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测试试卷(市统考模板有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共4套)

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3分)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
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jià zhí xīn shǎnɡ jiāo ào chí tánɡ mánɡ lùyù wànɡ jié shěnɡ shīdù kūn chónɡjiāo nèn 三、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 行 A.hánɡ B.xínɡ银行()不行()2. 鲜 A.xiān B.xiǎn朝鲜()鲜花()3. 累: A.lèi B.lěi积累()累坏()4. 重: A.zhònɡ B.chónɡ重量()重复()四、选择题。
(10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石匠、设计、造纸术B. 文字、记录、青铜器C. 桥洞、惊优、阿拉伯D. 吸收、经验、赵州桥2.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相对应的一项是()。
A.鲜明美丽。
(艳丽)B.昏迷后醒过来。
(苏醒)C.愉快的样子。
(欣然)D.傍晚昏暗的天色。
(黄昏)3.描写早春二月生机勃勃景象的古诗是()。
A.《绝句》B.《三衢道中》C.《惠崇春江晚景》D.《山行》4. 蔡伦主要是从( B )方面改进造纸术的。
A.生产工艺 B原材料 C.加工工具 D.生产者5.《花钟》课文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做“花钟”的办法是()。
A.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你只有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了。
B.把不同颜色的花围在钟的四周。
C.把不同颜色的花围摆成一个圆圈。
D.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围在钟的四周。
五、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5分)1.“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一、书写(10分)1.看拼音,写词语。
j īng y àn mǎn zúōu zhōu zhìhuìfēn fāng shuìlián yàn lìnuòruòxīn shǎng chítáng二、选择题(6分)2.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主题不同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减少智惠融化芦芽B.形壮沾水吹佛横幅C.醒来灼伤组止瓣认D.欧洲屠苏匀称谦虚4.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鸳鸯.(yāng)痕.迹(hén) B.伶.俐(líng)懦.弱(nuò)C.档.案(dàng)挣.脱(zhēng)D.耕.地(gēng)希冀.(jì)三、填空题(15分)5.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语。
酒(_____)娇(_____)密(_____)辩(_____)洒(_____)骄(_____)蜜(_____)辫(_____)彩(_____)到(_____)汉(_____)温(_____)采(_____)倒(_____)汗(_____)湿(_____)6.照样子写词语。
笔墨纸砚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平平安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斤斤计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7.补充词语,并照样子写词语。
(每组三个)争奇(______)艳双(______)戏珠学富五(______)相(______)并论(1)无忧无虑(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杞人忧天(来自寓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2019-2020春学期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字词拼写。
(16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 鸳鸯.(yāng) 纤.细(xiān) 痕.迹(hén) 实验.(yàn)B. 掷.出(zhèn) 懦.弱(luò) 携.带(xié) 伶.俐(líng)C. 耕.地(gēng) 遵.循(zēn) 皱.眉(zòu) 海豚.(tén)D. 希冀.(yì) 档.案(dǎng) 作.坊(zuō) 挣.脱(zhèng)2. 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0分)(1)位于河北shěng( )境内的zhào( )州桥,是隋朝的shíjiàng( )李春shèjì( )并参加建造的,这坐桥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huì( )和才干,是我国建桥shǐ( )上的一个qíjì( )。
(2)我们做人一定要qiān xū( ),不要jiāo ào( ),在自信的同时,也要学会xīn shǎng( )别人。
3. 填上恰当的量词。
(4分)清晨,一( )蒙蒙的细雨飘飘洒洒,村头那( )清泉显得更清澈了。
太阳升起来了,一( )( )金光透过树枝洒在清泉附近的草地上。
微风吹过,一( )( )嫩绿的新叶在风中舒展着身子,抖落下几( )晶莹的水珠。
忽地,鸟儿欢快地名叫起来,仿佛是在演奏一( )早晨的赞歌。
二、查字典,填写内容。
(8分)(1)“聚”字一共有画,第十笔是;(2)“册”字一共有画,最后一笔是。
三、词语训练。
(17分)1. 按要求写词语。
(4分)(1)源源不断(AABB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杞人忧天(出自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无忧无虑(无×无×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五颜六色(含数字)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填空。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共3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共3套)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姓名班级成绩一、看拼音,写词语。
huābàn zīshìqiān xūxīn shǎngbǎo cún mìfēnɡsūxǐng xiūjiàn二、选择题。
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小弟弟的后背(bēi bèi)上,背(bēibèi)着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2)我们的思想,应(XXXɡXXXɡ)该顺应(yīnɡyìnɡ)时代的发展。
..(3)这匹马的身体特别匀称(chēnɡchèn),大家纷纷称(chēnɡchèn)赞这是一匹..好马。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挨: A.顺着; B.靠近,紧接着; C.拖延;D.忍受,遭受。
(1)挨家挨户().(3)挨挨挤挤().XXX、比一比再组词。
博()蜂()副()腹()搏()锋()幅()复()四、选字填空。
票飘漂尔耳而使便变邮()然()方()()扬偶()()成()亮()朵()用五、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无( )无( )光彩( )( )源源( )( )争( )斗( ) ( )( )粼粼翩翩( )( )(2)忍饥受饿().(4)终于挨到了下学().一群蜻蜓在( )的湖面上( )。
看,它们的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 ),像是一朵朵( )的花儿,美丽极了!六、句子排序。
( )四条细小的腿,有的直,有的有点弯,好像在慢慢地向前走。
( )写字台上摆着我的小瓷象,它是我最喜欢的玩具。
( )长长的鼻子向上翘着,好像在摆布摆动,两颗匕首似的牙齿从嘴里伸出来。
( )小象屁股后面的那条又小又细的尾巴,从正面看,根本发现不了。
( )脑壳两侧有两只扇子般大的耳朵,微微掀起,像是一张一合地扇动着。
( )它满身淡黄色,还夹杂着一条条白色的条纹。
7、判断上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含答案).doc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阶段质量监测三年级语文试题一、读拼音写词语。
(16分)fēn fāng zhìhuìjiǎn cháchuīfú() () () () zīshìqiān xūxīn shǎng bǎo cún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9分)1.这乘.(chéng shèng)轿子是供游客乘.(chéng shèng)坐游园的。
2.便.(biàn pián)利超市卖的果蔬既新鲜.(xiān xiǎn)又便.(biàn pián)宜,因此积累.(léi lěi)了许多顾客。
3.我在小路上散.(sǎn sàn)步,看见一只蚂.(mǎmà)蚱,情不自禁.(jīn jin)地停下了脚步。
三、比一比,组成词。
(4分)辨( ) 密( ) 组( ) 洒( )辩( ) 蜜( ) 阻( ) 酒( )四、选择恰当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6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田中有株.(树桩)B.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C.迟日..江山丽(春日) D. 因.释其耒而守株(因为)2.我国传统节日与习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贴春联、放鞭炮B.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C.中秋节——吃月饼、登高D.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3.下列对不倒翁的制作过程,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先用牙签在鸡蛋下方轻轻地戳个小洞,再把蛋清和蛋黄搅碎后倒进碗里,然后把细沙盛进蛋壳里,最后给不倒翁画上鼻子、眼睛、嘴巴。
A . 戳→搅→倒→画B . 戳→倒→盛→画C . 搅→戳→盛→画D . 倒→戳→画→盛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分)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照样子,补充句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三年级语文(范围:第1—4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 鸳鸯.(yāng)纤.细(xiān)痕.迹(hén)实验.(yàn)B. 掷.出(zhèn)懦.弱(luò)携.带(xié)伶.俐(líng)C. 耕.地(gēng)遵.循(zēn)皱.眉(zòu)海豚.(tén)D. 希冀.(yì)档.案(dǎng)作.坊(zuō)挣.脱(zhèng)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7分)1.造纸shù()是由我国chuàng()造并传到ōu zhōu()和ā()拉伯国家的。
2.有的花非常娇嫩,qiáng liè()的阳光就能把它灼伤,失去fēn fāng()。
3.一对yuān yāng()在lú()苇中自由地嬉戏,fǎng fú ()是一对恋人在说悄悄话。
三、比一比,再组词。
(8分)燥()资()恼()捧()躁()姿()脑()棒()四、根据意思,用“闻”组词填空。
(6分)1.我从_______________中得知了她获奖的消息。
2.你快来_______________,这荷花多么清香啊!3.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_____________的石拱桥,叫赵州桥。
五、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6分)精美的(图案)热闹的()宝贵的()美丽的()积累(经验)促进()满足()欣赏()六、根据语境,把画线部分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8分)1.这件事情已经做好了,你再插手完全是()()添(),多此一举。
2.汽车在无()()()的大草原上尽情地驰骋着。
3.他一直读到博士,学()()(),但对待别人仍谦虚有加,真让人佩服。
4.明明想不劳而获,因此在学习上经常会有一些()()()兔的做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chāo cháng biàn rèn zǔlìjiǎn chádàgài cuòwùyán túmòshēng二、比一比,再组词。
猎(________)径(________)奏(________)借(________)茎(________)凑(________)失(________)搭(________)搞(________)跌(________)塔(________)稿(________)三、古诗对对碰。
《九月节日忆山东兄弟》袁枚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池上》贾岛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所见》王维意欲扑鸣蝉,忽然闭口立《寻隐者不遇》王安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梅花》白居易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四、我会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大(_____)(_____)色(_____)呼(_____)唤(_____)头(_____)气(_____)(_____)缤纷一(_____)一(_____)(_____)(_____)同声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因此因为①________今天下雨,所以我们没有去公园玩。
②今天我生病,________没有去上学。
已经曾经③爷爷________当过兵。
④老屋________活了一百多岁了。
六、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用加点字仿写句子)节日里,从_______,从_______,从_______,走来了许多庆祝节日的人。
2.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仔细观察。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共6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1年班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12分)lián péng gēn suíguǎng fàn wǔdǎo chítáng zhèng què( ) ( ) ( ) ( ) ( ) ( ) tíng zhǐ jiān qiáng sū xǐng bié zhìxīn shǎng shǒu hòu ( ) (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6分)疲倦.(juàn jǜàn) 不禁.(jìn jīn)匀称.(chèn chēn) 携.带(juān xié)作.坊(zuōzuò)皱.纹(zhòu zòu)三、查字典填空。
(6分)1.“圈”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
它有两个读音,分别是 ______和______,用它们分别组词: ______ 、______。
2.“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最后一笔是____。
这个字是____结构。
四、词语总动员。
(17分)1.比一比,再组词。
(6分)蜜()颈()骄()借()检()组()密()劲()娇()惜()捡()阻()2.在括号里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3分)(1)虚心..使人进步,( )使人落后。
(2)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能获得( )。
(3)学习一定要认真..,来不得半点( )。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8分)井底之()光( )夺目相提并()没精打( )灰心( )气奔流不()刻舟求()名( )中外(1)杭州西湖是 ______ 的著名旅游胜地。
(2)这两个人迟到的原因不同,怎能把他们 ______ 呢?五、句子训练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0年春学期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分值100分 90分种完成 用钢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
(45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字。
(2分)
录 援 屠 魂
(二)
读拼音,写词语。
(15分)
l íng l ì chu ī f ú w
ǔ d ǎo p èi h é ji
ě sh ì
ào m àn z ào zhǐ jīng
yàn ch éng f àng x
ī h àn
b àn d ǎo
jiān gù sh í ji àng ch ōng j ī
f ēn f āng
(三)在正确的字下面打“√“。
(4
分)
(辩 辨)
认 欧(洲 州)
精美别(至 致)
守株(侍 待)兔 (四)在正确的字音下面打“√”。
(4分)
纤.细(qi ān xi ān ) 木杆.(g ān g ǎn ) 花骨.朵(g ū g ǔ ) 释其耒.(w èi l ěi ) 倒.塌 (t ā t à) 作.坊(zu ō zu ò) 档.案(d ǎng d àng) 一乘.(sh èng ch éng )轿子 (五)单项选择题(填序号)。
(10分)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A.正是河豚欲上.时(河水的上游) B.爆竹声中一岁除.(逝去) C.小溪泛尽..却山行(乘船到了尽头) D.风景旧曾谙.
(熟悉) 2.“异”在字典里的意思有:A.有分别,不相同;B.特别,不寻常;C.惊奇;D.另外的,别的。
给下列词语中的“异”选择合适的意思。
异地( ) 奇异( ) 惊异( ) 大同小异( ) 3.下列词语不是同类....的一项是( ) A.笔墨纸砚 B.梅兰竹菊 C. 琴棋书画 D.载歌载舞
4.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有误..的.
一项是( ) A.我喜欢独自一个人静静地( 观赏 )音乐。
B.小狗的鼻子真( 灵敏 ),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C.故宫博物院里( 保存 )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D.乐乐为我( 精心 )挑选了一份( 精美 )的礼物。
5.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下列语段修改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红穿着黄衣服,•篮帽子到学校参加连欢会。
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
了精致的节目,收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同学们连续表演了独唱,舞蹈和许多动听的歌舞。
A.这段话有2个错别字:“连欢会”中“连”应改为“联”; “收到了”中“收”应改为“受”。
B.第一句应改为: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红穿着黄衣服,•戴着篮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
C.第二句有三处错误,应改为:会上,她首先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D.第三句标点“独唱”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的一项是( ) A.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B.花果山水帘洞前有一行楷书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 C.“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D.“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
8.下列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是作者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
B.《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季节都是春天,《三衢道中》描写的季节是初夏。
C.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作者看到了悠闲的野鸭和逆流而上的河豚。
D.《三衢道中》一诗中,“三衢”指的是浙江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9.下列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
A.“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人们用新的桃树换掉旧的纸张。
B.“元日”的意思是原来的日子,在诗句中指农历春节。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D.《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惆怅的心情。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1.诗中有情。
从诗句“ , ”中我感受到了行人内心悲痛的情感;从“ , ”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
2.诗中有景从“ , ”中我看到了暮春时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从“迟日江山丽, ”中我欣赏到了明丽盎然的春景。
3.凌晨四点,牵牛花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 ;七点, 。
4.那么 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 的图画中,为春光 了许多 。
小燕子带了它的 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 的天空。
5.《陶罐和铁罐》一课使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 和 ,我们要善于 .
. 。
二、阅读理解。
(25分)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1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茉萸少一人。
1. 把诗句补充完整。
(2 分)
2.农历九月初九是 节,古人在这个节日有 、 、 等习俗。
(4分)
3.诗中“ ”一句高度概括了诗人思亲思乡的感情。
(2分)
4.我国传统节日还有 、 。
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句我还知道:“ , 。
”“ , 。
” (3分)
(二)(14分)
有一个鲁国人,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进城去卖。
可是,走到城门口时,他犯愁了,因为他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将竹竿扛进城去。
把竹竿竖起来吧,竹竿比城门高出一截,进不去;把竹竿横过来吧,竹竿又比城门宽出一截,也进不去。
他横着、竖着来回比划了半天,搞得满头大汗,还是进不了城门。
这时,一个老头从城门经过,他看见那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就走过去对鲁国人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人。
但一生经历的事情比你多。
既然竹竿长、城门小,那你为何不把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呢?那样就变成竹竿短、城门大了,不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城了吗?” 鲁国人听了非常高兴,说:“太好了!”
于是 那个鲁国人立刻向城门附近的居民借来锯子,咯吱咯吱,将竹竿锯成两段,果然轻轻松松地进了城门。
鲁国人高兴极了,大声地叫卖起来:“快来买竹竿啊,上等的竹竿,可以做旗杆,还可以晾衣服......”可是这个鲁国人在城里喊了一天,也没有一个人来买他的竹竿。
于是,他决定扛着竹竿,挨家挨户地问,可结果还是一样。
因为他没有想到,锯短的竹竿虽然扛进了城,但是由于其用途不大,所以成了没有人要的废品。
1.“毫不费力”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跟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2分)
2.那个鲁国人一开始用什么办法进城?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1分)
3.文中的“老头”为鲁国人出的什么主意?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1分)
4.如果你在现场,你会给那个鲁国人出什么好主意让他轻松进城? (3分)
. 。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文中的老头和那个卖竹竿的鲁国人各说些什么呢? (3分)
. 。
. 。
6. 从不同的角度给故事拟定题目。
(4分)
(1)根据故事中人物的特点拟定题目: 。
(2)根据故事中人物做的事情拟定题目: 。
三.快乐习作。
(30分)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请从中选择-次有趣的发现写下来。
注意:1.题目自拟;2.要把过程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3.300字以上;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答案:
一
一
(二)伶俐吹拂舞蹈配合解释傲慢造纸经验盛放
西汉绊倒坚固石匠冲击芬芳
(三)辨洲致待
(四)xiān gān gū lěi tā zuò dàng chéng
(五)1.A 2.DBCA 3.D 4.A 5.C 6.D 7.D 8.C 9.D
(六)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风花草香
3.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
4.伶俐可爱光彩夺目平添生趣双剪旷亮无比
5.长处短处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二
(一)1.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2,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
2.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中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1.一点儿也不费力气千辛万苦
2.把竹竿竖起来吧,竹竿比城门高出一截,进不去;把竹竿横过来吧,竹竿又比城门宽出一截,也进不去。
3.既然竹竿长、城门小,那你为何不把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呢?
4.他只要将竹竿拿在手里,顺着城门的方向进城就可以了。
5.言之有理即可。
6.不知变通的鲁国人截竿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