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列表

合集下载

古代科技十大发明

古代科技十大发明

古代科技十大发明
1、风筝和滑翔机:风筝发明于公元前4世纪,最初以鹰为参照对象,后来又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改进。

大约在公元500年,悬挂式滑翔机开始使用。

2、纸币:在公元600-900年开始使用,比欧洲早了500年。

3、地动仪:发明于公元2世纪早期,用于探测地震。

4、钢铁冶炼:冶铁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早期,而钢出现在公元380年前后。

5、酒精饮料:中国出土的9000年历史的陶器证实,当时已有酒精。

到13世纪,酒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财政收入之一。

6、火药:可以追溯到公元800年前后,起初用来传递军事信号,后来被蒙古军队改良,制作出火炮。

(秦皇汉武注:其实宋朝就已经出现火炮)
7、活字印刷:毕昇发明了可重复利用的印刷术,改变了书本的制作工艺。

8、厕纸:公元6世纪开始在中国贵族中使用,比世界其它地方早了1300年。

9、船舵:中国在公元前1世纪开始使用,而欧洲直到1180年才出现。

10、罗盘(指南针):发明于公元4世纪前后,最初用来测定风水,使用天然磁石制作而成。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及人物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及人物

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可谓是举世无双。

以下将为大家列举我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及相关人物。

1. 指南针--许旌2. 火药--徐伟3. 洪武制--严思逢4. 灯笼--薛福成5. 调羹--杨仁成6. 天球仪--郑介奚7. 丝绸--范蕙8. 晴雨表--王恭9. 沉钟--陶憬10. 地动仪--张衡11. 针灸--华佗12. 黄鹤楼--崔珏13. 筒车--马钧14. 蠡--文挥15. 床榻--南宫子云16. 悬索桥--鲁班17. 船舵--郑当18. 控温酒壶--郑熊19. 开门挂锁--郑夷20. 或果--周至21. 葫芦--仍迎归22. 神锄--郤缺23. 古琴--师旷24. 轮船--郦轭25. 寒铁叶--桓良26. 采红菱--荆轲27. 啮耳螗--毛遂28. 举足轻重--白起29. 熊罴--杨朱30. 捉泥龟--尉缭31. 矩形土台--刚哙32. 掘井机--鼓子33. 水车--曹经34. 硴胡通匠-鬻子35. 穿丝猬--鬼谷子36. 磨盘--惠施37. 魏龙窟--鳝人38. 坤传宝--缪至39. 捶磨机--罏斯40. 阳翵--数台41. 三脚蒲--墨子42. 锡虚可胜--甘哩43. 瓮舟--输子44. 巧马--题焉45. 拐链匣--筚路46. 弑足--公孙龙47. 上约--索之48. 宗周颠倒--荀 sichu49. 橼臼--胜子50. 能声器--寻击51. 过我,贤我--纣产52. 苴族炎里--伊尹53. 旫旫旫旫旫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早54. 跪立--郑望55. 项目排名--刚禅56. 新曲得--张仪57. 乫乫--郑何58. 不丅之水--驺仑59. 凡鸟--长筦60. 茅屋为礄--马服61. 喇喏--扬62. 表字--繇63. 犯之齿--武子64. 拭秽--景巧65. 蓦荃--瞿延66. 四悼朔--谈季67. 初问范--吴人68. 衂术--市人69. 恒喪--范处70. 吊朔吏--诸君71. 係其目--愻小72. 嘒劳--示徙73. 鞅仆--鞅仆74. 是杠--析晋75. 酩酊--鞠绬76. 犹为湜吕--太公77. 石谞和歌--义渠78. 天慊--无尽79. 室自无天--同未央80. 就踽--官人81. 扶醉--同不迁82. 依物不摇--伯乐83. 弗石--姑射84. 参天九层--壹为85. 尘兹--徵凯86. 虚言止--太震87. 切缣--蹇叔88. 指法--谈赐以上即为我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及相关人物。

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

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

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发明名称发明者发明时间十进位制源于甲骨文公元前13世纪冶铁佚名公元前513年铜锡合金记录源于《考工记》公元前4世纪左右针炙源于《内经》公元前3世纪左右水力鼓风设备杜诗公元31年造纸术蔡伦公元105年左右瓷器佚名公元3世纪左右浑天仪张衡公元2世纪初《九章算术》刘衡公元260年左右圆周率计算祖冲之公元5~6世纪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贾思勰公元533~544火药源于沈括《梦溪笔谈》公元7世纪指南针源于沈括《梦溪笔谈》公元11世纪初活字印刷毕升公元1041~1048年间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公元1578年1955年,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非凡等,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争论了半个世纪的沙眼病毒病原学假说予以证实。

* 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

* 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该粒子是带奇异数的荷电重子的反粒子。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5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1966年,我国第一颗地对地核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72年,在水稻育种方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为首的科技人员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汝康等,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现了世界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

* 1980年,南京大学冯端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聚片多筹的倍频增强效应,使激光倍频增强效应提高数十倍,为功能材料中利用缺陷开创了新的途径。

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1、鼓: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

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

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

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

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

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

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

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

《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

《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

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

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

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

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

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即伏羲)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3、绳索: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

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

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

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

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针: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

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

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

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

作导航工具。

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

中国历史上十大科技发明

中国历史上十大科技发明

中国历史上十大科技发明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几千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发明创造,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十大科技发明:一、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发明。

早在公元前105年,汉朝宦官蔡伦就发明了造纸术。

这项发明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让文化传承更加便捷。

二、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指南针的诞生让航海和探险变得更加容易,也让中国成为了探险与发现领域的佼佼者。

三、火药火药的发明让中国的战争力量大大增强。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最大发明之一,也是世界科技史上一项卓越的伟大发明。

四、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印刷史中的最优秀的技术。

在技术上,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创造和发展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明智的头脑和勤劳的手。

五、农业古代汉族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因此农业技术对古代中国的长期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性和决定性作用。

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成就最先体现在农作物的选育上。

六、指南车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它能够指示方向,是中国古代军队中的重要装备。

指南车的出现让军队的作战效率大大提高。

七、造船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在江河探险和海外航行中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造船术的诞生为古代中国海上贸易、军事活动,以及航海探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筷子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筷子的使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既美化了文化形象,也改善了饮食卫生。

九、钟表钟表是人类时间观念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古代制作出了一些巨型制钟和大型水钟,并逐步演变为量度时间用的机械表。

十、丝绸中国古代的丝绸产业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十分独特而世界闻名的一个领域。

丝绸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贡献,不仅让中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也让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变化。

总之,这十大科技发明为中国及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加方便、更加美好的体验,更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卓绝成就。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简表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简表

一、造纸术1.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将植物纤维浆糊铺展在细竹篾上,晾干后即成纸张。

2.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古代书籍、文献的保存和传播,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火药1. 火药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

2. 火药的发明促进了古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发展,对世界军事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指南针1.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导航工具,最早用于河海航行的指引。

2. 指南针的发明对古代航海业的发展和世界地理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活字印刷术1. 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促进了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五、风车1. 风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能源转换工具,主要用于水利,提升水源和输送水利的工作。

2. 风车的发明改进了古代农业和水利工程,对古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六、丝绸1. 丝绸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栽培与纺织业之一,丝绸路的繁荣使我国古代成为亚欧大陆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

2. 丝绸的发明促进了古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火漆1. 火漆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涂料之一,用于装饰和保护建筑和器皿。

2. 火漆的发明改进了古代建筑和器皿的装饰工艺,对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八、榫卯结构1. 榫卯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传统结构,用于连接木构件。

2. 榫卯结构的发明提高了古代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震性,对古代建筑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简表一、造纸术1.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将植物纤维浆糊铺展在细竹篾上,晾干后即成纸张。

2.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古代书籍、文献的保存和传播,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火药1. 火药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

2. 火药的发明促进了古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发展,对世界军事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指南针1.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导航工具,最早用于河海航行的指引。

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发明有哪些

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发明有哪些

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发明有哪些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发明中国古代以其丰富的科技遗产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创新,创造了许多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发明。

1. 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之一,为航海和探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据记载,指南针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世纪)。

它的原理是基于地磁感应,利用磁力使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指南针的问世改变了人类航海和探险的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交流和发展。

2. 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的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了造纸术。

造纸术的出现,使得书写和信息传递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和广泛。

它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积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製瓷技术中国古代的瓷器制作技术世界闻名,代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顶峰。

早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国就已经开始生产高质量的陶瓷器。

而到了唐朝时期(公元618年-907年),中国瓷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巅峰。

中国的瓷器因其精致的工艺、绚丽多彩的彩绘以及耐高温等特点,一直备受世界各国的赞赏和推崇。

4. 车辆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车辆方面的发明独树一帜。

最古老的车辆之一是纺车,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时代。

在战争方面,中国古代还发明了战车,它功不可没地参与了中国各个朝代的战争。

此外,中国古代还发明了马车、囚车、舆等各种车辆,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5. 防御工事古代中国的防御工事在世界上也具有重要代表性。

著名的长城就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典型代表。

长城的建造始于公元前7世纪,历经多个朝代的修筑扩建,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防线。

长城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卓越成就。

其它各种城池、城墙、城楼等防御工事,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度。

中国古代17个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17个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17个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17个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期间发明创造了许多东西,其中有17项发明创造尤其出色,它们分别是:
一、造纸术:古代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使用细木板制作纸张,改变了人类记录信息的方式。

二、指南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航海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三、火药: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使战争武器取得了重大进步。

四、印刷术:古代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使传播信息取得了重大进步。

五、火炮: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炮,使战争武器取得了重大进步。

六、织布机: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织布机,使纺织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七、桥梁: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桥梁,使交通运输取得了重大进步。

八、火车: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车,使交通运输取得了重大进步。

九、火把: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把,使照明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十、火锅: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锅,使烹饪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十一、火箭: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箭,使航空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十二、按摩: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按摩,使医学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十三、拖拉机: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拖拉机,使农业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十四、火塘: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塘,使照明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十五、挖掘机: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挖掘机,使建筑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十六、火腿: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腿,使烹饪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

十七、火车轮: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火车轮,使交通运输取得了重大进步。

以上17项发明创造,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列表
鲁班(建筑)——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姓公输,名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

鲁班他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木工用的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铲子、铺首、钻、凿等,攻城用的可活动的云梯。

相传,锁也是鲁班发明的。

喻皓(建筑)——亦称预浩,是中国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筑师。

出生于杭州,他设计的最杰出的建筑是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安远门内开宝寺中的灵感塔。

他还写了一部木工手艺的书《木经》,共 3 卷。

他有造塔鲁班之称。

祖冲之(数学)——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刘微的割图术提出了л的更精确的上下界。

即3.1415926〈л〈3.1415927。

刘微(数学)——225-295年,魏晋时期的刘微,发明了割图术的方法,他取л值3.14。

他还发明了介线性方程组的新分法。

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几项和公式。

刘微应和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相提并论。

朱世杰(数学)——中国元代数学家。

1299 年编撰成中国第一本算学启蒙,从四则运算到天元术,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1303年,他又写成了《四元玉鉴》,把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这是一种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可包括4个未知数)。

欧洲到1775 年才提出同样的解法“消元法”。

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评价他所著的《四元玉鉴》是整个世界中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张衡(天文学)——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

对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天像个鸡蛋壳,地像鸡蛋黄,天大地小,他认为天壳之外还有无限的宇宙。

张衡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

他测量出了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尺的1/736,即29'24'。

他统计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约有2500颗。

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对天文学的突出贡献,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郭守敬(天文学)——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

他创制了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16 种仪表,仪器专门测量天体使用。

还制作了简仪,现存紫金山天文台。

郭守敬测定了黄赤交角。

法国科学家Laplace 提出黄赤交角变小理论,引用的根据就是郭守敬的。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做的同类测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石申(天文学)——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

书中标有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

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

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天文学)——隋代天文学家。

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

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

同时他把差岁改为75 年差一度。

一行(天文学)——唐代天文学家。

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

早在公元前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文学家)——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

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 日。

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天文学)——中国汉代天文学家。

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天文学)——中国宋代天文学家。

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

有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灯具)——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

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平面绘图)——224~271 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机械设计)——三国时代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

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

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曹魏人,是当时闻名的机械大师。

他不仅制造了指南车、记里鼓车,而且改进了绫机,提高织造速度;创制翻车(即龙骨水车);设计并制造了以水力驱动大型歌舞木偶乐队的机械等,可惜,他的生卒年并无详尽记载,只知道他当过小官吏,并因不擅辞令,一生并不得志。

到宋代,卢道隆于1027年制成记里鼓车,以及吴德仁于1107年同时制成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详情,则被记载于《宋史?舆服志》中。

记里鼓车又名记道车、大章车。

它是利用车轮带动大小不同的一组齿轮,使车轮走满一里时,其中一个齿轮刚好转动一圈,该轮轴拨动车上木人打鼓或击钟,报告行程,第一个在史书中留下姓名的记里车机械专家,是三国时代的马钧。

记里鼓车是减速齿轮系的典型。

它也是现代计程车、计速器的重要祖先。

它的报告里数的设计,也是近代所有机械钟表中报时木偶的始祖。

李春(桥梁设计)——605~617 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

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发明家)——汉代,在180 年生于长安。

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科学家)——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造纸)——62~121 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

105 年将此发明报皇帝。

于114 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

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

12 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

13 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

14 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

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昇(活字印刷术)——1041~1048 年,中国北宋人。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水力鼓风机)——91~不祥,河南人。

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

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

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1100 年。

浦元(淬火技术)——三国时期。

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算经)——三国时期,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数学)——中国数学家。

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数学)——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发明家)——宋朝,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

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

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思想家)——公元前400 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墨经》中记载的研究成果有:光的直线传播、物影的生成、双影的生成、光的反射现象、物象大小所关涉的条件、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等若干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是“小孔成像”理论。

数学(已科学地论述了圆的定义)、力学(提出了力和重量的关系)等自然科学的探讨,可惜的是,这一科学传统也因此书在古代未得到重视而没能结出硕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