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薛宣朱博传》“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书—薛宣朱博传》“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

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

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

陈威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

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

威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迁冀州刺史。

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

从事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

博心知之,告外趣驾。

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

欲言二千石①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

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

”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迁琅邪太守。

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
..,右曹掾吏皆移②病卧。

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几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

皆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

郡中大惊。

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博见谓曰:“如太守汉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归,尧、舜君出,为陈说之。

”其折逆人如此。

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③平天下狱。

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

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

”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

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

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

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有删节)【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

②移:旧时公文的一种。

③谳(yàn):审判定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坐:因为……而获罪
B.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言:对……说
视事:任职
C.博新视事
..
D.职典.决疑典:掌管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博诈为.医入狱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而博以.此显名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从事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吾今且.报府
D.选视其.可用者失其.所与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
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①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
①博本武吏,不更文法①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①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

皆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

①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B.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C.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D.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

尽管家境贫苦,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先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后慢慢查问,斩杀了组织者。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

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

几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

D.朱博处事干练。

升迁为廷尉,和正监、掾吏一同重新判断过去难以决断的几十个案件,为其中的八九件翻案,属吏都佩服他。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2)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3)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

【答案】
1.B
2.C
3.C
4.A
5.D
6.(1)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

(2)(按照)旧例,新太守刚刚到任,总要派遣官员慰问,表达问候之意,我们才敢起来正式去任职。

(3)正监认为朱博只是要逞强,料想他不一定能够做到,就逐条陈述出来。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

本题中,B项,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吏和百姓几百人拦路自行投诉。

言:投诉。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

A项,为:第一个“做”,第二个“替”;
B项,以:第一个“因为”,第二个“按照”;
C项,两个“且”都为“暂且,姑且”;
D项,其:第一个“其中的”,第二个“自己的”。

故选C。

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语句,然后认真分析翻译语句,分析每个选项,看每个选项是从哪方面来写的,最后对照原文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

①是说他没做过文职,①是他做事的结果,都与题干不符,排除①①。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

在断句时特别要注意:①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

①句子结构的对称性。

①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

①句子成分的省略。

①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划线句的翻译是:朱博停车判决发落,使四五百人都离去了,判案如同神明。

官吏百姓大为震惊。

后来朱博慢慢查问,果然是一个老从事教唆百姓集会。

“决遣”判决发落,“四五百人”作下一句的主语,中间宜断开,排除BD;“后”是时间副词,与下句联系紧密,在其前面断开,排除BC。

故选A。

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

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

本题中,D项,“为其中的八九件翻案”错误,朱博重新判断过去难以决断的几十个案件,判断刑罚的轻重,十个中说对了八九个。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

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去,辞去;间,偷偷地;候伺,刺探。

(2)故事,旧例;二千石,太守;存问,慰问;致意,表达问候之意。

(3)苟,只是;意,料想;条,逐条陈述。

【点睛】
文言中的实词。

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

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2)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3)通假代入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
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

(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

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参考译文:
朱博字子元,是杜陵人。

家境贫困,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迁为功曹,刚直仗义,喜爱交游。

当时,前将军萧望之的儿子萧育、御史大夫陈万年的儿子陈咸由于是公卿子弟才能显著而为人所知,朱博都和他们相友善。

陈咸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坐罪,被关进监狱。

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

陈咸被拷打讯问,伤势很重,朱博伪称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成,完全了解了他所犯的罪。

朱博从监狱出来后,又改变姓名,替陈咸做证,被打了几百下,终于免去陈咸的死罪。

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

朱博升任冀州刺史。

他本来是武官,没有经历过用法令条文办事的文职,等到当了刺史巡视部属时,官吏和百姓几百人拦路自行投诉,官署里人都满了。

从事来禀告,请求暂且留在这个县,依次会见各个自行投诉的人,事情办完了再出发,想要以此来观察试探朱博。

朱博心里明白,告诉外边赶快准备车马。

从事禀告说车马已经备好,朱博出来登车会见自行投诉的人,派遣从事明确地告谕官吏百姓:“想要投诉县里丞尉的,刺史不监察黄绶的官员,各人自己到郡里去。

想要投诉二千石的墨绶长吏的,等使者巡视部属回来,到刺史的官署去。

百姓被官吏冤枉,以及投诉强盗小偷诉讼之事的,要到各自所属的部从事那里。

”朱博停车判决发落,使四五百人都离去了,判案如同神明。

官吏百姓大为震惊。

后来朱博慢慢查问,果然是一个老从事教唆百姓集会。

朱博杀了这个官吏,州郡都畏惧朱博的威严。

朱博升为琅邪太守。

齐郡风俗是人们都性情迟缓,以自高自大来涵养名声,朱博刚刚任职,右曹掾吏都移书称在家养病。

朱博询问原因,回答说:“恐惧!按照旧例,新太守刚刚到任,总要派遣官员慰问,表达问候之意,我们才敢起来正式去任职。

”朱博气得胡须直立,拍击案桌说:“看齐郡的小子们难道想要把这作为习俗吗!”于是召见各个曹史书佐和县大吏,挑选其中看起来可以任用的,发布教令让他们填补空缺。

驱逐罢免各个称病的官吏,让他们戴着白头巾(穿平民的衣服)走出府署大门。

郡中大为震惊。

文学儒吏不时有呈交文书言事而引经据典等,朱博看到后对他们说:“像太守是汉室官员,奉行三尺法律条令来处理事务罢了,和你们所说的圣人大道没有关系。

暂且拿着你的大道回去,尧舜出现时,再为他
们陈述。

”他就是像这样来拒绝别人。

朱博任职几年,大大改变了齐郡的风俗。

朱博升任廷尉,职责是掌管解决疑难之事,主持平议天下的狱讼。

朱博担心被属吏所欺骗,任职后,召见正监典法掾吏,对他们说:“廷尉(我)本来是武官出身,不通晓法律,幸而有诸位贤吏,又有什么可担忧的!然而廷尉(我)自从治理郡县,判决狱讼以来将近二十年,单单是耳闻所得的时间也很长了,三尺法律条文,人事尽在其中。

掾吏试着和正监一起写出过去判决狱讼时官吏讨论难以明白的几十个案件,拿来询问廷尉(我),廷尉(我)能够替你们再行判断。

”正监认为朱博只是要逞强,料想他不一定能够做到,就逐条陈述出来。

朱博把掾吏都召来,一同坐着来考问,朱博为他们判断刑罚的轻重,十个里说对了八九个。

属吏都佩服朱博的干练,才能超过常人。

朱博每次升调改换官职,所到之处总是用这样奇特怪异的手段,来明确地告诉下属自己是不可以欺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