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水供应

合集下载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简介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是一种用于向建筑提供热水的系统。

它通常由热水锅炉、循环泵、热水管道网络和热水储存设备等组成。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在各种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设施等。

系统组成建筑热水供应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热水锅炉热水锅炉是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核心设备。

它负责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热水。

热水锅炉通常具有高效的热能转化率,以确保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2. 循环泵循环泵用于将热水从热水锅炉输送到建筑各个热水使用点。

它通过循环泵的运行,保证热水能够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热水的供应。

3. 热水管道网络热水管道网络是建筑热水供应系统中的输送通道。

它将热水从热水锅炉输送到建筑各个热水使用点,确保热水能够顺利地到达每一个需要使用热水的地方。

4. 热水储存设备热水储存设备用于存储热水,以应对系统需求的峰值时段。

它可以是热水罐、热水储存槽或热水堆积式热水器等。

热水储存设备通常具有一定的储水量,以确保系统在高峰时期仍能提供足够的热水。

系统运行原理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运行原理如下:1.热水锅炉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将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2.循环泵将热水从热水锅炉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各个热水使用点。

3.热水在建筑各个热水使用点供应热水需求,例如洗手间、浴室和厨房等。

4.使用过的冷水被排出系统,而热水则回流到热水锅炉,通过循环泵重新循环。

5.系统根据需要随时提供热水。

在低需求时,热水锅炉会停止加热,而在高需求时,则会加大供热能力。

系统优势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效能源利用:热水锅炉通常具有高效的热能转化率,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的热能,降低能源的消耗成本。

2.可靠性强: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合理,设备和管道等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稳定地为建筑提供热水。

3.节省空间:热水锅炉和热水储存设备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有效节省建筑内部的空间。

4.环保节能:合理运行的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并且在能源利用上具备较高的节能效果。

第四讲-热水供应工程

第四讲-热水供应工程

第四讲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2.1。

1分类(1)集中热水供应工程(2)区域热水供应系统(3)局部热水供应系统3.1。

2系统组成(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冷凝水泵锅炉-水加热器-冷凝水池-冷凝水循环泵-锅炉(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3)附件: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膨胀管、管道补偿器、闸阀、水嘴4.1.3供水方式(1)按管网压力工况的特点:开式热水供水方式闭式热水供水方式(2)热水加热方式:直接加热(加热冷水、蒸汽混合)间接加热(热水或蒸汽)(3)循环管网设置方式: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4)循环动力:机械强制循环方式、自然循环方式(5)干管布置方式:上行下给式、上行下给式4.2热水的加热设备和器材4.2.1锅炉、太阳能集热器4.2.2水加热器容积式水加热器快速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加热水箱4.2.3器材4.3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管材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干线的直线段应设置足够的伸缩器●立管与横管连接应采用乙字弯●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上给式热水配水系统,应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其回水立管应在最高配水点以下(约0.5m)与配水立管连接热水管网应装设止回阀的管段: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

●热水横管的坡度不应小于0.003,以便放气和泄水。

●热水管穿过建筑物顶棚、楼板、墙壁和基础处,应加套管。

●热水管道一般为明设●管径<=15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宾馆、高级住宅、别墅等宜采用铜管、聚丁稀管或铝塑复合管4加热设备的计算根据热水量和水温计算确定热源加热设备4.4.1热水量(1)根据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2)根据卫生器具热水小时定额计算(需统一水温)4.4.2热水水温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或冷水计算温度表热水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表4.4.3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4.4.4热媒耗量计算4.4.4.1蒸汽直接加热4.4.4.2蒸汽间接加热4.4.4.3热水间接加热4.4.5加热及贮存设备计算4.4.5.1加热设备的加热面积4.4.5.2热水贮水器容积4.4.5.3锅炉选择计算4.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4.5.1第一循环管网4.5.1.1热媒为热:计算热媒流量,按流速<=1.2m/s、水力坡降5~10mm/m,查表热媒管自然循环压力值:4.5.1.2热媒为蒸汽:计算热媒流量,按允许流速查表4.5.2第二循环管网4.5.2.1配水管网计算设计秒流量按流速0.8~1.5m/s(管径<=25mm,0.6~0.8m/s),查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5~30%计管径不宜小于20mm4.5.2.2回水管网比相应位置的配水管网管径小1级,并不小于20mm4.5.2.3循环水泵4.6.饮水供应饮水管道应采用铜管、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聚丁稀管4.6.1供水方式(1)集中制备容器取水管道配水:设循环管道(2)分散设置热水器4.6.2饮用水用量饮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4.6.3冷饮水供应设循环管道冷饮水及循环回水均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

建筑设备--热水与燃气供应

建筑设备--热水与燃气供应

建筑设备–热水与燃气供应简介热水供应和燃气供应是建筑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为建筑内的热水使用和燃气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文将介绍热水供应和燃气供应在建筑设备中的作用、原理和相关的应用技术。

热水供应作用热水供应系统在建筑设备中起到为居民或使用者提供洗浴、取暖等热水使用的作用。

它能够满足不同场所的热水需求,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原理热水供应系统一般由热水锅炉、热水储备装置、水泵和管道系统等组成。

热水锅炉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

热水储备装置储存热水,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水泵将热水输送到不同的使用点,供应热水的同时,保持供水的压力。

应用技术热水供应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常见的热水供应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集中供暖系统:将热水供应到整个建筑物或区域。

通过集中供暖系统,可以统一管理和控制热水的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分户供暖系统:将热水供应到建筑内的各个独立住户。

每个住户都有独立的热水设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控制和调节。

3.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收集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供应热水使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燃气热水器:通过燃烧燃气,加热水供应热水使用。

燃气热水器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迅速提供热水。

燃气供应作用燃气供应系统在建筑设备中起到为居民或使用者提供燃气使用的作用。

它能够满足不同场所的燃气需求,提供烹饪、取暖等相关的服务。

原理燃气供应系统一般由燃气管道、燃气表、燃气阀门等组成。

燃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内的不同使用点,利用燃气设备进行燃烧,产生燃烧热量,满足相关的使用需求。

应用技术燃气供应系统采用的技术和设备有很多种。

常见的燃气供应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天然气供应:天然气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被广泛用于建筑的燃气供应。

它具有热值高、燃烧效率高的特点,对环境污染较小。

2.液化石油气供应: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灵活、便捷的燃气供应方式。

建筑给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建筑设备)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油锅炉燃 燃气锅炉
电锅炉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加热设备-将热媒的热量传递给被加热水

直接
水 加
加热


间接

加热
多孔管直接加热 喷射器直接加热 汽-水热交换器 水-水热交换器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喷射器直接加热
多孔管直接加热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太阳能局部热水系统流程示意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屋 面 太 阳 能 热 水 器 的 布 置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屋面太阳能热水器的布置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太 阳 能 热 水 器 室 外 布 管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95℃
70℃
70℃
60℃
蒸汽
70℃
凝结水
60℃
热媒系统原理图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3、热水配水管路
组成: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 工作过程: 1)从水加热器中出来的热水经配水管网送至配
水点。
2)水加热中的冷水由屋顶的水箱或给水管网补 给。
3)部分热水经回水管、循环水泵回到加热器再 加热。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间接加热设备 容积式热交换器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间接加热设备 板式热交换器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间接加热设备 容积式水加热器

建筑热水供应设备概述

建筑热水供应设备概述

建筑热水供应设备概述引言建筑热水供应设备是建筑物中用于提供热水的设备,通常用于满足建筑物内部居民或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本文将对建筑热水供应设备进行概述,包括其种类、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建筑热水供应设备种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建筑热水供应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燃气热水锅炉燃气热水锅炉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热水供应设备。

它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供应给建筑物的热水系统。

燃气热水锅炉通常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供水温度稳定性,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热水供应。

1.2 电热水器电热水器利用电能将水加热,供应给建筑物的热水系统。

它由加热元件、温控器和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

电热水器适用于小型建筑物或需要临时热水供应的场合,但其热效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

1.3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的设备。

它通过太阳能热能板吸收太阳辐射,将热量传递给水进行加热。

太阳能热水器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适用于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建筑。

1.4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热能源进行热水供应的设备。

它通过地热能源的吸收、压缩、释放等过程,提供稳定的热水供应。

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热水供应。

2. 建筑热水供应设备的工作原理不同种类的建筑热水供应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水的供给:建筑热水供应设备需要通过管道系统将冷水供给设备。

2.加热过程:根据设备的不同,可以通过燃烧燃气、利用电能、太阳能辐射或地热能源等方式将水加热至设定温度。

3.保温和储存:热水通过设备内部的保温层进行保温,并储存于设备内部的储水罐或水箱中。

4.供水和控制:经过加热和存储后的热水,根据需求经过管道系统供给建筑物内的热水系统,并通过温控器和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控制。

3. 建筑热水供应设备的应用范围建筑热水供应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和工业建筑等。

第3章建筑热水供应详解

第3章建筑热水供应详解

一、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1、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2、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3、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 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
4、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循环、自然循环。
5、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第三章 建筑热水供应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热水供应也属于给水,与冷水供应的区 别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量的 要求,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 用水器具等,还有“热”的供应,热源、加 热系统等。
一、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 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水方式
❖ 4、按热水管网运行方式分类 ❖ (1)全天循环供应方式 ❖ (2)定时循环供应方式 ❖ 5、按热水管网是否设置循环管网分类 ❖ (1)全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 (2)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 (3)无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热水供应要求
❖ 1、热水水质 ❖ 2、用水定额 ❖ 3、热水水温 ❖ (1)热水使用温度 ❖ (2)热水供应温度 ❖ (3)热冷水的比例计算
热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1、热水管网的布置 布置形式: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2、热水管网的敷设 热水管网的敷设可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 3、热水管道保温 热水管道和设备在保温之前,应进行防腐蚀处理。
耗热量、热水量和热媒耗量的计算及加热设备
❖ 1、耗热量计算 ❖ (1)全日供应热水的住宅、别墅、医院、疗养院、
加热设备
❖ 1、太阳能热水器 ❖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将水加热的装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第一节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热水加热方式一、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1.按热水系统供应范围分类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是满足建筑内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对热水的需要。

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三类。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一般是利用在靠近用水点处设置小型加热设备(如小型煤气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电加热器、太阳能加热器等)生产热水,供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

这种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使用灵活、维护管理容易,但热水成本较高,使用不够方便舒适。

由于该系统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因此适用于热水用水量较小且较分散的建筑,如单元式住宅、诊所、理发馆等公共建筑和布置较分散的车间、卫生间等工业建筑。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的热水在锅炉房或热交换站集中制备后,通过管网输送至一幢或几幢建筑中使用。

该系统供水范围大,热水管网较复杂,设备较多,一次性投资大,适用于使用要求高、耗热量大、用水点多且比较集中的建筑,如高级居住建筑、旅馆、医院、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等公共建筑和布置较集中的工业企业建筑等。

(3)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

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集中制备,通过市政热水管网送至整个建筑群、居民区或整个工业企业使用。

在城市或工业企业热力网的热水水质符合用水要求且在热力网工况容许时,也可直接从热网取水。

该系统供水范围大,自动化控制技术先进,便于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热能的综合利用,但热水管网复杂,热损失大,设备、附件多,管理水平要求高,一次性投资大。

因此,适用于建筑布置较集中、热水用量较大的城市和工业企业。

2.按热水管网的循环方式分类为保证热水管网中的水随时保持一定的温度,热水管网除配水管道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使用要求设置不同形式的回水管道,以便当配水管道停止配水时,使管网中仍维持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管网热损失,防止温度降低过多。

给排水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建筑内部热水及饮水供应

给排水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建筑内部热水及饮水供应

第十一章建筑内部热水及饮水供应11-1 热水供应系统一、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一般采用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内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

一般适用于热水用量小且分散的建筑,如饮食店、理发店、门诊所、办公楼等。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锅炉或换热器在锅炉房或热交换站中将水集中加热,通过热水管道向一栋或几栋建筑输送热水。

适用于热水用水量大,用水点多且较集中的建筑,如旅馆、医院、住宅、公共浴室等。

区域热水供应系统:一般以集中供热的热网做热源来加热冷水或直接从热网中取水,通过室外热水管网向城市街坊、住宅小区各建筑输送热水。

一般适用于要求热水供应的建筑甚至多且较集中的城镇住宅区和大型工业企业。

二、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为例,热水供应系统一般由两个循环系统组成。

第一循环系统包括发热设备、加热设备及热媒管道,其功能是制备一定水温和水量的热水;第二循环系统包括建筑内部热水配水管网,回水管网及各种附件,其作用是将热水送至各用水点,并保证各配水点热水的温度。

1、热媒系统也称第一循环系统(热媒、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由锅炉生产的蒸汽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而后变成冷凝水,靠余压回到凝结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冷凝水泵作用压送至锅炉重新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传递过程。

2、热水供应系统也称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在水加热器中冷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经配水管网送至各热水配水点,而消耗的冷水由高位水箱或给水管网直接补给。

本系统中各立管、水平干管甚至支管处都设了回水管,其目的是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使一定量的热水通过回水管流回加热器重新加热,以补充管网所散失的热量,从而保证了各配水点设计水温。

3、附件包括热媒和热水的控制附件、配水附件。

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膨胀罐、补偿器、闸阀、水嘴等。

三、热水供水方式1、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直接加热主要是利用热水锅炉,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温度或是通过蒸汽锅炉将蒸汽直接通入冷水混合转换成热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建筑热水供应
学习要求:对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有一般了解,对热水供应方式及管道敷设的要求有所认识。

第一节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一、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局部热水供应及集中热水供应)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2、集中热水供应
二、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一)热媒系统
(二)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管网)
(三)附件
第二节热水供应方式
根据热水加热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加热法和间接加热法
直接加热法(一次换热法)
间接加热法(二次换热法)
根据供水方式按管网压力工况特点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
根据循环管网设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热水供水方式。

根据热水循环系统中采用的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设循环水泵的机械强制循环方式和不设循环水泵仅靠热动力差循环的自然循环方式。

根据热水配水管网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下行上给供水方式和上行下给的供水循环方式。

总之,热水供应系统供水方式的选择,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热源的供给情况以及热水用水量和卫生器具的布置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成本比较后确定。

第三节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热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要求
满足一般给水管网布置敷设要求外,还要考虑热水高温带来的体积膨胀(一般设置U 行伸缩缝)、管道伸缩补偿、保温(加裹石棉套或草绳)、排气(管道内避免高温气体产生过
压和欠压需与当地大气压平衡)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