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配位平衡
配位平衡

可见,沉淀的溶解度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可见,沉淀的溶解度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则K越 大,沉淀越易形成配合物而溶解。 沉淀越易形成配合物而溶解。 [Ag( AgBr↓+2 K=1 [Ag(NH3)2]+ + Br- = AgBr↓+2 NH3 K=1/ KspKf K 可见, 沉淀的溶解度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弱, 可见 , 沉淀的溶解度越小 , 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弱 , 则 K 越 配合物越易被破坏而转化为沉淀。 大,配合物越易被破坏而转化为沉淀。
若在1L水中溶解 例3:若在 水中溶解 若在 水中溶解0.10molZn(OH)2,需要加入多 少克固体NaOH?已知 f, Zn(OH)42- =4.6×1017,Ksp, 少克固体 ?已知K × Zn(OH)2=1.2×10-7 × K 解: Zn(OH)2(s)+2OH-= Zn(OH)42) 平衡时 x 0.10
二、配体性质的影响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性质如酸碱性、螯合效应、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性质如酸碱性、螯合效应、 空间位阻等因素有关,这里介绍一下配体的螯合效应。 空间位阻等因素有关,这里介绍一下配体的螯合效应。 多齿配体的成环作用使配合物的稳定性比组成和 结构近似的非螯合物高得多,这种现象叫做螯合效应 螯合效应。 结构近似的非螯合物高得多,这种现象叫做螯合效应。 例如, ( 例如,[Ni(NH3)6]2+的lgK=8.61, , [Ni(en)3]2+的lgK=18.28。 ( ) 。 螯合效应与螯环的大小有关 螯环的大小有关, 螯合效应与螯环的大小有关,鏊合形成五元环或 六元环,配合物较稳定。 六元环,配合物较稳定。 螯合环的 有关。 螯合物的稳定性还与形成螯合环 数目有关 螯合物的稳定性还与形成螯合环的数目有关。一 般而言,形成的螯合环的数目越多,螯合物越稳定。 般而言,形成的螯合环的数目越多,螯合物越稳定。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配位平衡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通过配位反应进行沉 淀或吸附,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环境化学中的配位平衡问题
土壤污染修复
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发生配位反应,影响重金属的迁移 和生物有效性,从而影响土壤污染修复效果。
水质监测与净化
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可通过配位反应进行转化和去 除,确保水质安全。
02
在化学分析中,可以利用配位平衡常数来计算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
03
在生物学中,配位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生物体内的金属离子与蛋白 质、酶等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04
在环境科学中,配位平衡常数可以用来研究重金属离子在土壤、水等 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04
配位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的作 用
配位反应的速率影响
由能变化等参数,从而预测反应结果。
05
实际应用中的配位平衡问题
工业生产中的配位平衡问题
1 2 3
金属冶炼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配位平衡对于控制金属离子 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金属的提 取率和纯度。
化学品的合成与分离
许多化学品的合成和分离涉及到配位平衡,如利 用配位反应合成有机金属化合物、分离稀有元素 等。
03
配位平衡的计算与表示方法
配位平衡的计算
配位平衡是溶液中一种重要的化学平衡, 主要涉及配位体和中心离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
配位平衡的计算通常需要使用平衡常数,如 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来描述配位体和中 心离子之间的结合和解离程度。
平衡常数的值取决于温度、压力和 溶液的组成,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 计算得出。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金属离子和配位体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配合物,如温度、压 力、浓度等。
配位平衡与沉淀平衡的关系_概述及解释说明

配位平衡与沉淀平衡的关系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化学反应中,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配位平衡是指当配位物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附近的其他物质对于该反应中产生的络合物是否会形成影响。
沉淀平衡则是指当反应涉及到产生固体沉淀时,溶液中各组分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
本文旨在探讨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描述和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各自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特点。
然后,我们将解释说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何种关联性,并详细讨论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最后,通过总结我们得出结论,并列出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领域研究。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的概念,并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释说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本文旨在加深对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原理的理解,提供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启示,并探索更多新的应用前景。
2. 配位平衡与沉淀平衡的关系:2.1 配位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配位平衡是指在溶液中,配位物(通常为阴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过程。
在配位平衡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化学吸引力作用,使得金属离子与配位物之间形成稳定的络合结构。
配位平衡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压力、pH 值、配体浓度等。
2.2 沉淀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沉淀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溶解度产生了反应,并导致沉淀形成的过程。
当某个化合物的溶解度达到饱和时,就会发生沉淀反应。
沉淀平衡同样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如温度、压力、pH 值、其他化学物质浓度等。
2.3 配位平衡与沉淀平衡之间的关系: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密切相关,二者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
首先,配位物对金属离子是否形成络合物,会影响溶液中其他化合物的溶解度。
配位物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会减少金属离子的有效浓度,从而降低了其他化合物溶解度和沉淀反应的速率。
配位平衡

Ag+ + 2NH3
反应前 0.02
1.0
[Ag(NH3)2]+ 0.0
反应后 0.0 1.0-2×0.02
0.02
平衡时 x 1.0-2×0.02+2x 0.02-x
1.0-2×0.02
0.02
=0.96
3
Kθf
[Ag(NH3 )2+ ] [Ag ][NH3 ]2
0.02 0.962 x
1.7 107
则KCN的起始浓度至少为: c(KCN)=2×0.1 + 3.43×10-4 0.2 mol·L-1
结论:(1) AgI不溶于浓NH3•H2O,可溶于稀KCN溶液。 (2) 形成相同的配离子时,Kθsp越大越容易转化11 。
(2) 配离子
沉淀
通式:MLn+nX
MXn nL
(说明:X为沉淀剂,L为配位剂。)
[Ag(NH3)2]+ + Cl-
0.1
0.1
K
θ j
[Ag(NH3 )2 ][Cl- ] [NH3 ]2
0.1 0.1 x2
Kθf
K
θ SP
9
解之得:x = 1.82 mol/L
则氨水的起始浓度至少为:
c(NH3) = 2×0.1+1.82 = 2.02 mol·L-1
② 设要溶0.1 mol 的AgI,平衡时NH3的浓度为
离解反应:[FeF6]3-
Fe3+ + 6 F-
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
K不 θ 稳
[Fe3 ][F ]6 [FeF63 ]
K
θ d
意义:Kθ不稳 称不稳定常数,其值愈大,则配离 子愈不稳定。显然,它与K稳互为倒数。
配位平衡

0.010 − x θ = Kf =1.67×107 2 x ⋅ (0.010 + 2x) 0.010 − x ≈ 0.010 0.010 + 2x ≈ 0.010 0.010 =1.67×107 x = 6.0×10−6 x ⋅ 0.0102 c(Ag+ ) = 6.0×10−6 m ⋅ L−1 ol
2
第一节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一.稳定常数与不稳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 不稳定常数
Cu(NH3 )2+ 4 Cu2+ + 4NH3
c(Cu2+ ) ⋅ c4 (NH3 ) θ Kd = c(Cu(NH3 )2+ ) 4
稳定常数
Cu2+ + 4NH3
Cu(NH3 )2+ 4
c(Cu(NH3 )2+ ) θ 4 Kf = c(Cu2+ ) ⋅ c4 (NH3 )
Solution
2 Ag(NH3)+ + 2S2O3− Ag(S2O3)3− + 2NH3 2 2
(0.10 − x)(1.2 − 2x)2 = 2.6×106 2 x ⋅ (0.80 + 2x)
反应前 c 0.10 反应后 c 0 平 衡c x
1.0 1.0 − 2×0.10 0.80 + 2x
3 FeF6 − + 6N S − C
=
1015.3 109.1
= 10 6.2
2− 4 + 6H 2O
丙 酮 C o(H 2O 6+ + 4N S − C )2 C → o(N S) C 兰 色
Co2+ NaF或NH4F Co2+ KNCS Co(NCS)2− 4 → → 3− 3+ FeF FeF3− Fe 6 6
第12章 配位平衡(使用)

解:
H4Y
3Y H H (1) (2)
θ K a,3 θ K a,4
H 3 Y H 2 Y 2 H H 2 Y HY3 H HY3 Y 4 H (1) (2) 得: H 2 Y 2 4 2H Y c(H 2 Y 2 )
θ 7 H 解: Kf (Ag(NH3 )2 ) 1.6710 很大,可假设溶于 NH3 · 2O后
全部生成了 Ag(NH3 ) 2
Ag 反应前 c /mol L1 0.010 反应后 c /mol L1 平 衡 c /mol L1 0 x
2NH3 0.030
Ag(NH3 ) 2 0 0.010 0.010 x
14
14
例4: Cd(NH3)42+ + 2 OH- = Cd(OH)2 + 4 NH3
K
K不稳 K sp (Cd (OH )2 )
6.4 10
8
例5: Cu(NH3)42+ + 4 H+ = Cu2+ + 4 NH4+
K
K不稳
4 Ka
1.971024
15
15
2.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0.030 0.020 0.010 2 x
0.010 x K fθ 1.67 107 x (0.010 2 x ) 2 0.010 x 0.010 0.010 2 x 0.010 0.010 1.67 107 x 6.0 106 x 0.0102 c( Ag ) 6.0 106 mol L1 c( NH3 ) c (Ag(NH3 ) 0.010mol L1 2
分析化学公式和计算知识讲解

<<<<<<精品资料》》》》》1、准确度:指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误差”来表示。
(1)、绝对误差:测量值x 与真值µ的差值,δ=x -µ(2)、相对误差:指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100%⨯=μδ%2、精密度:指对同一样品多次平行测量所得结果相互吻合的程度,用“偏差”来表示。
(1)、绝对偏差:d=x i -x(x i 表示单次测量值,x 表示多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平均偏差:d =n d d d d n ++++......321=nx x ni i ∑=-1(2)、相对偏差:xd ×100%相对平均偏差:xd ×100%3、标准偏差:样本标准偏差S=1)(21--∑=n x xni i相对标准偏差(RSD)%=xs×100%例:测定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以%表示),5次结果分别为:67.48%,67.37%,67.47%,67.43%和67.40%。
计算:⑴平均偏差⑵相对平均偏差⑶标准偏差⑷相对标准偏差⑸极差 解:套以上公式4、平均值的精密度: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来表示ns s x x=平均值的置信区间:nts x ±=μ 5、异常值的取舍:Q 检验:Q=最小最大紧邻可疑x x x x --G 检验:sx x Gq -=6、t 检验和F 检验⑴题目提供的数据与具体数值μ(权威数据)比较,t 检验:t=n sx μ-,如计算出来的值小于查表值,说明无显著性差异。
⑵题目提供两组数据比较,问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时,F 检验+t 检验:F 检验:判断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F=2221s s (1s 是大方差,2s 是小方差,即1s 〉2s ),计算值小于,说明两组数据的精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反之就有。
两组数据F 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后,进行两个样本平均 值的比较:212121n n n n s x x tR+∙-=,)1()1()1()1(21222121-+--+-=n n n s n s s R ,如果计算出来值小于查表值,表示两测量平均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第十讲-配位平衡与配合物的稳定性资料

[Ag(NH3) 2] + ⇌ Ag + +2NH3
平衡 移动方向 +
Br – AgBr↓ ⇌
14
东营市第一中学
化学竞赛
对于一种配合物,若生成的沉淀的溶解度越小,就
愈容易使配位平衡转化为沉淀平衡; 反之,配体的配位
能力愈强,沉淀的溶解度愈大,就愈容易使沉淀平衡转
化为配位平衡。
若再向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可使AgBr 沉淀溶解转变成[Ag(S2O3) 2]3-离子。反应如下:
QB=c(Ag+)· c(Br -)=3.85×1014×0.01 =3.85×10-16 查表可知Ksp(AgBr)=5.0×10-13, QB<Ksp,故没有AgBr沉淀生成 。
18
东营市第一中学
化学竞赛
(三)与氧化还原平衡的关系 a.氧化还原平衡可以使配位平衡改变方向
如在[FeCI4]-配离子溶液中,加入KI溶液,使配 位平衡转化为氧化还原平衡。反应如下:
c(Cu ) c (NH 3 ) K 2 ( c [Cu(NH 3 )4 ] ) Kd值越大表示配离子越容易解离,即越不稳定 Kf = 1/ Kd
θ d 4
4
2
东营市第一中学
化学竞赛
3. 逐级稳定常数
中心离子与配体形成配离子时,是逐级进行的, 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稳定常数,称为逐级稳定常数,用 Kf,n表示。 例如 [Cu(NH3)4]2+形成时,其逐级配位平衡和逐 级稳定常数为: Cu2+ +NH3 [Cu(NH3)]2+
2 2 3 - 2 3 2
9
东营市第一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配位平衡12-1 在1L 6 mol ·L -1的NH 3水中加入0.01 mol 固体CuSO 4,溶解后加入0.01 mol 固体NaOH ,铜氨络离子能否被破坏?(K 稳[Cu(NH 3)42+]=2.09×1013,K SP [Cu(OH)2]=2.2×10-20) 解:CuSO 4在过量的氨水溶液中几乎完全形成[Cu(NH 3)4]2+,则[Cu(NH 3)4]2+ === Cu 2+ + 4NH 3平衡时: 0.01-x x (6-0.04)+4x1342431009.2)496.5()01.0(])([⨯=+⋅-=+x x x NH Cu K 稳 11910792.3--⋅⨯=L mol x ])([108.3)01.0(10792.3]][[22321922OH Cu K OH Cu sp <⨯=⨯⨯=---+铜氨络离子不能被破坏。
12-2 在少量N H 4S C N 和少量Fe 3+同存于溶液中达到平衡时,加入NH 4F 使[F -]=[SCN -]= 1 mol ·L -1,问此时溶液中[FeF 63-]和 [Fe(SCN)3]浓度比为多少?(K 稳[Fe(SCN)3]=2.0×103,K 稳[FeF 63-]= 1×1016)解: ---+=+SCN FeF F SCN Fe 3][6])([363 123163633663336105102101)]([][])([][]][)([]][[⨯=⨯⨯====-----SCN Fe K FeF K SCN Fe FeF F SCN Fe SCN FeF K 稳稳12-3 在理论上,欲使1×10-5 mol 的AgI 溶于1 cm 3氨水,氨水的最低浓度应达到多少?事实上是否可能达到这种浓度?(K 稳[Ag(NH 3)2+]=1.12×107,K SP [AgI]=9.3×10-17) 解: -++=+I NH Ag NH AgI ])([2233 起始浓度 a 0 0达到平衡时 a-2x x x (全部溶解时:101.0-⋅=L mol x )此反应的平衡常数:9177231004.1103.91012.1)(})({--+⨯=⨯⨯⨯=⨯=AgI Ksp NH Ag K K 稳 因此: 9221004.1]2[(-⨯=-=x a x K 1310-⋅=L mol a 事实上不可能达到这种浓度。
12-4 通过配离子稳定常数和Zn 2+/Zn 和Au +/Au 的标准电极电势计算出Zn(CN)42-/Zn 和Au(CN)2-/Au 的标准电极电势,说明提炼金的反应:Zn + 2Au(CN)2-===Zn(CN)42-+ 2Au 在热力学上是自发的。
解: Au CN Zn CN Au Zn 2)()(2242+=+--V Zn Zn 7618.0)/(2-=+θφ V Au Au 692.1)/(=+θφ1624100.5]])(([⨯=-CN Zn K 稳 332100.2]])(([⨯=-CN Au K 稳VCN Zn K Zn Zn Zn CN Zn 26.1)100.5lg(20592.07618.0 ])((lg[20592.0)/()/)((1624224-=⨯--=-=-+-稳θθφφVCN Au K n Au Au Au CN Au 28.0)100.2lg(10592.0692.1 ])([lg[0592.0)/()/)((3322-=⨯-=-=-+-稳θθφφAu CN Zn CN Au Zn 2)()(2242+=+--将反应Au CN Zn CN Au Zn 2)()(2242+=+--设计成原电池正极: ---+=+CN Au e CN Au 2)(2 负极:---=-+24)(24CN Zn e CN Zn098.0)26.1(28.0)/)(()/)((242>=---=-=--V Zn CN Zn Au CN Au E θθθφφ反应能正向自发。
12-5 为什么在水溶液中Co 3+(aq)离子是不稳定的,会被水还原而放出氧气,而3+氧化态的钴配合物,例如Co(NH 3)63+,却能在水中稳定存在,不发生与水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标准电极电势作出解释。
(稳定常数:[Co(NH 3)62+] 1.38×105;[Co(NH 3)63+] 1.58×1035, 标准电极电势Co 3+/Co 2+ 1.808V ;O 2/H 2O 1.229V ;O 2/OH - 0.401V , K b (NH 3)=1.8×10-5) 解:(1)+++++=+H O Co O H Co 44242223设计成原电池:正极: )()(23aq Co e aq Co +-+=+ V Co Co 808.1)/(23=++θφ负极:+-+=-H O e O H 44222V O H O 229.1)/(22=θφ0579.0229.1808.1)/()/(2223>=-=-=++V O H O Co Co E θθθφφ(2)φӨ[Co(NH 3)63+/Co(NH 3)62+]= φӨ (Co 3+/Co 2+)-0.0592lg{K 稳[Co(NH 3)63+]/K 稳[Co(NH 3)62+]}= 1.808-0.0592lg[(1.58×1035)/(1.38×105)]=0.028VO H O NH Co OH NH Co 222633632])([44])([4++=++-+设计成原电池:正极:+-+=+263363])([])([NH Co e NH Co φӨ=0.028V 负极:--=++OH e O O H 44222-++=+OH NH O H NH 42311-x x x52108.11-⨯=-=xx K b131024.4--⋅⨯≈L mol xV OH OH O OH O 54.0]lg[40592.0)/()/(422=+=----θφφ -<+φφ 反应不能正向进行。
12-6 欲在1L 水中溶解0.10 mol Zn(OH)2,需加入多少克固体NaOH ?(K 稳[Zn(OH)42-]=4.6×1017,K SP [Zn(OH)2]=1.2×10-17) 解: --=+242])([2)(OH Zn OH OH Zn52.5102.1106.4)(171724=⨯⨯⨯==--Ksp OH Zn K K 稳--=+242])([2)(OH Zn OH OH Zn平衡浓度 (a -0.2)+2x 0.10-x52.5]2)2.0[(10.02=+--=x a xK 完全x=0, g 13L 0.33mol a -1=⋅=12-7 在pH=10的溶液中需加入多少NaF 才能阻止0.10 mol ·L -1的Al 3+溶液不发生A l (O H )3沉淀?(K 稳[AlF 63-]=6.9×1019,K SP [Al(OH)3]=1.3×10-20) 解:---+=+OH AlF F OH Al 3][6)(363897.0103.1109.6]][[][]][[2019633336=⨯⨯⨯=⋅==--++--Ksp K F Al Al OH AlF K 稳 设加入NaF 的浓度为a -1L mol ⋅,---+=+OH AlF F OH Al 3][6)(363平衡浓度 (a -0.60)+6x 0.10-x 10-4 x 很小时,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近似为:897.0]6.0[]10[10.0][]][[6346336=-⨯==----a F OH AlF Ka=0.607 mol ·L -112-8 测得Cu| Cu(NH 3)42+(1.00 mol ·L -1),NH 3(1.00 mol ·L -1) || H +(1.00 mol ·L -1) |H 2 (1bar),Pt 的电动势为0.03V ,试计算Cu(NH 3)42+的稳定常数。
解:电池222H e H =+-+负极:-++=+e NH Cu NH Cu 2])([42433)/)((003.0243Cu NH Cu E +-==θφV Cu NH Cu 03.0)/)((243-=+θφ03.0)(lg 0296.034.0)(lg 20592.0)/()/)((2432432243-=-=-=++++NH Cu K NH Cu K Cu Cu Cu NH Cu 稳稳θθφφ122431016.3)(⨯=+NH Cu K 稳12-9 硫代硫酸钠是银剂摄影术的定影液,其功能是溶解未经曝光分解的AgBr 。
试计算,1.5 L 1.0mol ·L -1的Na 2S 2O 3溶液最多能溶解多少克AgBr ?(K 稳[Ag(S 2O 3)23-]=2.8×1013;K SP [AgBr]= 5.0 ×10-13)解: ---+=+Br O S Ag O S AgBr 3232232])([2 设能溶解a -1L mol ⋅平衡浓度 1.0-2a a a14108.2100.5)(1313=⨯⨯⨯=⋅=-稳K AgBr K K sp14)]20.1[(22=-=a a K 144.0-⋅=L mol a 1.5L 溶液中溶解的量=1.5×0.44×187.77=124 g12-10 定性地解释以下现象:(1)铜粉和浓氨水的混合物可用来测定空气中的含氧量。
答: 反应方程式为:-++=+++OH NH Cu NH O H O Cu 4)(2822243322可根据生成的Cu(NH 3)42+的量,得到空气中氧的含量。
(2)向Hg(NO 3)2滴加KI ,反过来,向KI 滴加Hg(NO 3)2,滴入一滴时,都能见很快消失的红色沉淀,分别写出沉淀消失的反应。
答: Hg 2+ + 2I - == HgI 2↓(红色)向Hg(NO 3)2滴加一滴KI 时,HgI 2(红色) + Hg 2+ === 2[HgI]+向KI 滴加一滴Hg(NO 3)2时,HgI 2(红色) + I - === [HgI 3]-(3)用乙醇还原K 2Cr 2O 7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含Cr 3+的溶液的颜色是深暗蓝紫色的,放置蒸发水分后能结晶出KCr(SO 4)2·12H 2O 紫色八面体晶体,若为加快蒸发水分,将该溶液加热,溶液颜色变为绿色,冷却后不再产生紫色的铬矾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