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复习题 第七章(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2021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2021第七章一、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1、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清末民初,政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改革派的政治活动、清政府的改革措施、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
(2)改革派的政治活动,主要是清末的君主立宪派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派,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如实行立宪制、实行民主选举、取消封建制度等。
(3)清政府的改革措施,主要是清末的改革派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实行新政、发行新币、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税制等。
(4)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它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历史。
(5)中华民国的建立,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它实现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初步实现,标志着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开端。
二、清末民初的经济变革1、清末民初的经济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清末民初,经济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改革派的经济活动、清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
(2)改革派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清末的君主立宪派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派,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如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贸易、改革金融制度等。
(3)清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主要是清末的改革派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实行新政、发行新币、改革税制、改革金融制度等。
(4)辛亥革命的爆发,也对清末民初的经济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经济,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历史。
(5)中华民国的建立,也为清末民初的经济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环境,它实现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初步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经济变革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

(1)接受的教育
受封建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少。他所接受的是 西方国家培养殖民地知识分子的教育,但由此他
接受了与封建思想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
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
受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思想的影响 孙中山青年时期对他的前辈广东人洪秀全的 事业表示敬仰。 后在香港学医期间,孙中山接受了洪门的传 统反清思想。 ‚四大寇‛——孙中山、陈少白、尤烈、杨 鹤龄
(3)光复会
1904年冬,江浙地区的革命团体——光复会,也在上海成立。参 加的革命人士有蔡元培、陶成章等。蔡元培任会长。誓言为:‚光复 汉族,还我河山‛。龙华会是其外围组织。
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出现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出现了一个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这个群体不同于旧 式的封建士大夫。这个知识分子群中的进步 分子,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作了思想 上、组织上的准备。 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中国资本主 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初步形成相联系, 但也和清政府的新政有密切关系。
主要是平均地权,是孙中山为增进人民幸福,防止中 国将来因贫富悬殊引起社会革命而提出的主观社会主义 的经济纲领或改革方案。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 中最具特色部分。 平均地权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核定地价;其次是照价 纳税;再次是照价收买;第四是土地涨价归公。
同盟会成立的意义还在于: 第一,它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一个比较完
备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
第二,它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全国性 的统一的革命组织。 第三,它使人数众多的革命派有了一个公认
的领袖。
同盟会的纲领——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思想形成的时间
同盟会的纲领最初是十六字誓词。1905年11月在 《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明确阐释为民 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B. 俄国C. 美国D. 英国正确答案:俄国2.【单和鼠B. 牛和猪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A. 兔羊D. 鸡和鼠正确答案:兔和鼠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A. 帝国主义太弱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对应章节第二章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A. 《盛世危言》B. 《劝世良言》C. 《资政新篇》D. 《天朝田亩制度》正确答案:《劝世良言》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A. 汉阳铁厂B. 轮船招商局C. 安庆军械所D. 福州船政局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D. 轻敌所致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对应章节第三章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B. 光复会C. 华兴会D. 兴中会正确答案:兴中会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B. 驱除鞑虏C. 恢复中华D. 平均地权正确答案:创立民国3.【多选题】武昌起义的直接领导人有()。
A. 宋教仁B. 熊秉坤C. 章太炎D. 吴兆麟正确答案:熊秉坤###吴兆麟4.【判断题】中山装一共有四个兜()。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八章练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八章练习题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八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回答:1——8题;1.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的口号.这表明:A.洋务派十分重视军事工业;B.洋务派已经认识到必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C.洋务派已经明确强与富的辨证关系;D.洋务派认为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同等重要;2.〝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差距根本在于:A.学习内容不同;B.提出者立场不同;C.指导思想不同;D.客观条件不同;3.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A.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动;B.有限地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C.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D.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4.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A.扩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B.挽救清王朝的地位;C.壮大汉族地主势力;D.挽救民族危亡;5.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调整战略,开始举办民用工业和海军的客观形势是:①列强加强对华经济侵略②列强加强对华的武装侵略,破坏了〝中外和好〞的局面③国内未出现大规模的人民反抗斗争④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呈增长趋势,商品倾销呈下降趋势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6.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从根本上讲是由: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B.顽固派激烈反对决定;C.〝师夷长技〞方法决定;D.其维护封建统治目的决定;7.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是:A.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批近代科学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D.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8.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被视为近代企业,主要是因为:A.政府创办;B.引进外国技术;C.使用大机器生产;D.按市场规律办事;19世纪中叶,中国仍然落后,而欧美等国却在资本主义道路上有所发展,为此,它们对中国发发动了规模巨大的侵略战争.据此回答9——13题9.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①领导了禁烟运动②在鸦片战争中率军坚决抵抗③在广东禁烟运动中设译馆翻译外国书籍④他提出的建立一支新式海军,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0.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这种观点:①是对战争原因深层次的思考②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③为侵略战争辩护④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③④11.两次鸦片战争英俄都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但两者本质意图不同,形成两国不同意图的根源在于:A.两国实力不同;B.两国经济制度和生产经营方式不同;C.两国与中国地缘不同;D.两国与中国关系不同;12.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其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中国的政体;C.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摈弃闭关锁国思想,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13.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列强入侵;B.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C.洋务运动的推动;D.早期维新思想的大力宣传;由于国内和我国侵略的影响,19世纪中期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最后引发总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据此回答14——23题.14.在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北伐战争;15.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满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C.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16.《田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17.《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B.迫于当时的战争环境;C.地主阶级的反对与破坏;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18.太平天国之所以上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19.天京变乱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性;B.洪秀全等人此时已腐化;C.太平天国开始由盛转衰;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20.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兴银行.兴宝藏.兴器皿技艺.兴邮亭等主张,下列表述与上述主张相悖的是:A.振兴太平天国的方案;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建设近代化国家;D.坚持《天朝田亩制度》;21.《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是农民农民革命政府;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22.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本质上仍然是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B.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清朝的中央集权;C.是促使地主阶级内部分化的主要原因;D.是促成中外反动势力〝和好〞的主要原因;23.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的表现不包括:A.北伐军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B.《天朝田亩制度》不切合实际;C.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不明确;D.领导阶层封建特权思想严重;24.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A斗争的侧重点上B失败的根本原因上C失败的客观原因上D运动的阶级基础上25.图1及图2是清末两个时期的对外通商港埠图,请问由图1演变至图2的关键是什么?A英法联军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二.材料解析题: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们外国人难道没有看到.〞他说:〝咸丰诸妖知道你们和我们是同宗教同家庭的,就阴谋拉拢你们,以便在我们之间制造纠纷.误会和分离.他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捏造诺言,假装友好,暂时让你们做许多买卖,来愚弄你们.〞——引自(英)《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天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易,助学拳,要摒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引自《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回答:(1)材料一如何看待外国人?根据是什么?(2)材料二如何对待〝鬼子〞根据是什么?(3)材料一的看法混淆了什么问题?你如何评价材料二的看法?(4)材料一与材料二两处不同观点的共同根源是什么?三.问答题25.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请你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说明: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此后,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对待近代化的态度如何?用他们的具体行动加以说明.(用第七.八单元知识回答)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八章练习题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材料解析题:24.(1)(2)(3)(4)三.问答题:25.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教育方面: 外交方面: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八章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C CBBADDCACBC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 CDCDCADDCAAA二.材料解析题:24.(1)把外国人看成是〝同家庭〞兄弟.宗教信仰;(2)一切全杀尽.宗教信仰不同.(3)混淆了太平天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本质,看不出外国侵略者在本质上与清朝统治者是完全相同的;盲目排外,看不到外国先进的东西.(4)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革命.三.问答题:25.经济方面:使用大机器生产,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利于工业化发展.军事方面:兴办近代化的海军(三支,详细写出也行),增强国家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创办海军衙门.文化教育方面: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各式人才,派遣留学生.外交方面:创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资产阶级:积极在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如兴办近代化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政治上,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文化等方面,废除八股取士等;(不限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农民阶级:积极反对.如义和团时提出〝灭洋〞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 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绪论: (2)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3)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3)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4)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4)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5)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6)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6)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6)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7)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7)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7)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7)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8)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8)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8)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8)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9)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9)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9)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9)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0)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10)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0)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0)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0)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1)简答题 (11)辨析题 (12)论述题 (13)绪论: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开电大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7答案一. 单选题(共30题,30分)1. 近代中国向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单选题] *A. 《辛丑条约》(正确答案)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解析:教材24页。
2. 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作是()。
[单选题] *A. 《天演论》B. 《盛世危言》C. 《海国图志》D. 《世界地理大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教材43页。
3.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单选题] *A. 军事侵略(正确答案)B. 经济掠夺C. 文化渗透D. 政治控制答案解析:教材21页。
4. 1895年,中国被迫签订了()。
[单选题] *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正确答案)C. 《天津条约》D. 《北京条约》答案解析:教材23页。
5.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单选题] *A. 日本侵略军B. 八国联军C. 英法联军(正确答案)D. 俄国侵略军答案解析:教材24页。
6.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决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单选题] *A.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B.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确答案)C. 反对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的发展D. 反对不平等的条约答案解析:教材21页。
7. 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
[单选题] *A. 赫德(正确答案)B. 金登干C. 李提摩太D. 普鲁斯答案解析:教材26页。
8. 与中法战争相关的中国将领是()。
[单选题] *A. 丁汝昌B. 邓世昌C. 冯子材(正确答案)D. 关天培答案解析:教材35页。
9. 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
[单选题] *A. 英国B. 日本(正确答案)C. 葡萄牙D. 俄国答案解析:教材34页。
10. 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3)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55人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初步形成。
(4)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曲折斗争, 终于使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在中国建立了起来。
(5)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由于没有先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最终都失败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虽然也经过曲折,但终于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使各族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中国的抗战是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而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是极其野蛮的、充满掠夺和屠杀的罪恶的战争。中国人民就是和如此野蛮无道的法西斯国家交战的。
(3)从战争结果上看,在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形势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铸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与敌人殊死搏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美民族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 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 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4. 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A中国民主同盟B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6.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7.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实际政治态度是( )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 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9.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 ( )A北平 B延安 C西柏坡 D上海10.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 )A撕毁《双十协定》 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 D撕毁停战协定11.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12.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治中 B蔡廷锴 C杜聿明 D傅作义13.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二、多项选择题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A山东 B中原 C华东 D陕北 E晋冀鲁豫2.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与重点进攻的作战原则和方法主要是( )A分兵作战化整为零的原则 B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 C运动战的作战方法 D 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 E游击战3.关于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各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蒋介石以和谈作缓兵之计B李宗仁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C蒋介石为了退居幕后指挥D中共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E国民党为了结束战争,恢复和平4.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取得的成果有( )A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B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C实现了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D团结了民主力量E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5. 对1946年政协会议协议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B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愿望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双十协定》的内容有( )A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B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C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E实施《宪法草案》三、简答题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有何意义?四、论述题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意义是什么?3.中国民主革命中第三条道路最终归于失败的原因。
五、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权,全归俄官……──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材料2 (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材料3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注: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
材料4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
(2分)(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3)对比材料1和材料4,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
(3分)(4)根据材料2和材料3,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
(2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材料2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3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的敌人。
”材料四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
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使命今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请回答:(1)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月-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以上所引材料中有何依据?(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 以上所引材中有何依据?(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中有什么证据?第七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D3.A4.A 4.C5.D6.D7.D8.A9.C 10.D 11.B 12.D 13.D二、多项选择题1.AD2.BC3.ABD4.ABD5.ABCD6.BD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深化,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探索救国之路。
(1)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救国斗争和方案都失败了。
说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任务。
(2)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反共反人民政策,使中国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被人民所抛弃。
(3)部分中间阶层幻想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下,也根本无法实现。
(4)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立场,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2、[答案要点]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进行,主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具有特殊意义:(1)它使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全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土地制度改革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使亿万农民祖祖辈辈对土地的渴望得到满足,成为解放区的主人,因而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同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同解放战争的胜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它使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亿万农民获得土地后,以饱满的热情发展农业发展,使农村的经济面貌迅速改观,从而为解放战争巨大的物质消耗提供广厚的财力支持。
(3)它使亿万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开通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
根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场异常激烈的农村阶级大革命,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必须用战斗去保卫,深明此理的亿万农民在解放战争中始终以无比的热忱参军参战、支援前线,这是解放战争得以迅速走向全国胜利的重要保障。
四、论述题1、[答案要点]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七届二中全会。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1)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2)提出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全党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3)提出新中国的经济形态将是五种经济成分共存,要保证这种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使新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4)新中国成立后将存在两种基本矛盾,即国内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因此,要巩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5)在外交上,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权。
愿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6)提出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规定;(7)提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问题。
毛泽东还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这次会议是在全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召开的,全会为中国共产党由领导人民革命的政党向全国执政党地位的重大转变做了准备。
为中共成为执政党之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成为执政党的中共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国主张和建国理论,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答案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因而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