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o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有机物联系。

o理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实验和案例研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有机物联系。

•难点:理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示和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实验材料(如有条件),如植物叶片、光源、二氧化碳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分析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展示一些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生活实例,如植物生长、呼吸等,引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o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吗?我们又是如何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的?2.新课讲解o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强调它们之间的有机物联系,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的底物。

o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示和反应方程式,帮助学生理解。

o介绍呼吸作用的过程,包括糖的解分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步骤。

强调呼吸作用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核心地位。

3.实验演示与观察(如有条件)o教师演示光合作用实验,如观察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

o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和分析。

o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理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4.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o介绍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与同化吸收CO2速度的关系,以及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概念。

高中生物呼吸技术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呼吸技术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呼吸技术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呼吸技术
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几种常见的呼吸技术,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

3. 学会正确使用呼吸技术,以提高身体健康和减轻压力。

教学重点:
1. 呼吸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2. 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的特点及实践方法。

教学难点:
1. 正确使用呼吸技术进行练习和应用。

2. 如何将呼吸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和教学讲义。

2. 准备视频资源展示不同呼吸技术的实践方法。

3. 准备练习材料,如练习册或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视频,引出呼吸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介绍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的定义及特点,展示不同呼吸技术的实践方法。

三、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引导和示范,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呼吸技术。

四、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呼吸技术,例如在压力大时进行深呼吸、在运动或放松时进行腹式呼吸等。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呼吸技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持续练习和运用呼吸技术。

六、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呼吸技术,并记录使用的效果和感受。

高中生物人体呼吸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人体呼吸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人体呼吸作用教案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3. 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3.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

教学难点:1. 呼吸过程中涉及的生理原理和化学过程;2.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演示;2. 小组讨论合作;3. 视频展示。

教学过程:第一步: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2. 展示呼吸系统的模型,并让学生观察;3. 讨论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步: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1. 讲解呼吸过程中涉及的生理原理和化学过程;2. 展示呼吸过程的实验,并让学生参与;3. 讨论呼吸过程的原理与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1. 讲解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关系;2. 展示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与作用;3. 讨论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与作用对于呼吸过程的影响。

第四步:实验报告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2. 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向全班展示;3. 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结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检查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3.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拓展延伸:可让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的相关研究,如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措施,呼吸系统与运动健康的关系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要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学案教案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学案教案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学案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能够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二、学习重点: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三、学习难点:
1. 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2. 呼吸作用对人体的影响。

四、学习教材:
1. 《高中生物教材》第三章呼吸作用。

五、学习内容: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六、学习过程:
1.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组讨论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小组展示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观看呼吸作用过程的视频并讨论调节机制;
5. 课堂讨论呼吸作用对人体的影响;
6. 练习题目解析和讨论。

七、课堂作业:
1. 阅读课外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2. 思考呼吸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学习反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对呼吸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呼吸对身体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重视呼吸作用的保健和调节。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对实验变量的分析和控制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检测与分析。

(科学探究)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细胞呼吸有两种方式,能说出产物的不同,并能够指导生活实践。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3.通过分析实验材料和对有氧呼吸的模型构建,概括出细胞呼吸的具体场所和物质与能量变化,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

(科学思维、生命观念)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教学过程[导入]展示馒头、面包的灵魂“酵母菌”图片,展示学习目标的要求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提出问题:酵母菌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生:作出假设师:对于学生设计实验提出相应的思路1.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2如何检测酒精是否产生?3.如何检测有无CO2产生?怎样比较CO2产生多少?进行实验:要求:利用锥形瓶、玻璃弯管、橡胶管、瓶塞等材料,小组合作连接实验装置任务:奇数组连接有氧呼吸装置;偶数组连接无氧呼吸装置,思考并展示如何控制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特别提醒:注意进出导管的长度师:实验技能就是在不断练习中得以提升生: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交流①酵母菌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可以进行细胞呼吸②有氧条件下产物:_________无氧条件下产物:_______________师、生:【归纳总结】根据是否需要氧气,生物细胞呼吸方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师:思维提升1.有氧呼吸实验装置,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作用?2.无氧呼吸实验装置能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一定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吗?实验如何改进更为严谨?生:思考讨论、交流师:科技的进步总能推进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离心技术的过渡,提出任务二,“探究有氧呼吸的发生场所和物质变化”实验探究一:葡萄糖是在线粒体中被分解的吗?将酵母菌制成匀浆,用离心机离心,得到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分别向三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结果:1、2、3号试管分别产生 CO2和H2O ;丙酮酸,[H] ;无反应结论:1.葡萄糖______(能、否)在线粒体中分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例子,如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松土,酿酒的原理等演示给学生,且围绕这些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比较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呼吸作用》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中一个重点。

主要介绍生物体产生ATP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的两种呼吸形式。

以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出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着重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设计思路:(1)多媒体创设情景,提出探索问题;(2)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3)演示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的结果,并概括出相应的概念;(5)分析所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 掌握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4. 能够分析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教学难点: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葡萄糖、试剂、试管等
3. 细胞呼吸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呼吸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

2. 展示细胞呼吸的方程式,帮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细胞呼吸产生的结果,加深他们对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细胞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呼吸过程和呼吸作用,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干系,以及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
1. 生物的呼吸过程
2. 呼吸作用的意义
3.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干系
5. 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人体呼吸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为什么生物需要呼吸。

2. 进修:讲解生物的呼吸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呼吸作用的意义,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探究。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呼吸器官的认识。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干系,以及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并进行小结。

四、课后作业
1. 回顾教室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 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生物体的呼吸方式和特点。

3. 思考生物体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呼吸需求。

五、拓展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生物体的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

2.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干系。

六、学生反馈
学生可通过教室讨论、小测验等形式进行反馈,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
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例子,如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松土,酿酒的原理等演示给学生,且围绕这些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
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比较高。

二. 教学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能量供应和
利用》中一个重点。

主要介绍生物体产生ATP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的两种呼吸形式。


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出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着重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设计思路:
(1)多媒体创设情景,提出探索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
(3)演示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的结果,并概括出相应的概念;
(5)分析所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呼吸作用的本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六、教学难点
1)、有氧呼吸过程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产物。

2)、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手段:挂图、板图、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言
试写出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物质变化是什么?能量变化是什么?
呼吸作用发生在生物体的哪些部位?具体有哪些变化?
2、有氧呼吸
(1)让学生品读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体会有氧呼吸的产物与反应物都需要水这一事实。

写出反应式让学生配平,参看课本的图解。

(2)指导学生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表解分析,注意物质变化如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