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互联网推动天津金融创新问题分析

互联网推动天津金融创新问题分析

互联网推动天津金融创新问题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成为了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天津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互联网推动金融创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互联网推动金融创新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金融活动已经逐渐转移到了线上,银行、支付机构、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了在线金融服务。

与此网络犯罪、信息泄露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

互联网推动金融创新也带来了金融监管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活动的边界变得模糊,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监管部门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监管环境。

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监管手段和手段也需与时俱进。

需要建立起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

互联网推动金融创新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加剧。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上,还体现在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的争夺上。

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大产品创新,提升客户体验,以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压力。

互联网推动金融创新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风险管理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的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各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新兴的金融科技也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因素,例如数据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等。

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监测能力,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互联网推动金融创新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天津金融运行报告2023

天津金融运行报告2023

天津金融运行报告2023引言天津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在金融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天津市金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2023年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天津金融市场概况天津具有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涵盖了银行业、证券市场、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

截至2023年底,天津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000家,其中银行机构占51%。

天津的金融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金融业占GDP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天津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了30%。

二、天津金融运行情况分析1. 银行业天津的银行业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部分。

2023年,天津银行业总资产达到了10万亿元,同比增长5%。

不过,天津银行业面临着信贷风险增加、资本金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资本补充措施。

2. 证券市场天津的证券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2023年,天津证券交易所成交总额达到了5000亿元,同比增长10%。

然而,天津证券市场仍然面临着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投资者教育。

3. 保险业天津的保险业也在稳步增长。

2023年,天津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了2000亿元,同比增长8%。

但是,天津保险业还存在着产品创新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加强创新和管理能力。

4. 其他金融机构除银行业、证券市场和保险业外,天津还拥有其他金融机构,如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

这些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这些金融机构仍然面临着监管不足、业务风险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

三、2023年发展趋势分析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科技将成为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天津应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对外开放天津应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进入,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3.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天津金融机构应注重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加强产品创新,满足市场需求。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POPs和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POPs和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

美丽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POPs和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s innovation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POPs and toxic chemicals■文 / 宋雨燕 金国平 吴春涛当前,我国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但与此同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危害正日益凸显。

作为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潜在的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隐患大,已成为制约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改善的新难点之一,亟待加强治理。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国办发〔2022〕15号)。

方案针对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隐蔽、种类繁多、常规管控手段不足等特点,制定了以环境风险预防为主的治理策略,构建了以“筛、评、控”为主线的环境风险防控思路,提出了覆盖源头、过程、末端环节的“禁、减、治”全过程治理举措,为“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有效管控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延伸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经开区)于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

建区38年来,天津经开区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示范园区”“绿色园区”等绿色品牌,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始终走在前列。

2021年4月,天津经开区以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合作开发的全球环境基金(GEF)“基于区域生态效益的POPs和有毒化学品管理”示范项目为契机,探索创新POPs和有毒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促进工业园区POPs减排与化学品综合管理。

天津经济发展现状

天津经济发展现状

天津经济发展现状天津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航运、商贸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近年来,天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的现状。

首先,天津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根据2019年的数据,天津GDP突破了2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

这表明天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其次,天津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过去,天津主要以重工业为主,但近年来,天津开始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型。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天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此外,天津还将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强国内外品牌建设,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天津的外贸发展稳步提升。

天津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大市之一,其外贸总额连续多年增长。

天津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海港和航运中心,通过开展与沿海国家的互联互通,天津对外贸易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

此外,天津还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国家开展更广泛的贸易合作。

第四,天津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天津设有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新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天津不断加大投入。

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天津实现了更多研发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动了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增长。

最后,天津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天津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天津持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力度,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通过推进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天津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总之,天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外贸发展稳步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且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相信在未来,天津的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天津、浙江两地金融发展比较

天津、浙江两地金融发展比较

近 体改与新 随各 金融创新为主要推动力 。20 6年 ,国务院 金 改 革创 伴国金融 年, 开的入 着地 融革 来制 放深为我 0

较少 ,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区域经济金融 在 合作中的作用有限 ;民营企业和 中小企业
金利用率低 ; 政府金融监管过宽 , 市场机制
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当前在巩 固
I ndu t y 产 业 sr
Z E ANG ECO NO MY 2 1052 H Jl 01 5
格局 初 步 形 成 。近 年 来 , 津 市 银 行 及 非 天 银行 金融 机构 保 持 良好 的 发 展 态 势 , 本 基
形成以中央银行 为核心 , 以国有商业银行 为主体 , 区域性商业银行 、 村合作银行 、 农 外资银行及 政策性银 行等 并存 的互补 型 多层次的银行机构体 系。 同时 , 证券公司 、 基金管理公 司等发展加快 , 险机构 不断 保
创 新 产 品 、金 融 衍 生 创 新 产 品快 速 发 展 , 初 步 形 成 涵 盖 主 要 业 务 领 域 、门类 齐 全 、
种类繁 多的金融产品体系 。 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可谓显著 , 但一些
天 津 市 金 融 发 展 主 要 以 滨 海 新 区 的 问题 和 弱 点仍 值 得 重视 。如 总部 金 融 机 构
趋完善 。通 过改革开放 和金融体制创新 , 打造 了银行业 的 “ 浙银 品牌” 、证券业 的
“ 浙江板块” 保 险业 的“ 江亮点” 、 浙 和地方
金融 的“ 浙商 系列 ”初 步形成具有浙 江特 , 色 、 构较 为合理 、 结 功能相 对完 善 的金 融 体 系。 浙商银行是第一 家总部设 在浙江并 以“ 商” 浙 命名 的金融机构 , 在省 内外设立

把握机遇,加快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

把握机遇,加快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
创新的目标 、原则及重点内容 ,以及人 民银行天津分行在这 一过程中应发挥的金融服务 y2 , 0 6 Ta j i a N w A e T N )a po e yteS aeC u c , e a eapl o efr nMa 6 2 0 , in nB n i e ra(B A , p rv db tt o n i b c m i t n i h h l oz o

推进天津滨海 新区开 发开放 为天津 金融业 加快 发展带 来了难 得的历史机遇
面 面 积 占总 面 积 的 2 %,生 态 环境 良 好 。三 是 地 理 区 位 9
优 越 。 海 新 区 位 于 天 津 东 部 I 地 带 ,位 于 环 渤 海 经 滨 临海 济 带 和 京 津 冀 城 市 群 的 交 汇 点 上 ,依 托 京 冀 ,背 靠 “ 三
CIM NY UUT0 a H AOEAGS 0 ■ N 26 ■
摘 要
20 年 5 2 6日, 06 月 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 国综合配套 改革实验区 , 这为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带来 了加 快发展的历史机遇 。 该文介绍 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天津金融业带来的难得 的发展机遇 , 滨海 新区金 融
最 方 便 、 最 重 要 的 出海 口, 多条 国 家 干 线铁 路 、公 路 、
航 线 与 新 区 沟 通 ,天 津 滨 海 国 际 机 场 也 正 在 扩 建 ,海 陆
快 发展 的动 力 和 引 擎 。滨 海 新 区综 合 优 势 突 出 ,发 展 潜 力巨大, 已具 备 了进 一 步 推 进开 发 开放 的 良好 条 件 和 坚
n t n l o rh n ies p o ierfr , ihh sbo g t i oi p o u i r3 ni t celrt s ai a c mpe e sv u p  ̄v oms whc a r u h hs r o p  ̄ nt f a j a c e aei o e a t c yo1 no t f a ca tr n n v t n . t rnrd cn eh r. nc a c sfr ini’f a c ln u t 3 te i n ileo msa di o ai sAf t u igt adwo h n e a j si n i d sr f m n r n o ei o h oT n n ai yn h

天津市产业全景分析报告

天津市产业全景分析报告

天津市产业全景分析报告
一、概况
天津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其产业结构也发
生了复杂的变化。

根据2024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统计,天津市有
4个行政区,拥有总人口466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08.6万人。

2024年,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万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2.2万亿元,占比66.36%。

二、服务业
服务业是天津市经济结构改善的重要内容。

服务业对就业创造了很大
贡献。

截至2024年,天津市服务业行业结构比较规范,共有27个行业,
以金融、物流和实业服务为主。

2024年,天津市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1.5
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三、住宅建设
住宅建设是影响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

截至2024年,天津市
住宅建设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住宅地产开发,住宅建筑施工,住宅装饰设
备加工,住宅装修服务。

截至2024年,天津市住宅建设总产值达到2.97
万亿元,占市GDP的9%,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四、制造业
制造业一直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截至2024年,天津市制
造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6.36%,其中机械制造业占比最高,占总产值
的47.1%,其次是化学纤维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器件制造业等。

天津经济概况

天津经济概况
天津2022年人均gdp为 90306元人民币,全国第61十一位。人均gdp仅相等于普通地级市无锡的50%左右。仅比重庆市75828元多14478元。可知,天津市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与其直辖市的重磅地位不吻合。(数据源自于国家统计局及官方媒体等综合)
但gdp仅仅是一串数字,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不能只看gdp,还要看城市的战略定位,人口数量,财政,教育及医疗等各角度。毕竟天津是中国区区可数的四大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超大城市,这些重磅定位绝不是一些强省省会能够比的。
海河就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滨海新区曾经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天津就是夏季达沃斯论坛派驻举行城市。
在2022年12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得国家批准设立。2022年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区。天津国土面积为11946.88平方公里,人口1560万(2022)。
天津就是国家中心城市、多功能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全国一流生产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天津自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天津历经600多年,形成了气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比如摩托罗拉天津工厂已于2022年就关闭转移到了人力资源成本更低廉的武汉,三星的手机工厂则也有退出的打算,天津的制造业流失很严重,经济发展和高端就业被压缩。
2022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符合预期,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背景下,由于转让部分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政府持有股权收入、盘活变现政府闲置资产收入等因素影响,市级一般公共收入扭转负增长局面,实现大幅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降幅收窄趋势,预计全年总额基本持平,增速有望由负转正。新增就业人数约5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稳定,保持在7%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报告一天津金融生态环境现状金融生态环境指金融业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金融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因素,广义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而狭义上包括法律、政府管理制度、行业准则、会计准则、银企关系等因素。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对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金融以及经济的发展。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天津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稳步前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地区整体发展稳中有升,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稳步推进。

地区经济和产业的良好发展给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基础,增强了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018年天津市地区GDP为18809.64亿元,较上年增加了3.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72.71亿元、7609.81亿元和11027.12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了0.1%、1.0%和5.9%。

在去产能方面,天津市全面落实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年度任务。

2018年第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8.5%,同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生铁产量降低了0.5%,粗钢产量增加了6.4%,增长率同比降低了13.4个百分点。

在去杠杆方面,天津市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7.9%,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小值。

在降成本方面,天津市新出台了一批政策措施,企业运营成本正在逐步降低,已经出台的降成本政策使企业成本在2018年降低了约600亿元,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8年每获得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所耗费的成本为84.01元,较上年减少了0.91元。

第二,金融业稳步发展。

2018年天津市金融业增加值为1966.89亿元,较上年增加了7.2%。

具体来看,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到2018年末,天津市金融机构(含外资)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4084.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7.9%;存款余额为30983.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0.1%。

在证券市场发展方面,2018年天津市证券市场发展平稳,年末证券账户为516.7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了8.2%;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增加了18家,累计为259家;各类证券交易额为37183.74亿元,较上年降低了14.6%,股票交易额、债券交易额、基金交易额以及期货市场成交额分别为17661.73亿元、16930.48亿元、2526亿元和66614.89亿元,分别较上年降低了20.8%、13.5%和增加了58.1%、10.2%。

在保险市场发展方面,2018年天津市保险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共获得原保险保费收入559.98亿元,较上年减少了0.9%,人身险和财产险的保费收入分别为415.54亿元和144.44亿元,分别较上年降低了1.9%和增加了2.0%;赔付额为164.14亿元,较上年增加了5.7%,人身险和财产险的赔付额分别为83.75亿元和80.3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了3.1%和8.5%;截至2018年末全市保险机构有3936家,共有保险从业人员9.86万人。

在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方面,天津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业务也不断做大做强,截至2018年末,天津市融资租赁企业为2008家,在全国居第三位;在按注册资金排序的全国融资租赁企业50强的资金总额中天津所占比重排在第二位,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为221.01亿元,工银租赁有限公司居第二位,其注册资金为180亿元,长江租赁有限公司为第七位,注册资金为107.9亿元。

第三,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扩大金融业的服务范围,为天津市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机遇。

2018年天津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88家,较上年增加了14.4%,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8.51亿美元。

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如推进双向产业合作基地、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以及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天津市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8年新设境外企业机构132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为44.5亿美元;2018年天津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077.01亿元,较上年增加了5.6%,进口4869.85亿元,较上年增加了3.8%,出口3207.16亿元,较上年增加了8.6%;对俄罗斯的出口较上年增加了60.5%,对东盟的出口较上年增加了23.0%,对美国的出口较上年增加了7.2%,对欧盟的出口较上年增加了2.0%。

第四,服务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雄安新区建设成效明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天津金融业运行的重要政策环境,在为天津金融业提出协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2018年,天津市积极助力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

具体来看,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累计达941家;提高了京津合作示范区、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以及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非首都功能承接平台的建设速度;签约了中国核工业大学、中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等一批项目;启动了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建设。

此外,天津市积极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加快落实津冀合作协议八方面事项;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8年来天津投资的京冀企业到位资金为1233.88亿元,在天津市实际利用内资金额中的占比为46.4%。

第五,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

为促进改革创新的进一步推进,天津市致力于不断推动建设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以及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从而建设高标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创新驱动发展环境下,天津金融业应为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支持,并将技术创新与金融业务相结合,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截至2018年末,天津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038家,科技领军企业达55家。

2018年,天津市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共有8家市级新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24家市级新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市级新备案众创空间;专利申请共受理9.90万件,授权专利共5.47万件,到2018年末有效专利共16.89万件;到2018年末共有6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签订1131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725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0.2%,技术交易额为553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1.3%。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天津市创业氛围也日益浓厚,民营经济保持活跃。

2018年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21.88万户,在全市新登记主体中占98.9%;民营经济增加值为8551.76亿元,占全市经济的45.5%,较上年增加了1.5%;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加了8.3%和2.5%,增长率分别提高了6.6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较上年增加了4.4%,比全市投资增长率快10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额增加了42.0%,比全市出口额增长率快33.4%个百分点。

天津市在现有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应通过金融改革创新来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促进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完善进度2018年,天津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完善。

金融法治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支付服务体系以及金融监管等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展,社会融资结构也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优化促使天津金融市场继续健康发展。

(一)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金融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且在深化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防控金融风险,应充分发挥金融法治体系对金融业稳健运行的保障作用,不断完善金融法治体系。

为充分发挥金融审判在促进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支持和保障金融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及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并结合法院审判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为充分发挥金融审判在金融业运行过程中的规范以及指引作用,《实施意见》要求树立正确的商事审判理念,统一裁判尺度,加强对金融审判的指导;为在丰富和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的同时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要求对新类型担保合同的效力进行依法认定;为对融资租赁合同纠纷问题进行依法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与保理合同审理相关的问题,从而促进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讲,天津市高院针对金融审判工作提出五个要求。

第一,加强金融商事审判,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始终将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业的最终目的,妥善审理各种类型的金融案件,依法保护合法合规的金融交易模式,依法准确认定合同效力以及实际法律关系,对高息融资以及高利贷等活动进行严格限制,对交易场所的交易行为进一步规范,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第二,打击金融领域的犯罪行为。

对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进行严格区分,依法打击金融犯罪行为,尤其是民间融资中存在的犯罪行为,依法严惩与证券相关的犯罪行为,通过规范金融秩序来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

第三,加大强制执行力度,保障金融债权的实现。

对于金融机构的财产保全申请进行依法支持,加大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力度,加强保全实施和保全裁定之间的相互衔接,促进金融债权实现成本的降低,通过创新执行方式来提高金融债权案件的执结率,对财产处置参考价进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对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第四,推进金融审判队伍建设和专业化水平提升。

建立专业化金融审判机构和团队,不断完善和创新金融审判工作机制,对金融审判文件进行标准化,加大对金融审判的指导力度。

第五,构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通过金融监管机构、行业组织以及社会调解组织之间的良好合作和优势互补,以及加强金融监管与金融审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体系的构建,此外,为了不断提升金融审判的社会影响力,也要加强司法建议和法治宣传工作。

此外,2018年天津市发布了一系列金融相关政策来促进和保障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金融人才、产业结构升级、中小企业发展、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见表1)。

|Excel下载表1 2018年天津重要金融政策指示2.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天津市为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开展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