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PPT

合集下载

《“探界者”钟扬》ppt课件(29页)

《“探界者”钟扬》ppt课件(29页)

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
业等。
正侧结合的手法
写法探究
叙议结合
人物通讯在记叙事件的同时,可以插入议论充分抒 发感情,表明对所写人物或事件的认识、态度和评价, 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使人物通讯超越个体人物故 事,揭示生命的普遍意义和社会价值,从而更具深度和 高度。
品味语言
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
正侧结合刻画人物
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钟扬这个人物的?
正面刻画
侧面刻画
a.刻画人物语言。直接引用钟扬的
a.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
话,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
b.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写钟扬不在
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
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
b.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不挑剔 ,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
①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点拨】“不安分”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 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 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攀登科学 高峰,在科研事业上不断进取。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精神 的可贵。
品味语言
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
钟扬在这段话里用生物界的不同物种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先锋者”和“成功者”的 看法,表明了“先锋者”存在的重大意义,先锋者和成功者在实现生命的高度上没有差别。 这段话也是作者对钟扬生命意义的肯定和赞扬,蕴含着对钟扬的崇敬。
写法探究
清晰的行文线索
本文是以时间为行文线索并结合人物身份变化来进行报道的。首先 在第一部分第三段用总结性的句子“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 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 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来引起全文。然后回忆其少年事迹, 工作后的身份变化(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最后跳回到时 间线索(生命延续),突出人物的贡献和生命意义。报道采用小标题的形式,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谈谈启示
• 作为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钟扬教授给 了我们哪些启示?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探界者"钟杨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颁奖词
立心天地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 了的心愿。
• ④不畏困难,脚踏实地。我们要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决 心。要实现梦想必然要经过无数艰难险阻,越是艰难 越是要锤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钟扬所说: “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脚踏实地,因为 世界上的很多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钟杨 》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统编版(2019)上册《“探界者”钟杨 》 课件(19张ppt)
• 描写形象 多角度、多层次刻画人物形象 • 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中表现人物形象。 • 文章中第一个小标题“‘英雄’少年”,从恢复高
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即将入学写起。“文化大革命” 后,中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国家尤其缺乏各方面的 人才,作者写钟扬在这样的背景下考上中国科技大学 少年班,无疑具有深刻的用意,钟扬这个天之骄子无 疑承载着国家的历史使命,这与后来钟扬成为植物学 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有着很大的关系。

高中语文 统编版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叶雨婷《“探界者”钟扬》课件 (43张PPT)

高中语文 统编版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叶雨婷《“探界者”钟扬》课件 (43张PPT)
• 教学难点
分析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
21
预设问题
这篇人物通讯有哪些精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中有什 么作用?
反馈问题
1.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来龙去脉交代清 楚的重要手段。
人物描写(一位老人眯起双眼—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 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 “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 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反馈问题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 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 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 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 求是) 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 事求是)
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 止一个,而是一个 集体中的若干人, 或是同一时空范围 内的几个同类人。
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 事,或某一侧面。涉及 范围大,但写法集中于 一事、一个侧面。
02
认识人物
认识人物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 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 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 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 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 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 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 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 幸逝世,年仅53岁。
6.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

“探界者”钟扬-PPT课件

“探界者”钟扬-PPT课件

描写形象
(1)多角度、多层次刻画人物形象;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中表现 人物形象。
文章中第一个小标题“‘英雄’少年”,从恢复高考后的第 一届大学生即将入学写起。“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各行各业百 废待兴,国家尤其缺乏各方面的人才,作者写钟扬在这样的背景 下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无疑具有深刻的用意,钟扬这个天 之骄子无疑承载着国家的历史使命,这与后来钟扬成为植物学家、 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有着很大的关系。
“探界者”钟杨
颁奖词
立心天地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 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 在高山砾石之间。
走近钟杨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 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 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 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 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谈谈启示
作为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钟扬教授给 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坚持梦想,不忘初心。不是杰出者善梦,而是善梦者杰出。钟 扬教授正是怀着追梦的赤子心,正是有着为国家和人类留下丰富 “基因”宝藏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有十几年如一日,在雪 域高原上艰苦跋涉,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颗种子。
②艰苦奋斗,坚持不懈。钟扬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填补世界种质资 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历经辛苦,始终坚守,不经一番寒彻 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文章所叙述的事件符合客观实际,能准确地概括具体事实的全貌, 这属于本质真实。

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拟南芥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易于转换。这些特点使得 拟南芥适合进行多种实验研究。
拟南芥我国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 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
研究文本
“英雄”少年
1.怎样理解“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贬词褒用,点明他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进取,也照应作 者给予他的“探索者”的评价。
2. 对母亲、妻子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钟扬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特点。
3.穿插钟扬与妻子的婚事的作用是什么?
使人物形象真实的立在读者面前,也突出了人物的雷厉风 行的性格特点,又照应上Βιβλιοθήκη “不安分的人生”。研究文本
“英雄”少年
4.怎样理解这一部分的“英雄”?
这一部分写钟扬与父亲赌气而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上 了少年班后努力补习自己的弱科;无线电专业毕业却进 入了植物所工作,他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武汉大学生 物系的课程,从而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面对犹豫不决 的妻子,他采用“胁迫”手段与之结婚。可见“英雄”指的是 一种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服输的精神。
素材运用
对比之下,钟扬做事总是沉浸着高远的诗意情怀,洋溢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追求。他为上 海种植红树林,一开始几乎每个人都不赞同,但他绝不放弃。因为他了解20多万年前上海生长过 茂密的红树林,因为他对海南、深圳和日本冲绳等地的红树林考察了10年。更重要的是,他愿意 去做一个“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哪怕造福的是50年甚至200年后的人。第一年种下的树苗遭遇罕 见的冰冻,但第二年种下的树苗都活了,甚至前一年“冻死”的也活了回来。如今那里最高的树苗 已经高出地面两米多,生物多样性也愈加丰富。“人和树都要坚持下去”——再看钟扬的生前感言, 尤其感受到面向未来的“坚持”之可贵。

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问题四:“科学队长”
1. 写了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形象? 3、本文在报道钟扬事迹时非常注重以言写人 在文中如何体现的? 第一段钟杨的语言 设计部主任、赵老师、学生的语言
4)科学队长: ⑦ 和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合作,开展科普工作 写了钟扬热爱科普。 一开头直接引用钟扬的语言“生命诞生以来……”,表现了他的专业 素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语言与他的身份相符合,科学而严谨。钟扬 对建自博馆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文章引用设计部主任的话,从侧面 表现了钟扬对自然科学普及所做的贡献,体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 跟上海科技馆合作,有很多身份,都体现出对科普工作的火一样的 热情,突出他对科普事业的热爱。从上海实验学校一位学生的介绍 中可以看出,钟扬在科普工作中什么都干,什么都做得令人肃然起 敬,并归结到钟扬的育人上,从侧面突出他的工作上的热情和才华 以及对人的影响。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钟扬颁奖词Fra bibliotek词语 读音
拟南芥 jiè
第一届 jiè
黄冈
ɡānɡ
毛坯房 愧疚 屋脊 撰写 奇葩 负荷
pī jiù jǐ zhuàn pā hè
2.理解词义
避 嫌:避开嫌疑,为防止他人怀疑而对某 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烫手山芋:比喻有好处而想得到、但又 有麻烦不好处理的事物。
锤炼词句,品味语言 (4)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 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
导入
这是生长在海拔4000到5000的青 藏高原上砂石地里的花,叫藏波罗 花,它虽然生长在极差的自然环境 里,但是却开放的鲜艳美丽。它的 花语是永不凋零,顽强拼搏,象征 人坚韧不拔、衷心不变的精神。 看到这种花,我们就会立刻想到 他——

“探界者”钟扬ppt课件

“探界者”钟扬ppt课件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2000年,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经佐琴成为他的行政秘书、后勤主管。 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经佐琴临时给他找了一个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当经佐 琴愧疚地和钟扬沟通此事时,没想到他毫无怨言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 了半年。 十几年过去了,钟扬和家人的住房仍没有太大改善,只是从毛坯房搬进了一套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屋。 这和光鲜亮丽的上海形成了强烈对比,和他后来担任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 的职位也产生了巨大反差。
科学队长
2003年~2017年,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 流感》这样的“网红书”。“《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象,语言风格多 变,钟老师对推敲文字乐在其中,他会忽然在吃饭时得意洋洋告诉大家他的译 法,当然偶尔会被我们反驳,他也会欣然接受。”赵佳媛回忆。 对中小学生来说,钟扬可以称作“科学队长”了。他连续7年多次为全国中小 学生义务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来自上海实验中学的朱薪宇 就深受他的感染。 “当时去听教授讲座,一下子就被钟教授生动的演讲吸引住了,从此我就成了 教授年龄最小的学生,并开始跟随他学习科学……听他的课,你永远都不会感 到无聊,在钟老师的指引下我慢慢爱上了科学。”朱薪宇说。
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全世界
几乎有一半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03 在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的青藏高原,执
04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
着的钟扬发现了它,他把拟南芥栽种
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
在自己位于西藏大学安置房的后院中,
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
把它做成标本带回了复旦大学。
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

《“探界者”钟扬》ppt课件

《“探界者”钟扬》ppt课件
《“探界者”钟扬》中,“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 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写出了钟扬教授脚踏实地的 科研精神;“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 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对吧,说不定这种子以后 能长得很好。”写出钟扬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
主旨理解
钟扬在植物学研究、个 人的追求和教师的责任 等方面有自己的价值观。 请结合本文材料,探究 在钟扬身上体现出的价 值观与人生的关系。
留下不朽的温度。
拓展探究
钟扬的一生是丰富鲜活的,正如他对于生命的意义的认识一样,时 间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把种子,经过他汗水的浇灌,用心的培育,创 造,让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开花结果。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 财富和科研成果。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中哪些宝贵的精神,对 于中学生的我们来说应该如何去发扬这种精神呢?
课堂探究
4.速读“科学队长”这一部分,阐述一下钟扬是如何做一名出色 的科学队长的,为什么钟扬会花费巨大的精力做科普事业呢。
“采种子”是钟扬的“主业”,那么科普则是他最爱的“副业”。
钟扬认为“批判性思维”非常重 要,他更觉得对中小学生的科学 教育乃至思维教育非常重要。
课堂探究
5. 《“探界者”钟扬》这篇新闻中都大量引用报道对象的话,请举出例子, 试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新课导入
他就是钟扬,我国著名植物学家、援藏学者,生前是复旦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说:“不是杰出者 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他的梦就是收集种子,培育人 才;他的梦就是启迪梦想,播种未来。他的一生是追梦的一生、 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在雪域高原播下 希望种子的追梦者——钟扬。
拓展探究
1.不羡地位和名利,对科学和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标题的好处:内容指向明确,层次结构鲜明
1、种子达人
2、“接盘”导师 3、生命延续
文章开头用拟南芥引出钟扬的作用 是什么?
【明确】:
结构上,从与人物一生主要贡献相关的植物 入手,引出主人公;
内容上,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
主题上,用拟南芥象征并赞扬钟扬的普通、 质朴、顽强。
“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与生命的长度 衬托 作用是什么?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钟扬事迹
•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 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 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 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 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 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 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 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 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 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他的工作热情,又展示出他性 格的幽默风趣的一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惊险和惊喜并存”中,惊险指的是什么? 惊喜指的是什么?
惊险,指工作环境,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惊喜,指工作有收获,能采集到珍贵的种子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
采集到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 (鼠曲雪兔子)的典型事例,表现了他的什么 特点?
“探界者”钟扬(节选)
叶雨婷
钟扬简介
• 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男,汉族,湖 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复旦大 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 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 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钟扬颁奖词 立心天地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 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 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 藏着你的初心、誓言 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 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 在高山砾石之间。
全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钟扬的形象: 其时代价值、意义是什么?
【明确】: 更能显出其生命价值的意义
种子达人
• 对生活品质的“不讲究”与对工作的“不 将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初来你蒲公英。 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 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 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卡车把它 们拉回来。”
【明确】表现了他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而不畏 艰辛、不懈努力。
“接盘”导师
• 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 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年仅53岁。
•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入选感动 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 2018年度人物”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