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的保护配置

合集下载

变电站常见接线方式及主变保护配置

变电站常见接线方式及主变保护配置

变电站常见接线方式及主变保护配置一、变电站常见接线方式1.单母线单母线变电站是指一组电容电抗器及配电变压器所在的变电站,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与母线相连接,低压侧供给负荷。

单母线变电站具有线路灵活性高、投资经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2.双母线双母线变电站是指通过两条独立的母线组成的变电站,高压侧两条母线相互独立,低压侧各自由配电变压器供给负荷。

双母线变电站的优点是可随时采用断路器刀闸隔离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工作电容电抗器的校验对比也方便。

3.半导体接地半导体接地是指采用半导体元件来接地,使得接地电阻小、容量小,绝缘电阻高,接地点可选用任何地点。

半导体接地还可以实现无延时故障处理和局部故障区域自动隔离,防止电流增强造成的电气火灾,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4.反并联接法反并联接法又称“Y-△变换”,是指将三相电感等分成Y形和△形两组并联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降低接地系统在三相短路时的故障中发生零序电流的可能,减小故障电流,也可以降低电压三相不平衡时产生的零序电流。

二、主变保护配置主变保护是指为保护变压器在运行中免受故障的干扰,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1.绕组保护绕组保护是指在变压器的绕组中采用CT电流互感器,对变压器高压和低压绕组的电流测量并比较,以判断绕组是否发生了短路或过载等故障。

绕组保护还包括过流保护、正序反序保护、微分保护等保护方法。

2.油位保护在变压器的油箱中安装有油位指示器,当油位下降到一定阈值时,触发油位保护,防止变压器在缺油的情况下继续运行并损毁。

3.过载保护过载保护是指在变压器电流超过额定值一定时间后,触发保护装置,断开故障电路,保护变压器不被损毁。

4.油温保护油温保护是指在变压器油温达到一定阈值后,触发保护装置,防止变压器油温过高导致损毁。

变电站常见的接线方式有单母线、双母线、半导体接地和反并联接法,而主变保护包括绕组保护、油位保护、过载保护和油温保护等。

35KV负荷变电站各个保护定置配置原则

35KV负荷变电站各个保护定置配置原则
电流II段电压定值(Udz2)
1
-30°灵敏角投退(ALM2)
0
电流II段电压投退(UBS2)
1
电流II段方向投退(DBS2)
0
3.电流Ⅲ段保护
电流Ⅲ段定值(Idz3)
与变压器高压侧III段定置相同(注:需则算为进线定值)
延时方式(YSFS)
0
电流Ⅲ段时限(T3)
1
电流Ⅲ段电压定值(Udz3)
70
-30°灵敏角投退(ALM3)
比率制动系数(S)
一般取0.5
谐波制动系数(K2)
一般取0.2
差动平衡系数(Kb)
Kb=1.732*(Un低*N低)/(Un高*N高)
TA断线闭锁投退(TABS)
1
TA二次接线(TAJX)
根据现场接线设置1
4. 差流越限保护
差流越限定值(Iyx)
0.5倍的最小动作电流
差流越限时限(Tyx)
5~10S
进线不投重合闸
重合闸同期角(Ach)
进线不投重合闸
重合闸方式(Mch)
进线不投重合闸
抽取电压相别(TUx)
进线不投重合闸
遥控合闸方式(Myh)
进线不投重合闸
6.零序电流保护(R1版)
零序电流定值(I0dz)
一般不投0.12
零序电流时限(T0)
一般不投5
零序电流跳闸(I0TZ)
一般不投0
7.零流I段
保护(R2版)
0.1
零序时限(Tlx)
10
跳闸控制字(LXTZ)
0
8低电压保护
低电压定值(Udy)
50
低电压时限(Tdy)
0.5
9过电压保护
过电压定值(Ugy)

变电站保护配置

变电站保护配置

(1)电网的电流电压保护:包括:单侧电源网络的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大接地电流系统的零序电流保护、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的保护;电网的距离保护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包括:纵联差动保护、高频保护、高频闭锁方向保护、高频闭锁负序方向保护、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和零序保护、高频相差动保护、光纤差动保护;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包括:三相自动重合闸、综合自动重合闸电力变压器的保护包括:主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差动保护、主变压器零序保护、主变压器瓦斯保护、高压厂用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包括:相间短路的纵联差动保护、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单相接地保护、发电机低励失磁保护、励磁回路一点接地保护、励磁回路两点接地保护、转子表层过热(负序电流)保护、发电机的逆功率保护、发电机失步异常运行保护、定子绕组对称过负荷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公用继电保护;母线的继电保护包括:母线差动保护、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异步电动机和电容器的保护(2)供电系统的单端电网的保护:供电线路常见的故障对架空线来说,有断线、碰线、绝缘子被击穿、相间飞弧、短路以及杆塔倒塌等;对电缆来说,应其直接埋地或敷设在混凝土管、隧道等,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少,除本身绝缘老化的原因外,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的基下沉、土壤含有杂质、建筑施工破坏、热力网影响等,才会使相间或相地之间绝缘击穿或断裂,但是电缆接头连接不良或由于污垢而产生的故障,占其全部故障的70%以上。

工业企业供电线路基本上是开式单端供电网络,厂区内距离较短,所以线路保护并不复杂,常用的保护装置有:定时限或反时限的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保护等。

一、过电流保护当流过被保护元件中的电流超过预先整定的某个数值时就使断路器跳闸或给出报警信号的装置称为过电流保护装置,它有定时限和反时限两种。

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定时限过电流是电流继电器本身的动作时限是固定的,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

220kV变电站常见保护配置

220kV变电站常见保护配置

主保护
后备保护
其他保护
过流保护(两段或三段式(方向)过电流保护)、重 合闸
距离保护、过流保护(两段或三段式(方向)过电流 保护)、重合闸
电流差动或高频 保护 (纵联保护)
距离保护(相间、 接地距离)、零序 保护(四段式零序 方向过流保护)、 不对称相继速动、 双回线相继速动
重合闸
电流差动及高频 距离保护、零序保 重合闸、开关
Id I1 I2 I3 0
差动保护不动作。
电流的参考方向以母线 流向变压器为正方向。
220KV
110KV
I2
I3
35KV
3.2 差动保护
I1
区内故障
各侧短路电流都是由母线 流向变压器,差动电流
Id I1 I2 I3
很大,容易满足差动方程 ,差动保护动作。
220KV
110KV
I2
I3
35KV
其他:过负荷保护
小结
保护功能
保护范围
动作后果
用途说明
主 保 护
比率差动/ 差动速动/ 工频变化
量差动
主变三侧开关 CT之间
1、跳各侧断路器。
2、启动高、中压侧断 高、中压侧内部
路器失灵保护
及引线各种故障
3、闭锁110/220kV断路 瞬时动作的主保
器重合闸。
护。低压侧相间
4、启动故障录波器。 短路故障
3.5 零序方向过流保护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 110kV、220kV侧零序方向 过流保护作为主变和相邻元件接地短路故障的后备保护。
3I0> 整定值
&
判定短路为正 方向
t
出口跳闸
3.6 间隙保护

图文解释变电站线路保护配置

图文解释变电站线路保护配置

相对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增加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

这也给继电保护装置及相关配置带来了一些变化。

下面对智能站内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相关配置进行简单介绍。

1、配置原则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网络都应按照双重化的原则进行配置。

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应遵循以下要求:(1)每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故障类型,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器联系,一套保护异常或退出不影响另一套保护运行,这和传统站相同。

(2)两套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MU。

(3)双重化配置的MU应分别对应互感器的两套独立二次采样系统。

(4)保护使用的双重化GOOSE/SV网络也应该相互独立,分别对应两台过程层交换机。

当一个网络异常或中断时,不应该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5)两套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两个智能终端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智能终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分别一一对应。

(6)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启动、相互闭锁、位置状态等交换信息可通过GOOSE网络传输,双重化配置的保护之间不直接交换信息。

(7)保护装置采样采用点对点接入的方式。

(8)保护装置应同时支持GOOSE点对点和网络方式传输,跳闸采用GOOSE点对点的方式。

2、线路保护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的输电线路,每回线路应配置两套包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的线路保护装置。

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采用双套配置。

保护一般采用安装在线路上的CT、PT获得电流、电压。

用于检同期的母线电压有母线合并单元点对点通过间隔合并单元转接给各间隔保护装置。

线路间隔内应采用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的点对点跳闸方式。

跨间隔信息,如母差启动失灵、母差动作远跳等则采用GOOSE组网传输的方式。

以下是单套保护的结构示意图。

另外,智能站中通常在保护装置、MU、智能终端分别设置了置检修压板。

在进行智能站线路保护校验时,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三块置检修压板位置必须一致(都置检修或都不置检修),保护才能够出口跳闸。

变电站保护配置(220KV)

变电站保护配置(220KV)

二、线路保护的分类及原理
线路保护配置:
1、纵联保护 2、过流保护、方向过流保护 3、阻抗保护 4、零序过流保护 5、自动重合闸 6、后加速
线路保护的分类
• 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 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 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 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 保护两种。
5、自动重合闸
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输电线路绝大部分的故障都是 瞬时故障,永久性故障一般不超过10%,即由继电保护动 作切除短路故障后,电弧自动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故障 处的绝缘可以自动恢复。为此电力系统采用了自动重合闸 装置,当断路器跳闸后能够自动将断路器重新合闸,迅速 恢复正常送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间距离三段作为全部线路的后备保护,按躲过最小负荷 阻抗整定。
接地距离一段一般保护线路全长的70%,0S动作; 接地距离二段一般保护线路全长,0.3S动作。 零序保护同接地距离保护相同只反应接地故障 (距离一段动作时,故障一般在本线路内部;
在有特殊整定要求的线路上,线路阻抗一段能保护线路 全长;
距离二段动作,故障点一般在本线路末端或者下一级线 路始端。)
1、纵联保护
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是指用某种通信通道 (简称 通道)将输电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 两端的电气量 (电流的大小、功率的方向等)传送 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 线路范围内还是在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 被保护线路。
由于纵联保护在电网中可实现全线速动,因此 它可保证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输送 功率、缩小故障造成的损坏程度以及改善与后备 保护的配合性能。
主变保护范围:主变三侧断路器CT之间的一 次设备。包括三侧CT、三侧主变侧刀闸、主 变油箱内外、三侧避雷器(PT)引线等,均 属于主变保护范围。

变电站保护配置及基本原理

变电站保护配置及基本原理

变电站保护配置及基本原理1. 变电站的保护类型变电站的保护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继电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以及主变保护。

- 继电保护:这是一种自动装置,能够检测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通过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来响应。

- 线路保护: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其配置取决于变电站的性质、电压等级和供电负荷的重要性等因素。

- 母线保护:例如,在220kV变电站中,母线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而在110kV变电站中,一般不设专用母线保护。

- 主变保护:220kV/110kV主变保护按双套配置,包括电量保护(如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和非电量保护(如重瓦斯、压力释放等)。

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在于能够区分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找出存在差别的特征量。

这些特征量包括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变化、电压电流间的相位角变化、出现序分量(如零序和负序分量)、差流的存在与否,以及非电量信号(如瓦斯、压力释放、过热等)的变化。

3. 继电保护的配置要求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应满足以下两点基本要求:1. 任何电力设备和线路,在任何时候不得处于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2. 任何电力设备和线路在运行中,必须在任何时候均由两套完全独立的继电保护装置分别控制两台完全独立的断路器实现保护。

4. 主变保护的配置和原理主变保护包括瓦斯保护和变压器纵连差动保护。

瓦斯保护通过检测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产生的气体和油流速度来动作,轻瓦斯时发出信号,重瓦斯时跳闸。

变压器纵连差动保护则通过循环电流原理来区分变压器内、外故障,并瞬时切除保护区内的故障。

总结变电站保护配置及基本原理涵盖了多种保护类型和配置要求,每一种保护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动作原理。

继电保护作为核心,通过检测电气量的变化来保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些保护措施确保了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安全,防止了故障的扩大,保障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保护配置原则介绍

保护配置原则介绍

系统继电保护
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220kV变电站配置一套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220kV变电站配置一套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系统,保护及故障信息 kV变电站配置一套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管理子站系统与监控系统宜根据需要分别采集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 管理子站系统与监控系统宜根据需要分别采集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与保护装置、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与保护装置、监控系统的联网方式宜采用如下 两个方案。 两个方案。 方案一:监控系统仅采集与运行密切相关的保护硬接点信号, 方案一:监控系统仅采集与运行密切相关的保护硬接点信号,站内所有保护 装置与故障录波装置仅与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连接; 装置与故障录波装置仅与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连接;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 通过防火墙接入监控系统站控层网络,向监控系统转发各保护装置详细软报文信息。 通过防火墙接入监控系统站控层网络,向监控系统转发各
故障录波器配置原则
220kV变电站内 220kV变电站内,宜按电压等级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分别记录线 kV变电站内, 路电流、电压、保护装置动作、 路电流 、电压 、保护装置动作 、断路器位置及保护通道的运行情 况等。主变压器三侧录波信息应统一记录在一面故障录波装置内。 况等。主变压器三侧录波信息应统一记录在一面故障录波装置内 。 在分散布置的变电站内,按保护小室配置故障录波装置,不跨 在分散布置的变电站内,按保护小室配置故障录波装置, 小室接线, 小室接线,适当考虑远景要求 。 每套线路故障录波器的录波量宜为64路模拟量、128路开关量。 每套线路故障录波器的录波量宜为64路模拟量、128路开关量。 64路模拟量 路开关量 故障录波装置应具备单独组网功能, 故障录波装置应具备单独组网功能,通过以太网口与保护和故 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通信。 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通信。 每套故障录波装置组一面屏, 每套故障录波装置组一面屏,每2~3台主变配置一套故障录波 装置。 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变电站的保护配置:220kV变电站主变三侧都就是双母带旁母接线。

220kV线路保护配置:四方的保护已经淘汰。

931南瑞、许继的。

225、226线路931、PSL602保护就是重点。

保护配置原则:220kV以上电压等级要配两套,不论母线(915、BP-2B)还就是主变,还就是线路均为两套,不同厂家、不同原理,保护范围应一致,功能应一致。

220kV线路保护的范围就是两侧CT(TA)之间,TA在出线刀闸与开关之间,要了解一个变电站的二次保护,就应找到它的TA与线路TV,两套保护要取自不同的CT绕组,计量、测量、母线保护(两套)都要从CT不同的绕组上取电流。

故障录波器也要用,还应有一组备用CT绕组。

这些CT绕组都在开关与线路刀闸之间,CT串在主回路中,GIS设备的CT配在开关两侧,所以GIS装置的线路与母线保护范围交叉,消除死区。

线路保护取自母线侧CT,母线保护取自线路侧CT绕组。

PSL931纵联差动,产自南瑞;602产自南自,纵联距离。

线路两侧的保护应配置一致,否则不易配合。

相同的厂家、原理应对应配置,升级版本时两侧应同时进行。

速动保护,光纤进行信号传输,主保护都就是本线路的快速保护,0s切除本线路任何故障,纵联距离、纵联差动,投主保护压板就就是要投全线速动保护,光纤信号传输装置,两侧保护、主保护要配置光纤信号传输装置。

如果故障出了线路两侧CT之外,按理应启动母线保护,但还可启动后备保护。

此时主保护不动作,主保护做不了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所以602与931均配置了以相间与接地距离为主的距离保护,还有四段零序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I段本线路70-80%,动作时间零秒,II段保护范围为本线路的全长并延伸至下一线路出口,动作时间加了0、5秒,III段保护范围为本线路及下一级线路的全长并延伸至下一线路的一部分,时间为0、5秒加一个Δt。

相间距离就是相间故障的后备,接地距离与零序电流为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

主保护动作后,报文中除有主保护信息外,还有I段后备的信息。

主保护就是全线速动的保护,光纤保护,后备保护……故障在I段范围内,除主保护动作外,相应的I段后备会动,故障不在I段范围内,就只有主保护动作了,当然就是以本线路故障为前提的。

重合闸:单重。

后加速。

931保护正常情况下液晶会显示当下时间、电流电压。

故障发后后液晶会显示故障发生时间、动作了的保护、故障相别、测距等信息。

故障发生后应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变位开关、潮流变化、保护动作时间、动作了的保护、故障相别、测距内容。

事故情况下,站用电系统的恢复就是重中之重。

按空格键可以从保护屏正面切换至背面。

保护用电流就是从CT直接接入保护的,不经任何开关电器。

保护用电压就是从所在母线的PT取的。

PT用一次刀闸接在母线上,二次接入PT二次端子箱,PT三个二次绕组,一个给保护与测量,一个给计量,一个开口三角。

220kV保护用两组,除开口三角形外全就是星形接线,然后进入主控PT并列屏、PT转接屏(在端子箱经间隙接地)上端子排,谁要用电压从端子排上取,控制电缆取到保护屏,先到电压切换箱(也就在操作箱,操作箱里有操作回路,有电压切换回路),后台机或监控中心给出操作命令到测控屏,再到操作箱,再到机构箱,驱动开关分、合闸,中间均以二次电缆连接。

保护动作让开关掉闸,动作后到操作箱,再到机构箱。

控制电源,220kV有两个,直流,从充电机来,充电机把交流变直流,充电机由充电模块组成,在直流屏,它的电源从站用变来。

每台充电机带一段直流母线,直流母线上还有蓄电池。

正常时,直流两条母线分列运行,蓄电池这时就是负荷,浮充电运行。

充电机故障时,蓄电池变成电源。

220kV开关有两个控制电源,取自不同的直流母线。

220kV开关的机构就是分相的,所以OP灯就是三相,分两组,可以监视开关操作回路就是否完好。

SF6气体压力不够,跳、合闸线圈烧毁等,都会造成控制回路断线。

LP灯就是母线灯,指的就是哪儿取得电压,哈,两条电压小母线均接入电压切换箱,瞧线路上哪条母线,就从哪条母线上取电压。

电压切换就是用元件的母线侧刀闸的常开辅助触点启动电压切换继电器,两条母线上的母线侧刀闸可分别启动各自的电压切换继电器,双母运行时元件正常只上一条母线,所以只有一个切换继电器动作,用它的接点将相应电压小母线上的电压取向保护与测量。

倒母线时,两个切换继电器都会动作。

取得电压后(从电压切换箱)扔出一路小空开引向保护(三联小空开),有几面保护屏就用几个小空开扔出去。

空开上面接电压切换箱,下端给该屏要用它的保护,602、931。

哈。

具体想说:电压小空开取的就是哪条母线上的电压,就要瞧被保护设备上的就是哪条母线了。

倒母线时,一定要检查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或瞧LP灯两个都亮,才能接待停母线侧刀闸,否则保护会失去电压。

但拉开待停电母线刀闸不能不检查相应的LP灯灭,否则就会对停电母线PT反送电,所以拉母联开关前必须取下PT二次。

602光纤信号传输装置就是外置的,931就是内置的。

通道灯灭,说明通道有问题,有重合闸。

永久故障,即使就是单相故障也会直到三相跳闸灯亮,重合闸灯亮。

保护动作信号就是从跳闸压板走向操作箱。

操作箱上的三个跳闸灯亮了,并不能说明开关已经跳闸,只能说明它接到过跳闸命令,重合闸灯表示接收到过重合闸命令。

压板分跳闸压板与功能压板。

针对断路器,装了在631保护中的失灵功能。

其实只就是个启动失灵保护功能。

当线路有故障,开关拒动,它就会启动失灵保护,启动失灵保护的条件:(1)保护动作过,说明线路有故障;(2)开关跳不开,因为大的故障电流还在。

631失灵保护,有直流工作电源,它要采集线路保护动作过的信息(它来自六块启动失灵的压板)。

采集线路过流量(来自一个过流继电器),两者都存在,它才能出口,先跳自己一遍,跳不开,送给母线保护装置,跳母线。

线路有故障,931、602一方面去操作箱跳开关,另一方面去启动失灵压板启动631,两方面同时进行。

正常情况下,无线路保护动作,但报出631保护动作,就是因为有过流动作了。

GIS设备有两个操作箱,其实一个就是电压切换箱,一个就是操作箱,没有了631保护,因为631保护只取了个过流量。

线路保护有931启动失灵、602启动失灵两个压板,母差保护屏上失灵出口也就是两套。

过去就是一套。

931有重合闸功能,602也有,厂家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

怎么保护故障时只动作一套重合闸呢?不论就是哪一套动作,一方面会去重合闸,另一方面去闭锁另一套,通过压板实现。

220kV母线停电倒闸操作票填写步骤(1)将220kV母差保护改为单母方式;(2)拉开220kV母联开关的控制电源开关;(3)合上各元件运行母线侧母线刀闸;(4)拉开各元件待停母线侧母线刀闸;(5)检查待停母线上所有母线刀闸在断开位置;(6)拉开待停母线PT二次空气开关并取下计量保险;(7)检查待停母线电压指示落零;(8)合上220kV母联开关控制电源开关;(9)检查220kV母联开关电流指示落零;(10)将220kV母差保护改为双母运行方式;(11)拉开220kV母联开关;(12)检查220kV母联开关在分闸位置;(13)拉开220kV母联开关两侧刀闸;(14)拉开220kV待停母线PT一次刀闸。

母线倒闸操作的关键点:母线停电,由双母运行倒单母运行。

原则:母线上的元件不停电。

必须全部倒向运行母线,腾空待停母线。

拉开母联开关及母线PT。

倒母线的工具就是母线侧刀闸。

倒闸过程中有用母线刀闸将双母并列的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的前提就是两条母线电位相同,否则会造成带负荷拉、合刀闸,会造成三相短路。

要做到等电位,必须保证母联开关及其两侧刀闸在合位,也就就是将双母并起来。

拉刀闸前,必须保护开关在合闸位置,刀闸无灭弧装置,所以必须在等电位的情况下进行。

也就就是说刀闸必须在操作前后两侧电位均相等,才能拉、合刀闸。

等电位靠母联开关来保证。

同时应保证母联开关在倒母线过程中都在合闸位置,防止因某种原因(误操作、故障)使母联开关掉闸,必须保证母联开关为死开关,死在合闸位置。

RCS-915、BP-2B两种母差保护,保护范围包括母线、PT、及各元件(可以就是线路或变压器)母差CT范围内的故障。

两条母线上任一母线故障,两套母差保护都会启动,但出口的一定就是母联开关及故障母线,非故障母线保持运行状态。

母差保护中的所谓大差,就是母差保护的启动回路,在两条母线及其PT、所有连接元件的母差用TA之间的故障,大差都会启动,大差回路不包括母联开关与分段开关CT。

母差保护的小差回路就是母差保护的选择元件,保护范围就是某条母线及其PT与所有连接元件的母差用TA之内的设备,包括母联开关或分段开关TA在内。

一个大差回路与两个小差回路,组成整套母差回路。

出口回路由两个逻辑回路组成,要求的量有大差与故障母线的小差。

正常运行时,差回路的电流有进有出,故障发生时,全部流入,没有流出。

不平衡电流会引起误动,所以必须加装电压闭锁判刑据。

所以出口必须有大差、故障母线的小差与复合电压三个条件必须满足,复合电压包括负序(不对称相间故障)、零序电压(接地故障)、低电压(三相对称故障)。

三个条件相与,母差保护才会出口。

大差与小差回路都就是有进有出,母差保护不动作,有进无出,母差保护就会动作,不管就是大差小差。

倒母线过程中,母联就是死开关,这时故障不能有选择性切除,会由母联开关启动失灵延时切除,而且就是双母全切。

因有同一元件母线两刀闸跨接,会通过刀闸送故障电流,即使母联开关不死,也不能正确切除故障,所以倒母线必须去掉母差保护的选择性,不论哪条母线故障,两条母线要全切。

所以,倒母线必须先投两套母线保护的互联压板,再取母联开关的控制电源。

这个过程能反着来不?不能,宁可多切故障,也不准让事故长时间不切除,这就是电压等级高,稳定要求压倒一切的结果。

第一个技术原则:倒母线前必须先投互联压板,再取母联开关的操作保险或拉母联开关的控制电源开关。

倒母线过程中,可以采用全合全拉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合一个拉一个,不就是技术原则,只就是多跑路少跑路的问题。

倒完了,要检查待停母线上所有母线刀闸全在分闸位置,检查母联开关电流指示为零。

再停PT二次,再拉母联开关与PT一次刀闸。

也可以在停了PT二次之后,马上拉PT一次。

但停了PT二次要检查待停母线的电压为零,所在都在主控室,还就是先拉母联开关,再拉PT一次刀闸更经济。

合母联开关控制电源与退互联压板谁先谁后?前者先,后者后,再退PT二次,拉母联开关,再拉PT一次。

母联开关两侧刀闸,先拉待停母线刀闸,再拉运行母线侧刀闸,为什么呢?检查开关拉开,一要瞧灯光指示,二要检查机构分、合批示器位置,三要瞧负荷有无,但真正就是否拉开,瞧上面那些都不能确定,因为上面那些,特别就是前两个,就是开关辅助触点提供的,不就是很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