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量模型建模规则
安装算量工程建模的总体思路,各主要构件建模方法要点

安装算量工程建模的总体思路,各主要构件建模方法要点安装算量工程建模的总体思路:
安装算量工程建模是一种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工具,以建筑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的、综合性的工程建模方法。
其总体思路是将建筑实际工程项目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综合分析、优化设计和实现。
各主要构件建模方法要点:
1.建立几何模型:建立几何模型是数字化建模的基础,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手段,建立几何模型。
建立几何模型的要点是准确、完整、规范。
2.确定材料模型:材料模型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材料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
要点是准确描述材料受力性质和变形特点。
3.选择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要点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建立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步骤,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边界条件。
要点是准确描述边界条件的约束和作用。
5.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分析是建立数学模型的核心内容,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计算分析。
要点是选择合适的计算软件,进行准确的计算分析。
6.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是建立数学模型的最终目标,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要点是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确保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gtj建模算量注意事项

gtj建模算量注意事项
进行GTJ建模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数据量的选择:在进行GTJ建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数据量。
如果数据量过大,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而数据量过小,则可能无法充分发现模型的潜在规律。
因此,需要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来选择适当的数据量。
2. 特征工程的选择:在建模过程中,特征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选择合适的特征可以显著影响模型的性能。
同时,要注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避免选择高度相关的特征,以防止过拟合。
3. 模型选择的平衡:在建模时,需要权衡模型的复杂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平衡。
如果模型过于复杂,会导致算法的计算量过大,不利于实际应用;而模型过于简单,则可能无法准确地表达问题的复杂性。
应根据问题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模型。
4. 计算资源的限制:在进行GTJ建模时,需要注意计算资源
的限制。
比如,如果计算资源有限,可能无法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训练。
因此,在进行建模前,需要评估计算资源的可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5. 正则化和调参:在建模过程中,通过正则化和调参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正则化可以帮助减少模型的复杂度,防止过拟合;而调参可以找到最优的超参数组合,提高模型的准确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正则化和调参时,要避免使用过多的计算量,
以免影响模型的训练效率。
总之,在进行GTJ建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量、特征工程和模型,并考虑计算资源的限制,以及正则化和调参的平衡。
这样才能得到高效且准确的建模结果。
bim竞赛建模标准

bim竞赛建模标准模型建模标准及命名标准一、基本原则1 基本规定 1.1 原点定位在建立轴网时,将A轴与1轴的交点设为场景原点位置。
1.2 按层绘制图元尽量按照构件归属楼层,分层定义、绘制各楼层的构件图元。
例:梁应在当前楼层绘制,利用偏移值调到相应位置。
1.3 楼层定义楼层采用统一格式:地下:B+数字。
例:地下一层:B1 地上:F+数字。
例:地上十层:F10。
2 项目文件命名规范项目名称—楼层或标高—专业.rvt 例如:食堂—F2—建筑。
二、土建专业1 命名原则1、族命名基本按“特征(材料、功能等)+构件名称”原则进行命名,命名示例详见表。
族命名原则专业建筑结构族命名规则“特征(材料、功能等)+构件名称” “特征(材料、功能等)+构件名称” 族名称命名示范双扇平开钢质防火门砼矩形梁表 1-12、族类型的命名应按其计量规则命名,族类型命名示例可参考下表。
专业构件类墙墙面建筑楼地面面层踢脚墙洞口系统族:楼板系统族:基本墙墙洞口 - 圆形族名称系统族:基本墙系统族:基本墙族类型命名示例命名规则构件名 - 主材质 - 辅材质 - 厚度做法表编号 - 做法表名字 - 厚度做法表编号 - 做法表名字 - 厚度做法表编号 - 做法表名字 - 厚度构件名 - 形状表 1-2 族类型命名示范外墙 - A5.0 蒸压加气砼砌块 - 砌筑砂浆 M5.0 - 200 内墙面1 - 刮腻子涂料- 5 楼面1 - 耐磨混凝土 80 踢脚1 - 抹灰喷涂料 5 墙洞口 - 圆形门窗栏杆扶手电梯停车位基础结构现浇砼结构单扇平开木门单扇外平开窗系统族:栏杆扶手普通客梯机动车停车位系统族:基础底板灌注桩 - 扩底砼矩形柱系统族:基本墙砼梁门编号窗编号材质-形状-高度长度x 宽度x 高度长度x 宽度构件名 - 厚度桩身直径截面宽度x 截面高度构件名 - 厚度截面宽度x 截面高度M0921 C0718 靠墙不锈钢扶手 - 直型 - 900 2700x3200x2500 5300x2400 筏板基础底板- 500 D1500 600x600 剪力墙- 400 300x6002Revit 构件材质 Revit 构件材质定义:在构件“结构”中编辑“核心层材质”即可;若某构件没有该属性项,则需要自行添加“材质”属性项(即增加一个字段,字段名称为“材质”),并填写上相应的属性值(是什么材质写什么材质名称,见下图)。
广联达GTJ建模算量要点

广联达GTJ建模算量要点1、顶层连梁需手动将默认“否”调整为“是”2、结构设计总说明中针对悬挑梁的上部主筋锚固调整,下部主筋锚固调整(软件默认15d),悬挑端增加4道箍筋,上部角筋需弯下伸过挑梁内250(手工计算)。
处理办法:上部钢筋与箍筋手工计算(表格计算),下部底筋调整悬挑梁计算设置,悬挑梁需手动将梁拉到边梁外边线并重提梁跨,不然会少计算纵向钢筋。
3、结构设计总说明针对框架梁或悬挑梁在屋面剪力墙内的锚固增加箍筋的问题。
处理办法:手工计算(表格计算)4、墙下无梁需在板上附加钢筋(采用自定义线解决),具体见结构设计总说明5、板筋阴阳角加筋6、地下室顶板与主楼顶板交界处加腋(见图纸设计)7、地下室主楼筏板与纯地下室筏板交界处U型封闭钢筋需用自定义线补充,不然软件不会计算。
并注意U型封闭钢筋侧面构造筋,如设计没有,需提答疑。
8、住宅剪力墙水平钢筋替代构造约束边缘箍筋节点调整,需按调整对应剪力墙钢筋节点设置23小条(水平钢筋端部暗柱节点二)。
注意局部无剪力墙的构造约束边缘,应增设被剪力墙取代的箍筋,需答疑。
9、电梯导轨圈梁需按结构设计总说明设置(结合电梯深化图,如无深化图,按设计总说明)10、构造柱注意按默认的带马牙槎设置11、采用挑檐布置的构建,需调整计算规则为按绘制原始体积,缺陷为与砌体交界处不会相互扣减,需后期手动扣减砌体工程量12、连梁侧面钢筋如设计是按总说明设置,建议手动输入,保证不漏算(与剪力墙交界处的侧面筋,软件默认按剪力墙水平筋计算)。
13、腹板高度≥450mm,按设计总说明增加侧面钢筋,建议用梁高,不然会少计算工程量。
14、梁边与柱(墙)边平齐的构造图,增设附加钢筋15、阳台、厨房、卫生间面筋均需改为跨板受力筋(如下图),因面筋仅一个方向有设计,如果按面筋布置,软件不会计算构造分布筋,只有布置为跨板受力筋才能计算构造分布筋。
16、构造柱、翻遍、地下室马凳筋均需技术部门提供经甲方审核的方案图(固化图),甲方才能计算相应工程量。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交互建模规范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 土建三维设计模型交互建模规范2.0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5月目录1 总则 (4)1.1综述 (4)1.2依据 (4)1.3适用范围 (4)2 术语 (4)3 基本规定 (5)3.1楼层定义 (5)3.2标高体系 (5)3.3原点定位 (5)3.4分层定义绘制图元 (5)3.5参照绘制 (5)4图元建模规范 (6)4.1图元建模规范总说明 (6)4.1.1重叠绘制 (6)4.1.2线性构件封闭性 (8)4.1.3竖井开洞 (9)4.1.4门窗绘制 (9)4.1.5模型缝隙(捕捉绘制) (10)4.1.6草图编辑 (10)4.2主体构件绘制规范 (11)4.2.1墙、保温墙图元绘制规范 (11)4.2.2板图元绘制规范 (12)4.2.3梁、圈梁、连梁图元绘制规范 (13)4.2.4柱图元绘制规范 (14)4.2.5门窗图元绘制规范 (14)4.2.6过梁图元绘制规范 (15)4.2.7楼梯绘制规范 (16)4.3装修构件绘制规范 (16)4.3.1墙面绘制规范 (16)4.3.2墙裙图元绘制规范 (17)4.3.3踢脚图元绘制规范 (18)4.3.4天棚、楼地面图元绘制规范 (18)4.3.6保温层图元绘制规范 (19)4.4基础构件绘制规范 (20)4.4.1独立基础图元绘制规范 (20)4.4.2条形基础图元绘制规范 (20)4.4.3桩承台图元绘制规范 (20)4.4.4桩基础绘制规范 (20)4.4.5筏板基础绘制规范 (21)4.4.6集水坑图元绘制规范 (21)4.4.7垫层图元绘制规范 (21)4.5零星构件绘制规范 (22)4.5.1挑檐图元绘制规范 (22)4.5.2雨蓬图元绘制规范 (22)4.5.3栏板、压顶图元绘制规范 (22)4.5.4散水图元绘制规范 (23)4.5.5台阶图元绘制规范 (23)4.5.6栏杆扶手图元的绘制规范 (23)4.5.7坡道图元绘制规范 (24)5 构件建模规范 (24)5.1构件命名 (24)5.2构件材质 (24)5.3构件标高 (25)5.4构件断面尺寸 (25)5.5内外墙体定义 (25)附录A 构件定义标识及替代方案 (26)1 总则1.1综述为有效的实现三维设计模型和造价算量模型的交互承接,对三维设计建模做相应约束,以实现三维设计模型与下游造价模型无缝衔接。
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

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Revit 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1月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目录1 总则 (3)1.1综述 ................................................................................................................................3 1.2依据 .. (3)1.3适用范围 (3)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4 3.1楼层定义3.2标高体系3.3原点定位3.4分层定义绘制图元3.5参照绘制4图元建模规范4.1图元建模规范总说明4.2主体构件绘制规范4.3装修构件绘制规范4.4基础构件绘制规范4.5零星构件绘制规范5 构件建模规范5.1构件命名5.25.3......................................................................................................................24 ........ ......................................................................................................24内外墙体定义 ..............................................................................................................24附录构件定义标识及替代方案 . (25)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1 总则1.1综述为有效的实现三维设计模型和造价算量模型的交互承接,对三维设计建模做相应约束, 以实现三维设计模型与下游造价模型无缝衔接。
鲁班土建算量建模流程110308

鲁班土建建模流程剪力墙结构:1、工程设置,根据图纸确定楼层层数和层高。
2、材质设置,根据结构说明中材料的相关说明确定材料类型、强度等级等3、首层建模:(1)建立轴网:如果有CAD图纸可直接调入进行转化,手工建模可根据平面图轴网标注进行轴网建模(2)剪力墙布置:如果有CAD图纸可以直接导入转化,手工建模可以根据平面图进行布置。
可以先全部布置成外墙,等砖墙布置好以后再名称更换成内墙比较方便。
(3)柱子布置:根据结构图将柱子通过CAD转化或者手工建模的方式布置到图形中。
(4)墙体:如果有CAD图可以进行墙体转化,先转成外墙,再通过名称更换更换内墙。
手工建模则根据平面图直接进行绘制。
注意这里有一个关于剪力墙覆盖砖墙的技巧,大家可以在百科里进行学习(5)门窗:如果有CAD图可先转化门窗表,再进行门窗转化。
如果手工建模可根据建筑平面图直接进行布置。
(6)过梁、窗台:根据结构说明中的过梁及门窗部分设置相关要求进行过梁、窗台等相关构件的布置。
(7)梁布置:根据结构图将梁通过CAD转化或手工建模的方式布置到图形中。
(8)楼板、楼梯:根据结构图布置楼板楼梯。
(9)构造柱:根据结构说明中墙体结构的说明要求自动生成构造柱(10)圈梁:根据结构说明中墙体结构的说明要求布置圈梁及卫生间砼导墙等。
(11)零星构件:坡道台阶、阳台雨篷、散水等(12)图纸节点处理(13)形成建筑面积4、其他层布置,流程和第一层相同,有些构件类型一致的可以通过属性复制复制到其他楼层,如果定位和属性都一致的,可以通过楼层复制直接复制到其他层,节省建模时间。
5、顶层建模:其他步骤与首层相同,注意屋面布置的区别。
如果工程是坡屋面,可以通过设置斜板将坡屋面建模完成,再通过墙柱梁随板顶高调整所有的竖向构件高度即可。
如果是平屋面,女儿墙可以单独设置一层布置,与顶层楼梯间建在一起。
6、基础层建模:基础层建模前可以将首层的墙体和柱子复制到基础层,然后布置基础构件。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doc

广联达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包络】,算量时已经处理,所以不需要重复设置;2)外墙绘制一个外墙面一个内墙面,内墙只绘制内墙面;4、建议建议建议装修部分在GCL软件中绘制,GCL提供有专业构件以及智能布置等多种绘制方式,可以快速完成绘制。
5.3.2墙裙、踢脚图元绘制规范1、墙裙墙裙、、踢脚踢脚绘制方式绘制方式在revit中没有墙裙构件,为了实现建模的形象化,我们用墙饰条来代替绘Revit导入广联达GCL建模交互规范第15页/共21页制,点式绘制在墙上。
2、墙裙墙裙、、踢脚踢脚属性设置属性设置墙裙的高度应该是【0,10000】之间的整数。
墙裙的厚度值应该是【0,1000】之间的整数。
注:墙裙的相对标高偏移不能超出墙的标高范围,通过设置与墙的偏移值的设置墙裙与墙边线外相切。
3、墙裙墙裙、、踢脚踢脚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外墙上需要布置一个外墙裙和一个内墙裙,内墙上均是内墙裙。
墙裙与墙的边线不能重叠,如下图墙裙边线延伸到墙里面了,否则墙裙会导出不规则体。
图5.3.1墙裙嵌入墙内示例GCL软件不支持在墙属性上直接加饰条的墙裙绘制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5.3.2墙饰条设置方式Revit导入广联达GCL建模交互规范第16页/共21页5.3.3天棚、楼地面图元绘制规范1、天棚、楼地面图元绘制方式天棚、楼地面图元绘制方式在revit中没有天棚、楼地面构件,为了实现建模的形象化,我们用板面层来代替绘制。
2、楼地面属性设置楼地面属性设置在楼板中(包含结构、建筑)定义面层,结构层上边的是楼地面,下面的是天棚,不勾选包络(如下图)。
图5.3.3天棚、楼地面属性设置示例注:当有多个面层的时候取其之和,但是楼地面的厚度值范围应该在【0,10000】之间的整数。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天棚、楼地面是否是规则体取决于板是否规则体(参照板),软件暂不支持不规则天棚、楼地面的建模。
5.3.4独立柱装修、单梁装修图元绘制规范1、独立柱装修图元绘制方式独立柱装修图元绘制方式在柱族、梁族里在管理页签下点对象样式添加装饰子类别,将柱、梁族里梁表面绘制的装饰部分的子类别选项选为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