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发明新版知识点--指南车

合集下载

指南车简介

指南车简介

车箱内部设置有一套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机构。当车 子行进中偏离正南方向,向东(左)转弯时,东辕前端向 左移动,而后端向右(向西)移动,即将右侧传动齿轮放 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方的大齿轮向右转动, 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手臂仍指南方。 当车子向西(右)转弯时,则左侧的传动齿轮放落,使大 齿轮向左转动,以抵消车子右转的影响。而车子向正前 方行进时,车轮与齿轮系是分离的,因此木人手臂所指 的方向不受车轮转动的影响。如此,不管车子的运动方 向是东西南北,或不断变化,车上木人的手臂总是指向 南方,起着指黄金海、吉 俊德、黎彰
目录
1、指南车的历史 2、指南车的原理 3、指南车的优劣 4、指南车的发展和应用

指南车的历史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古 代一种指示方向的车辆,也 作为帝王的仪仗车辆。具体 出现时间不详,据考证是在 三国时期由马钧创造的。
指南车原理
指南车的发展和应用
指南车在出现后,许多朝代都有关于指南车的记载,从中可知此后历代都有 指南车。皇帝在隆重场合才使用,皇帝的仪仗队中常不可少。《南齐书》中 还记述了一件有趣的事,南北朝是的刘宋平定关中后,得到一具指南车,做 为战利品,但只有外形,而无内部“机巧”,于是皇帝出行时,使人躲在车 内操纵,可见有无指南车关系到皇帝的尊严与体面,很为重要。指南车的使 用直到宋代,按《宋史》记载可知北宋时肯定有指南车在宋代南迁后,屡经 战乱,无心也无力顾及指南车了。宋后,建立了元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国, 并不重视汉族以往的传统,未见再研制指南车了,以后就次绝迹。指南车在 使用期间,规格很高,是因为皇帝所用,车身高大,装饰华美,还雕刻着金 龙、仙人。行走时前呼后拥,所用“驾士”相当多,如《金史》就说有十二 人驾驶,而《宋史》则说原有“驾士”十八人,后增至三十人。《宋史》中 还记载着,后魏时曾有马岳造指南车,“垂成”之时,被人毒杀。这些就决 定了指南车很难用于实战。从古籍记载还可以看出,由于指南车的崇高地位 与特殊作用,一般前朝灭亡之后,指南车也随之毁坏。各种屡废屡制的局面, 造成历史上研制过指南车的人相当多根据记载能搞清姓名、时间的就有十五 人之多。所研制的指南车之外形应有继承性,但内部结构应各不相同,也可 能大有出入,因为指南车的内部结构常被认为是重要机密,避免让人知道, 这也许是历史上很少古籍记载指南车的内部结构的原因。各代指南车的内部 结构有所不同,甚至有较大不同,或者根本不同都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古代发明的九大机械

中国古代发明的九大机械

中国古代发明的九大机械中国古代以其丰富的科技创新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中国人发明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机械装置,这些发明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发明的九大机械。

一、指南车:指南车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测量工具,用于确定方向。

它是由一根长杆和一个装有指南针的车轮组成。

指南车的发明使得航海中的方向掌握更加准确,为中国古代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二、丝绸机:丝绸机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纺织工具,用于制作丝绸。

它由一个绕轴、一个脚踏和一个织布机构组成。

丝绸机的发明使得丝绸的生产更加高效,为中国丝绸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水车:水车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利用水力进行工作的机械装置。

它由一个水轮、一个轴和一系列齿轮组成。

水车的发明使得农田灌溉和粮食加工更加便捷,为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千里连弩:千里连弩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弩机,用于射击敌人。

它由一个弩身、一个扳机和一系列弩箭组成。

千里连弩的发明使得中国古代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为保卫国家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飞鸟船:飞鸟船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船只,用于水上运输。

它由一个船身、一个桨和一系列帆组成。

飞鸟船的发明使得中国古代海上贸易更加繁荣,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地动仪:地动仪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地震。

它由一个底座、一个测震仪和一系列标尺组成。

地动仪的发明使得中国古代地震研究更加准确,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地震预警信息。

七、云台仪:云台仪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天文仪器,用于观测星体运动。

它由一个底座、一个云台和一系列测量仪器组成。

云台仪的发明使得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更加精确,为世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八、水钟:水钟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计时工具,用于测量时间。

它由一个钟体、一个水箱和一系列滴水装置组成。

水钟的发明使得中国古代时间的测量更加精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九、木牛流马:木牛流马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用于长途货运。

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

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

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一、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之指南车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古代那些超酷的天地人合一发明,就先从指南车说起吧。

指南车可不得了,在古代那可是相当于现在的GPS导航呢。

传说在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就出现了指南车。

那时候战场上硝烟弥漫,方向感很容易迷失,但是有了指南车,就能准确地辨别方向。

它的原理也是很有趣的,通过巧妙的机械装置,不管车子怎么转弯,车上的木人手指的方向永远是南方。

这就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呀。

天地之间,人们需要找到方向来进行活动,而指南车就像是联系天地与人的一个纽带。

古代的工匠们肯定是对天地规律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发明出这样神奇的东西。

比如说,他们知道利用磁石的特性来确定方向,这就是对天地自然的一种认识,然后把这种认识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和战争中,让人类更好地适应天地环境。

二、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之都江堰再来说说都江堰吧。

这个水利工程简直是古代智慧的超级结晶。

它坐落在四川的岷江上。

当时的人们想要利用岷江的水资源来灌溉农田,但是岷江的水患也很严重。

于是,李冰父子就想出了这个伟大的工程。

都江堰巧妙地利用了地形,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

在枯水期,内江的水可以灌溉农田;在洪水期,多余的水就可以通过外江排走。

这其中就蕴含着天地人合一的理念。

人们顺应天地间水流的规律,通过人为的工程建设,让天地的水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

农民们靠着都江堰灌溉的土地,种出了丰硕的庄稼,养活了无数的人口。

而且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作用呢,这足以说明古人对天地规律的把握是多么的精准,他们的智慧和这个伟大的工程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三、古代天地人合一发明之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也是古代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天地人合一发明。

这是古代中国人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结合气候、物候等变化而制定的。

比如说立春,这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大地开始复苏,万物生长。

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都有明确的时间点。

这就是人类按照天地的节奏来生活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指南针相传是在黄帝大战蚩尤时,用来辨认行军方向的工具。

指南车事实上是一种机械的装置,指南车在行进时,仙人的手都指着同一方向。

指南车的制作原理和指南针利用磁力指示方向不同。

在战国的时候,才出现真正利用磁铁的磁力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宋代的时候制造指南针的技术大有进步,间接的也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兴盛,与中国往来的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因此学会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到欧洲。

火药火药是方士在炼丹的过程中所发明的。

火龙炮好象一个火箭筒,在火龙炮的头尾各有两只小火箭,小火箭被点燃后会使火箭筒上升,然后点燃火箭筒里面的其他火箭,射向敌军,通常用与水战。

唐代的时候,火药已经被用于战争,宋朝的时候,已经有铁罐型的杀伤性武器。

中国的火药是经由蒙古人西征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的。

印刷术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书籍都是用手一本一本的抄写出来的,后来出现了拓印、雕版等印刷的方法,但还是很耗时费力,直到宋代的时候,毕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才使印刷技术大大的改进。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方块,一端刻上文字,称为活字印台。

印刷时,将活字印台依照文章内容排列,固定在涂有粘剂的底盘上成为活字版,然后在版上涂墨,再用纸覆压就可以印出文字了。

造纸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殷商的甲骨文中,然后有铸在钟鼎上的钟鼎文(又称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木简上,用绳索贯穿成册。

秦汉时代,文字是用笔书写在丝布上,直到东汉时代,宦官蔡伦将制纸的方法加以改良后,人们才开始大量的使用纸作为书写工具。

造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这种先进的技术经过一千多年后才传到欧洲。

12中国古代发明—指南车

12中国古代发明—指南车

教案
延续1.指南车的雏形是马拉动的车子,所以,两个轮子的指南车误差相对
较小。

那么就请将我们的指南车改造成两个轮子的车子,将不存在
差速齿轮的轴连接的前轮去掉。

2.安装一个能够套住马的转向装置,然后,将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木牛
流马套在车子前端。

一辆马拉的指南车完成了。

3.注意,同向的齿轮要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保证轮子和差速齿轮的转
速相同。

结合历史常识,改造指南
车,达到误差最小。

问答1我们这节课完成了什么项目?(指南车)
2指南车和指南针有何不同?(指南车是齿轮机械装置,指南针是磁石,
前者技术含量高。


3指南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车箱内部设置有一套可自动离合的
齿轮传动机构,既差速齿轮。

当车子行进中偏离正南方向,
向东(左)转弯时,东辕前端向左移动,而后端向右(向西)
移动,即将右侧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
方的大齿轮向右转动,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
人手臂仍指南方。


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孩子熟
练掌握指南车的基本工作
原理。

总结第一次上此课
助教:因学龄老师人数有限,并且学生没有全勤。

没有安排助教。

指导师搭建作品照片。

指南车历史典故

指南车历史典故

指南车历史典故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一个特别有趣的历史发明——指南车。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黄帝和蚩尤大战。

蚩尤特别厉害,他会施法术让战场上烟雾弥漫,黄帝的军队一下子迷失了方向。

这可怎么办呢?就在大家着急的时候,聪明的黄帝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发明了一种能指示方向的车子,这就是指南车。

有了指南车的帮助,黄帝的军队不再迷路,最终战胜了蚩尤。

后来啊,在三国时期,有个叫马钧的能工巧匠。

他听到了关于指南车的传说,心里就琢磨着要把这神奇的车子重新制造出来。

可是很多人都不相信他,觉得这只是个传说,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是马钧没有放弃,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真的造出了指南车。

人们看到指南车能够准确地指示方向,都对马钧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到后来,指南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改进。

每当有战争或者远行的时候,指南车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就像一个可靠的伙伴,始终为人们指引着正确的方向。

想象一下,在漫漫的征途中,军队依靠着指南车穿越山林,跨过江河。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无论道路多么曲折,指南车都坚定地指向目标。

它那小小的指针,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给予人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指南车的发明,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有智慧,再困难的事情也能做到。

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勇敢。

同学们,了解了指南车的历史典故,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希望大家也能像那些发明指南车的先辈们一样,充满智慧和勇气,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指南车的原理与内部结构

指南车的原理与内部结构

指南车的原理与内部结构指南车背景简介指南车是祖国文化瑰宝,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杰出的代表,早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本世纪初即开始了对指南车的研究,使古今学者津津乐道,各说不一。

现代研究者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局面,为使读者掌握要领,现今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指南车出现时间关于指南车的出现时间,有四种说法:一、西晋崔豹所著《古今注》及《志林》等古籍说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作大雾,黄帝造指南车为士兵领路。

二、《古今注》及《鬼谷子》等古籍说周公(即周武王弟)作指南车,是因“越裳氏”来进贡,迷失了归路,周公造“五乘”指南车,为他们引路。

三、刘仙洲在所著《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说指南车的发明应以古籍《西京杂记》记载为据,定为西汉。

四、王振铎在所著《科技考古论坛》中说“创造指南车者,当以三国时马钧为可信”,并引《魏略》所记来加以证明。

如何看待以上四种说法呢?从现有资料判断,知指南车的内部结构有两种可能性:利用机械系统之定向性或磁铁的指极性。

若以考古资料为据可知,中国齿轮出现的时间,在战国到西汉之间。

《宋史》记载了宋代两种指南车的具体结构,可知宋代的指南车肯定是齿轮传动系统,依靠机械传动系统的定向性。

则此种指南车出现时间不可能早在齿轮之前,上述所谓黄帝或周公造指南车之说都不能成立,尤其黄帝发明之说更早于车的发明时间。

以刘仙洲所说西汉已有指南车较为妥当。

至于王振铎主张三国有指南车说,则就更稳妥了,但将这说成指南车出现的时间就保守了些。

现今虽可知宋代两种指南车的内部结构确是机械系统,与指南针无关,但对其他朝代指南车的内部结构,未见任何古籍及参考资料,也就无法证明其他朝代指南车内部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但如指南车利用了磁铁的指极性,而指南车出现的时间不可能早过磁铁的发现,现今认为中国磁铁的发现时间为公元前三世纪,与黄帝与周公发明指南车矛盾。

日本指南车复原模型1 日本指南车复原模型22.指南车的发展和应用指南车在西汉出现后,许多朝代都有关于指南车的记载,从中可知此后历代都有指南车。

指南车原理分析

指南车原理分析

2
指南车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物理学、磁学等多个学 科领域,通过对指南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相 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3
指南车的发明和改进过程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 力的结合,为后来的定向导航技术和仪器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指南车的实用价值
在古代,指南车对于行军打仗、探险考察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在大规 模移动时保持正确的方向。
在现代,虽然GPS等现代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指南车在某些特定场合仍具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例如在野外探险、车载导航等场景中。
指南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01
指南车的出现促进了人类交通 和探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开 拓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
02
指南车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人 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对于人类 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使用耐磨损的材料来制造指南 车的机械结构,以延长其使用
寿命。
温度补偿
通过温度补偿技术,可以减少 温度对指南车性能的影响。
定期维护
定期对指南车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和使用寿
命。
05
指南车的意义与价值
指南车的科学意义
1
指南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定向导航工具之一, 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地球磁场的认识和应用取 得了重要突破。
机械磨损
指南车内部的机械结构, 如轴承和齿轮,可能会因 为长时间使用而磨损,影 响其正常工作。
环境因素影响
指南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 响,如温度、湿度和压力 等,可能导致其性能不稳 定。
指南车的解决方案
01
02
03
04
高性能磁铁
采用高性能的稀土磁铁,可以 增强指南车的磁性,减少磁性
衰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指南车
知识点:
1.了解指南车的历史;
2.搭建一辆指南车;
3.了解差速齿轮原理;
详解: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

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

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相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

黄帝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

指南车在西汉出现后,许多朝代都有关于指南车的记载,从中可知此后历代都有指南车。

皇帝在隆重场合才使用,皇帝的仪仗队中常不可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