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防伪技术

合集下载

防伪油墨的原理与应用

防伪油墨的原理与应用

防伪油墨的原理与应用防伪油墨是防伪技术最为重要的技术分支之一,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例如光学、化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印刷技术等,属于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其中化学防伪材料和技术是防伪油墨的基础技术,在研究和应用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油墨防伪技术是目前票据防伪、有价证券和商标包装领域中实用性非常高的技术,既能满足大众的一线防伪识别的要求,也能满足二线、三线的高级专家、管理部门的鉴别、监管的要求。

一、防伪油墨的概念及种类防伪油墨是指具有防伪作用的油墨,即在油墨连接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殊油墨,它同样是由色料、连接料和油墨助剂三部分组成。

防伪油墨依赖于油墨中的色料、连接料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而起到防伪作用。

防伪油墨按印刷形式可分为凸印、凹印、丝印、胶印和水性柔印油墨等。

防伪油墨按承印物不同可分为纸张油墨、印铁油墨、新闻纸油墨、塑料油墨等。

防伪油墨按其防伪功能分,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热敏变色防伪油墨,其原理是色料采用颜色随温度变化的物质;②光敏变色防伪油墨,其原理是在油墨中加入光致变色或光激活化合物;③湿敏变色防伪油墨,其原理是在色料加入颜色随湿度变化的物质;④压敏变色防伪油墨,其原理是在油墨中加入压力致变色的化合物或微胶囊;⑤紫外荧光防伪油墨,其原理是在油墨中加入具有紫外光激发的可见荧光化合物;⑥红外荧光防伪油墨,其原理是在油墨中加入具有红外光线激发的可见荧光化合物;⑦防涂改防伪油墨,在油墨中加入对涂改用的化学物质具有显色化学反映的物质;⑧视觉变色防伪油墨,色料采用多层干涉光学碎膜;⑨磁性防伪油墨,其色料采用磁性物质,如氧化铁和氧化铁中掺钴等。

这些防伪油墨的特点是通过实施不同的外界条件,主要采用光、热、光谱检测等形式,来观察油墨印样的色彩变化达到防伪的目的。

二、防伪油墨的类别1. 紫外荧光防伪油墨在紫外光(波长200~400μm)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波长400~800μm)的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 防涂改防伪油墨-最新国标

防伪油墨 防涂改防伪油墨-最新国标

防伪油墨第8部分:防涂改防伪油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印刷用防涂改防伪油墨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环保、卫生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印刷品中防伪图文使用的防涂改防伪油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73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13217.1油墨颜色和着色力检验方法GB/T13217.3油墨细度检验方法GB/T13217.4油墨黏度检验方法GB/T13217.5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GB/T13217.7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GB/T14624.3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GB/T18723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GB/T187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的测定GB/T19437-2004/ISO13655:1996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密度与色度计算GB/T22467.2-2008防伪材料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防伪油墨和印油GB/T7705-2008平版装潢印刷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防涂改防伪油墨altering-proof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ink对涂改用的化学物质具有显色化学反应或印迹变化的油墨。

[GB/T22467.2-2008,定义3.10]3.2标准样品reference sample标样按供需双方确认的,用以比较防涂改防伪油墨(3.1)质量的样品。

[来源:GB/T17001.6-2002,3.2,有修改]3.3试验样品test sample试样用于接受试验的防涂改防伪油墨(3.1)样品。

荧光防伪油墨方法

荧光防伪油墨方法

荧光防伪油墨方法
1、什么是荧光防伪油墨
荧光防伪油墨是一种特殊的油墨,它具有荧光光谱(可以看到荧光现象),并具有防伪功能,可以防止假冒、赝品、抄袭等行为。

2、荧光防伪油墨的使用方法
(1) 首先,要确定使用的是何种颜色的荧光油墨。

一般来说,荧光防伪油墨会有多种颜色,如紫色、绿色、粉色、橙色等,根据产品的品牌及要求选择合适的颜色。

(2) 其次,安装油墨供给装置,装备好配件,比如喷头、压力调节器等,以保证油墨的正确供给。

(3) 再依据印刷要求,调整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保证涂布均匀且油墨不受外界干扰,以达到最佳印刷效果。

(4) 油墨施涂时,要密切观察油墨的形态,注意清除施涂时的杂质或掉落物,以避免油墨印刷成型时出现异常。

3、荧光防伪油墨施划的特点
(1) 荧光效果好:荧光防伪油墨施划后具有良好的荧光效果,可以实现防伪的目的。

(2) 特殊性:荧光防伪油墨施划出的文字或图案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施划出来的图案能更好地抵御伪劣商品。

(3) 防伪性强:荧光防伪油墨施划出的文字或图案具有很强的防伪性,能提高商品的真伪识别能力。

- 1 -。

油墨防伪技术

油墨防伪技术

油墨防伪技术2015-4-16 英联国泰在油墨中加入一些特殊的加密配方,以区别于普通的油墨。

根据油墨中添加物和检测方法的不同,防伪油墨可分为紫外荧光油墨、红外油墨、温致变油墨、光致变油墨和防复印油墨等。

1.紫外荧光油墨依据油墨本身有无颜色又分为有色荧光油墨与无色荧光油墨两种,前者印刷的图文肉眼可见,后者则不可见,但二者均需在紫外线(200~400nm)照射下显出可见光(400~ 800nm)。

由于紫外线有长波、短波之分,故荧光油墨也不同,激发波长为254nm的称为短波紫外线激发荧光油墨;激发波长为365nm的称为长波紫外线激发荧光油墨。

迄今应用长波紫外线油墨的较多。

2.日光激发变色油墨在太阳光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防伪油墨。

3.红外防伪油墨将吸收红外线的物质加入到油墨中制成。

由于红外油墨吸收红外线,如在印品的某一局部用这种油墨,在日光下无任何反应,但在红外线照射下,可观察到相应的信号或暗的图文。

一些稀土离子在808nmDL 激光的激发下在近红外波段有较强的荧光带,人眼看不见,但可用硅光电探测器探测到,如能制成油墨,其印品用探测器检测,具有比可见荧光更好的防伪效果。

4.光致变色油墨在油墨中加人光致变色的或光激活的化合物。

用这种油墨印刷的图文,在白光下呈一种颜色;在紫外线照射下变成红、蓝或黄色,当再用白光照射时,又还原成本色,这一过程是可逆的。

5.热致变色油墨在加热时引起油墨中添加的液晶或热致变色的化合物发生物理性能或化学结构变化而变色。

变色后,有的可逆变;有的不可逆变。

可以热致变色的物质很多,但实用于防伪的应具备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变色温度也应适当,一般设在40℃~100℃之间为好,检测时可用手掌或手指体温加热,或用点燃的打火机、烟头、热水杯加热。

商品为瓶装的液体时,因液体低温局部标志不易加热,有人设计在标志下面附加一隔热的封闭空间,以保障热致变色不受影响。

6.压致变色油墨在油墨中加入含变色物质的微胶囊及相应的化学试剂。

防伪油墨——防伪技术领域的主力军

防伪油墨——防伪技术领域的主力军

fo r W l 装 炙地 d包
2O 10 .6
科 。 其 中 化 学 防 伪 材 料 和 技 术 是 防 伪 油 墨 的 基 础 技 术 ,在 研 究 和 应 用 上 占 据 相 当 重 要 的 地 位 。
在 这 些 材 料 上 进 行 印 刷 就 必 须 先 罩 印 一 遍 光 油 ,从 而 延长 了生产 周 期 。还 有 那 些需 要 在 印刷 完 毕 后再 在 印 品 表 面 进 行 烫 金 等 表 面 精 饰 处 理 的 也 是 尽 量 不 采 用 普 通 胶 印 油 墨 进 行 印 刷 。 总 之 ,在 真 空 镀 铝 纸
的 配 方 、 工 艺 均 属 机 密 , 应 严 加 管 理 , 它 的 产 品 也
包 装 技 术 等 , 其 中 防 伪 油 墨 技 术 是 一 个 极 其 重 要 的
防 伪 技 术 领 域 ,应 用 面 极 广 。
应 定 点 、 定 量 供 应 给 指 定 的 厂 家 ,设 专 人 定 机 使 用 ,
纸 上 罩 印 一 层 光 油 ,而 后 再 在 光 油 膜 层 上 印 刷 油 墨 ,
相 关 的 试 验 中 提 取 数 据 从 而 判 定 针 对 此 批 产 品 的 印 刷 是 否 适 合 , 或 是 通 过 成 功 的 试 验 提 取 出 相 应 的 工 艺 指 标 以 便 对 生 产 进 行 指 导 ,相 信 通 过 这 些 举 措 就

墨 层 附 着 牢 度 方 面 的 问 题
由 于 普 通 胶 印 油 墨 印 刷 镀 铝 纸 时 将 无 法 渗 透 进
上 进 行 普 通 胶 印 油 墨 印 刷 对 于 印 刷 厂 来 说 是 一 个 老 生 常 谈 的话 题 , 很 多 印 刷 厂 都 对 其 进 行 过 探 讨 ,其 实 在做 每 一 类 型 的产 品之 前 我们 只 要严 格 制 定 并控

油墨防伪技术 光致变色

油墨防伪技术 光致变色

1.光变颜料的基本要求及特性
光变油墨的颜料由光干涉结构的光学薄膜经粉碎、 分级、表面处理等一系列颜料化处理后制成的。这种 微小的片状颜料保持了光学薄膜的所有特性,只要观 察角度和光线入射角不同,每片颜料就会向镜面一样 反射出缤纷的变化色彩,可以精确地控制光干涉变色 颜料的颜色变化。 光学薄膜 是按膜系结构的要求,在高真空的条件下把不同折射 率的材料依次交替积淀在同一载体上形成,并以分子 或原子的形式蒸发到载体上。膜层厚度一旦满足光的 干涉条件,被光照射后将发生一系列的光干涉作用, 其色随着入眼观察角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其设计是 生产光学变色颜料的技术关键。
2.荧光油墨的组成及印刷
由荧光颜料与高分子树脂连结料、溶剂和助剂 调配经研磨制得。 (1)树脂的选择 要求: ①具有较高的软化点 ②有良好的耐药性 ③颜色透明,无毒 ④易于合成及粉碎 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氯乙烯、醇酸树脂、 脲醛树脂、苯乙烯树脂等
• (2)荧光油墨配方 荧光颜料含量越高,则其荧光效果越好。
• 原理:通过透过薄膜的折射光与衍射光、薄膜表面的反射光或两种光混 合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实现防伪的一种薄膜防伪技术。 防伪效果由白光入射到多层薄膜内随薄膜表面旋转产生变化的干涉色 光以及设计在薄膜内的几何图案的衍射效应共同产生。 光干涉变色颜料的主要成分就是具有特定光谱特性的光学变色薄膜。 将此种光干涉结构的光学薄膜经粉碎、分级、表面处理等一系列颜料 化处理后,制成光干涉变色颜料。这种微小的片状颜料保持了光学薄膜 的所有特性,可以精确地控制光干涉变色颜料的颜色变化。 光干涉薄膜特征:高真空条件下把不同折射率的材料依次交替积淀在同 一载体,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蒸发到载体上,形成光干涉多层复合膜, 能对日光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 特点:由于要求薄膜碎片要平行排列悬浮于连结料表面,所以要求 墨层相对较厚,一般采用丝网印刷或凹版印刷。

油墨防伪技术

油墨防伪技术

油墨防伪技术2015-4-16 英联国泰在油墨中加入一些特殊的加密配方,以区别于普通的油墨。

根据油墨中添加物和检测方法的不同,防伪油墨可分为紫外荧光油墨、红外油墨、温致变油墨、光致变油墨和防复印油墨等。

1.紫外荧光油墨依据油墨本身有无颜色又分为有色荧光油墨与无色荧光油墨两种,前者印刷的图文肉眼可见,后者则不可见,但二者均需在紫外线(200~400nm)照射下显出可见光(400~ 800nm)。

由于紫外线有长波、短波之分,故荧光油墨也不同,激发波长为254nm的称为短波紫外线激发荧光油墨;激发波长为365nm的称为长波紫外线激发荧光油墨。

迄今应用长波紫外线油墨的较多。

2.日光激发变色油墨在太阳光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防伪油墨。

3.红外防伪油墨将吸收红外线的物质加入到油墨中制成。

由于红外油墨吸收红外线,如在印品的某一局部用这种油墨,在日光下无任何反应,但在红外线照射下,可观察到相应的信号或暗的图文。

一些稀土离子在808nmDL 激光的激发下在近红外波段有较强的荧光带,人眼看不见,但可用硅光电探测器探测到,如能制成油墨,其印品用探测器检测,具有比可见荧光更好的防伪效果。

4.光致变色油墨在油墨中加人光致变色的或光激活的化合物。

用这种油墨印刷的图文,在白光下呈一种颜色;在紫外线照射下变成红、蓝或黄色,当再用白光照射时,又还原成本色,这一过程是可逆的。

5.热致变色油墨在加热时引起油墨中添加的液晶或热致变色的化合物发生物理性能或化学结构变化而变色。

变色后,有的可逆变;有的不可逆变。

可以热致变色的物质很多,但实用于防伪的应具备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变色温度也应适当,一般设在40℃~100℃之间为好,检测时可用手掌或手指体温加热,或用点燃的打火机、烟头、热水杯加热。

商品为瓶装的液体时,因液体低温局部标志不易加热,有人设计在标志下面附加一隔热的封闭空间,以保障热致变色不受影响。

6.压致变色油墨在油墨中加入含变色物质的微胶囊及相应的化学试剂。

防伪油墨研究报告

防伪油墨研究报告

防伪油墨研究报告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防伪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其中防伪油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防伪措施之一。

本文将对防伪油墨的研究进行介绍。

一、防伪油墨的定义和作用防伪油墨是一种特殊的印刷油墨,其具有可见或不可见的防伪特点,并且仅需相对简单的仪器或设备就可以检测出来。

防伪油墨的作用在于保护企业的品牌,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二、防伪油墨的种类1.荧光油墨:荧光油墨是利用油墨与紫外线反应的特性,使得被印刷的部分保留了荧光反应的痕迹,而没有被印刷的部分则不会发生荧光反应。

因此,只需使用紫外线灯就能够较容易地检测出荧光油墨的防伪特征。

2.磁性油墨:磁性油墨又称为磁性防伪油墨,其利用了磁场效应来实现防伪的特点。

具有磁性的油墨可以被印在对应的产品上,只要通过磁力检测器,就能够验证该产品是否为真品。

磁性油墨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化妆品、药品等高价值的消费品领域。

3.干数字防伪油墨:干数字防伪油墨是一种利用特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亚微米级颗粒,通过特殊的印刷方式将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印刷品表面,这种颗粒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检测方法来验证印刷品的真伪。

防伪油墨被广泛用于药品、化妆品、食品、文化艺术品、高档日用品等领域中。

消费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手段来检测出防伪油墨的存在,例如:使用紫外线灯、磁力检测器、手动或自动的数字化设备等。

通过使用这些设备法相互验证,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高企业信誉度。

四、防伪油墨的发展前景防伪油墨在高端消费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关注度不断增强,防伪油墨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而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防伪油墨也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总之,防伪油墨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安全的、有效的防伪手段,以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

在未来,随着技术发展的前进,防伪油墨将不断更新和升级,成为未来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立体感强,层次分明,用手触摸有凹凸感。
04
2. 油墨防伪技术 • 防伪油墨是在油墨连结料中加入非凡性的防伪材料,经非凡工艺
加工而成的特种印刷油墨。 3. 包装结构防伪技术 • 包装结构防伪是通过特殊的包装结构设计,使包装具有不易仿制
的特点。
04
(二)二线防伪包装技术 1. 激光全息防伪包装技术 • 全息技术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物体发射的特定光波以干涉条
请输入标题
一 防伪包装技术
03
防伪包装:就是借助于包装,防止商品从生产厂家到经销商,以及 从经销商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被人有意识地切换和假冒的技术 与方法。
04
(一)一线防伪包装技术 1. 印刷防伪技术 (1)多色接线印刷技术 • 印刷花纹的同一线条上出现两种以上颜色时,其变色的接线处无
露白,无错位现象。 (2)双面对印技术 • 印刷图案的正背面的部分图案组成一个完整的新图案。 (3)凹版印刷技术 • 雕刻凹版版面线条细腻具有防伪功能,凹版印出的图案可呈三维
04
5. 机型定位设计 • 机型定位设计是通过包装中的变形、装配、卡合等工艺技巧来
实现的。
04
(二)辅助技术防盗 • 辅助技术防盗就是利用一些辅助手段进行防盗。
04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谢谢观赏
(一)非复位性防盗包装技术 1. 螺旋扭断盖 • 螺旋扭断盖是一种破坏性包装,它是利
用瓶盖和其连接带断裂,而使瓶盖开启 后不可复位的原理来防盗的。
04
2. 力学定位设计 • 力学定位设计是利用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中材料的
受力与变形关系进行设计。包装容器中的瓶盖、瓶 塞的瓶口密封中最能体现这种设计。 • 主要有瓶塞压合定位、玻璃球堵口定位和旋盖定位。
04
3. 胶质定位设计 • 普通胶质是利用普通胶粘剂对包装容器的封口件
(盖、塞等)进行融合,一旦开启后再也难以恢 复原位。 • 胶纸定位设计常见的如易拉罐的封口,拉环舌与 罐盖的胶合。
04
4 . 填充定位设计 • 填充定位设计是选用合适的材料,对包装进行填充定位,且在充填后
便可固定成型,而一旦打开或启用后便恢复不了原样,从而达到防盗 的目的。
纹的形式记录下来而成图像,此图像记录了物体全部信息。 2. 条形码识别技术 • 商品条形码是商品的一种代码,是人类为了以计算机对商品进行
有效管理而设计的。 3. 电码防伪技术 • 电码防伪技术是将包装信息网络化的一种防伪包装技术。
04
请输入标题
二 防盗包装技术
03
• 防盗包装技术是指防止内装物被盗而设计的一种打开后会留下明 显被盗痕迹的包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