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计算公式规则汇总模板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工程量计算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确定工程实施所需的材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及预计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公式和规则,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的汇总:1.直线距离计算公式:直线距离=√[(x2-x1)^2+(y2-y1)^2]2.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度3.球体体积计算公式:球体体积=4/3×π×半径^34.矩形体积计算公式:矩形体积=长×宽×高5.表面积计算公式:球体表面积=4×π×半径^2圆柱体表面积=2×π×半径×高度+2×底面积矩形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6.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7.力的计算公式:力=质量×加速度8.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9.流量计算公式:流量=压力×门槛面积×C10.泵的扬程计算公式:扬程=瞬时压力差/流量11.输送带的长度计算公式:长度=π×(内圆直径+外圆直径)/212.污水处理设备计算公式:生活污水系统容积=(用水量×污水水质系数)/(废水浓度×污水处理除磷率×污水处理除氮率)13.道路等级计算公式:道路等级=0.4×基础底数+0.6×旅行特征14.交通流量计算公式:交通流量=路段长度×单位时间车流量15.垃圾处理量计算公式:垃圾处理量=(人均垃圾产生量×居住人口)+(单位产业垃圾产生量×主要产业经营面积)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修正和适应性调整。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人员、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实现精确的计算结果。
模板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

模板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模板工程量计算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工程图纸和设计要求,通过一定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确定模板工程的施工量。
模板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掌握常用的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一、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模板面积是指模板工程所占用的建筑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常用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面积 = 模板尺寸A ×模板尺寸B其中,模板尺寸A和模板尺寸B分别表示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2. 总模板面积的计算公式:总模板面积 = 单个模板面积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二、模板木材用量的计算公式模板木材用量是指在模板工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木材的数量。
常用的模板木材用量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 = 模板长度 ×模板宽度 ×模板厚度其中,模板长度、模板宽度和模板厚度分别表示模板木材的尺寸。
2. 总模板木材用量的计算公式:总模板木材用量 = 单个模板所需木材总量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三、模板扣件用量的计算公式模板扣件用量是指在模板工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扣件的数量。
常用的模板扣件用量计算公式有:1. 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的计算公式: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 = 直线扣件数量 + 拐角扣件数量 + 连角扣件数量其中,直线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直线扣件的数量,拐角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拐角扣件的数量,连角扣件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连角扣件的数量。
2. 总模板扣件用量的计算公式:总模板扣件用量 = 单个模板所需扣件总量 ×模板数量其中,模板数量表示需要使用的模板的总数。
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式,实际的模板工程量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模板工程的形状、结构等。
这些因素的考虑会涉及到更加复杂的数学计算和几何原理。
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一、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1.土方开挖量计算公式:土方开挖量(m³)=(A+B)×L×h其中,A为上部基础投影面积(m²),B为下部基础投影面积(m²),L为挖土总长(m),h为土方深度(m)。
2.石方开挖量计算公式:石方开挖量(m³)=A×L×h其中,A为基础投影面积(m²),L为挖土总长(m),h为土方深度(m)。
3.填方量计算公式:填方量(m³)=A×L×h其中,A为填方区域投影面积(m²),L为填方总长(m),h为填方深度(m)。
二、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1.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混凝土用量(m³)=A×L×h其中,A为混凝土投影面积(m²),L为混凝土总长(m),h为混凝土厚度(m)。
2.钢筋用量计算公式:钢筋用量(t)=混凝土用量(m³)×钢筋配筋率其中,钢筋配筋率为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的钢筋配筋比例。
三、砌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1.砖砌工程用量计算公式:砖砌工程用量(万块)=(A×L×N)/(V×h)其中,A为填充砖墙的投影面积(m²),L为填充砖墙的总长(m),N为每平方米所需砖块数(块/㎡),V为每块砖的体积(m³),h为砖墙厚度(m)。
2.砖砌工程用砂量计算公式:砂量(t)=(A×L×h)×找比其中,找比为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的砂浆配比。
四、水电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1.管道用量计算公式:管道用量(m)=(A×L)/S其中,A为管道的投影面积(m²),L为管道的总长(m),S为每米管道所需材料用量(m/根)。
2.电缆用量计算公式:电缆用量(m)=(A×L)/S其中,A为电缆的投影面积(m²),L为电缆的总长(m),S为每米电缆所需材料用量(m/根)。
清单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清单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1、平整场地S平整场地=S底+S落地阳台+S外伸砖垛2、挖基础土方(1)挖沟槽:V=B×H×L(2)挖地坑V=A×B×H3、土方回填(1)垫层回填V=垫层底面积×垫层厚度=B×L×d(2)基础回填:V= V挖-V室外地坪以下基础的体积(3)室内回填:V= 主墙间的净面积×回填土厚度4、砖基础V=b×(h + h′)×L5、砖墙V=(L×h- S门窗洞口及0.3m2以上洞口)×墙厚- 砼构件6、现浇混凝土基础:(1)带形基础:V=基础断面积×基础长+ T型接头体积基础长度:外墙下用外墙的中心线,内墙下用内墙的净长线。
T型接头体积计算:V T=V1+V2+V3= L D(h3×b+h2×(2b+B)/6)(2)独立基础:阶梯式独立基础:V=∑(底面积×台阶厚)方锥式独立基础:分台形体和长方体计算7、现浇砼柱(1)一般柱(矩形)V=柱的断面积×柱高(2)带牛腿的柱:V=柱的断面积×柱高+牛腿的体积(3)构造柱(按矩形柱)列项:V=构造柱的断面积×柱高+马牙槎的断面积×柱高+基础体积8、现浇砼梁(1)一般的梁(基础梁、矩形梁):V=梁的断面积×梁长(2)圈梁:V=圈梁的断面积×梁长(外墙取L中,内墙取L内)(3)过梁:V=过梁的断面积×过梁长(设计图示尺寸或洞口宽+0.5m)9、现浇砼板(1)平板:板的底面积×板厚(2)有梁板:梁板体积之和(3)无梁板:板和柱帽体积之和,伸入砖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之内(适用各类板);10、现浇砼悬挑构件(1)挑檐:包括挑檐的底板和翻起沿的两部分。
V=底板的断面积×挑檐的长度+ 翻沿的断面积×翻沿的长度V= (L外×檐宽+ 4×檐宽2)×挑檐板厚+翻沿的断面积×翻沿的长度其中:挑檐的长度= L外+ 4×檐宽翻沿的长度= L外+ 8×檐宽-1/2沿厚11、现浇砼的其他构件①散水:按设计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间个0.3m2以内孔洞的面积。
模板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

模板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和技巧一、说明1、现浇混凝土模板,定额按不同构件,分别以:组合钢模板、钢支撑、木支撑;(编制标底时可用此项)复合木模板、钢支撑、木支撑;(钢框+12mm厚竹胶板)胶合板模板、钢支撑、木支撑;(塑料套管穿对拉螺栓)木模板、木支撑编制。
2、现场预制混凝土模板,定额按不同构件分别以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木模板,并配制相应的混凝土地膜、砖地膜、砖胎膜编制。
3、现浇混凝土梁、板、柱、墙是按支模高度(地面支撑点至模底或支模顶)3.6m编制的,支模高度超过3.6m时,另行计算模板支撑超高部分的工程量。
若立模高度超过3.6m时,应从3.6m以上,按每超过3m增加一次计算套用定额项目。
超高支撑增加次数=(立模高度-3.6m)/3计算,不足3米者也按1次计算。
超高每增3m的工程量,梁、板是按超高构件全部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计算的;柱和墙是按超高部分的混凝土接触面积计算的。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1、现浇混凝土及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应区别模板的材质,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定额附录中的混凝土模板含量参考表,系根据代表性工程测算而得,只能作为投标报价和编制标底时的参考。
3、现浇混凝土基础的模板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1)现浇混凝土带形基础的模板,按其展开高度乘以基础长度,以平方米计算;基础与基础相交时重叠的模板面积不扣除;直形基础端头的模板,也不增加。
(2)杯形基础和高杯基础杯口内的模板,并入相应基础模板工程量内。
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长边长度的,套用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4、现浇混凝土柱模板,按柱四周展开宽度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
(1)柱、梁相交时,不扣除梁头所占柱模板面积。
(2)柱、板相交时,不扣除板厚所占柱模板面积。
现浇混凝土柱模板工程量=柱截面周长×柱高[例10-15]如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框架柱20根,组合钢模板,钢支撑,计算钢模板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是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是一般的工程量计算公式的模板:
总工程量 = (单位工程量1 ×用量1) + (单位工程量2 ×用量2)+ … + (单位工程量n ×用量n)
其中,单位工程量是指每个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单位物资或单位人工的工作量。
用量是指每个工程项目所需要的物资数量或人工工时。
具体的工程量计算公式会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和具体的工程项目内容而有所不同。
比如在建筑工程中,单位工程量可以是每平方米的砖瓦用量,每立方米的混泥土用量,每平方米的瓦片用量等;在道路工程中,单位工程量可以是每米的铺设长度,每立方米的挖填方量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各种工作量的综合和不同工作量之间的关联情况。
有时候需要对某些工作量进行加权处理,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项进行调整。
因此,工程量的计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化计算和综合考虑。
总的来说,工程量计算的公式模板是总工程量等于各个单位工程量与用量的加权总和,具体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2019-07-12 20:25独家专业原创鬼故事大全→(kbdpggs)工程量计算公式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简介

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简介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对于模板工程的计量和计算所遵循的规则和方法。
模板工程是指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的临时结构,它的质量和施工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因此,正确的计量和计算模板工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一、计量单位模板工程量的计量单位通常采用平方米(m²)和立方米(m³)。
平方米用于计量模板板面积,立方米用于计量模板的体积。
二、模板工程量计算方法1. 模板板面积计算模板板面积计算是指对模板的水平表面进行计量。
计算方法如下:模板板面积 = 模板板长 ×模板板宽2. 模板工程量计算模板工程量计算是指对模板的体积进行计量。
计算方法如下:模板工程量 = 模板板面积 ×模板高度三、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 模板板面积计算规则(1)模板板面积计算时,应将模板板长和模板板宽按照实际尺寸进行测量,并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数。
(2)当模板板形状为矩形时,计算模板板面积时应使用矩形的长和宽。
(3)当模板板形状为其他形状时,如梯形、圆形等,计算模板板面积时应按照实际形状进行计算。
2. 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模板工程量计算时,应将模板板面积和模板高度按照实际尺寸进行测量,并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数。
(2)模板工程量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模板的重叠和交错情况,避免重复计算或漏计。
四、模板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模板工程量计算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进行,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计算模板板面积和模板工程量时,应充分考虑模板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避免出现计算错误或遗漏。
3. 在进行模板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与其他工程量的计算进行配合,确保计量结果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综上所述,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正确的计量和计算能够准确反映出模板工程的实际情况,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内插法
也就是已知A1、A2、B1、B2、C1求C2,在C2单元格里输入: =(B2-A2)/(B1-A1)*(C1-A1)+A2
即可,使用时可直接将上一行复制到C2格内。
圆的周长=2πr
弧是圆的一部分, 因此
弧长=圆的周长*( 弧所正确圆心角度数/360°)
=2πr*圆心角/360°
因为2π=360°
因此
扇形圆心角=弧长/半径
所得单位是弧度数,要换为角度数
圆面积=r²π半径*半径*π圆周长2乘以πR
圆形公式是: S=πR²(π是圆周率约等于3.14、R²是半径的平方)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因此扇形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圆心角度数÷360
公式是: S=n/360πR²
( 2) S=1/2LR
( L是弧长, R是半径n是圆心角)
L=2π r n/360°=π r n/180°(r=半径*n=圆弧的角度的绝对值)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 1) 清单规则: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 2) 定额规则: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 1) 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 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 2) 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 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 1) 、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 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 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
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 弧线部分不好处理, 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 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 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 2) 、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 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 1) 、清单规则: 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 2) 、定额规则: 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 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 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 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 1) 、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 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
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 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 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 2) 、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 其中, S上为上底面积, S中为中截面面积, S下为下底面面积) 。
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 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 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同平整场地) 。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 同平整场地) 。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 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 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
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
如图所示, ( 1) 、素土垫层的体积( 2) 、灰土垫层的体积( 3) 、砼垫层的体积( 3) 垫层模板
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 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