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1阶段测试题

合集下载

学前班幼儿发展心理知识考试试题

学前班幼儿发展心理知识考试试题

学前班幼儿发展心理知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幼儿期的起始年龄通常是:A. 3岁B. 5岁C. 7岁D. 9岁2. 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成人B. 青少年C. 儿童D. 老年人3. 幼儿期是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这个观点是:A. 错误的B. 部分正确C. 部分错误D. 正确的4. 幼儿时期的主要任务是:A. 社会化B. 形成性别角色C. 学会读书写字D. 培养兴趣爱好5. 幼儿时期的最重要的特点是:A. 虚荣心强B. 容易惧怕C. 思维开放D. 依赖性强6. 幼儿时期的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 提高学习成绩B. 团队合作能力C. 掌握技能D. 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7. 下列哪个因素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没有关键影响: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身体健康D. 教育方式8. 幼儿时期语言发展的基本阶段按顺序是:A. 唱歌-背诵-模仿-表达B. 模仿-唱歌-背诵-表达C. 背诵-模仿-表达-唱歌D. 表达-模仿-唱歌-背诵9. 下面哪个是幼儿时期批评方法的最佳原则:A. 表扬优越感B. 称赞有成就感C. 尊重幼儿的感受D. 批评过程中加强惩罚10. 幼儿时期自尊心发展的基本阶段是:A. 自恋期-自哀期-自优势期-自批判期B. 自哀期-自傲期-自完美期-自考察期C. 自恋期-自傲期-自完美期-自考察期D. 自傲期-自恋期-自完美期-自考察期二、问答题1. 简要阐述幼儿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2. 幼儿期的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什么?3. 什么是情商?幼儿的情商发展有哪些方法?4. 幼儿时期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5.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行为规范的教育?三、论述题幼儿时期是人的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幼儿时期的发展不仅在身体上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在认知、情绪、社交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发展。

而幼儿发展心理学正是专门研究幼儿时期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幼儿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社会化,即在经历与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适应社会规范和与他人合作。

学前心理学测试题

学前心理学测试题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1)一、选择题(10分)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B.思维C.记忆D.语言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二、填空题(10分)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1、问题言语2、情绪情感3、同伴关系4、能力5、理智感四、简答题(30分)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2、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5、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五、论述(30分)1、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个性倾向主要表现为:()参考答案:兴趣;理想和世界观;价值观2.个体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积极能动的,表现出个体自身的经验和观点态度。

()参考答案:对3.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

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参考答案:对4.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参考答案:青春期;潜伏期;性器期;口唇期;肛门期5.佛罗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

()对第二章测试1.小班幼儿的兴趣多变,大班幼儿则开始形成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参考答案:从被动到主动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参考答案:环境3.“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生理成熟4.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参考答案:语言发展和感知觉发展上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有()。

方向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连续性和阶段性6.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有()。

参考答案:爱玩、会玩;思维具体形象;活泼好动7.就个体发展的整体而言,在某一个时期,其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错8.小班幼儿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

()参考答案:对9.幼儿常常表现得活泼好动,难以控制自己,这是“抽动症”的表现。

()参考答案:错10.对3岁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不能说反话,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要具体。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天空中过往的小鸟、路边的鲜花会引起幼儿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参考答案:无意注意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幼儿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是()。

参考答案:注意的分散3.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这是()。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儿童的第一个反抗期通常出现在:A. 1-2岁B. 2-3岁C. 3-4岁D. 4-5岁4. 下列哪个不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A. 词汇量迅速增长B. 语法结构逐渐复杂C. 完全掌握所有语言规则D. 口头表达能力显著提高5.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能够使用“我”和“你”B. 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C. 能够进行自我评价D.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6.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学前儿童学习的重要来源?A. 遗传因素B. 个人探索C. 社会互动D. 物理环境7. 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 无目的的游戏B. 模仿游戏C. 规则游戏D. 抽象游戏8.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以自我为中心B. 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C. 遵守社会规范D. 形成道德判断9. 儿童情绪发展的顺序通常是:A. 快乐-悲伤-愤怒B. 快乐-愤怒-悲伤C. 愤怒-悲伤-快乐D. 悲伤-愤怒-快乐10. 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中,以下哪种方法是不推荐的?A. 鼓励探索和发现B. 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C. 强调记忆和重复练习D. 促进社会交往和合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主要面临的冲突是________与________。

3. 在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中,________是他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

4. 学前儿童的社交行为发展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5. 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学前教育基础心理学试题

学前教育基础心理学试题

学前教育基础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A. 稳定性 B. 连续性 C. 非线性D. 可塑性2.儿童能够抑制冲动和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属于哪种发展? A. 情感发展B. 认知发展C. 社会发展D. 语言发展3.儿童发展的两大基本法则是? A. 机体反馈和认知发展 B. 分期理论和认知发展 C. 观察与仿效和积极参与 D. 遗传和环境互动和多中心协同发展理论4.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是? A.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少年期 B.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 C. 新生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D. 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5.儿童发展的动态及因素的相关概念包括? A. 正确性、综合性、灵活性 B. 正确性、唯一性、影响性 C. 统一性、重要性、相互性 D. 情感性、意义性、起伏性二、简答题1.请解释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2.解释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3.详细讨论儿童发展中父母和教师在情感交往中的作用。

4.说明儿童早期社交行为和沟通技能的重要性。

5.分析儿童对自我认知的发展及其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1.请结合学前教育实践,探讨儿童情绪认知如何影响其学习和行为。

2.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综合分析,总结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教育引导的策略。

3.以具体案例为基础,说明儿童内部化的过程及其在情绪管理和学业表现中的意义。

4.请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影响。

5.从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儿童各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培养策略。

以上题目供您参考,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组织和创作试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儿童的生理发展B. 儿童的心理发展C. 儿童的社会适应D. 儿童的教育方法答案:B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是()。

A. 儿童的年龄B. 儿童的身高C. 儿童的体重D. 儿童的性别答案:A3. 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通常发生在()。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答案:C4.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0-1岁B. 1-3岁C. 3-6岁D. 6-12岁答案:C5.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A. 亲子关系B. 同伴关系C. 师生关系D. 同伴与师生关系答案:B6.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班杜拉答案:A7.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 情绪表达的强度B. 情绪表达的频率C. 情绪调节的策略D. 情绪表达的持续时间答案:C8.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以自我为中心B. 以他人为中心C. 以规则为中心D. 以情感为中心答案:A9.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是()。

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规则游戏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学前儿童心理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A. 诊断儿童心理问题B.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C. 提供儿童心理咨询D. 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包括()。

A. 快速发展B. 个体差异大C. 环境影响显著D. 心理弹性强答案:ABCD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 生物因素B. 家庭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教育因素答案:ABCD3.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包括()。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B4.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有()。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下哪个选项对学前期认知发展的描述是正确的?A. 学前期的儿童已经具备了成人的抽象思维能力B. 学前期的儿童开始发展社会认知能力C. 学前期的儿童主要通过体验式学习来获得知识D. 学前期的儿童对逻辑推理具有高度的理解能力答案:C2. 儿童的情绪发展对其社交能力和学习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哪个情绪表达方式通常出现在学前儿童中?A. 冷漠B. 成熟C. 愤怒D. 冷静答案:C3. 学前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职责?A. 循规蹈矩,严格执行教育政策B. 提供指导和支持,引导儿童主动学习C. 监督儿童的行为,保证纪律的执行D.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扩展儿童的知识面答案:B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学前期心理发展的学科,主要关注0-6岁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它旨在了解儿童学前期的发展特点,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儿童的全面成长。

2. 请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传感期、感知期、触觉期和操作期等几个阶段。

在传感期,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对世界进行初步的感知。

在感知期,儿童逐渐开始发展出对物体和空间的辨识与认知。

在触觉期,儿童通过动作和触觉经验来感知和理解环境。

在操作期,儿童开始展示出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能力。

3. 请简要描述儿童情绪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儿童情绪发展经历了基本情绪、情绪稳定和情绪调节等几个阶段。

在基本情绪阶段,儿童主要表达快乐、愤怒、哭泣等基本情绪,情绪表达较为简单。

在情绪稳定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调节阶段,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情绪,逐渐学会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的技巧。

三、解答题1. 请简述学前教育中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18年上半年)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A. 信任感B. 主动性C. 自主性D. 自我同一性2.(2017年上半年)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

这说明()。

A. 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B. 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C. 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D. 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当3.(2016年上半年)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

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布鲁纳的发展教学法4.(2015年下半年)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方式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5.(2015年上半年)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6. (2018·山东菏泽)()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

”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格赛尔D. 华生7. (2018·山东临沂)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狼孩”的事例。

这说明了()。

A.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D. 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8. (2018·安徽合肥)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0~1.5岁幼儿处于()时期,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 《学前心理学》绪论—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幼儿中期已经()。

A、有初步的时间概念B、可以辨别昨天、今天、明天C、没有时间概念D、可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2、注意属于()。

A、认识过程B、心理现象C、个性特征D、心理过程3、()也称作轻微脑功能失调。

A、好动症B、多动症C、书写障碍D、行为障碍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是()。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一定关系D、完全无关5、“一心两用”,这是注意的()。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6、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种心理活动是()。

A、知觉B、感觉C、色觉D、视觉7、马斯洛创立了()。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机能主义8、狼孩之所以心理上与正常儿童有本质区别,主要原因是()。

A、遗传因素B、缺乏营养C、受狼的影响D、脱离社会环境9、()被称为“生命中枢”。

A、延脑B、脑桥C、中脑D、间脑10、有预定目的而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11、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A、反应B、反映C、反射D、应答12、()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实验法13、“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变化的特点C、新异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14、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斯金纳C、冯特D、华生15、阿格诺索娃研究发现,五岁儿童观察某一事物的时间约为()。

A、6分8秒B、7分6秒C、8分4秒D、9分2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A、游戏B、学习C、劳动D、娱乐2、“一目十行”说明一个人注意的()非常好。

A、分配B、广度C、转移D、范围3、脊椎动物如()等也有简单的心理活动。

A、鱼类动物B、两栖类动物C、鸟类动物D、爬行类动物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B、抑制C、无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5、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有()。

A、教育心理学B、管理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6、六岁幼儿能辨别()等方位。

A、左、右B、上、下C、前、后D、内、外7、注意具有()和调节、监督功能。

A、指引B、选择C、保持D、激励8、个性是由()构成的。

A、个性动力系统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D、个性心理特征9、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的知觉组织原则有()。

A、相似原则B、封闭原则C、接近原则D、统一原则10、内部感觉包括平衡觉、()。

A、运动觉B、味觉C、嗅觉D、机体觉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你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并改错。

)1、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

()2、幼儿已懂得透视原理,知道近物大远物小的道理。

()3、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分化是相对的。

()4、“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此话出自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5、幼儿分辨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叫视力。

()6、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活动又受到人的心理支配调节。

()7、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非条件反射。

()8、呈现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这属于联觉现象。

()9、调查法是最具有心理特色的方法。

()10、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占优势。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知觉的基本特性如何?3、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学前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5、简述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案例:王老师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她最近很苦恼。

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

这样一来,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请问:(1)根据注意理论,王老师需如何分析孩子注意分散的原因。

(2)结合本案例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效果,王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如何防止儿童分散?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D2.B3.B4.B5.C6.A7.A8.D9.A 10.C11.B 12.D 13.D 14.C 15.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2.BD3.ABCD4.AB5.ABC6.BC7.BC8.BD9.ABC 10.AD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改为: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改为:幼儿常常不懂得透视原理,不知道近物大远物小的道理。

3.√4.×改为:“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此话出自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

5.√6.√7.×改为: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条件反射。

8.×改为:呈现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这属于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

9.×改为:测验法是最具有心理特色的方法。

10.×改为: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答: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1)遗传素质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2)环境因素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调控作用;(3)儿童心理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活动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

2.答:知觉的基本特性主要有(1)知觉的选择性:人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3.答:幼儿前期已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

进入幼儿期后,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

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只是初步形成。

中班幼儿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达到十分钟左右。

在短时间内,他们还可以自觉地把注意集中于一种并非十分吸引他们的活动上。

中班幼儿已能同时注意到几种对象,注意的分配能力有所提高。

大班幼儿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十至十五分钟。

就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来说,大班幼儿不仅能注意外部的对象,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也能予以注意。

4.答: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和理论的科学。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具体分为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实现目的而进行的选择方法、执行计划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5.答:动物心理的发展主要决定于神经系统的演化水平和其生活环境。

通常把动物心理的发展区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答:(1)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主要有:无关刺激过多;疲劳;目的要求不明确;(4)注意不善于转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2)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策略有: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灵活地交互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