3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尺度颗粒,原子团簇等;②1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③2维,指在3维空间中有1维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超晶格等。

按化学组成可分为:纳米金属、纳米晶体、纳米陶瓷、纳米玻璃、纳米高分子和纳米复合材料[7,8]。

按材料物性可分为:纳米半导体、纳米磁性材料、纳米非线性光学材料、纳米铁电体、纳米超导材料、纳米热电材料等。

按应用可分为纳米电子材料、纳米光电子材料、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敏感材料、纳米储能材料等。

纳米材料大部分都是人工制备的,属于人工材料,但是自然界中早就存在纳米微粒和纳米固体。

例如天体的陨石碎片,人体和兽类的牙齿都是由纳米微粒构成的[9,10]。

3纳米材料的特性[11,12]3.1表面效应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体收稿日期:2011-07-05作者简介:李彦菊(1981-),女,河北廊坊人,硕士,已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2篇。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

82011年第4期李彦菊等: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发展动态积)与直径成反比。

随着颗粒直径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地增加。

例如粒径为10nm时,比表面积为90m2/g;粒径为5nm时,比表面积为180m2/g;粒径下降到2nm时,比表面积猛增到450m2/g。

粒子直径减小到纳米级,不仅引起表面原子数的迅速增加,而且纳米粒子的表面积、表面能都会迅速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较多,表面原子的晶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所引起的。

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有许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故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晶体微粒化伴有这种活性表面原子的增多,其表面能大大增加。

这种表面原子的活性不但引起纳米粒子表面原子输运和构型变化,同时也引起表面电子自旋构像和电子能谱的变化。

3.2小尺寸效应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的质变。

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

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同时其比表面积亦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如下一系列新奇的性质:①特殊的光学性质;②特殊的热学性质;③特殊的磁学性质;④特殊的力学性质。

超微颗粒的小尺寸效应还表现在超导电性、介电性能、声学特性以及化学性能等方面。

3.3量子尺寸效应微粒尺寸下降到一定值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能级变为分立能级,吸收光谱阙值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量子尺寸效应。

3.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即当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粒子仍能穿越这一势垒。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量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及电荷也具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越宏观系统的势阱而产生变化,故称之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既不同于宏观物体,也不同于微观的原子和分子。

当组成材料的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纳米材料表现出的性质与体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原子及分子的相互作用,强烈地影响物质的宏观性质。

物质的机械、电学、光学等性质的改变,出现了构筑它们的基石达到纳米尺度[15]。

例如铜的纳米晶体硬度是微米尺度的5倍,脆性的陶瓷成为易变形的纳米材料,半导体量子阱、量子线和量子点器件的性能要比体材料的性能好得多;当晶体小到纳米尺寸时,由于位错的滑移受到边界的限制而表现出比体材料高很多的硬度;纳米光学材料会有异常的吸收;体表面积的变化使得纳米材料的灵敏度比体材料要高得多;当多层膜的单层厚度达到纳米尺寸时会有巨磁阻效应等。

纳米材料之所以能具备独到的特性,是当组成物质中的某一相的某一维的尺度缩小至纳米级,物质的物理性能将出现根本不是它的任一组分所能比拟的改变。

4纳米材料的应用4.1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用作高效催化剂是纳米颗粒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纳米颗粒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特点,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13,14],使得纳米颗粒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先决条件。

有人预计纳米颗粒催化剂将成为本世纪催化剂的主角。

光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特殊催化剂,纳米TiO2所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使其导电和介电能级变成分立的能级,能隙变宽,导电电位变得负移,而介电电位变得正移,这使其获得了更强的氧化还原能力。

4.2在浆料方面的应用纳米材料用作导电浆料,导电浆料是电子工业的原材料,由于纳米材料可使块体材料的熔点大9发展动态甘肃石油和化工2011年第4期大降低,因此用超银粉制成的导电浆料可以在低温下烧结,此时基片可以不用耐高温陶瓷,甚至可采用塑料等低温材料。

4.3在精细化工方面的应用精细化工是一个巨大的工业领域,产品数量繁多,用途广泛,并且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纳米材料的优越性无疑也会给精细化工带来福音,并显示它的独特魅力。

在橡胶、塑料、涂料等精细化工领域,纳米材料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如在橡胶中加入纳米SiO2,可以提高橡胶的抗紫外辐射和红外反射能力。

将纳米Al2O3和SiO2加入到普通橡胶中,可以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介电特性,而且弹性也明显优于用白炭黑作填料的橡胶。

塑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韧性,而且致密性和防水性也相应提高。

5结束语纳米科学是一门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集于一体的新兴科学,主要包括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和纳米生物学等。

2l世纪将是纳米技术的时代,为此,国家科委、中科院将纳米技术定位为“21世纪最重要、最前沿的科学”。

纳米科学技术的诞生,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特别是能源、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

纳米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宇航、国防工业、计算机工程、环保、化工、建材、医药、生物工程和核工业等方面。

它不仅在高科技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给传统产业带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1]袁哲俊.纳米科学与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5.[2]张莉莉,蒋惠亮,陈明清,等.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日用化学工业,2004,34(2):123~126.[3]李凤生.超细粉体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4]白春礼.纳米科学与技术.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1~5.[5]李淑娥,唐润清,李汉忠.纳米材料的分类及其物理性能.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8(3):10~11.[6]POKROPIVNY V V,SKOROKHOD V V.Classification of nanostructures by dimensionality and concept of surface forms engineering in nanomaterial scienc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7,27(5-8):990~993.[7]李嘉,尹衍升,张金升,等.纳米材料的分类及基本结构效应.现代技术陶瓷,2003,96(2):26~30.[8]ROCO M C.Nanoparticles and nanotechnology research.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1999,1(1):1~7.[9]王宏志,高濂,郭景坤.纳米结构材料.硅酸盐通报,1999,1(1):31~38.[10]卢柯,卢磊.金属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金属学报,2000,36(8):785~791.[11]康永,柴秀娟.纳米材料的性能及研究进展.西部皮革,2010,32(15):33~39.[12]卫英慧,胡兰青,许并社.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机械管理开发,2002,66(2):26~27.[13]林晨.纳米材料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7):120~121.[14]李国庆,卢广丈,林意群.纳米技术及其在生物工程和医药学上的应用.Medical Equipment,2002,15(3):8~11.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