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合集下载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胜利
胜利
“民族的脊梁”人物廊
“民族的脊梁”人物廊
禁 烟 英 雄 林 则 徐
历史功绩:
领导虎门硝烟, 主张学习西方,被称 为“近代中国开眼看 世界的第一人”。
“民族的脊梁”人领导太平天国运 动,沉重地打击了清 政府的统治和外国入 侵者。
综合探究七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百年历史在这里沉思
百年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启示
时间 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抗争结果 启示 1839---1859年 1860---1879年 1880---1899年 1900---1919年 1920---1929年 1930---1939年 1940---1949年
变 法 先 锋 谭 嗣 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革 命 先 行 者 孙 中 山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 先行者,为民主共和贡献毕生 精力。1894年11月,从上海去 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1905 年8月,在东京创建中国同盟 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 革命宗旨和民族、民权、民生 三大主义 ,领导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后不断 与封建复辟势力斗争,1912年 改组国民党,1924年与共产党 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历史功绩:
晚 清 重 臣 李 鸿 章
洋务派代表人物, 领导洋务运动,自强求 富,创办近代军事、民 用工业和新式学堂,虽 没有使国富民强,但客 观上学习了西方先进技 术,培养了人才,促进 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对外来侵略 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变化

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变化

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变化
中华民族发展史经历了许多重大变化,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变化:
1. 历经统一与分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就存在着多个小国和诸侯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随后,中原地区多次出现分裂和统一的循环,如东晋、隋唐、五代十国、南北朝等。

最后,宋朝统一全国,实现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与统一。

2. 外族入侵与民族抗争:从西汉末年起,中华民族开始遭遇外族的频繁入侵,如匈奴、蛮夷、北魏、南蛮等。

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导致中原地区长期分裂。

然而,这些外族入侵一方面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与抗争,如三国时期的抗蛮夷斗争、唐朝的安史之乱、宋朝的抗金战争等。

3. 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文化的传承和变迁也是重要的变化之一。

中国独特的思想体系、哲学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等在历史长河中延续发展,并通过丝绸之路等交流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

例如,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明清时期的文化升华等,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逐步摆脱封闭与贫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个曲折而辉煌的历程,经历了统一与分裂、外族入侵与民族抗争、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等各个阶段和变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发展模式。

八下历史目录标题

八下历史目录标题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P4商人的地位变了 P7第二课从破思想的牢笼蒙娜丽莎的微笑 P10“教皇的奶牛”的解放 P11近代科学的诞生 P13理性之光 P15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P18全球联系的加强 P21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P23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 P26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诞生(美国) P27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P29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事 P3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P35专制帝国 P38来自海上的挑战 P41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历史学家的讨论 P45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 P50“科学的世纪” P5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P53人在工厂 (工厂制度;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生产) P55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地球变小了 P58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P60挑战与回应 P62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屈辱的岁月(侵略史实)P64悲壮的战争(军民抗击侵略者)P67“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 P68从维新到革命(戊戌变法) P70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大产业;“城市病”) P75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事务) P7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79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从交通工具看社会进步 P83工业文明大家谈 P85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P88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P91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P93“西亚病夫”的崛起 P95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P96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P99历史性的转折(共产党成立) P102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北伐;蒋介石反革命;南昌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围剿;长征) P105 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生活中的变化 P109头脑中的变化 P110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事变,日军罪行) P113全民族的抗战(西安事变) P115第六课新中国的诞生两种命运的决战 P120“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P122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历史在这里沉思(人民英雄纪念碑及浮雕、题字)P127重温百年历程 P128让历史告诉未来 P129。

中国历史概述: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概述: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概述: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明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中国历史丰富多彩,经历了众多王朝的更替、政治和社会变革以及重大的文化发展。

从远古时期的奴隶制度到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断壮大和成熟。

本文将概述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重要事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历史1. 夏朝(公元前约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根据《史记》的记载,夏朝的建立者是禹。

夏朝是奴隶制社会的代表,禹开创了治水的传统,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尽管夏朝的存在仍存在争议,但其对后世的影响仍然深远。

2. 商朝(公元前约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王朝,其政治中心位于黄河流域。

商朝是一个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商朝人民的生活以农耕和手工业为主。

商朝时期,中国的文字开始出现,并且已经有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也是一个奴隶制社会。

周朝首先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周王朝的统治者是以周公为代表的贤臣,而东周时期,由于贵族间的内斗,国家逐渐衰败。

周朝的终结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政治的开始。

中古中国历史1.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是一个分裂和竞争的时代。

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诸侯国在中国境内出现,各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和争夺。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活跃在国家中,例如孔子、老子、孟子等。

这个时期的政治分裂最终被秦国所统一。

2.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建万里长城等。

尽管秦朝存在时间不长,但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深远。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②洪秀全:组织领导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为探 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③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
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为了
改造中国,实现近代史上中国的第一次巨变(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共和政体),他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 磨灭的功勋。 ④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
族的大解放,使中国重新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3)解放战争:使国民党政权垮台,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 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中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 如胜利渡长江。 (1)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 国胜利的到来。 (2)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2.“三十年以来”指的是自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来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外敌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要 点 探 究
探究点一 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历史解读 碑文由毛泽东写于1949年,表达了对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 百年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的缅怀和纪念。 1.“三年以来”,指的是自1946年6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
反动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第二次国内战争以来,缅怀和纪念的是
1940—1949年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北洋 军阀 统治 时期
十年 内战 时期
八年 抗战 时期
解放 战争 时期
屈辱史
第二次鸦 鸦片战争 片战争 八国联军 中法 甲午 侵华战争 战争 战争战争 抗日战争
1840
1850 1860 1870
太平天国 运动
抗争史、探索史
辛亥革命 十年内战 解放战争 义和团运动 新文化运动 长 洋务运动 征 抗战胜利 中共成立 戊戌变法 西安事变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第二次国 共合作、 第一次国 抗日 共合作、 北伐
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
抗日战争、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蒋介石
“百年抗争”人物
பைடு நூலகம்林则徐
洪秀全
邓世昌
康有为
孙中山
……
李大钊
陈独秀 杨靖宇 毛泽东
重要历史人物是社会变革成功与否的唯 一决定因素吗?说说你的理由。 历史人物的确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人民群众在创 造、传承文明以及历史进步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
综合探究四 ●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一、感怀人民英雄纪念碑
1、人民英雄纪念碑概况:位于北京天安门广 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 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 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 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 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 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 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 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长14.7米、宽2.9米、厚1米、 重103吨,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 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 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基本上是一 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
直 接 成 果
回顾 三:
西安事变 历史进入了19世二三十年代在世界面临着经 济危机,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严重, 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 “九 · 一八” 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 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要求,继续坚持 反动政策。中华民族面临着 “ 攘外必先安内” 生死存亡的时刻。 张学良、杨 1936年12月 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它对推动国共两党的 再次合作和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作用。西安 事变成了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民族战争的转折 点。
二,中国的百年历程,给我们怎样的 启示?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由原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末改制设立,首家向国内发行A股,向国外发行B股的从事仪 器仪表经营生产的上市股份制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实力百强”之一; 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成套能力最强的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1万余人,下设技术中心、销售公司、进出口部以及4家系统工程公司、9家工厂(制造部)、12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产品 有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成套装置和仪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不间断电(UPS)及仪表控制柜、低压电器柜等。在工业生产过程控 制方面的产品有20个大类、150个系列、计3000多个品种,拥有现代工业过程控制所必须的、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分散控制系统、分散 控制、调节、测量、显示、记录仪表以及执行机构、调节阀等产品。为提高用户满意度,公司各个环节建立了完整的ISO9001质量管理 体系,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是上海市推荐的名牌产品。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图片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vzf40wcu 公司将矢志不渝地推进市场开拓能力的建设、科技开发能力的建设和集团化的建设。旨在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搏击 市场、奉献用户。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9月经批准改制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及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分 别于1994年3月和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田地和房舍全部变卖掉,赶上家里养的一挂驴拉板车,拉了简单的行李和一些实在舍不得变卖的家什,带着全家人也加入到了外逃的行 列中。之前已经听人们说过,那些外逃的人家大多是往南走的,说是有人说了,那边的世道很太平,而且土地肥沃,冬日里也不像北方 这么寒冷,好生活着呢。于是,白百大的祖父也带着全家人往南而去了。当时,白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就是白百大的父亲, 当时已经十四岁了。女儿十二岁,但并非白家亲生,是十二年前的盛夏时节,白百大的祖父在家乡村子边儿的大路旁捡到的。当时,这 孩子看起来还是刚刚出生的样子,连脐带都没有干呢。想来是亲生父母不想养活她了,但又不忍心溺死,就用一条薄小被包了,放在大 路边上让她听天由命的。那时候,白家的二小子出生还不到百日。白百大的祖父想到妻子的奶水很好,不如把这个可怜的女娃娃也养大 得了;再者说了,自家个儿还没有一个女娃儿呢。于是就把这个女娃娃抱回了家。看着这个女娃儿一天天健健康康地长大,而且越来越 招人喜欢,夫妻俩非常高兴,视如己出,从来没有慢待过一点点;倒是和她一起吃奶长大的二哥,反而养成了处处让着妹妹的习惯。当 白家转辗来到武昌镇的时候,都感觉这里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而且,这千里迢迢的一路赶来,全家人好歹总得花销啊!所以,他 们的手里当时已经没有多少银子支撑着再走下去了。于是,白百大的祖父和祖母商议后,决定就在这里安家了。安家就必须得有房子住 啊!于是,夫妻俩首先考虑的就是把还剩余的银子拿出来,权衡一番之后,买了白家现在住的这个院子。当时,武昌镇上的人口比现在 少得多,而这个院子也只不过是镇子边儿上的一个空场地而已。其面积虽然不小,但却只有三间极其简易的草屋;因此,白百大的祖父 没有用多少银子就买了下来。尽管如此,剩下的银子连买几亩薄地也不够了。不得已,白百大的祖母把当年娘家给她的陪嫁首饰也全部 变卖了,这才买了三亩离这个新安的家很近,但却最便宜的菜地。于是,白百大的祖父开始带着两个儿子辛勤地耕种这些菜地,并且自 己辛辛苦苦地挑着菜走街串巷地叫卖,以求能够尽量地多有一些进项。如此,白家在武昌镇上慢慢地扎下根来了。然而非常不幸得是, 就在当年的夏末秋初,已经和当地几个半大伢子混得很熟,而且非常顽皮的白家二儿子却在一天的午后,约了邻家伢子在江边儿教他学 游泳时,非常意外地溺水而亡了。从此之后,滔滔长江成了白家的伤心地,白百大的祖父和祖母再也不让大儿子和女儿靠近江边儿走。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白家逐渐积攒了一些家底儿。白百大的祖父母就在院子里原先的草屋旁边盖了三间略微像样点儿的房子,夫妻俩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
课程标准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教材分析设计思路
本课不仅是第七单元的阶段性总结,而且也是对本册书的总结。

本课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浮雕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所经历的被动挨打的屈辱岁月以及中华民族为反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多进行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总结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规律,让学生充分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以史为“鉴”,要求本课主要落脚点应放在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上;同时,通过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弘扬,升华爱国主义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本课应着重加强学生情感价值目标的落实。

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设计和花样,让学生在史实中直接达到情感上的冲击和感悟就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了解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体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观点。

2、能够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了解它(他)们在历史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3、学会在世界大背景下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收集历史资料,初步掌握获取阅读,理解有效信息并重组这些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从对百年历史的回顾中去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并能分析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借鉴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同学知道这百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吗?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

【新课教学】
百年回眸
多媒体音乐图片连放:图片记载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百年抗争……
问: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中国近代的哪些大事?
百年大事
一百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时间重大事件与人物
1840—1859年林则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1860—1879年洋务运动、李鸿章
1880—1899年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1900—1919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
1920—192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毛泽东
1930—1939年九一八、长征、西安事变、抗战
1940—1949年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填写年代尺:百年大事填写。

小组合作
请选择一件百年大事,作介绍。

百年回想
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追求进步而进行的斗争的结局如何?
2、中国人民探索独立和进步,追求解放和自由的历程,为什么早期一直都不成功,而后来能取得成功?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目的是通过近代史上中国不同革命运动不同的结局之间的对比让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相继失败的结局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靠旧式的农民起义、先进地主阶级分子改革、资产阶级改良、资产阶级革命等道路都是行不通的,他们无法带领中国人民真正获得独立和解放。

而抗日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寻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斗争,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救中国!
鲁迅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百年脊梁
小组合作
请每一小组选择一位百年脊梁,说说他的主要事迹?
百年沉思
谈一谈:了解了中国近代百年磨难史,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讨论)
£ 1、落后就要挨打!
£ 2、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 3、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会落伍。

【总结】
站在新时代的山岗上,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过去的历史,留在记忆中的当然不会是教科书上铅印的文字。

让历史成为历史,我们不需要看见悲观的泪水;让精神穿越时空,我们藉此继续征程。

回望百年的风雨历程,凝视未曾褪色的殷色旌旗,执着脚下延续的漫漫长路,让我们从昨天走向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