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和传感器 教学课件1 教科版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3节 电话和传感器 教学课件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
思考 传感器的应用有哪些? 答案: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
比较人与机械自动化设备获取信息过程:
人获取外界信息
机械自动化设备获取外界信息
光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味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
典例分析
例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初中物理 第3节 电话和传感器 教学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新教科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第3节 电话和传感器
第一页,共三十页。
1.声信息与电信息。 2.了解传感器。
第二页,共三十页。
从古到今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古代方法有: 狼烟报警、 快马传书、
电话中的话筒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因此主要是将
动能转化为电能; 听筒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的振动,因此主要是将电能转
化为动能。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
1.如图甲、乙演示的是电话的话筒和听筒的工作过程 ,装置中的线圈粘 在纸片上,纸片架在磁体的上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甲图演示的是电话的听筒,它是利用电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典例分析
例 如图所示为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
膜片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把线圈两端的导线接入扩音机,就
能通过扬声器听到说话的声音。这种话筒应用的原理是
。
电磁感应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二、传感器
思考
什么是传感器? 答案:把其他信息(声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转换 成电信息的器件叫做传感器。如:在电冰箱和空调里有温度传感器。
思考 传感器的应用有哪些? 答案: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
比较人与机械自动化设备获取信息过程:
人获取外界信息
机械自动化设备获取外界信息
光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味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
典例分析
例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新教科版九年级上初中物理 第3节 电话和传感器 教学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新教科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第3节 电话和传感器
第一页,共三十页。
1.声信息与电信息。 2.了解传感器。
第二页,共三十页。
从古到今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古代方法有: 狼烟报警、 快马传书、
电话中的话筒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因此主要是将
动能转化为电能; 听筒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声音的振动,因此主要是将电能转
化为动能。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
1.如图甲、乙演示的是电话的话筒和听筒的工作过程 ,装置中的线圈粘 在纸片上,纸片架在磁体的上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甲图演示的是电话的听筒,它是利用电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典例分析
例 如图所示为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
膜片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把线圈两端的导线接入扩音机,就
能通过扬声器听到说话的声音。这种话筒应用的原理是
。
电磁感应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二、传感器
思考
什么是传感器? 答案:把其他信息(声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转换 成电信息的器件叫做传感器。如:在电冰箱和空调里有温度传感器。
物理九年级教科版8.3电话和传感器同步课件(24张)

基本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简称转换电 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离子感烟器 温度传感器
明火探测器
光电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机油压力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
全自动血压机
自动旋转门
声
音 声敏传感器 控
延
制
时
电
电
灯
光敏传感器 路
路
光
线
走廊声控灯的工作原理
制 作 传感器常用的敏感元件
例1.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
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
本工作原理是(BD)
A.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A
信号
干簧 管
一种防盗门报警电路
人获取外界信息
机械自动化设备获取外界信息
视觉 嗅觉
光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听觉
声音传感器
味觉
味传感器
触觉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2.传感器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生物信息
敏感元件 转换电路
电信号
传感器
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
它能够感知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 等非电学量,并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 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
R1 处理
R2
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属热电阻
铂电阻
例2、有定值电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三 只元件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两点 后,用黑纸包住元件置入热水中,观察欧 姆表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 B
8.3电话和传感器 课件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二 传感器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生物信息
敏感元件 转换电路
电信号
传感器
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 它能够感知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
并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化 为电路的通断.
传感器的作用 非电学量
传感器
电学量
受力 温度 磁场 声Te音xt等
传感器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容等
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声
音
声敏传感器
控
延
制
时
灯
电
电
光敏传感器
路
路
光
线
走廊声控灯的工作原理
课堂小结
电话和传感器
一、声信息与电信息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 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 尔第一个试音:“喂,芝 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
被记录下来。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1882年,磁性壁挂电话
1969年,可视电话
1、电话的组成及作用
话筒: 将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听筒: 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最简单的电话的组成:话筒、 听筒
2.电话的工作原理
男孩的听筒
女孩的话筒
3.电流把信息传到远
回路电流变化
磁性强弱变化
男孩听到声音
听筒膜片振动
话筒:
动圈式话筒——将声信号转化电流 信号——电磁感应
听筒扬声器: 听筒——将电流信号还原声信号 ——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 8.3 电话和传感器课件教科教科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三页,共十八页。
美军在 越南战 争时使 用(shǐyòng) 的移动
电话
1969年, 可视电 话(kě shì
diàn huà)
一、电流把信息(xìnxī)传到远方
1、最简单(jiǎndān)的电话的组成:话筒、
听筒
2、老式(lǎoshì)电话的工作原理: 话筒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最简单的电话机是由___话_筒和____听组筒成的,其中把声信
(huàtǒng)
(tīngtǒn
号变成电信号的是 _____,话筒把电信g号) 变成声信号的是
___听__筒_, ___听__筒里有一个永磁体。
3、一部电话机通常(tōngcháng)要和多部电话机通话,为了提 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电明话了交_换_机____。
管时,两个簧片被磁化而接通,所以干簧管能起到开关的作用。传感器是把其他信号(如位 移、速度、力、磁感应强度、温度、光、声等) 转换(zhuǎnhuàn)为电信号(如电压、电流、电 阻、电容等)的元器件.
Image
12/12/2021
第十八页,共十八页。
3.电话 和传感器 (diànhuà)
2021/12/12
第一页,共十八页。
2021/12/12
1892年纽约(niǔ yuē) 芝加哥的电话线 路开通。电话发 明人贝尔第一个 试音:“喂,芝 加哥”,这一历 史性声音被记录
下来。
第二页,共十八页。
1882年,
磁性壁挂 (bì ɡuà)电
话
2021/12/12
光、声等) 转换为电信号(如电压、电流(diànliú)、电阻、电容等)的元 器件.
传感器
其他信号
九年级物理上册 8.3.电话和传感器课件 (新版)教科版

火 灾 报 警 器
我来填
1、电话是___美___国人_贝__尔__在_1_8_7_6_年发明的 。 2、最简单的电话机是由_话_筒__ 和_听__筒_组成的,其中把 声信号变成电信号的是 _话__筒__,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的 是_听__筒___, _听__筒__ 里有一个永磁体。 3、一部电话机通常要和多部电话机通话,为了提高线 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_话__交_换__机。
4.如图6-1-3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 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
作原理是 ( BD )
A.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A
R1 R2
信号 处理 系统
设计题 : 用如图示的电磁继电器设计一个由光敏电阻 来控制路灯的实验电路。要求是:光暗时灯亮,光亮时 灯灭。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光敏电阻、学生电源、继 电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导线。(如有需 要可以自行添加所需器材)
220V
ce b a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3.电话和传感器
1892年纽约芝 加哥的电话线 路开通。电话 发明人贝尔第 一个试音: “喂,芝加 哥”,这一历 史性声音被记
录下来。
1882年, 磁性壁 挂电话
美军在 越南战 争时使 用的移 动电话
1969 年, 可视 电话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最简单的电话的组成:话筒、
听筒
2、老式电话的工作原理: 话筒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第八章 第三节 电话和传感器—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23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扬声器的线圈振动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 到力的作用
B.动圈式话筒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一种装置 C.电风扇的工作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 D.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 象
10. 在听筒中,话筒里传来的变化的电流,使电磁 铁的磁性 改变 (填“不变”或“改变”),从而电磁铁 对振动膜的吸引力也在不断 改变 (填“不变”或 “改变”),使振动膜发生 振动 ,电信号又转化为声 信号.
前都要做碰撞实验,检验汽车在碰撞时各部位的受损情
况,所以必须在受检汽车中安装( C )
A.温度传感器
B.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湿度传感器
8. 如图,常用的电话听筒里有一 个电磁铁,当传入听筒的电流流过电磁 铁的线圈时,电磁铁能够吸引前面的薄 铁片.由于电流在变化,电磁铁对薄铁 片的吸引力也随着变化,从而使薄铁片振动起来,发出 声音,这样就能听到对方的讲话.这其中的原理主要是 利用了( B )
11. (1)如图中 乙 图表示电话机话筒的原理图, 甲 图表示电话听筒的原理图.
(2)小明为了探究电话话筒的原理,做如下实验: ①将电源、炭粒话筒、电流表串联起来,用手摇动 炭粒话筒,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化,这说明炭粒 话筒受到振动后,电阻值 发生变化 .
②用嘴对着话筒前边吹气或大声喊话,可以观察到 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声音越大时电路中的电流 越强 (填“越强”或“越弱”),说明电流随着 声音 的变化 而变化.
以上实验说明 话筒通过声音引起内部炭粒电阻变 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 .
(3)将下图所示元件连接成可以传递信息的电路.
12. 为了探究电话的话筒将声音转化成电信号的原 理,小文设计了如下实验:
A.扬声器的线圈振动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 到力的作用
B.动圈式话筒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一种装置 C.电风扇的工作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 D.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 象
10. 在听筒中,话筒里传来的变化的电流,使电磁 铁的磁性 改变 (填“不变”或“改变”),从而电磁铁 对振动膜的吸引力也在不断 改变 (填“不变”或 “改变”),使振动膜发生 振动 ,电信号又转化为声 信号.
前都要做碰撞实验,检验汽车在碰撞时各部位的受损情
况,所以必须在受检汽车中安装( C )
A.温度传感器
B.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湿度传感器
8. 如图,常用的电话听筒里有一 个电磁铁,当传入听筒的电流流过电磁 铁的线圈时,电磁铁能够吸引前面的薄 铁片.由于电流在变化,电磁铁对薄铁 片的吸引力也随着变化,从而使薄铁片振动起来,发出 声音,这样就能听到对方的讲话.这其中的原理主要是 利用了( B )
11. (1)如图中 乙 图表示电话机话筒的原理图, 甲 图表示电话听筒的原理图.
(2)小明为了探究电话话筒的原理,做如下实验: ①将电源、炭粒话筒、电流表串联起来,用手摇动 炭粒话筒,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化,这说明炭粒 话筒受到振动后,电阻值 发生变化 .
②用嘴对着话筒前边吹气或大声喊话,可以观察到 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声音越大时电路中的电流 越强 (填“越强”或“越弱”),说明电流随着 声音 的变化 而变化.
以上实验说明 话筒通过声音引起内部炭粒电阻变 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 .
(3)将下图所示元件连接成可以传递信息的电路.
12. 为了探究电话的话筒将声音转化成电信号的原 理,小文设计了如下实验:
电话和传感器ppt课件

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第3节 电话和传感器
学习目标
1.知道电话的工作原理 2.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及生活中用到的几种传感器
新知导入
莱斯的猜想
“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的振动传递的。如果把这一振动转换成 电流的强弱而传送,再把电流转换成声音,那么也许能把说的话传 送到很远的地方。”1860年,德国的莱斯提出这样的猜想。
声信息转变成的交变电流通过导线流经扬声器的_线__圈___,扬声 器_磁__体___的磁场对通电_导__体___有__力____的作用,_线__圈___振动并 带动_纸__盆___振动,这样就把电信息转变成了__声____信息。
02 传感器
如何将光、热、力等信息转化为电信息
能实现其他信息转化成电信息的器件叫做传感器
听筒是怎样工作的呢?
听筒的结构 工作原理:
带有声音信息 的变化的电流 进入
电磁铁,随着电 流的变化产生变
化的磁场
带动
膜片振动, 还原成声音
把话筒和听筒连接在电路中就产生了 电话
声音 话筒
变化的电流
听筒
声音
电话的历史
1876年贝尔发明 的最早的电话机
1878年生产的 电话机
1879年爱迪生 研制的电话机
对着线圈大声说话,声音的振动带着线圈振动,示波器上出现了 与声音变化相对应的波形.
线圈的振动为什么会使示波器上出现波形?
对着线圈说话时,声波推动线圈做__切__割__磁__感__线___运动,线圈中产生了与声 音变化相对应的强弱变化的感应电流,示波器上就显示出了与声音变化相 对应的波形。
声音信息可以通过_电__磁__感__应___转化成电流信息。
2. 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C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学习目标
1.知道电话的工作原理 2.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及生活中用到的几种传感器
新知导入
莱斯的猜想
“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的振动传递的。如果把这一振动转换成 电流的强弱而传送,再把电流转换成声音,那么也许能把说的话传 送到很远的地方。”1860年,德国的莱斯提出这样的猜想。
声信息转变成的交变电流通过导线流经扬声器的_线__圈___,扬声 器_磁__体___的磁场对通电_导__体___有__力____的作用,_线__圈___振动并 带动_纸__盆___振动,这样就把电信息转变成了__声____信息。
02 传感器
如何将光、热、力等信息转化为电信息
能实现其他信息转化成电信息的器件叫做传感器
听筒是怎样工作的呢?
听筒的结构 工作原理:
带有声音信息 的变化的电流 进入
电磁铁,随着电 流的变化产生变
化的磁场
带动
膜片振动, 还原成声音
把话筒和听筒连接在电路中就产生了 电话
声音 话筒
变化的电流
听筒
声音
电话的历史
1876年贝尔发明 的最早的电话机
1878年生产的 电话机
1879年爱迪生 研制的电话机
对着线圈大声说话,声音的振动带着线圈振动,示波器上出现了 与声音变化相对应的波形.
线圈的振动为什么会使示波器上出现波形?
对着线圈说话时,声波推动线圈做__切__割__磁__感__线___运动,线圈中产生了与声 音变化相对应的强弱变化的感应电流,示波器上就显示出了与声音变化相 对应的波形。
声音信息可以通过_电__磁__感__应___转化成电流信息。
2. 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C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教科版8.3电话和传感器ppt

[解析] (1)此装置可以使声音变得更大、更响亮,所以是改 变了声音的响度。(2)声音使膜片振动,带动与膜片相连的线 圈振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
这是电磁感应现象。(4)变化的电流使线圈的磁性时强时弱,
通电线圈在永磁体的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所以会引起 膜片的振动,产生声音,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点评] 此题通过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
问题2:在此实验中,如果通过线圈的是由声音转仪而来 电流 信息转化为_____ 声音 信息。 的电流,这个装置就可以把_____
问题3:实验中用碎纸屑的振动来显示纸片的振动,这种 转换 法。 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听筒 选填“话筒”或“听筒”)的 问题4:这是电话中______(
工作原理图。
(3) 如图所示是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
思考:
问
题: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或唱歌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
振动 ,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______ 振动 ,线圈在磁 ______ 感应电流 随 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__________ 感应电流 ,这种__________ 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经过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 音。
[点评] 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他形式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 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传感器所
转换的信号不同,我们应就它的具体原理进行分析。
3.电话和传感器
课 堂 小 结
练习
知识点1 声信息与电信息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纸片上粘着线圈,线圈的两端用导线引 出,接在能测微小电流的示波器上,线圈放在磁体的磁极附近。当 你对着线圈大声说话时,示波器上有波形出现(即产生电流)。则下
当线圈中通过图中所 2、扬声器 示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 的工作原理 铁的吸引向左运动; 当线 圈中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 时,线圈受到磁铁的排斥 向右运动。 由于通过线圈 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 方向不断变化,线圈就不 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 也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 就发出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