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科学史 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生命科学史专题-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生命科学史专题-

生命科学史专题主讲教师:毕诗秀一、考试说明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⑴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⑵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二、生物学重大发现(生命科学史)的启迪生命科学发现史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成为结论的知识,更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

后者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中重点强调的,同样也会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

三、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生物学重大发现细胞膜结构模型的研究酶的发现过程光合作用发现史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过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NA半保留复制的探究过程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发现遗传密码的破译生长素的发现……四、典型例题1.请回答下列与研究细胞膜结构有关的问题⑴1895年,Overton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胆固醇、甘油等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的物质透过细胞膜相对困难;另外有人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水解,这些事实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

从真核细胞分离出纯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它的膜混杂。

哺乳动物细胞内其它的膜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而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内膜系统,将其用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

⑶1925年,荷兰科学家高特和戈来格用丙酮酸将红细胞膜的骨架物质抽提后,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这个现象说明。

⑷1970年,科学家进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膜蛋白抗体和鼠膜蛋白抗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这些抗体。

高中生物精品练习:植物生长素

高中生物精品练习:植物生长素

作业(十五)植物生长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通过实验确定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部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到尖端下部C.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温特实验中放置空白琼脂块是为了证明琼脂块不是影响实验的因素2.如图所示的四组图表示了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历程,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1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B.图2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图3说明弯曲生长是尖端下部生成的物质且感受光刺激不均匀造成的D.图4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或③④进行对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4.由实验得知,胚芽鞘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整个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5.下图a、b、c、d表示对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的实验,d中胚芽鞘被纸盒罩住,纸盒和胚芽鞘一起旋转,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弯向光源生长B.b直立生长C.c向光弯曲生长D.d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C.生长素不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通常是生长旺盛的区域B.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来的C.生长素在植物任何部位的运输方式都是极性运输D.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的伸长生长和细胞分化8.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类似,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B.生长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也能诱导细胞分化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因此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D.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二、实验题(1)乙图中曲线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

高中生物练习

高中生物练习

高中生物练习一、单选题(30分,每题2分)1.图所示为一个未受破坏的岩石断面及在每层所发现的化石物种(用①~⑤表示),I→V表示由近及远的5个地质年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①比较高等、结构比较复杂B.物种②不可能由物种①进化而来C.从Ⅲ到Ⅱ可能发生了环境巨变D.物种⑤一定生活在陆地环境中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

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B.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这一事实提供了进化的胚胎学证据C.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可用于分析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和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这可以作为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证据3.科学家比对了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的相应DNA序列,得出如下四种生物之间的进化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应DNA序列相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相应DNA序列相似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B.分析上述生物的相关蛋白质的结构也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C.黑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相同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比通过比较DNA序列更可靠和全面4.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D.生存斗争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害变异也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并不一定越适应环境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D.适应不仅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6.抗生素对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末附答案)2022届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必练题总结

(文末附答案)2022届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必练题总结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B.施旺和施莱登认为“新细胞可以通过老细胞分裂产生”C.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该学说认为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可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2、下列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说明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C.多细胞生物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具有统一性D.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含有蛋白质和核酸,说明生物界在组成成分上具有统一性3、人们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以下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A.痢疾杆菌具有细胞壁B.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膜C.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D.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质4、春暖花开时节,常常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土腥味多来自于疏松土壤中放线菌的代谢产物,除此之外,土壤中还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等。

关于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放线菌有细胞骨架,在细胞核中转录产生mRNAB.放线菌有细胞壁,因不具有线粒体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C.细菌的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细菌、酵母菌和霉菌都含有合成蛋白质所需的的细胞器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综合题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据图回答:(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科学史 (共18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科学史 (共18张)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小组成员沃森在得到DNA是遗 传物质的充分证据后,由于 当时DNA是遗传物质的机理并 不清楚,刺激了他研究DNA结 构的想法,导致了他与克里 完美的互补合作,因为克里 克有句名言:“如果不能研 究功能,就去研究结构。”
2019/2/12
10
沃森、克里克成功原因之一——完美互补
英国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专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晶体的 家罗莎琳德·弗兰克林 X射线衍射照片,这张照片 (R.Franklin,1920—1958) 正是发现DNA结构的关键。
2019/2/12 13
沃森、克里克成功背后的英雄之二
奥地利量子物理学家埃尔文·薛定谔(Erwin Schro— dinger,1887—1961)
18
沃森、克里克成功其他原因:
良好心态
目标一致
借鉴他人
大胆假设、细 心求证、百折 不挠、虚心求 教、不断汲取 新知。
认准DNA必定 会是一个业绩 骄人的绩优股
借鉴诺贝尔 奖获得者鲍 林成功地用 模型方法提 出蛋白质的 α螺旋理论
2019/2/12
12
沃森、克里克成功背后的英雄之一 ——X射线晶体学领域的英格兰玫瑰
1953年1月30日
2019/2/12
7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之路
1953年4月25日
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 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 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
2019/2/12
8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共获诺贝 尔奖。
2019/2/12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森、克里克成功原因之一——完美互补
2019/2/12
15
沃森、克里克成功背后的英雄之四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

三人相关理论告诉我们: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 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 D.生物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伽利略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牛顿在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力学进行了补充发展,可见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中的“共同”,D项中的“终于打破了”表述均不符合史实。

2.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

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A.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答案】A【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被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世界起源的问题,也没有否定神创说的信息,故D项错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他们开始带着同样的认识转而思考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性的思考,故A项正确。

3.《天体运行论》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16、17世纪科学史上可相媲美的两部伟大著作。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正确概括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B.推动了启蒙运动向科学世界的进军C.解放了思想使科学突破神学束缚D.促进了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答案】C【解析】《天体运行论》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所著的一本讲述他自己的天文学说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两部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会宣传的思想,解放了思想,使得科学突破了神学的束缚,C正确;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并不准确,排除A;B是牛顿力学体系的作用而非哥白尼的著作的影响,排除;哥白尼的著作并未促成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排除D。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练习卷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练习卷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第1课时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题组一激素的发现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的发现使人类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新的认识B.促胰液素能够强烈促进食物的消化C.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稀盐酸刺激后分泌的D.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2.观察下图,下列是关于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稀盐酸,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胰液B.②是促胰液素,靶器官为胰腺C.该发现过程最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并研磨D.沃泰默通过该实验得出了胰液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论3.沃泰默没有发现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促胰液素,下列关于这些科学家的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他们设计实验时都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B.沃泰默设置的实验变量是有无神经C.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变量是有无小肠黏膜物质D.沃泰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小肠上的神经完全剔除干净4.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大胆地作出假设,最终发现了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可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胃酸――→①小肠→促胰液素――→②胰腺→胰液A .①过程肯定为神经调节B .②过程肯定为激素调节C .小肠是控制胰液分泌的神经中枢D .①②过程都属于激素调节 题组二 激素研究的实例5.(2022·河北沧州高二期中)学习了“研究激素的方法”的相关科学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研究者在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组织时,发现了胰岛 ②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患有糖尿病的狗降血糖效果显著 ③结扎胰管会引起胰腺萎缩,但胰岛保持完好④从结扎胰管的狗身上取出萎缩的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的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的狗身上,其血糖数天后恢复正常⑤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6.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

高中生物必修二选择题专练

高中生物必修二选择题专练

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移动途径B.萨顿通过对果蝇眼色的研究,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2.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由于基因重组和突变,存在多种变异类型B.用于种植的各种农作物的种子都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通过激光照射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获得人类所需的品种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三倍体无子西瓜幼苗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基本骨架是由若干个相连的碳、氮原子构成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蕴藏着遗传信息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的分裂、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参与控制物质进出5.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8.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9.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10.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G摩尔根
8.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
H恩格尔曼
9.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
I卡尔文
10.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同位素标记法)
J鲁宾和卡门
8.G 7.H 10.I 9.J
1.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A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
2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格里菲思
3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艾弗里
1.B 2. C 3.A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A克里克
2.中心法则
B拉马克
3.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一、请将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内容进行匹配连线
1.细胞学说
A罗伯特森
2.流动镶嵌模型
B虎克
3.细胞膜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C萨顿
4.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D桑格和尼克森
5.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类比推理)
E施莱登和施旺
6.细胞的发现者
F萨克斯
1. D 2. D 3.A 4. F 5. C 6.B
C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
4自然选择学说
D达尔文
1. C 2.A 3.B 4.D
1.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
A詹森
2.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B斯他林和贝利斯
3.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
4.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达尔文
5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E荷兰科学家郭葛
6.从植物中提取出吲哚乙酸― ―生长素。
F温特
1.B 2. D 3.A 4.C 5.F 6.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