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全)

合集下载

2024年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7篇)

2024年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7篇)

2024年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实验不仅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掌握物理学知识的关键途径。

通过实验来引入概念、导出规律、验证假设,并通过实验来拓展新的知识领域。

因此,我们应当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实验,充分运用智力与体力,细致入微地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

必须强化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教学。

观察与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知识学习的基石,也是其他能力培养的基础。

务必要确保各类实验的实施质量,使实验教学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积极推广课外活动,活动形式需多样化。

例如:开展小型实验、制作、发明、撰写科技小论文、举办科技讲座、修理或自制教学工具等。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即明确实验旨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

第三,要熟悉所用仪器的操作方法。

第四,要清楚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需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

实验过程中,首先应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要能够正确组装器材;第三,要能够按照既定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应指导学生清点实验器材,并将其归还至原位,同时完成实验报告。

本书共设计了若干个分组实验以及众多演示实验和实践性问题。

其中大部分实验器材易于获取,操作方法简便,且实验效果显著。

通过本学期的实验教学,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现象、进行测量,进而归纳出客观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024年初中物理教学计划范文(二)一、指导思想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掌握科学、理解科学、应用科学的新一代人才。

二、工作目标1. 确保每位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教材中的所有实验,基本具备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各类计算题目;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及总结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及总结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及总结一、实验教学计划1. 实验名称:测量速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速度的概念,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速度。

实验内容:学生们将用摩擦平面和滑轮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实验步骤:1)固定摩擦平面于实验台上;2)将一滑轮固定在摩擦平面上;3)将一物体绑在滑轮上并伸到地面上;4)学生推动物体使其上升,并同时用计时器计时;5)记录下推动物体所用的时间和物体上升的高度;6)根据公式“速度=位移÷时间”,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7)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出测量速度的方法。

2. 实验名称:测量密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内容:学生们将用直径小于分贝器的导管、计时器等测量物体密度的工具。

实验步骤:1)将分贝器放入密度瓶中,记录下它的质量和体积;2)将物体放入瓶中,记录下物体和瓶的总质量;3)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4)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出测量密度的方法。

3. 实验名称:测量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并能正确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实验内容:学生们将用张力计、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实验步骤:1)用张力计测量书包在水平位置上的张力大小,并记录下数值;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吊着的物体所受的拉力大小,并记录下数值;3)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到力的大小可通过测力计来测量。

4. 实验名称:测量电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并学会正确测量电阻的方法。

实验内容:学生们将使用电阻计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电阻。

实验步骤:1)将电阻计连接到电源上并记录下电阻值;2)将要测量的物体与电阻计连接,并记录下电阻值;3)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大小可通过电阻计来测量。

二、实验教学总结1. 实验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们对速度、密度、力和电阻这几个物理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024年初三物理教学计划(6篇)

2024年初三物理教学计划(6篇)

2024年初三物理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深入____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批改作业,搞好单元过关,将教学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力学的有关知识。

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

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

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

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

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

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

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兴趣,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

本学期准备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注意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促进中等生的整体进步。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精选10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篇1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特制定本年度初三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计划。

二、实验教学的目的1.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1、课程方面: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存在着过分统一、死板教条的弊病,实验教学存在着走过程、完任务、支差应付、浅尝辄止、囫囵吞枣的不正常现象,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实验素养和能力2、学生方面: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差,在学生实验中,甚至还有50%的学生极少动手或不动手,这一方面与现有的实验条件、实验课程的设置有关、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视不够有关。

3、实验条件方面:实验所需器材基本配齐,但部分实验器材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或制作的比较粗糙精确度不高,导致学生实验时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看不到明显的现象,从而降低学生的实验兴趣。

初一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次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实验仪器的使用;二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三是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方法本次实验教学主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操作结合实验”、“示范引导”、“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操作的示范,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和实验器材,并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 教师在实验课上进行实验仪器的展示,并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

3. 将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

4. 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提供示范操作,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5.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6.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对物理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归纳。

7. 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强调实验的重点和要点。

五、教学评价本次实验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评价,二是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的评价。

六、教学素材本次实验教学所需的素材主要有:一是实验仪器和器材,包括测温仪、天平、显微镜、各种导线等;二是实验指导书和教学课件,包括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七、教学条件本次实验教学所需的教学条件主要包括:一是教室的布置和环境的整洁度;二是实验仪器和器材的准备和保养;三是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操作的技能。

八、教学准备本次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和理解;二是教师对实验仪器和器材的准备和保养;三是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和演示准备。

九、总结本次实验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九年级物理上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上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上下册实验教学计划目标:本实验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性的研究方式,帮助九年级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上册实验计划:1.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 实验内容: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体积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 实验内容:使用和水量计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并记录结果。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正确使用和水量计的方法,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密度-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 实验内容:使用实验室提供的物体和测量工具,测量其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物体的密度。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进行密度计算。

下册实验计划:1. 实验四: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和关系。

- 实验内容: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结果。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准确连接电路和使用测量仪器,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 实验内容:使用光线盒和反射镜进行光的反射实验,并观察记录结果。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准确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

3. 实验六: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

- 实验内容:使用音叉和声音传导器进行声音的传播实验,并观察记录结果。

- 实验要求:学生需要准确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

以上实验教学计划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7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7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7篇(一)实验名称:测量光的折射角实验内容:使用实验仪器测量不同介质中光线的折射角,并绘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图。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解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步骤:1. 安装实验仪器,调整仪器使其水平放置。

2. 将光源对准测量仪器,记录入射角。

3. 将不同介质放置在仪器中,记录折射角。

4. 重复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绘制散点图,并通过拟合得到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教学重点: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的图表绘制以及实验结论的总结。

教学难点:折射角的测量和不同介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结合学生自主操作,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过程。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强光直射眼睛,使用实验仪器时注意仪器的稳固。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7篇(二)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物理量、单位和测量-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第二单元:运动的描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描述- 运动图像的绘制和解读3. 第三单元:力的概念和性质- 力的定义和分类-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三定律的重要性及应用4. 第四单元:压力和浮力-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5. 第五单元:能量的转换-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能量转换和利用6. 第六单元:电学基础- 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电路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 常见电学现象及相关应用7. 第七单元:热学基础- 温度、热量和热能的概念- 热量传导、传递和转化-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应用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课程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和延申,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八篇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八篇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八篇初中物理教学计划篇1学习目标1、知道串并电路的特点2、会识别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3、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教学重点知道串并电路的特点,会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难点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及电路的设计。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活动内容预习自学1、串联电路(1)概念:把电路元件首尾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①电流有路径,无之分。

②开关控制电路中所有③各用电路器之间2、并联电路(1)概念: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①电流有路径,有之分。

②干路开关控制,支路开关控制的支路。

③各用电路器之间。

课堂检测1、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三盏灯,则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是()A、只能串联B、只能并联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D、串联或并联都不可能2、有三盏电灯,想把它们连接在一个电路中,要求用与不用每盏电灯都不影响别的灯,下面电路图中能满中要求的是()3、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

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4、右图是医院病房与护士值班室的示意图,病人需要护理时,只要按床边的按钮开关就能及时通知护士:1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1,护士值班室的灯L1亮;2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2,护士值班室的灯L2亮。

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5、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转动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6、在下图中按要求连接电路。

(1)把甲图中L1,L2串联、S控制二盏灯;(2)把乙图L1、L2并联,S1、S2各控制一盏灯。

7、在探究活动中,小明连好了的实物图如图所示,请你帮他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

8、按下图的电路图连接右边的实物图。

能力提升1、每天晚上,武汉外滩的灯光使江城的夜色更加靓丽,其中这些路灯的连接方式是 .2、如下左图,当开关闭合时会发生现象,若要两灯串联,应去掉导线;若要两灯并联,应将导线改接到 .3、试判断下列各种情况中小灯泡L1和L2的连接情况:(l)流过 L1的电流全部流经 L2 ;(2)拿掉灯 L1,灯 L2仍发光(3)开关同时控制 L1、L2 ;( 4)开关 S断开时,灯 L1发光,L2不亮4、如图1所示所示电路中,L1与L2 ,开关S闭合时,灯L1和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红去检查电路故障,他将导线接在灯L1两端,若发现灯L2亮,L1不亮则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 其质量大小的影响
演示
第十七周
3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分组
第十七周
33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演示
第十八周
34
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分组
第十八周
35
比较物质的硬度
演示
第十九周
《物理》八年级(下册)
力和
机械
1
力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二要素
分组
第一周
2
弹簧测力计及其应用
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 出的热量
演示
第八周

18
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演示
第八周
19
演示点火爆炸一一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演示
第九周
电磁 铁与 自动 控制
20
认识磁体
演示
第十周
21
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演示
第十
「周
22
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演示
第十
「周
23
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演示
第十二周
分组
第十二周
21
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
演示
第十三周
浮力 与升 力
22
浮力的大小
分组
第十四周
23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演示
第十四周
24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组
第十五周
从粒
子到
宇宙
25
选择一种模型
演示
第十六周
26
收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演示
第十七周
《物理》九年级(上册)
探究
简单
电路
1
怎样使一个小电灯亮起来
分组
第四周
10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分组
第五周
11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分组
第五周
机械 功和 机械 能
12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组
第六周
13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
第六周
14
模拟打桩
演示
第七周
15
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演示
第七周
内能
与执
16
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
第七周
17
0
wi
色 音 的 口昔 乐 司 不
和睛 光眼
1
周 十 第
食 日
1
1
周 十 第
1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分组
第十一周
18
凸面镜和凹面镜
演示
第十一周
19
铅笔断了和光的折射现象
分组
第十二周
20
光的色散和混合
演示
第十二周
21
凸透镜和凹透镜
演示
第十三周
22
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
第十三周
2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分组
第十三周
分组
第一周
3
判断重力的方向
演示
第二周
4
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
分组
第二周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和重力的方向
分组
第三周
6
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组
第三周
7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分组
第四周
8
将滑动变为的平衡
10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分组
第五周
11
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演示
第六周
24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
演示
第十二周
25
练习使用电磁继电器
分组
第十三周
《物理》九年级(下册)
电动 机与 发电

1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分组
第一周
2
观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
演示
第一周
3
观察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演示
第一周
4
观察“磁生电”现象
演示
第二周
5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演示
第二周
6
观察手摇发电机发电
24
眼球结构和视力的矫正
演示
第十四周
25
辨别两个透镜
演示
第十四周
26
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照相机、 投影仪
分组
第十四周
物质 的形 态及 其变 化
27
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演示
第十五周
28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演示
第十五周
29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演示
第十六周
30
升华和凝华
演示
第十六周
我们 周围 的物 质
12
探究斜面
演示
第六周
运动
和力
13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分组
第七周
14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演示
第七周
15
观察惯性现象
演示
第八周
压力 与压 强
16
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演示
第八周
17
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
演示
第九周
18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分组
第十周
19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演示
第十一周
20
估测大气压的值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资中县板栗桠乡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元 单
序号
称 名 验 实
或且 一可分 演夕

完间 导时 指
走进
物理
世界
-
2
3
密 私 的 练 拉
4
具 丁 量 测 间 时 长 的 用 常
周 二 第
5
6
周 四 第
音环竟 声与垢
7
周 六 第
8
9

-
演示
第一周
2
怎样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
演示
第一周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
演示
第一周
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分组
第二周
5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分组
第二周
探究
欧姆
定律
6
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演示
第三周
7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演示
第三周
8
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
演示
第四周
9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演示
第二周
电能
与电
功率
7
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
演示
第三周
8
测量小电灯的功率
分组
第三周
9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演示
第三周
家庭 电路 与安 全用 电
10
练习使用测电笔
演示
第四周
11
观察二线插头与二线插座
演示
第四周
12
探究熔丝熔断的原因
演示
第四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