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的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一、检测目的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桩基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然而,由于施工工艺、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管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对预应力管桩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检测方案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收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文件及施工记录等资料,了解场地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和施工情况。

(2)明确检测任务和目的,确定检测数量及检测部位。

(3)制定检测计划和方案,准备检测设备和器材。

2、检测内容及方法(1)外观质量检测对管桩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包括桩身是否有裂缝、变形、破损等情况。

采用观察法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拍照。

(2)尺寸检测对管桩的直径、壁厚、长度等尺寸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钢卷尺、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检查。

(3)承载力检测通过静载试验对管桩的承载力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或锚桩法进行,根据规范要求确定加载重量、加载速率和观测时间等参数。

(4)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对管桩的完整性进行检测,通过在桩头施加激振信号,观察桩身的振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或断裂。

低应变法采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三、检测流程1、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2、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测。

3、对尺寸进行检测。

4、进行静载试验,检测承载力。

5、进行低应变法检测,判断完整性。

6、分析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

7、对不合格的管桩进行处理或更换。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模板一、检测目的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桩基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然而,在施工、使用过程中,管桩可能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如桩身裂缝、桩头破损等。

为了确保管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其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预应力管桩的检测提供一套实用的方法和流程。

二、检测内容1、外观检测:检查管桩的外观质量,包括桩身是否有裂缝、破损等现象。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技术规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基础工程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设领域。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时,质量检验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验技术规程进行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1. 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通过在钢筋及混凝土桩身中施加预应力,以增加桩身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

质量检验技术规程是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质量的关键文件,它规定了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各项质量检验内容和要求。

2. 施工前质量检验2.1 桩基设计资料审核在施工前,需要对桩基设计资料进行审核,包括钢筋安排图、预应力布设方案、预应力锚固方式等。

这些资料的审核能够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并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力的指导。

2.2 材料检查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包括混凝土、预应力钢束、钢筋、锚固材料等。

材料的检查应包括外观质量、标志标识、规格尺寸、材料性能等多个方面的评估,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中质量检验3.1 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的安装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的安装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质量检验应重点关注钢筋的位置、间距、固定方式以及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和固定情况等。

确保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的正确安装,有助于提高桩身的承载力和抗弯刚度。

3.2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包括坍落度、配合比、搅拌时间等。

混凝土的浇筑应均匀、连续,振捣应覆盖全桩身、密实均匀,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整体的均一性。

4. 施工后质量检验4.1 预应力张拉和锚固质量检验预应力张拉和锚固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最关键的施工过程。

质量检验应包括张拉力的检测、张拉形变的监测和锚固的检验。

通过对预应力张拉和锚固质量的检验,可以保证桩身的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提高桩身的承载性能。

4.2 桩头修整和加固桩头修整和加固是为了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上部结构的连接要求,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测指导书.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测指导书.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用于湖北省内建设工程中使用的低桩承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预应力钢筋力学性能及其分布受力情况、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端板材质、桩身混凝土强度、桩位偏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高强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PTC)管桩以及用于锚杆静压的短节预应力管桩。

管桩直径一般在300mm~600mm。

2、引用标准:DB42/489-2008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GB/T5223.3-200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JC/T947-2005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GB 13476-20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方法》3、试验项目3.1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3.2预应力钢筋直径、数量、钢筋分布3.3端板材质、厚度、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3.4钢筋保护层厚度3.5桩位检测3.6桩身混凝土强度4、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试验4.1预应力钢筋的取样预应力钢筋代号为PCB,取样数量为1根;先做抗拉,再测其伸长率。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试验应在对每个厂家生产的每一种桩型随机抽取一节管桩桩节进行检测;在沉桩过程中,应随机抽查已截下的桩头进行检测,检测数量每单体工程应不小于总管桩数量的1%,且不少于3根。

4.2设备万能试验机,量程适当,1级准确度要求;钢筋标距仪;游标卡尺,精度0.05mm。

4.3试验步骤4.3.1按金属拉伸试验要求制作600mm 左右长规定数量的试样。

4.3.2用钢筋标距仪对将进行拉伸试验的钢筋进行标距,标距0区离夹口位置至少25mm ,且标距痕迹不影响拉伸试验结果(不应在标距处脆性断裂);采用断后伸长率时标距d L 80=,采用最大力总伸长率时标距mm L 2000=。

4.3.3按金属室温拉伸试验要求速度(速率是多少)将钢筋拉伸至断裂,记录抗拉荷载值和计算出2.0σ 值。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报告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报告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报告1. 项目概述本文档是对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检测进行报告的汇总。

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技术,用于加固地基和支撑建筑物。

本次质量检测旨在评估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够安全可靠地承载建筑物荷载。

2. 检测方法和设备本次质量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和设备:- 监测点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预应力管桩附近选择合适的监测点进行测量。

- 钢筋定位检测:利用金属探头和定位设备测量预应力管桩中的钢筋位置和数量。

- 压力测量:使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计测量预应力管桩的预应力水平,以评估其强度和稳定性。

- 隐蔽性检测:采用超声波和雷达等无损检测技术,对预应力管桩进行隐蔽性检测,以评估其内部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3. 检测结果根据质量检测的结果,针对每个监测点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检测结果总结:监测点1- 钢筋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监测点1附近的预应力管桩钢筋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 压力测量结果显示,监测点1附近的预应力水平处于合理范围内,满足强度要求。

监测点2- 钢筋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监测点2附近的预应力管桩存在钢筋脱位情况,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

- 压力测量结果显示,监测点2附近的预应力水平较低,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

监测点3- 隐蔽性检测结果显示,监测点3附近的预应力管桩存在内部缺陷,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

4. 建议和措施根据质量检测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针对监测点2的预应力管桩,需要进行钢筋修复和加固工作,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对监测点3的预应力管桩进行内部缺陷修复和加固,以提高其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5. 结论根据本次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的结果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将有助于确保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符合设计要求的预应力管桩,可以保证其能够安全可靠地承载建筑物荷载。

最后,维护和定期检测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将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检测1前言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是本地区应用最广的基础型式。

如何保证管桩的承载力是我们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桩的承载力决定于土的承载力和桩身质量两个方面。

管桩的检测就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考验这两个方面,以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目前,管桩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高应变动力试桩、基桩反射波法等三种。

本文就这三种方法进行介绍并讨论它们的适应性和应注意的地方,供同行参考。

2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2 . 1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目的静荷载试验是采用接近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来考验桩,主要是为了获得桩的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的依据。

或者在桩的验收阶段确定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 2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原理在桩顶施加了竖向荷载后,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桩身表面则出现向上的侧阻力;桩身上部产生压应力和压缩变形。

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土间的位移进一步加大,桩身的应力进一步往下发展,桩下部的侧阻力也逐渐发挥出来;当桩顶荷载足够大时,侧阻力达到最大值,桩端土产生压缩变形和土反力。

继续增加荷载,直到桩顶沉降大于期望值或桩端土出现了刺入破坏为止。

此时桩顶荷载就是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其极限承载力。

在试验的过程中,若桩身有质量缺陷可能会出现先期破坏(桩身发生破坏先于土承载力),这样也就一并对桩身质量作了检验。

通过静载试验获得桩的承载力,可分为按强度控制和按沉降控制两大类:①桩侧、桩底的土承载力均发生破坏,荷载〜沉降曲线表现为陡降型,此种情况按强度控制,取荷载〜沉降曲线出现陡降段的前一级荷载作为桩的极限承载力。

②土的承载力没有发生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虽然沉降量也进一步增大,但桩端土的承载力也进一步增大,荷载〜沉降曲线表现为缓变型,此种情况按沉降控制,可依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取某一沉降所对应的荷载作为桩的承载力。

2 . 3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适应性讨论静载试验对桩地承载力检测是最适宜的。

预应力管桩检测规范

预应力管桩检测规范

预应力管桩检测规范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地基设施,为确保工程质量,对预应力管桩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

下面是预应力管桩检测的规范。

一、检测前准备1. 确定检测的预应力管桩类型和数量。

2. 检查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记录,包括预埋件的类型和数量,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和锚固长度等。

3. 检查施工现场和钢筋混凝土预制厂的验收记录,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钢筋的质量等。

4. 确定检测设备和工具的准备情况,包括检测仪器、电缆、电池等。

二、检测过程1. 进行预应力管桩的外观检查,包括观察桩身是否有裂缝、破损等缺陷,并记录下来。

2. 进行桩身的几何测量,包括测量桩身的直径、长度和倾斜度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3. 进行预应力管桩的声音测量,利用超声波检测仪器对桩身进行扫描,检测桩身的质量和缺陷,并记录下来。

4. 进行桩身的负载试验,施加一定的垂直负荷和侧向负荷,检测桩身的强度和变形情况,并记录下来。

5. 进行预应力管桩的电阻测量,利用电阻测量仪器对桩身进行测量,检测桩身的导电性能,并记录下来。

6. 进行桩身的腐蚀检测,利用电阻测量仪器对桩身进行腐蚀检测,并记录下来。

三、检测结果评定1. 根据检测数据和设计要求,对预应力管桩的质量进行评定。

2. 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缺陷的预应力管桩进行修复或更换。

3. 根据检测结果,对合格的预应力管桩进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4. 对检测不合格的预应力管桩,要及时通知相关责任方,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检测记录和报告1. 检测人员要详细记录检测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外观检查、几何测量、声音测量、负载试验、电阻测量和腐蚀检测等。

2. 检测报告应包含预应力管桩的类型、数量和检测结果,以及存在的缺陷和建议的处理措施等。

3. 检测报告的格式要规范统一,包括标题、编号、日期和签名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检测人员要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2. 检测设备和工具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预应力管桩检测依据、目的及方法(通用版)

预应力管桩检测依据、目的及方法(通用版)

预应力管桩检测依据、目的及方法(通用版)
预应力管桩检测依据、目的及方法:
1、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
2、检测目的:确定预应力管桩的桩身完整性、垂直度、单桩抗拔承载力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3、检测方法:低应变、高应变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4、由于管桩施工完毕后,单桩承载力没有完全达到设计承载力强度,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砂土不宜少于7d ,对于粉土不宜少于10d ,对于非饱和黏性土不宜少于15d ,对于饱和黏土不宜少于25d ,对于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不应少于25d 。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包括预应力管桩检测的背景和目的、检测方法、检测步骤、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等内容。

2. 背景和目的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基处理工作,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进行预应力管桩的检测工作可以评估其质量和性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检测方法针对预应力管桩的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电磁检测等;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取芯检测、拉力试验等。

4. 检测步骤4.1 准备工作在进行预应力管桩检测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检测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制定检测方案、准备检测设备和工具等。

4.2 检测参数的选择根据预应力管桩的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需求,确定需要检测的参数,例如管桩的直径、壁厚、预应力等。

4.3 检测方法的选择根据预应力管桩的材料和形式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例如采用超声波检测对钢管进行壁厚测量,采用声波检测对预应力进行评估。

4.4 检测操作按照预先制定的检测方案和步骤,进行预应力管桩的检测操作,包括设备的设置和校准、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等。

4.5 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评估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性能,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其合格性和可靠性。

5.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和分析,编制预应力管桩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的目的、方法、步骤和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6.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制定表附件2:预应力管桩检测设备和工具清单附件3:预应力管桩检测数据记录表7.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 预应力:指在施加荷载前,通过对构件施加预先的张拉力或者倾斜力来提前施加一定应力,以抵消后期荷载的影响,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2) 管桩:通过将钢管或者混凝土管嵌入地下,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地基处理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
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是本地区应用最广的基础型式。

如何保证管桩的承载力是我们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桩的承载力决定于土的承载力和桩身质量两个方面。

管桩的检测就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考验这两个方面,以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目前,管桩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高应变动力试桩、基桩反射波法等三种。

本文就这三种方法进行介绍并讨论它们的适应性和应注意的地方,供同行参考。

2 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
2.1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目的
静荷载试验是采用接近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来考验桩,主要是为了获得桩的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的依据。

或者在桩的验收阶段确定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2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原理
在桩顶施加了竖向荷载后,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桩身表面则出现向上的侧阻力;桩身上部产生压应力和压缩变形。

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土间的位移进一步加大,桩身的应力进一步往下发展,桩下部的侧阻力也逐渐发挥出来;当桩顶荷载足够大时,侧阻力达到最大值,桩端土产生压缩变形和土反力。

继续增加荷载,直到桩顶沉降大于期望值或桩端土出现了刺入破坏为止。

此时桩顶荷载就是其极限承载力。

在试验的过程中,若桩身有质量缺陷可能会出现先期破坏(桩身发生破坏先于土承载力),这样也就一并对桩身质量作了检验。

通过静载试验获得桩的承载力,可分为按强度控制和按沉降控制两大类:①桩侧、桩底的土承载力均发生破坏,荷载~沉降曲线表现为陡降型,此种情况按强度控制,取荷载~沉降曲线出现陡降段的前一级荷载作为桩的极限承载力。

②土的承载力没有发生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虽然沉降量也进一步增大,但桩端土的承载力也进一步增大,荷载~沉降曲线表现为缓变型,此种情况按沉降控制,可依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取某一沉降所对应的荷载作为桩的承载力。

2.3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的适应性讨论
静载试验对桩地承载力检测是最适宜的。

试验施加的荷载,加载速度极为缓慢,桩的沉平均速度为0.0001m/s,加速度接近于零,静载试验测到的承载力,被认为是最接近于工程实际。

因此,静载试验也用作检验动力试桩的准确与否。

静载试验对桩身质量检测的适应性是不充分的,表现为以下四点:①如果试验中出现桩身上部的先期破坏,无法判明破坏的位置:②如果桩身急剧沉降而通过补加荷载,发现桩所能承受的荷载没有明显降低的时候,难于判明是桩身下部破坏还是土承载力的破坏;③试验对于桩身的水平裂缝无法检测;④无法对桩身强度进行充分检验。

3 高应变动力试桩
3.1高应变动力试桩的目的
检测土的承载力和桩身的质量。

还可进行打桩监测,确定桩锤效率、桩身应力等。

3.2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原理和作法介绍
用重锤(柴油锤或自由落锤)锤击桩顶,使桩产生一定的永久贯入度。

重锤引起的冲击力在桩头附近造成应力,应力以波的形式往桩底方向传播,冲击应力波过处引起该处桩的速度和位移,从而激发起土阻力。

土阻力也以波的形式在桩身内往上及往下传播。

冲击应力波和土阻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阻抗(ρcA)变化,就会在界面(如桩顶、桩底、桩身截面积的变化处等)处发生透射和反射。

试桩过程所激发起的土阻力由与速度相关的动阻力和与位移相关的静阻力组成,而静阻力正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土承载力;而应力波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反射和透射则可以告知人们桩身质量的完整性情况。

作法是,在管桩桩头附近的某一截面上对称安装应变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各一对,用以得到此截面的力和速度变化曲线。

由于冲击应力波和土阻力波均经过此截面,因而这两条力和速度变化曲线中含有土阻力和桩身质量情况的信息。

设定桩的模型,通过应力波理论进行分析,便可得出土的参数,从而把动阻力、静阻力分离开来,得到土的承载力并模拟出静力作用下的荷载~沉降曲线;分析力、速度曲线的变化情况,并在曲线反映存在缺陷的地方相应程度地调整桩的模型,这样,桩的模型就反映了桩身的质量情况,通过计算可得到桩身质量情况的定量值。

这些分析计算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以人机对话的方式,不断地进行叠代、修正,以达最佳的结果。

3.3高应变动力试桩的适应性讨论
就管桩来说,一般情况下,高应变动力试桩对土承载力检测是适应的。

理由如下:①此试桩方法用几十kN的重锤进行锤击,可使桩产生2.5~10mm的位移,因而能充分调动土的承载能力;②此试桩法理论严密、可靠,有较长的工程实践经验,国际上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我国也有近十年的时间。

美国1989年颁布了ASTM标准,我国1997年颁布了行业标淮。

③为了得到土承载力,在进行分析时,准确设定桩身模型是极重要的一环,而相对于灌注桩来说,管桩桩身情况简单、明了,因而其结果要准确、可靠得多。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也有不适应的情况:①薄持力层下有软弱夹层的情况不宜应用,因为此法动力作用明显(力持续时间为0.01s),在快速的加载速度下,薄持力层来不及充分变形,可能能够承受较高的荷载,而在静荷载或长期力作用下,却承受不了较高的荷载;②桩身存在严重缺陷或断桩的情况下,无法准确给出土承载力,因为此时土阻力波无法顺利传递到桩顶传感器处,力、速度曲线中没有足够的土阻力信息,因此无法得出土承载力。

③管桩的坚向裂缝无法检测。

4 基桩反射波法
4.I基桩反射波法的目的
检测桩身质量的完整性。

4.2基桩反射波法的原理
通过在桩顶制造一个向下传播的应力波,应力波遇到桩阻抗(ρcA)发生变化的界面便会发生反射与透射。

当桩身某处阻抗变大(扩颈等),便会产生与入射波反相的反射;当桩身某处阻抗变小(缩颈、离析、裂缝等),便会产生与入射波同相的反射。

比较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幅度大小,便可大致判断桩身的完整性程度。

4.3基桩反射波法的适应性讨论
基桩反射波法产生的加速度在几g左右,应变在10με左右,不可能调动土的阻力,因此不能检测土的承载力。

此法能检测桩质量的完整性情况,而且方便、迅速、费用低廉,对突变性的缺陷很敏感。

对于管桩来说,在以下局限性:①垂直裂缝无法检测,其原因与高应变动力试桩一样;浅部缺陷由于反射波与入射波波形叠加,较难检测并不能判定缺陷位置:②桩底附近的缺陷无法作出正确判断。

一是小锤产生的能量较小,应力波经不住土阻力、桩身微细裂缝的能量消耗,难于到达桩底并返回桩顶,因而难于把桩底附近的完整性信息带上来;二是难于把桩底附近的缺陷反射与桩底界面的反射相区别。

③桩身弯曲,此法也无法检测。

桩身弯曲将会造成一个逐渐变化的阻抗情况,而这种渐变的情况正是此法的一大局限性。

考虑到不少在桩底附近均有程度不一的弯曲,笔者认为弯曲是许多管桩检测不到桩底回波的主要原因。

5 结语
我们进行管桩质量检测,就是要检验土的承载力和桩身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检测工作,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检测手段有不同的费用、试验时间、场地要求、试桩数量、检测角度,因而应综合使用各种检测手段,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使综合检测效果达到最优。

(2)对于经高应变动力试桩或基桩反射波法检测被判定存在明显缺陷的管桩,虽然后来经静载试验合格,仍需进行桩身处理,以保证桩身的质量。

(3)对于经基桩反射波法检测判定为桩身存在疑问的管桩,可进行高应变动力试桩,以便定量缺陷的大小,或进行静荷载试验,对缺陷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4)对于打烂桩或收不了锤的管桩,可应用高应变动力试桩进行检测,以便于找出原因或确定收锤标准。

(5)对于薄持力层下有软弱夹层的情况,应用高应变动力试桩检测土承载力需慎重,最好用静荷载试验来确定其土承载力。

参考文献
[1]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2]《桩基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桩基工程手册
[3]吴世明等,土动力学
[4]庄崖屏等,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