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辽宁省营口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2)

辽宁省营口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2)

辽宁省营口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拮据(jū)反诘(jié)叱咤风云(zhà )倔强(jué)B. 针灸(jiǔ)拘泥(nì )瞠目结舌(chēng)滂沱(pāng )C. 解剖(pōu) 虐待(nüè)脍炙人口(zhì)请帖(tiě)D. 祈祷(qí )瞬间(shùn)奄奄一息(yān)恻隐(c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锐不可当获益非浅根深蒂固孜孜不倦B. 戛然而止无稽之谈分道扬镳坦荡如坻C. 舐犊之情鳞次栉比顶礼模拜睡眼惺忪D. 刚愎自用同捐前嫌遍稽群籍踽踽独行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熟悉了工作流程,掌握了工作技能,并不意味着做起事来能一蹴而就B. 牛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C. 十八九岁的高三同学正值豆蔻年华,风华正茂D.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其设计______,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

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_____ 进来。

③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谷里_____出来了。

小树林的一切都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④一只花蝴蝶撞在我额上,_________,又慌慌张张的飞走了。

A. 别具匠心溜溢冒冒失失B. 别具一格照流轻轻飘飘C. 无与伦比射显忽忽悠悠D. 别出心裁映露跌跌撞撞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___________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年株洲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六)(含答案卡 答案)

2019年株洲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六)(含答案卡  答案)

绝密★启用前姓 名准考证号2019年株洲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 卷(五)时量:120分钟 满分:l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认真细致,审清题意,书写整洁美观,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贮. (zh ù) 蓄 称.(ch èng)职 群蚁排衙(y á) 迥(ji ǒng)乎不同 B 阻遏.(è) 寒噤.(j ìn) 襁.(qi ǎng)褓 强聒.(gu ō )不舍 C.荇.(x ìng)藻 蓬蒿(h āo) 璀. (cu ī) 璨 忍俊不禁.( j ìn ) D.倒坍.(t ān) 荣膺.(y īn) 干涸.( g ù ) 睡眼惺忪(x īngs ōng)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 A.暄嚷 拮据 恪尽职守 巧妙绝伦 B.旁鹜 励志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 C.矫健 赝品 重蹈复辙 脑羞成怒 D.商酌 遗骸 无与伦比 毋庸置疑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②周瑜之所以被诸葛亮“气死”,归根到底在于周瑜气量狭小,不肯 。

③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④桂林作为中国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 外的游客。

A .瞥见 甘拜下风 履行 丰富B .瞧见 惟命是从 奉行 丰富C .瞧见 甘拜下风 奉行 丰厚D .瞥见 惟命是从 履行 丰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关键。

辽宁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含答案

辽宁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含答案

辽宁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魅.力 mèi 琐.事 suǒ滑稽. jī荒谬. mùiB.头颅. lú轮廓. kuò钦.佩 qī n 白皙. xīC.晦.暗 huì羁.绊 jī蓦.然 mù怠.慢 dàiD.忧郁. yù恬.静 tiǎn 磅.礴 pāng 狩.猎sh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惊天憾地梦寐以求芳草萋萋鲜为人知B.可歌可泣义愤填鹰刮目相待一拍既合C.浑身解数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潜心贯注D.锲而不舍微不足道大廷广众锐不可当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A.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的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B. 危难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 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如今团购市场方兴未艾,各家团购网竞争激烈....。

4.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

”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B.“人们,请记住,防止地质灾害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

C.“木头桌子”“积极劳动”“分析研究”“新的鞋子”都是偏正短语。

D.“他不但是校三好学生,而且是市三好学生。

”是转折关系复句。

5.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推动无论固然但B.触动只要所以因为C.推动即使只有才D.触动不管虽然但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 ①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②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③缕缕白色的炊烟④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⑤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A.③⑤②①④ B. ③④②①⑤ C. ②③⑤①④ D. ②①⑤③7.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集锦题--古诗词鉴赏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集锦题--古诗词鉴赏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集锦题--古诗词鉴赏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③。

(注释)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1.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首联: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

颔联: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2.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

【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诗歌的前两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的意思是: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突出其色美;颔联用陶令、罗含之典,突出了菊的味香,烘托菊花高贵品格。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诗歌的前两联突出“菊”的美好品质,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

尾联则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

尾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的意思是: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所以,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入朝的思想。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江行[宋]严羽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河北省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真题附加答案)

河北省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真题附加答案)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第一部分(1-5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

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2)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略无慕艳意(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给分)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2)用解剖()麻雀的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青少年________(chén nì)于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4)宇宙中还有太多的_________(ào mì)等待我们去探索。

【答案】yǒuyì jiěpōu 沉溺奥秘(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来源:学|科|网]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A. ⑤②③④⑦①⑥B.②③⑦①⑥④⑤C.⑤②③⑦④①⑥D.②③⑦⑤⑥④①【答案】B4.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1)-(2)题(4分)(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争正确的一项是()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白看不厌。

(最新)2019年泰安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2019年泰安中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

泰安市2019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样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6至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liú) ,味同嚼.(jué)蜡矣。

B. 不要轻觑.(qù)了事业对精神的濡.(rú)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guī)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D.它没有婆娑.(shā)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ú)枝。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B.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C.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D.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人常常认为,对任何问题得过且过....都是不好的。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举步不前....。

C.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

D. 商店和饭店的门风采依旧....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2019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0分),《朗读者》为什么能海内存知己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与来自俄罗斯、印度、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出版社签订了版权合作协议,推荐经典、推广阅读、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有人说: 6个国家,8种语言,中国文学之灯点亮了法兰克福。

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看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发展的脉搏。

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巴金的“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路遥的“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得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透过朗读者之口,这些跨越古今的锦绣文字,勾勒出几千年的悲欢离合、时移世易,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沉淀下的精髓。

如果说“朗读”二字说的是文字,“者”讲的则是人。

节目里,有把大半辈子献给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有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的民营企业家,有以壁画为伴的考古学家,也有备受瞩目的话剧演...是他们,搭建出活力四射的当代中国:也是他们,让这个节目富有时代气息。

随着《朗读者》走出国门,一些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来到前台的镁光灯下,让外国读者不仅从文字中阅读中国,更通过与“时代的领读者”对话,感知一个立体的中国。

曾有人质疑:呈现在外国人眼前的中国文物、诗词古籍、地域景观和特色美食,满足了西方观众对异质文明的好奇,美则关矣,但这些文明“奇观”无法激荡思想、打动灵魂。

书展上,《朗读者》的制作人与德国友人用中德文分别朗诵了散文《写给母亲》,令在场观众潸然泪下。

关于母亲的文字,把爱与爱连在一起,也把中国与外国连在一起。

此外,陪伴、遇见、礼物等主题词也在节目中先后出现,勾起观众对于亲情、爱情乃至家国情的共情与思考。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含详细答案)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含详细答案)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满分:120分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寒噤.(jìn) 殷红怒不可遏.(è) 风雪载途B、藩.(pān)篱绥靖气息奄.奄(yǎn) 惟妙惟肖C、箱箧.(qiè) 震悚日薄.(báo)西山步履蹒跚D、诘.(jié)问愧怍锐不可当.(dǎnɡ) 瘦骨嶙峋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诚惶诚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 陆续出台的房改令意图大相径庭....,都是想通过合理控制房价而稳定房地产市场。

C.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杂乱无章....。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

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⑤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①③②④⑤ B.⑤④①③② C.③⑤④①② D.③①⑤②④5.结合语境,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这就是“月尘”。

这些颗粒一方面像面粉一样细小,一方面又像钢珠一样坚硬耐磨,它们很容易在自然或人为的因素作用下,被扰动而悬浮在月球表面,就像一层薄薄的面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宇的宇音、字形完全正确的()(2分)A.畅.想(chàng)棱.角(líng)险俊.(jùn)销.声匿迹(xāao)B.倾.倒(qīn g)烘.托(hōng)稀罕.(hān)容光涣.发(huàn)C.豁.达(huò)赐.教(cì)勾勒.(lè)老谋.深算(móu)D.处.理(chù)宽敞.(chǎn g)键.谈(jiàn)举世闻.名(wé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____的姿态。

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____没有一个人能够____ 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大家都____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叉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A.事不关己所以幸福无视B.心安理得因为幸福漠视C.心安理得所以幸运无视D.事不关己因为幸运漠视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A.②④③①B.③②④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B.《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记者、作家。

C.叶圣陶是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桥梁远景图》。

D.《钦差大臣(节选)中众官员读了假钦差的信件后,极力为自己开脱。

5.走近名著。

(3分)(1)根据要求填空。

(1分)他经受了这初次的打击,正如他在学习拳击时经受了朱赫来初次的打击一样:当时他虽然倒下去,可是立刻就站了起来。

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中的“他”是____。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童年》中外祖母关心、疼爱阿廖沙,给予他无限的温情。

B.父亲给鲁迅买来渴求已久的《山海经》.使他充满了感激与尊敬。

C.在小人国里,格列佛犹如一只渺小的蚂蚁,可以任人踩踏。

D.孙悟空在无奈之下,请求观音菩萨帮助,擒住牛魔王,最终找回袈裟。

6.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12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5)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6)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7)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锦鳞游泳。

(9)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

(11)《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7.《渔家傲》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啸号厉oB .“长烟落日”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杀之气。

C .“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

D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与“风景异”的联。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题。

(4分) 【材料一】古往今来,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崇拜龙凤,造就了丰富的龙风文化。

龙 以腾云驾雾、邀游在天的形象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成为中华民族的凤翘 尾、五色备举的形象和高雅美善的气质,成为世的象征。

【材料二】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一文:“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 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

⋯⋯因,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zh ào ,开始)端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 【材料三】龙凤文化发展到现代,既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继续表达,华夏儿 女对祖国拳拳深沉的情感认知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

——《文史中国》 (1)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你。

(2分) (2)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完成对联。

(2分) 上联:①________炎黄千栽江山难老 下联:凤呈祥华夏万年②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9~13题。

(17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于夏水 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 峡中西望重 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

⋯⋯ 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

其崖高穹⑥溪上,与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

②界:隔断。

③清碧:溪水名。

④下流:河流的下游。

并列。

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隐天蔽.日:____(2)或王命急宣.:____(3)有峰东环.而下:____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是()(3分) A .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B .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C .与突.如门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D .上.耸削上.书谏寡人者(《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2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1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二)阅读选文,完成14~20题。

(23分)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

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

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

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

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

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成心里忽然有些疼痛。

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

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

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

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叉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

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

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

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

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叉传来了。

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

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

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11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

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

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12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13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14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15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著.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16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

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17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

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选自《最阅读》,有删改)14.请阅读选文③一⑩段,完成下面表格o(4分)段落③~④⑤~⑥⑦~⑩~○12○13~○16⑨母亲带我到田野母亲怕我走失呼喊A母亲呼喊、寻找B我,我用头巾回应我,我终于回应15.选文第③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分)16.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④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3分)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17.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18.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⑩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4分)19.选文中母亲具有坚强、细心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