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

合集下载

十本必读的经典国学书籍清单

十本必读的经典国学书籍清单

十本必读的经典国学书籍清单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十本必读的经典国学书籍,不可错过哟。

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3、《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4、《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经部选篇1.《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2.《礼记·中庸》选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二)史部选篇3.《史记·鹖冠子》选段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 4.《山海经·南山经》选段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三)子部选篇5.《孟子·公孙丑下》选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国学经典故事阅读十篇

国学经典故事阅读十篇

国学经典故事阅读十篇1.国学经典故事阅读篇一孟母断机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天不愿读书,就逃回了家。

孟母正好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

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能成才呢?”若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话就扔给母亲:“这是你自己的事。

”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他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

”对父母长辈的责备,理应乐于听受。

对父母的批评,也要视为一种教诲。

2.国学经典故事阅读篇二黄香温席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

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生,众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

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3.国学经典故事阅读篇三李绩焚须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绩,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亲自照料她,为姐姐烧火煮粥时,火苗烧了他的胡须。

姐姐非常不忍心,劝他说:“你的仆人、侍妾那么多,何必自己这样辛苦呢?”李绩立即回答:“您病得这么重,让其他人照顾,我不放心。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文稿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国学经典诵读文稿篇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篇二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区教育局成立“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研发小组”,拟编订经典诵读地方教材,我承担选择、提供与语文教学相匹配的经典篇目的任务。

现将初稿发在这里,敬请同仁指教。

依据各年级段教学任务、教材特性、学生认知特点,以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选篇方向,兼顾人文性与思想性。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配合七—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我就是我《小松》(唐·杜荀鹤)《竹》(梁·刘孝先)《梅花》(北宋·王安石)《橘颂》(屈原)感受自然《春日》(南朝梁·萧绎)《夏日》(北宋·张耒)《秋日》(南朝梁·鲍泉)《冬》(明·康海)探索月球的奥秘《夜月》(唐·刘方平)《望洞庭》(唐·刘禹锡)《霜月》(唐·李商隐)《嫦娥》(明·边贡)我爱我家《人日思归》(南北朝·薛道衡)《秋思》(唐·张籍)《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京师得家书》(明·袁凯)七年级(下)成长的烦恼《示子侄》(《王夫之集》节选)《曾国藩家书》(节选) 黄河,母亲河《浪淘沙》(唐·刘禹锡)《黄河八韵寄呈圣俞》(宋·欧阳修)《黄河》(宋·王安石)《过黄河》(明·李东阳)戏曲大舞台京剧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河南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儿”;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河北梆子“大登殿”马的世界《房兵曹胡马》(唐·杜甫)《紫骝马》(唐·李白)《骢马》(唐·沈佺期)《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八年级(上)让世界充满爱《涉江》(屈原)《上邪》(汉乐府民歌)《月夜忆舍弟》(唐·杜甫)《长相思》(清·纳兰性德)说不尽的桥《寄乐天》(唐·元稹)《灵汜桥》(唐·李绅)《还珠桥》(北宋·华镇)《五云桥》(南宋·陆游)莲文化的魅力《莲花》(唐·郭震)《鄂州南楼书事》(北宋·黄庭坚)《湖上寓居杂咏》(南宋·姜夔)《临平道中》(北宋·道潜)(百花争艳)《梅花》(北宋·林逋)《兰花》(明·薛网)《菊花》(唐·元稹)《北陂杏花》(北宋·王安石)《海棠》(北宋·苏轼)《桃花溪》(唐·张旭)八年级(下)献给母亲的歌《墨萱图》(元·王冕)《岁末到家》(清·蒋士铨)《别老母》(清·黄仲则)《劝报亲思篇》(《中国古代童蒙读物大全》) 寻觅春天的足迹《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池上絮》《晚春》(唐·韩愈)到民间采风去《田家元日》(唐·孟浩然)《诗曰》(宋·姜白石)《清明》(宋·王禹俏)《端午》(唐文秀)《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背起行囊走四方《嵩山采菖蒲者》《游泰山六首“日观东北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唐·李白) 九年级(上)雨的诉说《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有美堂暴雨》(北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咸阳城东楼》(唐·许浑)《微雨夜行》《唐·白居易》青春随想《劝学》(唐·孟郊)《送友人》(唐·杜牧)《为人题》(唐·郑谷)《游南亭》(南北朝·谢灵运)好读书,读好书《劝学》(唐·颜真卿)《书院》(宋·刘过)《读书》(宋·陆九渊)《劝学诗》(唐·韩愈)(四大名著中的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开篇词;《红楼梦》诗词选九年级(下)脚踏一方土《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我所了解的孔孟孔子名言;孟子名言(庄子寓言)朝三暮四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涸辙之鲋;望洋兴叹……(大海,我的故乡)《观沧海》(曹操)《春日望海》(李世民)《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推荐

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推荐

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1、《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清)推荐理由: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

这本书是作者王永彬“于清•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的“一经堂完成的。

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堪称处世奇书。

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2、《中国人的精神》作者:辜鸿铭推荐理由:又名《春秋大义》,由国学大师辜鸿铭的一系列英文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

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倡导儒家文明救西论。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着力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3、《论语》推荐理由:《论语》是儒家的基本经典,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影响力,对现代人修身养性、齐家立业、治国安邦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和价值。

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在现代社会,指望仅靠半部《论语》来治天下是不现实的,但有没有《论语》智慧的启迪却影响到治国境界之高下;同理,要安身立命,仅靠《论语》也是远远不够的,但有没有《论语》精神的涵养,却关系到人生格局之大小。

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4、《格言联璧》作者:金缨编(清)推荐理由:在微博、微信大行其道的“微阅读”时代,推荐一部国学“微经典”也许是契合当代大学生之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

《格言联璧》之所以被冠于“微”字,一是整本书的篇幅“微”,不计今人加的注释和译文,正文估计仅五万字左右;二是每条格言的字数“微”,这些格言,短则十余字,长则不过百字。

国学经典阅读读后感

国学经典阅读读后感

国学经典阅读读后感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悟其中的哲理,受益匪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阅读国学经典后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首先,国学经典给我带来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阅读《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时,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这些经典不仅是中国古代先贤们的思想结晶,更是对人生、道德、治国、处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惜和尊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次,国学经典让我受益匪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论语》中,孔子的言行举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言行充满智慧和仁爱,对待他人时始终保持礼貌和谦逊。

这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让我更加懂得了待人处世的道理。

同时,在《大学》、《中庸》等经典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处世之道和处事之道,这些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起着指导作用。

另外,国学经典也让我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多种多样,但是国学经典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提倡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礼义之道处世做人。

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些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也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价值观念。

最后,国学经典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种思想流派,以及诗、书、画、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我对这些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和珍视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国学经典也让我更加自信和自豪,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总之,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我受益匪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国学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分章选读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分章选读

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大学》第二章《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译文《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

‛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注释(0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

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02)克:能够。

(0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04)顾:思念。

是:此。

明命:光明的禀性。

(0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0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

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0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大学》第三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注释(0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

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02)苟:如果。

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03)作:振作,激励。

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

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04)“《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

周,周朝。

旧邦,旧国。

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

维:语助词,无意义。

(0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国学诵读经典文章

国学诵读经典文章

国学诵读经典文章国学诵读经典文章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通过阅读经典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面列举了10篇符合标题要求的国学经典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一、《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原则。

二、《大学》《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对于人的修养和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撰写的一部史书,将中国历史从夏朝到五代十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四、《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述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的成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五、《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多达305篇的古代诗歌,其中既有关于爱情、友情、家庭的描写,也有对自然、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六、《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强调了追求道德和自然之道,提出了“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重要思想。

七、《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思想,强调了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八、《史记》《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了二十四史中前十四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九、《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原则。

十、《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撰写的一部史书,将中国历史从夏朝到五代十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这些国学经典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和诵读这些经典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
面由为你整理的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文章,欢迎阅读。

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道德经》《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呈现出不同面相。

两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体哲学或者管理哲学,如法家的韩非子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他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三国时期王弼也是这样,他从管理角度来解释《老子》;还有的从军事角度解读《老子》,比如《孙子兵法》;还有人说这是为人处世之道、生存之道,委曲求全,以柔克刚;《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修炼元气然后得道;还有从成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道教产生于三国,张鲁写《老子想尔注》,是后来五斗米教的经典。

《道德经》的思想解释,《吕氏春秋·不二》用了一个字为其定义,即“柔字。

《道德经》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通过《周易》、通过升华,以贵“柔为核心,创造了完整的理想体系。

用三个关键词概括《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第一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

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就是第三个
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

老子认为无形产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为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有形的世界。

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

因为道永远和这个元气的“一在一起,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

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

自然是事物的本性或天然状态,事物的自然本性产生的外在表现就叫做自然。

“不学而能者,自然也。

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自然而然,本来就是。

每个事物生来都有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展现就是这个事物的自然。

在道家看来“自然是万物的最佳状态,“道通过万物的“自然表现出来。

总体思想《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

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
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

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

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

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个人觉得,大学四年,若能静下心来将《大学》诵之流畅,且明其理,《论语》通篇熟读,便是非常之难能可贵了,因为大学别人都在玩,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实在寥寥无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