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合集下载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吝惜,舍不得;②喜爱,爱护;③怜惜,同情。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穿,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倍: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

⑦根据,掌握;⑧底本,版本。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

7.兵:①兵器,武器;②士兵,军队;③军事,战争;④用兵器伤害人。

8.病:①重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9.察:①仔细看,观察;②看清楚;③考察,了解,弄清楚;④明显,精明。

10.朝:①读zhāo,早晨;②朝见;③朝见,拜见;④朝廷;⑤朝代。

11.曾:①音同“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念céng;④竟然。

12.乘:①驾车,乘车;②骑马,乘船;③登,升;④趁着,凭借;⑤出现,发生;⑥追逐;⑦ 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辆(量词);双泛指兵车(名词);有时又代“四”(数词);⑧顶着,冒着。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14.除: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修治,修整;④拜官,被任命。

15.辞:①言词,话语;②命令,借口,托辞;③文学,文辞;④讲话,告诉,致辞;⑤推辞,不接受;⑥告别,辞别;⑦古代的一种文体。

16.从:①跟随,使……随从,依从,听从;②参与,参加,从事;③由,自;④同“纵”,念zòng,与“横”相对,特指“合纵”;⑤堂房亲属。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1、爱:吝惜、吝啬、舍不得2、安:哪里,如何,使安,奉养,安抚3、被:覆盖,遭受,穿(通“披”)4、倍:反,背向、背着、违背(通“背”)5、本:基础、本原、根;农业;推究6、鄙:边邑,鄙陋,轻视,自谦“鄙人”7、兵:士兵、军队、军事、战争、侵略、战略、战术8、病:缺点,毛病;困苦、担心、忧虑9、察:看清楚、了解、理解、清楚、明白10、朝:朝见、朝廷、朝代、使朝见11、曾:隔两代的亲属;通“增”;乃、竟12、乘:驾驭;登、升;掩袭、追逐;凭借;兵车;“四”的代称13、诚:实在、的确;果真;真实的14、除:台阶;授官;流逝15、辞:口供;拒绝、推辞;言辞;借口;口实;文辞16、从:归顺;参与;追赶;随从;堂房亲属;通“纵”17、殆:危险;懈怠;大概;接近18、当:判定、适合、适当;阻挡;主持,执掌;承担;抵敌;值19、道:引导;途径、方法;正当手段;思想、学说;想,料;规律;治理20、得:能够;正确;得当、合适;应该;通“德”,感激21、度:计算;推测,揣度;尺度,法度,制度;器量,胸襟22、非:认为不对;责怪;反对;通“诽”,诽谤23、复:免除徭役;告,回答;又,再;报复;恢复24、负:承担,依仗、凭借;失败;对不起;亏欠,拖欠;享有;赔偿25、盖:遮蔽、掩盖;压倒,胜过;通“盍”,何不;何;通“阖”,门扇26、故:所以;故意,特意;旧的;衰老;故人;死亡;事;仍旧;原因27、顾:回头看;只,只是;拜访;反而,却;顾惜,照顾28、固:坚持;本来、原来、当然;乃、岂,表反问;坚决,一定;确定29、归:女子出嫁;归附,归属;通“馈”,赠送。

投案自首30、国:地方;国都,京城;侯王的封地31、过:拜访;责备;探望;过失,错误32、何:什么,怎么;为什么;多么33、恨:遗憾,懊悔;怨;仇视,仇恨34、胡:为什么;胡须35、患:忧虑;担心;厌恶;祸害,灾难;害(病),病36、或:如果;有的;有人;也许,可能;或者;通“惑”,迷惑37、疾:病,痛苦,疾苦;弊病,缺点;厌恶,憎恨;通“嫉”,妒忌,急速,猛烈38、及:至,到;趁;够得上,比得上;追上;等到,涉及,连带39、即:走近,靠近,登上;就,立即;如果;当,就在40、既:已经,已然;用尽,完尽;食尽;失掉;不久之后;既……又……41、假:借,用,凭借,借助;如果,假如;给予,给;代理;宽容;虚伪42、间:一会儿,顷刻;缝隙,空隙;隔开;参与;近来;离间43、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同“现”,出现;放在动词前,表对自己怎么样44、解:消除,缓和;解除,解脱;解开;解剖,解释;理解;押送,通“懈”45、就:接近,靠近;成功,完成;走向,趋向,往……去;成就,登上,担任,从事46、举:发动、举兵;推荐;成功;全,都;尽;考取;攻占,攻取。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专题复习
典例: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翻译:刚刚得到太守的书信,明天就来迎娶你了。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属 仔细观察,辨别虫子的种类

等,辈
家属
隶属
跟随
接连
邀请,劝请 管辖,掌管
嘱托 连缀,撰写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翻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 打一仗。
典例: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翻译:怎样处理都顺从哥哥的意思,我哪能自作主张。
典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翻译:傍晚心情不舒畅,驾着车登上了这个古原。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翻译: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典例:从上观之适与地平。(《雁荡山》) 翻译:从上面看雁荡山,(最高峰)恰好和地面相平。
典例: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翻译: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典例: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孟子•学弈》)翻译: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很小的技 艺,如果不专心致志,也还是学不会。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素
以麦杆为原料的 草编工艺品
平常的 朴素的,不加修饰 没有花纹的
一向、平素
白色的 白色的生绢
典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翻译: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
典例: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狱中杂记》》) 翻译:家中富有的犯人,同伙就找他的家属(谈),对贫 穷的犯人就当面告诉他。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狱中杂记》》) 翻译:家中富有的犯人,同伙就找他的家属(谈),对贫 穷的犯人就当面告诉他。

120个文言实词教材经典语句与关联成语助记

120个文言实词教材经典语句与关联成语助记
(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司马迁《屈原列传》)
【答案】(1)体察 (2)考察后予以推荐 (3)了解,弄清楚,明察 (4)观察 (5)洁净的样子
10.朝 成语助记: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1)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2)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李密《陈情表》)
21.度 成语助记:审时度势 风度翩翩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1)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5)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答案】(1)跟随,跟从 (2)依顺,听从 (3)参加 (4)读zònɡ,同“纵”,合纵 (5)靠着,挨着 (6)介词,自,由
17.殆 成语助记:百战不殆 殆无虚日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苏洵《六国论》)
(3)殆有甚焉(《齐桓晋文之事》)
(2)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3)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4)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5)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故遣将守关者(司马迁《鸿门宴》)
(7)轩东故尝为厨(归有光《项脊轩志》)
(8)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孔雀东南飞并序》)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苏洵《六国论》)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助记【既可以有效记忆词语,又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版)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 ”,隐蔽,躲藏)【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末倒置(树根,树梢。

高考要求的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高考要求的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安安分守己: 安:安守。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 安:安心,习惯,安于。

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 安:安于。

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闲自得: 安:安闲。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 安:安稳。

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 安:安稳。

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 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 安:怎么,怎样。

如何制定计谋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爱不释手: 爱:喜爱。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泽被后世: 被:覆盖。

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

褐,泛指粗布衣服。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被灾蒙祸: 被、蒙:遭受。

指遭受灾祸。

4.倍事半功倍: 倍:加倍。

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

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 倍:加倍;道:行程。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弃义倍信: 倍:通“背”,背叛,违背。

背离信义。

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5.本照本宣科: 本:书本;科:科条,条文。

照着本子念条文。

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正本清源: 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 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

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

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舍本逐末: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

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贬义词。

原原本本: 本:本来的,原来的。

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

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变本加厉: 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猛烈。

原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指事情的状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6.鄙肉食者鄙: 鄙:眼光短浅。

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

北鄙之音: 北鄙:北方边境地区。

指殷纣时的音乐。

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亦作“北鄙之声”。

7.兵纸上谈兵: 兵:用兵。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贬义词。

草木皆兵: 兵:士兵。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厉兵秣马:厉:通“砺”,磨; 兵:兵器;秣:喂牲口。

磨好兵器,喂饱战马。

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按兵不动: 兵:士兵,军队;按:止住。

使军队暂不行动。

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8.病同病相怜:病:疾病。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9.察明察秋毫: 察:察看,观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察言观色: 察:细看;色:脸色。

观察别人说话时的脸色。

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10.朝朝三暮四: 朝:早晨。

原比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

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11.曾曾几何时: 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时间没过多久。

【语法】偏正式;作分句;指时间过去不久。

【近义词】稍纵即逝、转瞬之间、弹指之间。

【反义词】遥遥无期、久而久之、天长地久。

曾经沧海: 曾经:以前经历过。

比喻世事变迁之巨及经历之多,眼界非常开阔,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

后用来比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乘因利乘便: 因:顺着;乘:趁着,凭借。

凭借有利的形势。

乘风破浪: 乘:乘着。

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

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形容事业迅速发展。

含褒义。

万乘之君: 乘:四匹马拉的车。

指大国的国君。

13.诚开诚布公: 诚:诚实,真诚;开诚:敞开胸怀,表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褒义词。

心悦诚服: 诚:真诚。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诚惶诚恐: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

惶恐不安。

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

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14.除除旧布新: 除:除去。

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作谓语、定语,用于指革新。

除恶务尽: 除:清除;除恶:指消除坏人与坏事。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作谓语、宾语、定语。

15.辞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指理应接受。

含褒义。

闪烁其辞: 辞:言辞。

比喻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

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不能赞一辞: 辞: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

提不出一点意见。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大放厥辞:原指极力铺陈辞藻。

现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有轻视之意。

作谓语、宾语,指大发议论。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

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16.从从长计议:指慎重考虑而不急于做出决定。

也指慢慢设法解决。

作谓语;中性词。

便宜从事: 从:从事,参与。

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指方便行事。

唯命是从: 从:听从,服从。

指绝对服从。

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

形容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

含褒义。

合从连衡: 从:通“纵”;衡:通“横”。

指联合抗敌。

作宾语、定语。

17.殆百战不殆: 殆:危险。

作战百次也不失败。

形容每战必胜。

用作褒义。

18.当安步当车: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

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褒义词。

螳臂当车: 当:阻挡。

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

比喻做力量达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贬义词。

首当其冲: 首:最先;当:面对,对着;冲:要冲,交通要道。

指首先受到攻击。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当之无愧: 当:担当,承受。

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作谓语、定语;中性成语。

旗鼓相当: 当:相当,对等,比得上。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罚不当罪: 当:相当,抵当。

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作谓语、宾语;指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或过轻。

当仁不让: 当:面对。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指该做就做。

锐不可当: 当: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独当一面: 当:承担,担当。

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单独负责。

老当益壮: 当:应该。

年纪虽老但志气豪壮。

多用来赞扬老年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

含褒义。

长歌当哭: 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形容借歌抒情。

一夫当关: 当:占据,把守。

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当机立断: 当机:抓住时机。

比喻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

19.道道貌岸然: 道:正经;道貌:严肃的外貌。

原形容外表正经严肃。

现多用来指表面大方得体、处处忍让,实际上阴险狡诈、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含贬义,用于嘲讽人。

微不足道: 道:谈起。

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

任重道远: 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背道而驰: 道:道路;驰:奔跑。

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作谓语;形容越跑越远,永远达不到目的。

津津乐道: 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作谓语、定语;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个没完。

志同道合: 道:途径,引申为“意见”“思想”“信念”或是“目标”。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作谓语、定语。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含贬义。

20.得相得益彰: 得:融洽。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作谓语;含褒义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 得:得到。

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得陇望蜀: 得:得到,取得。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自得:自我满足。

非常高兴、满足。

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

比喻极容易得到。

作谓语,含褒义。

不得而知: 得:能够。

没有办法知道。

作谓语,用于不知道某事。

21.度暗度陈仓: 度:度过。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活动。

风度翩翩: 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

举止文雅优美。

形容男子。

审时度势: 度:估计、揣度。

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分析局势。

置之度外: 度:考虑。

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作谓语,含褒义。

度长絜大: 度:推测,估计;絜大:用绳子量物体周围的长度。

比量长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

22.非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含贬义。

无可厚非:厚:深重; 非:非议,否定。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以谅解。

作谓语,用于人或事情等。

想入非非: 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