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操作
(完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使用

应用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
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我们实验室主要是用来测物质的光度以求得物质的浓度或者酶活。
基本原理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A= kcl式中比例常数k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c为吸光物质浓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组成各种型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其基本结构来说,都是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指示系统。
1.光源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单色器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单色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色散元件的质量。
色散元件常用棱镜和光栅。
3.吸收池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者不能用于紫外区。
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0.1~10cm之间,其中以1cm光径吸收池最为常用。
4、检测器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5、信号显示系统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和数字显示装置等。
操作步骤操作之前1.1开启电源进行初始化开启主机电源,分光光度计将按屏幕所显示的项目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下图所示。
所有项目检测完毕,初始化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min(若使用多池检测需5min)。
每个项目进行初始化操作时将被加亮显示,当初始化完成后,该项右边的星标也将加亮显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普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普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本文将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应用以及操作步骤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利用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根据光的波长范围,可分为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两部分。
紫外光区的波长范围为200-400 nm,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为400-800 n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源产生的光经过样品后,被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接收,形成光谱图,再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样品溶液的吸收特性会使光强发生变化,根据吸光度与物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科研和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生物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浓度测定和纯度分析,如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核酸的纯度检测等。
2. 药物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药物的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如药物溶液的吸光度测定、药物的光解动力学研究等。
3. 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水质、大气和土壤等环境样品的污染物分析和监测,如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等。
4. 食品安全检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食品中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如食品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食品中防腐剂的测定等。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实验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打开仪器电源,并预热一段时间,使光源和光电二极管稳定工作。
2.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检测器,设置光的波长范围。
3. 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注入样品池中,并调节样品池的位置,使光线通过样品溶液。
(完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使用

应用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
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我们实验室主要是用来测物质的光度以求得物质的浓度或者酶活。
基本原理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A= kcl式中比例常数k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c为吸光物质浓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组成各种型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其基本结构来说,都是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指示系统。
1.光源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单色器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单色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色散元件的质量。
色散元件常用棱镜和光栅。
3.吸收池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者不能用于紫外区。
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0.1~10cm之间,其中以1cm光径吸收池最为常用。
4、检测器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5、信号显示系统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和数字显示装置等。
操作步骤操作之前1.1开启电源进行初始化开启主机电源,分光光度计将按屏幕所显示的项目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下图所示。
所有项目检测完毕,初始化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min(若使用多池检测需5min)。
每个项目进行初始化操作时将被加亮显示,当初始化完成后,该项右边的星标也将加亮显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操作.ppt

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
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3)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基于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
朗伯-比耳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
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
朗伯-比耳定律
一、透射率T%
dT d lg T 0.434 bdc T
将上两式相比,并将 dT 和 dc 分别换为T 和 c,得
c 0.434T c T lg T
当相对误差 c/c 最小时,求得T=0.368 或 A=0.434。即当A=0.434 时,吸光度读数误差最小! 通常可通过调节溶液浓度或改变光程 b来控制A的读数在0.15~1.00范类型来自3.比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由同一单色器发出的光被分成两束,一束直接到达检测器,另一束 通过样品后到达另一个检测器。这种仪器的优点是可以监测光源变化带
来的误差,但是并不能消除参比造成的影响
UV-2550的特点
6 挡狭缝可选
PC 控制存储、调用方便 可采用复制、拷贝方法在电子表格和字处理软件中处理数据和打印报 告 可加载膜厚、动力学、多波长、色彩分析等软件 DDM(双闪耀波长双单色器)降低杂散光,提高长波长区的能量响应 (UV-2550)
它的作用是放大信号并以适当方式指示或记录下来。现在一般的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计算机控制和主机单片机控制两种类型,功能基本 类似。
类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很多,但可归纳为三种类 型,即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比例双光束 分光光度计。
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经单色器分光后的一束平行光,轮流通过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以 进行吸光度的测定。这种简易型分光光度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 容易,适用于常规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样品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或透射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对正确操作和数据解释非常重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和兰伯特-比尔定律。
比尔-朗伯定律描述了光线通过溶液时,光线的强度与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即I=I0e^(-εbc),其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入射光强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光程,c为溶液浓度。
兰伯特-比尔定律则描述了溶液对光的吸收与光程和溶液的吸光度成正比。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是利用光源发出的一束宽谱光通过样品后,光检测器测量出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或透射情况。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和兰伯特-比尔定律,可以得到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通过测量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可以得到样品的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常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室和光检测器等部件。
光源发出的宽谱光经过单色器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单色光通过样品后被光检测器检测,得到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通过测量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可以得到样品的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简单而有效,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可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光源、单色器和光检测器,以及正确操作仪器和处理数据,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总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和兰伯特-比尔定律的,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了解这一原理对正确操作仪器和解释数据非常重要,也有助于更好地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实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介绍及使用

32
在measure中选择波长wavelength,在Calibration中选择 “1st order”, “2st order”, “3st order”,也可以不校准。 在concertration中键入标准浓度单位。
3. Instrument
可编辑ppt
33
4 standards标准参数设置 键入标系的样品浓度及名称
可法可以开始测量: ❖ 使用菜单方式
选择[Spectrophotometer]菜单下Start]选项开始测量 ❖ 使用按钮方式 :按按钮 开始测量 ❖ 如果要终止扫描按按钮 。
可编辑ppt
29
二光度扫描
开始 方法设定
样品名输入 将空白样品分别放入参比池和样品池
进行用户基线校正 将样品放入样品池 开始测量
打印数据
可编辑ppt
30
开始测量
测量参数设置
在[Edit]菜单中选择[Method…]选项。出现下列设置窗口.
可编辑ppt
31
具体操作程序
Method:
1. general: Measurement测量方式选择Photometry(光度 计测量)
2. Quantitation定量参数设置页面: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范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和透射能力。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分析和确定物质的结构、浓度和反应性质。
本文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于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不同的原理。
当物质受到光的照射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使其能级发生跃迁。
通过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可以得到物质的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利用光源发出连续的光,经过样品后,光会被检测器检测到,产生一个光谱图。
根据光谱图上的吸收峰值的强度和波长,可以推断出物质的浓度和化学结构。
二、应用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研和实验室工作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范围:1. 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测定溶液中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其他化合物的浓度。
通过测量吸收峰值的强度,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2. 生物医学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测量DNA、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浓度和纯度。
这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非常重要。
3. 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监测水和大气中的污染物。
通过测量样品中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可以评估环境质量并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4. 食品安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非常重要。
三、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样品处理:样品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稀释、过滤和提取等。
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光程选择:光程是光通过样品的距离,通常使用1 cm的光程。
如果样品浓度较低,可以选择更长的光程以增加吸光度。
3. 波长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进行测量。
紫外光谱通常在200-400 nm范围内进行,可见光谱通常在400-800 nm范围内进行。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散射、透射等作用来测定物质浓度、反应动力学及化学反应机理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光源产生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汞灯或钨丝灯等等不同类型光源来产生光束。
2. 光路调整:由于光线的路径可能会被样品和其他仪器元件所阻挡,因此需要调整光路来确保光线经过样品等其他元件。
3. 样品吸收:样品通常以溶液的形式出现。
样品吸收将光子从光束中吸收,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测量的是样品所吸收的光的强度。
4. 光强测量:光束经过样品后,未被吸收的光强度被测定,即光源放出的强度减少之后的光强度。
这种方法能够确定样品固有光谱的自然,非样品吸收产生的光子变化。
5. 计算吸光度:通过比较吸收光谱中的样品与参考物而测量得到样品浓度。
吸光度通常通过使用比色皿照射样品和一个对比样品来计算。
基本上可以通过照射两个样品,找出它们或其他标准的吸光度值(或利用外部质控应用原理)。
6. 分析数据:使用数据处理软件或手持计算器来计算得出测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KOH 溶液(0.05mol/L)的吸光度 A,调整光度计使其A 达到指定的
吸光度。
故障修理
1、光度计初始化失败 1)光度 度没电源(检查风扇是否转动),软件没有出现初始化屏幕。 (光度计状态窗口报告OFF。)
检查项目
电源线 保险丝 插入插座 更换新的
处理方法
2)光度计电源接通,但软件初始化屏幕没有出现,不能和光度计连接。 (光度计状态窗口处于OFF。)
分析条件选择
三、参比液选择 1.溶剂参比:试样组成简单、共存组份少(基体干扰少)、显色剂不吸
收时,直接采用溶剂(多为蒸馏水)为参比;
2.试剂参比:当显色剂或其它试剂在测定波长处有吸收时,采用试剂作 参比(不加待测物);
3.试样参比:如试样基体在测定波长处有吸收,但不与显色剂反应时,
可以试样作参比(不能加显色剂)。
分析条件选择
四、干扰消除
1. 控制酸度:
配合物稳定性与pH有关,可以通过控制酸度提高反应选择性,副反应减少,而
主反应进行完全。如在0.5MH2SO4介质中,双硫腙与Hg2+生成稳定有色配合物,而与 Pb2+、Cu2+、Ni3+、Cd2+等离子生成的有色物不稳定。 2. 选择掩蔽剂 3. 合适测量波长 4. 干扰物分离 5. 导数光谱及双波长技术
它的作用是放大信号并以适当方式指示或记录下来。现在一般的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计算机控制和主机单片机控制两种类型,功能基本 类似。
类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很多,但可归纳为三种类 型,即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比例双光束 分光光度计。
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经单色器分光后的一束平行光,轮流通过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以 进行吸光度的测定。这种简易型分光光度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 容易,适用于常规分析。
可见
红外
微波
无线电
真空紫外
近红外
核磁共振
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原理
1)分子吸收光谱的形成过程:
运动的分子外层电子----吸收外来外来辐射----产生电子能级跃迁---分子 吸收谱。 2)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 收 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
去掉杂物重新初始化。 纠正样品室门,重新初始化 。
故障修理
2、扫描故障
1)扫描或数据杂乱(不在指定的范围内) 检查项目 狭缝宽度 处理方法 狭缝可能设置太窄。设置更宽狭缝,作新基线,重新扫描。
参比样品
参比吸收可能太高,检查这路光束的吸收值,如果大于 2.0Abs,动态范围限制可能引起扫描噪音。把参比样品放到 参比池固定架上,而把另一个参比样品放在样品光束上,以平 衡能量。
4、安装地点具备可靠的仪器接地端子
保养
四、清洁仪器外部和样品室
1、使用软布稍微蘸取水,或水溶液或者中性清洁剂溶液轻柔搽拭 外表面。避免蘸取过量而导致流入仪器内部。 2、清除样品室内残留液体样品,防止蒸发,避免腐蚀样品室。 五、波长准确度检查(每半年一次) 利用氘灯的两个特征波长峰486.0nm和656.1nm来检查波长的 精确度。
A bc
比a更常用。越大,表示方法的灵敏度越高。与波长有关,因 此, 常以表示。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结构Biblioteka 类型UV示意图仪器结构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数 据系统五部分组成。
一、光源
对光源基本要求:足够光强、稳定、连续辐射且强度随波长变化小。 1. 钨及碘钨灯:340~1500 nm,多用在可见光区;
2. 氢灯和氘灯:160~375nm,多用在紫外区。
二、单色器(Monochromator) 在UV-Vis光度计中,单色器通常置于吸收池的前面(可防止强光照
射引起吸收池中一些物质的分解)
仪器结构
三、吸收池(Cell,Container): 用于盛放样品。可用石英或玻璃两种材料制作,前者适于紫外区和 可见光区;后者只适于可见光区。有些透明有机玻璃亦可用作吸收池。 四、检测器: 硅光电池、PMT、PDA 五、数据系统
类型
3.比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由同一单色器发出的光被分成两束,一束直接到达检测器,另一束 通过样品后到达另一个检测器。这种仪器的优点是可以监测光源变化带
来的误差,但是并不能消除参比造成的影响
UV-2550的特点
6 挡狭缝可选
PC 控制存储、调用方便 可采用复制、拷贝方法在电子表格和字处理软件中处理数据和打印报 告 可加载膜厚、动力学、多波长、色彩分析等软件 DDM(双闪耀波长双单色器)降低杂散光,提高长波长区的能量响应 (UV-2550)
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
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3)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基于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
朗伯-比耳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
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
朗伯-比耳定律
一、透射率T%
检查光源电机位置 检查波长扫描电机2位置(主单色器) 检查波长扫描电机1位置(前单色器) 卤素灯最大能量定位 检查波长源位置 检查卤素灯能量 氚灯最大能量定位 检查氚灯能量 检查0NM波长位置
15
待命
初始化完毕
故障修理
3)在初始化阶段出现的错误(红色标记出现) 初始化错误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初始化步骤 1-7(UV-2401/2450) 1-8(UV-2501/2550) 检查项目 处理方法 这些项目的初始化失败需要 通过岛津制作所或其指定代 理商来处理。
检查项目
处理方法
RS-232系列电缆 UV-2401/2501PC 确认已固定好光度计和电脑上的连接器端口.选择“Acquire( 导入)”菜单下的“Utilities(工具)”,通过选择“ON” 键建立与光度计的通信。初始化屏幕出现。
故障修理
步骤
1 2
检查项目
LSI 初始化 ROM 检查 参数初始化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辐射波长为横坐标
作图,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或吸收曲 线,据吸收曲线的特性(峰强度、位置及 数目等)研究分子结构。
应用
二、定量分析 1. 单组份定量方法 1)标准曲线法 2)标准对比法 该法是标准曲线法的简化,即只配制一个浓度为cs的标准溶液,并
测量其吸光度,求出吸收系数k,然后由Ax=kcx求出cx
三、UV-Vis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及分析条件选择
应用
一、定性分析
不同物质结构不同或者说其分子能
级的能量 ( 各种能级能量总和 )或能量间
隔各异,因此不同物质将选择性地吸收 不同波长或能量的外来辐射,这是 UVVis定性分析的基础。 定性分析具体做法是让不同波长的 光通过待测物,经待测物吸收后,测量 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吸光度A),
围内。
分析条件选择
二、反应条件选择 1.显色剂的选择原则: 使配合物吸收系数 最大、选择性好、组成恒定、配合物稳定、显 色剂吸收波长与配合物吸收波长相差大等。 2. 显色剂用量:
配位数与显色剂用量有关;在形成逐级配合物,其用量更要严格控
制。 3. 溶液酸度:配位数和水解等与 pH 有关。
4. 显色时间、温度、放置时间等。
该法只有在测定浓度范围内遵守 L-B定律,且cx与cs大致相当时, 才可得到准确结果。
2. 多组分定量方法
由于吸光度具有加合性,因此可以在同一试样中测定多个组份。
分析条件选择
一、仪器测量条件 由于光源不稳定性、读数不准等带来的误差。当分析高浓度的样品 时,误差更大。 由L-B定律: 微分后得:
A lg T bc
dT d lg T 0.434 bdc T
将上两式相比,并将 dT 和 dc 分别换为T 和 c,得
c 0.434T c T lg T
当相对误差 c/c 最小时,求得T=0.368 或 A=0.434。即当A=0.434 时,吸光度读数误差最小! 通常可通过调节溶液浓度或改变光程 b来控制A的读数在0.15~1.00范
透射光 I
入射光I0
光程长b
I 透射率 T% = × 100% I0
朗伯-比耳定律
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A与其浓度和液层厚度
成正比,即
A kbc
k 为比例系数,与溶液性质、温度和入射波长有关。 当浓度以 g/L 表示时,称 k 为吸光系数,以 a 表示,即
A abc
当浓度以mol/L表示时,称 k 为摩尔吸光系数,以 表示,即
保养
二、工作台要求 1、可承受压力 35Kg+25Kg(PC) 2、最小尺寸 :长:1120mm,宽:710mm,高:520mm
三、电源要求
1、供电电压:100/120/220/230/240V 交流±5% 50/60Hz 2、功率消耗:约190VA
3、保险丝使用:100 - 120V供电,5A ;220 - 240V供电,3.15A
光源可能发生故障。检查是否是相对应的操作范围的光源配置 。如果需要请更换。 处理方法 交换样品重新进行基线的校正。 用“MEDIUM”或更低的扫描速度进行基线的校正。 用宽波长范围进行基线的校正。 一些可选样品室可能改变基线。附件装配好后重新执行基线 校正。
光源 2)基线不平 检查项目 高吸收样品 “FAST”扫描速度 波长范围可能太窄 可能使用了样品室可选 配件
类型
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经单色器分光后经反射镜分解为强度相等的两束光,一束通过参比 池,一束通过样品池。光度计能自动比较两束光的强度,此比值即为试 样的透射比,经对数变换将它转换成吸光度并作为波长的函数记录下来。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一般都能自动记录吸收光谱曲线。由于两束光同 时分别通过参比池和样品池,还能自动消除光源强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