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名句300句14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全诗赏析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全诗赏析《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
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志气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
对于道德、才能胜于己者,要亲近和尊敬他,畏服并爱戴他。
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知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知其优点。
自己有了积蓄,要分给贫穷的人。
居安思危,能够及时改变处境。
面对财物,不可苟且据有;面对危急,不可苟且逃避。
在小事上争讼,不可求胜;分配财物,不可求多。
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装懂,对自己已经搞懂的东西,回答别人时,要归功于师友,不可据为自己的发明。
至于坐的样子,要像祭祀时的尸那样端重;立的样子,要像斋戒时的人那般恭敬。
礼节要顺应事之所宜,出使要顺应当地的风俗。
所谓礼,是用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判断事情的疑似难明,分别事情的何时当同何时当异,明辨事情的得礼或失礼。
依礼而言,不可随便地取悦于人,不可说做不到的话。
依礼,做事不得超过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地与人套近乎。
涵养自己的德性,实践自己的诺言,这就叫做完美的品行。
行合忠信,言合仁义,这才是礼的实质。
依礼,听说过招致贤人是要用他的德行来影响教化,没听说过招致贤人只是要他当块招牌而已。
依礼,听说过有学生主动来到师门拜师学艺的规矩,没有听说过老师反而到学生住处去施教的。
道德仁义没有合乎礼的标准的行为就不可能得以成就;教育人民端正,没有礼就不可能完备;论辩争执没有礼的介入,就不可能解决;君臣、上下级、父子、兄弟之间的名分礼遇,没有礼便不能;外出游学拜师,没有礼便不会亲密融洽;排列朝廷上的等级和整治军队,官员到位执法,没有礼就不能树立威严;因事祭祀和曰常例行的祭祀、供养神鬼、若没有礼的程式,就不能体现虔诚和庄重。
这样说来,君子总是以恭敬、克制和退让来阐释礼。
国学经典九百句

国学经典九百句国学经典语句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天子章》5、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6、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格言连璧》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8、风声、雨声、读书声、入耳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心一切。
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11、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1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1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18.鱼离水鳞枯,心离书。
1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22、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2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读书有三样东西:心、眼、口。
27、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3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关于《礼记》的经典句子及翻译

关于《礼记》的经典句子及翻译篇一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翻译】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过火。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翻译】见到财物,不要贪求多得;遇到危难,不要轻易逃避。
3.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翻译】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
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4.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礼记·檀弓上》)【翻译】一个人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
(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5.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翻译】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恳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6.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翻译】孔子说:“大道(理想社会)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增进和睦。
”7.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礼记·内则》)【翻译】孝子赡养父母,要使他们心情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备礼乐愉悦他们的耳目,使他们的寝处安适,用他们爱吃的食物尽心赡养他们。
8.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礼记·内则》)【翻译】父母去世以后,将要做善事的时候,要想到会给父母留下好名声,就必定会做出成效来;将要做恶事的时候,要想到这会羞辱父母的名声,就必定不去做。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翻译】一块玉如果不加雕琢的话,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通晓一些道理。
《礼记》中的名言释义

《礼记》中的名言释义《礼记》中的名言释义《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东汉郑玄的《六艺论》、晋代陈邵的《周礼论叙》和《隋书·经籍志》都认为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的。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礼记》中的名言释义,欢迎阅读。
《礼记》中的名言释义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礼记·曲礼上》)【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
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礼记·檀弓上》)【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礼记·檀弓上》)【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
(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

【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6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6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4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
45、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礼记读书笔记摘抄

礼记读书笔记摘抄《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道德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以下是我在阅读《礼记》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这句话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相互回应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互动来维系和发展的。
当别人对我们表示友好、关心或者给予帮助时,如果我们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就会被视为不懂礼数。
同样,当我们主动向他人示好,如果对方没有给予回应,也会让我们感到失落和不满。
这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他人的善意,并及时给予回报,只有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长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句名言深刻地阐述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无法展现出其美丽和价值一样,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无法明白道理、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它提醒我们在为人处世中要保持适度和谦逊。
骄傲自满不可滋长,欲望不能放纵,志向不能过于满足,享乐不能没有限度。
如果一个人过于骄傲,就会失去他人的尊重和支持;放纵欲望,可能会陷入无尽的贪婪和困境;志向过于满足,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而过度享乐,则会消磨意志,影响身心健康。
“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
真正的孝顺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心情愉悦,不违背他们的意愿,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关心他们的饮食。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对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要尽自己的所能让他们安享晚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经典论述。
我们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对不明白的问题要详细地询问,深入地思考,清晰地分辨是非对错,最后还要切实地去践行。
关于《礼记》的经典句子及翻译

关于《礼记》的经典句子及翻译篇一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翻译】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过火。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翻译】见到财物,不要贪求多得;遇到危难,不要轻易逃避。
3.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翻译】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
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4.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礼记·檀弓上》)【翻译】一个人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
(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5.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翻译】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恳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6.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翻译】孔子说:“大道(理想社会)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增进和睦。
”7.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礼记·内则》)【翻译】孝子赡养父母,要使他们心情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备礼乐愉悦他们的耳目,使他们的寝处安适,用他们爱吃的食物尽心赡养他们。
8.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礼记·内则》)【翻译】父母去世以后,将要做善事的时候,要想到会给父母留下好名声,就必定会做出成效来;将要做恶事的时候,要想到这会羞辱父母的名声,就必定不去做。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翻译】一块玉如果不加雕琢的话,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通晓一些道理。
礼尚往来的名言警句

礼尚往来的名言警句1.礼尚往来的名言《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词目礼尚往来发音lǐ shàng wǎng lái释义礼:礼节;尚:注重。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示例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勉强敷衍。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反义词一厢情愿、来而不往歇后语投桃报李;得牛还马灯谜敬人者受人尊敬2.关于礼尚往来的名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歌德:《亲和力》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书信集》3.关于知礼的名言警句●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不学礼,无以立(论语)●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4.有关于礼仪名言的句子礼尚往来尊老爱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礼让三先;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谦和好礼;推心置腹;与人为善;虚席以待;礼尚往来;彬礼让三先礼让三先;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谦和好礼;推心置腹;与人为善;虚席以待;礼尚往来;彬彬有礼;平易近人彬有礼;平易近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经典名句300句145: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译句:
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
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
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礼的解释: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婚礼。
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如,礼治。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如,礼遇。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如,礼物。
中华传统文化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五千年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
华夏祖先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中国古代的“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
“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
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对于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我们都有必要加以改造,传承下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了社会意识,
突显了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显示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是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
社会需要和谐,人人应该讲礼。
对他人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你对他人施之以礼,他人也往往对自己施之以礼。
你瞧不起他人,他人也会瞧不起自己。
所以,要低调做人做事,要学会谦虚,
要学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或一番好意,
要善用“谢谢”等文明用语。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更学会感恩、知恩图报,还之以礼。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换位思考做人做事,就会知道宜与不宜。
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
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赞许。
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赞同:做好事也可以收取一定(相应)的利益。
孔子不赞同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
以公道之心对待怨恨自己的人,不偏不倚。
礼尚往来,这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
以礼还礼,以牙还牙,讲求公道,最为适宜。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对于不讲道义、礼节之人,
也要让他尝尝不讲道义、礼节的痛苦与孤寂。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施与报应该成正比。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成就别人的同时,会提升了自己!
作者:追梦一往无前
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