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合集下载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课件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课件

【课堂演练】
1.“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
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
(D)
A.创办京师同文馆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废除八股文
D.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2.“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
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由此可知《申报》的创办 ( C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 答:由培养官僚士绅发展为培养近代实用人才;新式学堂侧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 知识。
(2)据材料二指出1895年前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变化,并结合史实概括这一 变化的时代背景。 答:变化:翻译日本书籍的数量大大增加;翻译日本书籍以社会科学类居多。背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失败;资产阶级革命 运动兴起(辛亥革命)。 (3)据材料三指出“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的含义,并分析这一“新陈代谢”对近 代社会产生的作用。 答:含义:新式的专业人才逐渐取代了传统知识分子。作用:满足了近代社会对各 行各业专门人才的需要。
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这里的
“时代的最强音”是 ( A )
A.宣传爱国救亡 B.批判封建礼教 C.实现民主共和 D.弘扬民族文化
5.1905年,适逢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忽然触发
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电影的灵感,他将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的若干片段拍摄成
作品 《阿Q正传》
《子夜》
塑造形象 在封建势力压榨下的落后的农民形象 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共26张PPT)

被日军轰炸后的
商务印书馆
民国有影响的出版机构
中华书局
开明书店
生活书店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 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文学艺术的成就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的代表作
郭沫若著
茅盾著
曹禺著
巴金著
老舍著
徐悲鸿著
• 徐悲 鸿
• 中国画家、美 术家。江苏宜 兴人。少时即 刻苦学画,后 留学法国。善 油画、国画, 尤精素描,以 画马驰名中外。
• 京师大学堂教职 工合影
•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 为北京大学
• 科举制度的废 除 •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
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 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 • ——张之洞 • 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要废 除科举制度? 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 —— 梁启超 第之心 ……学堂决无大兴之望。
《歌女红牡 丹》第我国 1931年拍摄 的第一部有 声电影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奖的影片——《渔光曲》剧 照
新式教育的开端
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 堂
福州船政学堂 京师同文馆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
在天津创办的北洋西学堂
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
• 京师大 学堂
• 1898年设立京师 大学堂
•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由九个乐章 组成。1939年作于延安。以黄河两岸人 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祖 国的伟大和人民的勤劳勇敢。音乐气势 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体 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 的拼搏精神。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 影是1905年拍摄 的、由京剧大师谭 鑫培先生主演的京 剧片《定军山》。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 (共34张PPT)

《湘江学报》 《湘报》
《强学报》 《时务报》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新闻出版发展多舛
“专制之国家,最恶报馆……中国尤甚也。”
邹容(1885年—1905年)
1856年-1860年
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曾国藩
李鸿章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新式教育应时而生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1856年-1860年
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兴学强国”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盛宣怀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900年
清末新政
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 育文化 事业的 发展》 课件 (共34张PPT)
新闻出版应时而长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5张PPT)

延安新华书店旧址
现代化的新华书店
三、文学艺术
1、文学:
鲁 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 郭沫若:《女神》 茅盾:《子夜》 曹 禺:《雷雨》 巴金:《家》 老 舍:《骆驼样子》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 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
文学巨匠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第一部有声电影: ________1_9_3_1_年__《__歌__女__红__牡__丹__》___。
(3)近代著名电影明星:_赵__丹__、__周__璇__。
(4)经典影片: _《__十__字__街__头__》__《__马__路__天__使__》__《__渔__光__曲__》_
《定军山》剧照
⑥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要阵地 ___新__华_书__店_____。
1912年商务印书馆在 棋盘街(今河南路211号) 建造的总发行所新楼
是近代中国人 创办的第一个也 是规模最大的文 化出版机构。
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 图书发行企业,1937年成 立于延安,因该书店在中 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 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 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 与发售处之一。
1872年诞生的 《申报》,该报内容 丰富,刊载有新闻、 评论,还有商品和服 务类的广告等等。从 报纸中,人们可以得 到社会生活、国内和 国际的许多信息。
④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 版机构___商__务__印__书__馆___。
⑤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_中__华___书__局____、 _开__明___书__店____、生___活__书___店_____。
我国第一部无声 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 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 生主演的京剧片《定 军山》。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绘画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 造诣精深。
齐白石的作品
绘画
2017年12月17日晚,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
亮相拍场,最终以 9.315亿 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
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绘画
代表作品《愚公移山》《六骏图》
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
借用寓言故事表达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团 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 信念。
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
影响
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中国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一批批人才, 他们都是哪里培养的?
时期 新式学堂新的式创学办校,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
洋 时务期运化代动知教育识同文做,馆培出、了养福重了州一要船贡些政献近学堂代。等人才,京为师中同国文近馆
甲午战争 之后
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 期间
《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天津的《大公报》、 上海的《新闻报》和延 安的《解放日报》,是 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上海的《东方杂志》、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 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
较大的刊物。
我国不同时期的重要报刊
时期
报刊
宣传思想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国闻报》 维新变法
八年级上册
单元概述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 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 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 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在 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26课《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26课《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9张PPT)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12年 1914年 1916年 1918年 民族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③: 主要集中在 沿海沿江的大 城市
(第25课·第二部分)
轮船招商局出租的轮船 来自日本的黄包车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
下列交通工具中,最先传入中国的是 A. 轮船、汽车 C. 汽车、飞机 B. 飞机、火车 D. 轮船、火车
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很多 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人门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B. 极大地促进商品的流通 C. 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D. 有利于清政府摆脱列强的控制
所处时段
近 代 民 族 工 黄金时代 业 (“短暂的 的 曲 春天”) 折 发 受挫, 展 甚至 受摧残
产生、 从洋务运动时期 到甲午中日战争 缓慢发展 后
发展or受挫的主要原因 ①受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 的客观促进 ②_________加深了中华民族 危机,使很多人走上了 “________”之路
鸿 生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①: 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三座 大山”的压迫, 发展曲折、落后
根源: 近代中国处于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轧花厂,因 惧怕官吏们的反对,表面上不得不借助日本人 的保护。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中外合办工厂 B. 外国大力支持民族资产阶级 C. “三座大山” D. 民族工业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的巨变(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颁布了______ 剪辫 、______ 废缠足 易服 和_______ 等法令。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4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45张PPT)
1916年至1940年,先后任北京大 学校长兼中法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 长。其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 ;主持制定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个法 令——《大学令》;倡议创建国立中央 博物院。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也是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1902年( 壬寅年)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办,是中国迄今发行时 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36年4月10日上海版发刊 ,1966年9月10日停刊。版本包括:泰兴《大公 报》 、香港《大公报》 、天津《大公报》、上海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 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 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 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 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 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 向。”
(2) 郭沫若的《女神》 茅盾的《子夜》 曹禺的《雷雨》 巴金的《家》 老舍的《骆驼祥子》
《东方杂志》创办于清(1904年3月)时 ,终于1948年12月,共四十四卷819号(期 )。发文22442篇、图画12000多幅、广告 14000多则等,历时近46年。以“启导国民 ,联络东亚”(创刊号发刊词)为宗旨,是 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是中国杂志 中“最努力者”,也是“创刊最早而又养积 最久之刊物”(王云五)。有“百年老刊” 、“刊中寿星”、“民国十大善本之一”、 “藏界不倒翁”、“传世文章最富”、“澎 湃学门,大匠如云”、“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传世名作”、“盖代名刊”、“知识 巨擘”等盛誉,影响较大。可谓春蕾独卉, 一帜永红。
5、电影
《定军山》 ——1905年,中国自己拍 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1931年拍摄的第一部 有声电影

第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群 鼠 图

齐白石作品欣赏
徐悲鸿(1895-1953)
中国画家、美术家。江苏宜兴人。少时即刻 苦学画,后留学法国。善油画、国画,尤精 素描,以画马驰名中外。
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田横五百士
田横,是我国古代著名义士。 田横一家是秦末抗秦部队之一。汉高祖统一天下后,田横同他的战友五百人困
知识拓展
古 代 通 讯
古代驿站鸡鸣驿
烽火台
近 现 代 通 讯
3、照相和电影,20世纪初,西方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1) 照相机
(2)早期电影
1905年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 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 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第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的创办 认真读课文,填写下表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战争后 百日维新期间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北洋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
京师大学堂
新课讲授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的创办
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
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 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 重要贡献。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 近代反封建斗争中最彻底、影响最广泛 的思想家。1902年赴日留学,原学医后 弃医从文。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第 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 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
《狂人日记》,作品无情批 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一篇 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中华书局
生活书店
开明书店出版的书籍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延安新华书店旧址
现代化的新华书店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 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二.文学艺术成就
1.文艺成就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随堂演练
1.中国近代的新式学堂最早出现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B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时务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歌女红牡丹》剧照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 红牡丹》。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赵丹
周璇
赵丹、周璇等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
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课堂小结
教育 教育:京师大学堂等新式报刊:《申报》《大公报》《新青年》
文 化 事
业的 出版: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店 发展

文学:鲁迅《狂人日记》
的 发
文学
绘画:齐白石、徐悲鸿
展 艺术 成就 歌曲:聂耳、冼星海
电影:《定军山》《歌女红牡丹》
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民国时期著名的刊物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4.出版业的发展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 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 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 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 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 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3.影视艺术的发展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早期照相机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慈禧太后画像及照片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 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 片《定军山》。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2.典型代表 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
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 文。 《阿Q正传》,深刻解 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 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 之作。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A.鲁迅 B.郭沫若 C.老舍 D.巴金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5.下列作品属于鲁迅的是( D)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新课导入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 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 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 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 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 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 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 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 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 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 化事业的发展。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3.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 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
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B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4.《家》这部白话小说是谁创作的( D )
3.新闻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 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1872年在上海创刊,1949 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 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 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 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 史的"百科全书"。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2.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 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 除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 国学制。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学习目标
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 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
2.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 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新课讲授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的创办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 同文馆、福州船政
动时期
学堂等
甲午战 北洋西学堂
争之后
百日维 京师大学堂
新期间
新式学堂的创办, 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 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 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 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京师同文馆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京师大学堂原址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 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作者
作品
作者
鲁迅 《狂人日记》 老舍
《阿Q正传》
郭沫若 《女神》 徐悲鸿
茅盾
《子夜》 聂耳
曹禺
《雷雨》 洗星海
巴金
《家》
作品 《骆驼祥子》
《愚公移山》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 写意兼长,造诣精深
齐白石的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代表作品《愚公移山》《六骏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