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白话互译容斋随笔.doc

合集下载

《容斋随笔》节选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节选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节选原文及翻译导读:古文《容斋随笔》翻译节选篇一【原文】徐陵①《鸳鸯赋》云:“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

”黄鲁直②《题画睡鸭》曰:“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全用徐语点化之,末句尤精工。

又有《黔南十绝》,尽取白乐天语,其七篇全用之,其三篇颇有改易处。

乐天《寄行简》诗,凡八韵,后四韵云:“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鲁直翦为两首,其一云:“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

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其二云:“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

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乐天《岁晚》诗七韵,首句云:“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晏,物皆复本源。

”鲁直改后两句七字,作“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注释】①徐陵:徐陵(507—583),南朝陈文学家。

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梁时官,东宫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

他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

②黄鲁直:即黄庭坚。

“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译文】徐陵在他的《鸳鸯赋》中说:“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

”黄庭坚《题画睡鸭》说:“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两首诗全用徐陵的词句加以点化,最后一句尤为精妙工整。

又有《黔南十绝》,都是用白乐天的词句为典故,其中有七篇几乎完全一样,其余三篇稍有改动。

白乐天的《寄行简》诗,共八韵,后四韵说:“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黄庭坚把它做成两首诗,其一说:“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

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其二说:“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

《容斋随笔》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容斋随笔》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容斋随笔》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

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

韩、燕弱小,置不足论。

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

闵王承威、宣之后,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①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

虽赖田单之力,得复亡城,子孙沮气,孑孑自保,终堕秦计,束手为虏。

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囚辱以死。

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利令智昏,轻用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幸不即亡,终以不免。

此四国之君,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秦虽强大,岂能加我哉!(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狃(niǔ):贪。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若属皆且为所虏”中“为”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B.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

C.终堕秦计,束手为虏。

D.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

(2)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

(3)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于伐宋之利。

(4)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

参考答案1、D 苟为保境睦邻”的“为”相当于“为了”,表目的。

A项“为秦国所困”和B项“为燕所屠”都是“为……所……”结构表被动;C项,“为”表被动,后省宾语“之”。

2、(1)都是由于喜欢打仗并贪图土地的缘故。

(2)惠王多次讨伐韩国、赵国,立志吞并邯郸,却被齐国击败。

(3)崤山以东各诸侯国没有谁比它强盛,却贪于攻打宋国中的'利益。

(4)怀王贪图商於六百里的土地,受张仪欺骗,失去了他的名城。

《容斋随笔》文言文翻译

《容斋随笔》文言文翻译

《容斋随笔》文言文翻译
《容斋随笔》文言文翻译
蜀本石《九经》皆孟昶时所刻,其书“渊、世民”三字皆缺画,盖为唐高祖、太宗讳也。

昶父知祥,尝为庄宗、明宗臣,然于“存勖、嗣源”字乃不讳。

前蜀王氏已称帝,而其所立龙兴寺碑,言及唐诸帝,亦皆半阙,乃知唐之泽远矣。

翻译
蜀本石刻《九经》都是后蜀孟昶时刻的,书中遇到“渊、世民”三字都缺一画,这是给唐高祖、唐太宗避讳呀!孟昶的.父亲孟知祥,曾为后唐庄宗和明宗的大臣,然而对于“存助、嗣源”四字却不避讳,前蜀王氏已称皇帝了,然而他们立的龙兴寺碑,说到唐朝诸皇帝的名字,也都有缺画,我才知道唐朝的恩惠是很远的了。

容斋随笔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容斋随笔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容斋随笔原文及白话文阅读世事不可料【原文】秦始皇并六国,一天下,东游会稽,度浙江(1),撊然谓子孙帝王万世之固(2),不知项籍已纵观其旁(3),刘季起喟然之叹于咸阳矣(4)。

曹操芟夷群雄(5),遂定海内,身为汉相,日夜窥伺龟鼎(6),不知司马懿已入幕府矣(7)。

梁武帝杀东昏侯(8),覆齐祚,而侯景以是年生于漠北(9)。

唐太宗杀建成、元吉,遂登天位,而武后已生于并州(10)。

宣宗之世(11),无故而复河、陇(12),戎狄既衰,藩镇顺命,而朱温生矣(13)。

是岂智力谋虑所可为哉!【注释】(1)浙江:又名之江,以其多曲折,故名浙江,江有二源,至下游为今钱塘江。

(2)撊(xiàn)然:威猛的样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初并天下……制曰:‘……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3)项籍已纵观其旁:《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项籍,项羽。

(4)刘季起喟然之叹于咸阳:《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季,刘邦。

(5)曹操芟夷群雄:曹操自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以骑都尉参与剿灭黄巾军起义开始,先后讨董卓、败吕布、挟天子、征袁术、破袁绍、战赤壁、平凉州,纵横驰骋,统一北方,位至丞相、大将军,封魏王。

(6)龟鼎:元龟与九鼎,皆为国之重器,借指帝位。

(7)司马懿已入幕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辟司马懿为文学掾,且谓使者曰:倘若不来,即予逮捕。

司马懿惧而就职。

曹魏正始十年(249)高平陵事变后,政权落入司马氏之手,咸熙二年(265)司马炎代魏建晋。

(8)梁武帝:萧衍。

东昏侯:萧宝卷(483—501),齐明帝萧鸾次子,永泰元年(498)即位,萧衍起兵围建康,城破被杀,后被追封为东昏侯。

(9)漠北:蒙古高原戈壁沙漠以北地区。

文言文容斋随笔

文言文容斋随笔

文言文容斋随笔1. 《容斋随笔谏说之难》的文言文翻译韩非写了《说难》,自己却死在谏说的艰难上,大概谏说的艰难,自古都是这样的。

至于那种知道谏说者想要谏说的内容,接见他却不准备接纳他的意见,但最终还是言听计从的,这又是艰难而又值得欣喜的事了。

秦穆公俘虏了晋侯,晋国阴饴甥前往会盟,他替晋侯去游说是毫无疑义的。

秦穆公问:“晋国和谐吗?”(阴饴甥)回答说:“不和谐。

小人说一定要报仇,君子说一定要报恩。

”秦穆公问:“晋人认为国君命运会怎样?”(阴饴甥)答:“小人认为他不会被赦免,君子认为他一定会回来。

把感恩变成怨恨,秦国不会这样吧!”秦国就放回了晋侯。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长安君作为人质。

赵太后不肯,说:“(如果有人)再说(这事)的,老妇我一定要向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他进来,知道他一定因这件事而来。

左师慢慢坐下后,询问太后身体有无病痛,接着请求让(自己的)小儿子补充宫廷中黑衣卫士的空缺。

太后问:“大丈夫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答:“比妇人更厉害。

”后来谈到太后的女儿燕后,接着大谈赵王三代以来没有功劳而被封侯的那些子孙,被灾祸累及自身(的事例)。

太后幡然醒悟,(触龙)又说:“长安君凭什么把自己托付给赵国?”于是太后说:“任凭您安排他吧!”长安君就被送出国作人质。

范雎在秦国渐受疏远,蔡泽来到秦国,让人散布言论激怒范雎,说:“燕国客卿蔡泽是天下善辩的人。

他只要一见到秦王,一定会夺取范雎的相位。

”范雎说:“诸子百家的学说,我已经通晓了,众人的论辩,我都挫败过他们,这又怎能夺取我的相位呢?”(范雎)派人召来蔡泽,对他说:“您扬言要取代我的相位,有这事吗?”(蔡泽)答道:“有。

”(接着)就引用商鞅、吴起、(越国)大夫文种(被 ... )的事例(劝说他)。

范雎知道蔡泽想要用这些说法为难自己,就假意说:“牺牲性命,成就名声,为什么不可以?”蔡泽用生命和名声都要保全的道理诱导他,用闳夭、周公的忠贞圣明为他树立榜样。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二十五:25.容斋续笔卷九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二十五:25.容斋续笔卷九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二十五:25.容斋续笔卷九25.容斋续笔卷九深沟高垒【原文】韩信伐赵,赵陈馀聚兵井陉口御之①。

李左车说馀曰:“信乘胜而去国远斗②,其锋不可挡。

愿假奇兵从间道绝其辎重③,而深沟高垒④勿与战。

彼前⑤不得斗,退不得还,不至十日,信之头可致麾下⑥。

”馀不听,一战成擒。

七国反,周亚夫将兵往击⑦,会兵荥阳,邓都尉曰:“吴、楚兵锐甚,难与争锋。

愿以梁委⑧之,而东北壁昌邑,深沟高垒,使轻兵塞其饷道⑨,以全制其极。

”亚夫从之,吴果败亡。

李邓之策一⑩也,而用与不用则异耳。

秦军武安西,以攻阏与。

赵奢救之,去邯郸三十里,坚壁,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既乃卷甲而趋之,大破秦军。

奢之将略,所谓玩敌于股掌之上,虽未合战而胜形已著矣,前所云邓都尉者,亚夫故父绛侯客也。

《晁错传》云:“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

还,上书言军事,拜为城阳中尉。

”邓公者,岂非邓都尉乎?亚夫传以为此策乃自请而后行,颜师古疑其不同,然以事料之,必非出于己也。

【注释】①聚兵:屯兵。

御:抵抗。

②去国远斗:远离本国来开战。

③假:借用,利用。

奇兵: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

间道:小道。

绝:断绝。

辎重:粮草运输。

④深沟高垒:深挖战壕,高筑壁垒。

⑤前:前进。

⑥麾下:对将帅的敬称。

⑦将兵往击:带领军队前往镇压。

⑧委:抛弃,舍弃。

⑨使轻兵塞其饷道:用轻兵控制他们的干道,截断他们的粮草运输。

⑩一:一样,相同。

去:距离。

坚壁:安营扎寨,构筑工事。

将略:带兵的韬略。

形:形势。

著:显著,明显。

【译文】韩信带兵攻打赵国。

赵将陈馀屯兵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县西北)抵御。

在陈馀部下有个叫李左车的分析了作战形势,并且提出了建议。

他说:“现在韩信的军队,远离本国,乘胜而来,要与我军决战,其势锐不可挡。

我请求交给我一支精兵,从小道前进,直插交通线上,切断韩军的粮饷运输。

然后,动员士兵深挖战壕,高筑壁垒,严密防守,使韩军处于进攻不能靠前,退走无路可还的地步。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六十四:64.容斋四笔卷十六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六十四:64.容斋四笔卷十六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六十四:64.容斋四笔卷十六64.容斋四笔卷十六寄资官【原文】内侍①之职,至于干办后苑,则为出常调,流辈称之曰苑使。

又进而干办龙图诸阁,曰阁长。

其上曰门司,曰御药,曰御带。

又其上为省官,谓押班及都知也。

在法,内侍转至东头供奉官则止,若干办御药院,不许寄资,当迁官则转归吏部。

司马公论高居简云:“旧制,御药院官至内殿崇班以上,即须出外,今独留四人,中外以此窃议。

”言之详矣。

后乃不然,逮其迂带御器械可带阶官,然后尽还所寄之资。

至于宣政、宣庆诸使,遥郡防、团、观察,其高者为延福宫、景福殿承宣使。

顷在枢密行府,有院吏兵房副承旨董球,于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尚未有正官,至四月,予接伴人使回,球通刺字来谒,已转出为武显大夫。

问其何以遽得至此,曰:“副承旨比附武显郎,后用赏故尔。

”盖亦寄资也。

【注释】①内侍:皇宫内的侍卫。

【译文】在皇帝宫廷供使唤的内侍宦官官职,如做到干办后苑这个官的,就算是出常调,世人称干办后苑为苑使。

苑使再进升迁就是干办龙图阁和其他阁,称之为阁长。

他的上级叫门司、御药、御带,再往上是内侍省官,即押班和都知。

按规定,内侍官晋升到东头供奉官就到头了,如果担任干办御药院,以后就不许寄资,再升官时就要调离宦官系统,转归吏部按普通官员对待。

司马光在谈及高居简时说:“按照规定,御药院官升到内殿崇班以上,便须要改归外官系列,如今他官已至内殿崇班而仍未改归外,又留下四人,因此朝野内外不免议论纷纷。

”说得已很详细了。

但后来就不是如此了,等到升为带御器械时就可带高级的武官的官阶,然后把以前寄存的官职全部归还给本人。

甚至升到宣政、宣庆等使,遥远边郡的防御史、团练使、观察使,最高的是延福宫、景福殿承宣使。

不久前,我在枢密行府任职,有个院吏兵房副承旨董球,在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还没有被任命正式官职,到了四月,我迎接伴随金使节归来的人,刚回到家,董球便送来名刺拜见我,他已晋升为武官官阶武显大夫。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二:2.容斋随笔卷二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二:2.容斋随笔卷二

《容斋随笔》全文翻译之二:2.容斋随笔卷二2.容斋随笔卷二唐重牡丹【原文】欧阳公①《牡丹释名》云:“牡丹初不载文字②,唐人如沈、宋、元、白③之流,皆善咏花,当时有一花之异者,彼必形于篇什④,而寂无传焉。

唯刘梦得⑤有咏鱼朝恩⑥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

”予按⑦,白公集有《白牡丹》一篇十四韵,又《秦中吟》十篇,内《买花》一章,凡⑧百言,云:“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而《讽喻乐府》有《牡丹芳》一篇,三百四十七字,绝⑨道花之妖艳,至有“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⑩日相望”,“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之语。

又《寄微之百韵》诗云:“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注:“崇敬寺牡丹花,多与微之有期。

”又《惜牡丹》诗云:“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醉归盩厔》诗云:“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元微之有《入永寿寺看牡丹》诗八韵,《和乐天秋题牡丹丛》三韵,《酬胡三咏牡丹》一绝,又有五言二绝句。

许浑亦有诗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徐凝云:“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

”又云:“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然则元、白未尝无诗,唐人未尝不重此花也。

【注释】①欧阳公:即欧阳修。

②初不载文字:初,起初,最初。

不载文字,不见于文字记载。

③沈、宋、元、白:沈佺期、宋之问、元稹、白居易,这些都是唐朝著名诗人,对于咏花颇有心得。

后文中白公、乐天也是指白居易。

④彼必形于篇什:他们必定会用文字记录下来。

形,形诸,用形式表现出来。

篇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什,后用篇什指诗篇。

⑤刘梦得:即刘禹锡,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唐朝著名诗人,善于学习民歌,其诗文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他最著名的文章当属《陋室铭》。

⑥鱼朝恩:唐朝有名的宦官,肃宗和代宗时候擅权,执掌朝政,胁迫皇帝,后被代宗借机捕杀。

⑦予按:我考察(过)。

按,考察,研求。

⑧凡:总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白话互译容斋随笔
你说你的文言文功底有点薄弱,没关系,我来帮你。

我精心为你整理文言白话互译容斋随笔,希望你喜欢。

文言白话互译容斋随笔篇一
黄鲁直诗
【原文】
徐陵①《鸳鸯赋》云:"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

"黄鲁直②《题画睡鸭》曰:"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全用徐语点化之,末句尤精工。

又有《黔南十绝》,尽取白乐天语,其七篇全用之,其三篇颇有改易处。

乐天《寄行简》诗,凡八韵,后四韵云:"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鲁直翦为两首,其一云:"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

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其二云:"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

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乐天《岁晚》诗七韵,首句云:"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晏,物皆复本源。

"鲁直改后两句七字,作"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注释】
①徐陵:徐陵(507—583),南朝陈文学家。

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梁时官,dōng宫(版权所有 ew e ny an.c
om 易文言网)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

他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

②黄鲁直:即黄庭坚。

"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译文】
徐陵在他的《鸳鸯赋》中说:"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

"黄庭坚《题画睡鸭》说:"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两首诗全用徐陵的词句加以点化,最后一句尤为精妙工整。

又有《黔南十绝》,都是用白乐天的词句为典故,其中有七篇几乎完全一样,其余三篇稍有改动。

白乐天的《寄行简》诗,共八韵,后四韵说:"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黄庭坚把它做成两首诗,其一说:"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

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其二说:"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

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白乐天的《岁晚》诗共七韵,开头几句说:"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晏,物皆复本源。

"黄庭坚仅仅改了后两句的七个字,成为"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文言白话互译容斋随笔篇二
白公咏史
【原文】
东坡《志林》云:"白乐天尝为王涯所谗,贬江州司马①。

甘露之祸,乐天有诗云:‘当君自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不知者以乐天为幸之,乐天岂幸人之祸者哉?盖悲之也。

"予读白集有《咏史》一篇,注云:九年十一月作。

其词曰:"秦磨利刃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彼为菹醢机上尽。

此作鸾凰天外飞,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正为甘露事而作,其悲之之意可见矣。

【注释】
①司马: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

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亦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

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译文】
苏东坡的《志林》说:"白居易因为王涯向皇帝进谗言,而被贬到江州作司马。

甘露之变发生后,白居易作诗说:‘当君自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不了解的,以为白居易是在庆幸他们的死。

难道白居易是幸灾乐祸的人吗?实际上是悲痛他们的死呀!"我读白居易的作品,其中有《咏史》一篇,他自己作注说:太和九年(835)十一月所作。

诗的内容是"秦磨利刃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彼为菹醢机上尽。

此作鸾凰天外飞,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
非天为。

"正是为甘露事件而写的,痛惜他们的悲伤之意已经十分清楚了。

文言白话互译容斋随笔篇三
裴晋公禊事
【原文】
唐开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价将禊①于洛滨,前一日启留守裴令公。

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中书舍人郑居中等十五人合宴于舟中,自晨及暮,前水嬉而后妓乐,左笔砚而右壶觞,望之若仙,观者如堵。

裴公首赋一章,四坐继和,乐天为十二韵以献,见于集中。

今人赋上巳,鲜有用其事者。

予按《裴公传》,是年起节度河东,三年以病丐还东都。

文宗上巳宴群臣曲江,度不赴,帝赐以诗,使者及门而度薨。

与前事相去正一年。

然乐天又有一篇,题云《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之作》,是开成三年诗,则度以四年三月始薨。

《新史》以为三年,误也。

《宰相表》却载其三年十二月勾中书令,四年三月薨。

而帝纪全失书,独《旧史》纪、传为是。

【注释】
①禊:除灾求福的祭祀典礼。

【译文】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价将在洛水边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大典,前一天去信给河南留守裴度。

裴度
第二天召集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中书舍人郑居中等15人,在船上大摆宴会。

从早晨直到晚上,玩水的玩水,奏乐的奏乐,赋诗的赋诗,饮酒的饮酒,远远望去,就像神仙一般,观看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裴度先赋诗一首,余人接着唱和,白居易作了十二韵诗,献给与会诸人,现存于他的诗集中。

现代的人写上巳诗,很少使用这个典故。

我查《裴度传》得知他在这年被起用为河东节度使,开成三年因病请求调回洛阳。

文宗上巳日在曲江也大宴群臣,裴度没有赴会,文宗写诗赐给他,使者才到大门口,裴度就死了。

和上次的事正好相隔一年。

但白居易又有一篇作品,题为《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之作》,是开成三年所作的诗,那么裴度是开成四年三月才死的。

《新唐书》认为是开成三年,无疑是搞错了。

《宰相表》却记载裴度开成三年十二月担任中书令,四年三月病故。

然而帝纪中却全无记载,只有旧唐书的纪和传记载正确。

推荐阅读:仰望文言作文文言的魅力作文是谁在文言殿堂里轻舞飞扬作文800字关于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参考素材初中议论文:言多必得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八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