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含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

2015年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图中反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A BCD2.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A.全体居民B.成年女性C.成年男性公民D.外邦人和奴隶3.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却留下了A.佛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元首制B.等级君主制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制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星罗棋布。

其核心地区是A.中原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6.制定礼乐制度,倡导德治的是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公7.历史上废除贵族特权,实行军功授爵制,奖励农耕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B.商鞅改革C.孝文帝改革D.查理·马特改革8.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A.鲜卑B.魏C.蜀D.吴9.下图喻指的政治现象出现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0.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C.中书省D.枢密院11.明王朝在统治初期设立了法外行事的机构以加强专制统治。

该机构时A.政事堂B.内阁C.厂卫D.军机处12.“人文主义”、“古典文化”、“世俗化”是某书中的核心概念。

该书研究的主题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13.确立“议会至上”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合众国宪法》14.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手工工场 B.现代工厂C.垄断资本D.跨国公司15.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卷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卷

上海初二历史会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3.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算盘5. 明朝时期,下列哪位航海家七次下西洋,展示了我国的海上实力?A. 郑和B. 麦哲伦C. 哥伦布D. 达·伽马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8. 辛亥革命后,下列哪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袁世凯D. 孙中山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1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点是?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广州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江泽民A. 1954年宪法B. 1975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A. 世贸组织B. 联合国C. 亚太经合组织D. 上海合作组织A.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B. 丝绸之路经济带C. 中巴经济走廊D.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6.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______制度。

17. 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______。

18. 元朝时期,我国设立的最高行政区域是______。

19. 明朝时期,我国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______。

20.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国战败,被迫签订______条约。

21.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______革命的开始。

22.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师地点是______。

23. 1940年,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______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破袭战。

2015年上海市高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5年上海市高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国亦有一个卢骚(卢梭)——黄宗羲,他写的书已包含民约之理,比《民约论》出书还要早几十年哩。以上
情形体现了
A.卢梭的思想受到黄宗羲的深刻影响
B.《民约论》是法国革命的思想源头
精品文档,名师推荐! 来源网络,造福学生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C.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清末西学东渐的常见现象
C.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D.推行教育改革
19.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
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
20.1860 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和约条款”,“阅之不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33.《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
常指的是
A.政事堂议事的宰相
B.御史大夫
C.三省六部的长官
D.谏臣
34.清末的文章《狮子吼》中说:法国革了几次命,终成一个民主国,都是受这《民约论》的赐。明末清初我中
牌楼,又有胜利屏 挂中美英苏四国的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
B.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C.改订新约运动中
D.渡江战役胜利后
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
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D.孟德斯鸠
1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阐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则的政治纲领是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二册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二册

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真题整理)第⼆册((1))【2008年闭卷】屈辱、抗争、探索——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

(共18分)某校历史兴趣⼩组围绕近代中国历史,分三个主题出⼀期板报。

第⼀个主题可以概括为“欲哭⽆泪,太悲惨了,看不尽的惨案,满⽬献⾎”。

1、19世纪的中国不断遭到列强的侵略,如两次、中法战争、中⽇和⼋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2、清政府被迫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

条约的内容总是包括:割地——沙俄⾥哪个条约成为强占中国领⼟最多的列强;赔款——勒索赔款数额最⼤的是《条约》;开埠——最早在条约中提出开放通商⼝岸要求的是国;……中国主权遭到践踏。

第⼆个主题可以概括为“热⾎沸腾,太壮观了,数不清的英雄,名垂青史。

”3、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近代中国涌现了⽆数的民族英雄。

请说出两位你最尊敬的民族英雄名字:、。

第三个主题可以概括为“发⼈深省,太深沉了,全民族的精华,都在上下探索。

”4、社会各阶层为摆脱民族危机前赴后继。

百折不回。

农民阶级先后发动了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官僚阶层进⾏了寻求⾃强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命派发动了救亡图存的变法;资产阶级⾰命志⼠发动了⾟亥⾰命,建⽴民国。

然⽽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民才摆脱了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

((2))【2008年开卷】每个中国⼈嘴边都有⼀部⽣动的中国史,脱⼝⽽出的流⾏话语沉积着集体的记忆,凝聚着民族的情感和时代精神。

(共25分)某校历史兴趣⼩组计划于2009年推出以“60Ian60句:脱⼝⽽出的共和国史”为主题的系列板报,记录共和国变化发展的⾜迹。

如:1949年——中国⼈民站起来了1951年——谁是最可爱的⼈1966年——造反有理1976年——⼤块⼈⼼事,揪出四⼈帮1982年——⼀国两制1991年——希望⼯程2008年——同⼀个世界,同⼀个梦想1.选择“中国⼈民站起来了”作为1949年的流⾏语,是因为…………()A.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B.解放战争进⼊战略反攻c.中华⼈民共和国成⽴了 D.中国⼤陆统⼀得以完成2.下图刊登于1958年《⼈民⽇报》头版,与这张照⽚对应的流⾏语是……()A.“总路线”B.“⼤跃进”C.“合作化”D.“破四旧”3.1971年的中国流⾏着这样三句话:“友谊第⼀,⽐赛第⼆”、“乒乓外交”、“⼩球推动⼤球”。

最新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

最新上海市历史合格考试卷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图中反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A BCD2.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A.全体居民B.成年女性C.成年男性公民D.外邦人和奴隶3.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却留下了A.佛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元首制B.等级君主制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制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星罗棋布。

其核心地区是A.中原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6.制定礼乐制度,倡导德治的是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公7.历史上废除贵族特权,实行军功授爵制,奖励农耕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B.商鞅改革C.孝文帝改革D.查理·马特改革8.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A.鲜卑B.魏C.蜀D.吴9.下图喻指的政治现象出现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0.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C.中书省D.枢密院11.明王朝在统治初期设立了法外行事的机构以加强专制统治。

该机构时A.政事堂B.内阁C.厂卫D.军机处 12.“人文主义”、“古典文化”、“世俗化”是某书中的核心概念。

该书研究的主题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13.确立“议会至上”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合众国宪法》 14.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手工工场 B.现代工厂 C.垄断资本 D.跨国公司15.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5.6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图中反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2.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A.全体居民B.成年女性C.成年男性公民D.外邦人和奴隶3.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却留下了A.佛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元首制B.等级君主制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制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星罗棋布。

其核心地区是A.中原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6.制定礼乐制度,倡导德治的是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公7.历史上废除贵族特权,实行军功授爵制,奖励农耕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B.商鞅改革C.孝文帝改革D.查理·马特改革8.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A.鲜卑B.魏C.蜀D.吴9.下图喻指的政治现象出现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0.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C.中书省D.枢密院11.明王朝在统治初期设立了法外行事的机构以加强专制统治。

该机构时A.政事堂B.内阁C.厂卫D.军机处12.“人文主义”、“古典文化”、“世俗化”是某书中的核心概念。

该书研究的主题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13.确立“议会至上”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合众国宪法》14.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手工工场B.现代工厂C.垄断资本D.跨国公司15.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创立这一学说的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马克思16.“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该诗创作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7.下列哪一人物的文章曾在右侧刊物上发表A.李鸿章B.梁启超C.孙中山D.陈独秀18.鞠躬礼和脱帽礼取代了跪拜等旧礼节。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2015 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共50 分,每小题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图中反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2.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5. 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星罗棋布。

其核心地区是10.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机构是A .澎湖巡检司B .宣政院C .中书省D .枢密院11.明王朝在统治初期设立了法外行事的机构以加强专制统治。

该机构时2015. 6A .全体居民B.成年女性3.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却留下了A .佛教B .印度教4.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C .成年男性公民C •基督教D .外邦人和奴隶D .伊斯兰教A .元首制B .等级君主制C .君主专制D .君主立宪制A .中原地区B .西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南地区6. 制定礼乐制度,倡导德治的是A .黄帝B .夏启C .商汤D .周公7. 历史上废除贵族特权,实行军功授爵制,奖励农耕的改革是A .梭伦改革B .商鞅改革&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A .鲜卑B .魏9.下图喻指的政治现象出现在A .秦朝B .唐朝C .孝文帝改革C •蜀C .宋朝D .查理•马特改革D .吴D .元朝A .政事堂B .内阁C .厂卫D .军机处A .土地改革的开展B .农业合作化的推进A .土地改革的开展B .农业合作化的推进人文主义” 、“古典文化” 、“世俗化”是某书中的核心概念。

该书研究的主题是A .文艺复兴B .宗教改革C .启蒙运动确立“议会至上”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 .《权利法案》B . 《独立宣言》C . 《人权宣言》19 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 •手工工场 B •现代工厂C •垄断资本D •跨国公司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创立 这一学说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列哪一人物的文章曾在右侧刊物上发表鞠躬礼和脱帽礼取代了跪拜等旧礼节。

2015年八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八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出题学校:义和镇中心学校出题教师:张国勇)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2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1.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

这种“变局”开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150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哪场战争有关()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4.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签订下列哪个条约之后(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6.《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

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它的传播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或从发明的唯一性等任一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得2分
二(共10分)
1.B、C(全部答对得1分) 英(1分)
2.A、C(全部答对得1分)
联邦制度确立(或国家独立、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等)(1分)
3.(1)蒸汽(1分) 内燃(1分)
6.本小题评分可从如下四个层次考虑:
层次1:只作判断,不作说明,不得分。
层次2:表示“同意”。能以材料一论述“动机”;以材料二中图一论述“效果”,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8分。
层次3:表示“不同意”。能以材料一论述“动机”;以材料二中的图二、材料三论述“效果”,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11分。
层次4:在层次3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可说明的观点,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13分。
除层次1外,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简单抄录教科书,可加2分。
本小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5分。
举例:可从“中体西用”与洋务运动、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事例中任选一例说明(2分)
四(共26分)
1.A(2分)2.B(2分)
3.不一致(1分)前者坦然、从容,后者被迫、恐惧(2分)
4.D(2分)5.反对(或不安、抗拒等)(2分)
201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注意:(1)属于解释性的回答,大意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2)属于开放性的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Ⅰ.闭卷部分(共40分)
一(共11分)
1.司南(或指南车、指南针)(1分) 活字印刷(或印刷术)(1分)
造纸术(1分)
2.毕昇(1分) 北宋(或宋)(1分) 蔡伦(1分) 东汉(或汉)(1分)
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以下一个方面阐述理由得2分,能综合下述两个方面阐述理由得4分,本大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如回答“同意”,理由可从丝绸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如回答“不同意”,理由可从除丝绸之外,其它物品(如瓷器等)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及丝绸所不能涵盖的文化交流、其它区域文明对中国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二(共10分)
1.B(2分)2.D(2分)3.D(2分)
4.否(2分)林肯是反对奴隶制的,但在不同形势下,其最高原则是维护联邦制度,捍卫国家统一(言之成理即得2分)
三(共14分)
1.B(2分)2.D分)
6.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分);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与检验(1分)
(2)B、C(全部答对得1分)A、D(全部答对得1分)
4.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回答具体内容也可得分,但大小概念不得并列,顺序可颠倒,每条1分)
三(共9分)
1.A(2分)2.C(2分)3.B(2分)
4.创作者对抗战的情感、态度与认识;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及时代特征;作品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顺序可以颠倒,每条1分)
四(共10分)
1.毛泽东(2分)2.B(2分)
3.认为此事重大而加以关注;认为中美有可能从敌对变成朋友(任答一条即得2分)
4.从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之间的关系变化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得4分
Ⅱ.开卷部分(共60分)
一(共10分)
1.A(2分)
2.印度(或佛教、南亚)、罗马(或基督教、欧洲)(顺序可颠倒,但不可同义反复,每条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