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解释》
短肢剪力墙定义

短肢剪力墙定义在建筑结构领域,短肢剪力墙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特定特点的构件。
要理解短肢剪力墙,首先得从剪力墙这个概念说起。
剪力墙,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的墙体结构。
它就像是建筑物的坚强“卫士”,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力,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短肢剪力墙,则是剪力墙家族中的一个特殊“成员”。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通常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 5 8 的剪力墙。
这里的墙肢截面高度,是指从剪力墙底部到顶部的垂直距离;墙肢厚度,则是指墙体的厚度。
短肢剪力墙的特点比较明显。
相较于普通剪力墙,它的墙肢相对较短。
这一特点使得在建筑平面布置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一些需要较大空间、不规则布局的建筑设计中,短肢剪力墙能够更好地适应空间需求,同时又能提供必要的结构支撑。
短肢剪力墙在受力性能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由于墙肢较短,其在承受水平荷载时,变形和内力分布相对复杂。
在水平力作用下,短肢剪力墙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都会对结构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短肢剪力墙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可以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为建筑创造出更加灵活多样的空间布局。
比如,在住宅建筑中,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短肢剪力墙,使得客厅、卧室等空间更加开阔和规整,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然而,短肢剪力墙也并非十全十美。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
例如,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弱,因此在地震区的应用需要更加谨慎。
在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在施工方面,短肢剪力墙的施工质量控制也至关重要。
墙体的混凝土浇筑、钢筋布置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以保证墙体的强度和整体性。
另外,短肢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和协同工作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它需要与框架柱、梁等构件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荷载,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
短肢剪力墙定义

短肢剪力墙定义短肢剪力墙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横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结构受力分析与设计异形柱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型式。
1 短肢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这种结构型式的特点是:①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②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③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楼盖方案简单;④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可隐蔽;⑤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较易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因其是剪力墙大开口而成,所以基本上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相同,可采用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方法或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前者如建研院的TBSA、TAT,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广厦CAD的SS模块,后者如建研院的TBSSAP、SATWE,清华大学的TUS,广东省建院的SSW等。
其中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精度较高。
虽然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程序使用较早、应用较广,但对墙肢较长的短肢剪力墙,应该用空间杆-墙组元程序进行校核。
在进行以上分析后,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截面与构造设计,相对于异形柱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较为成熟,但这种结构在结构设计中仍然有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短肢剪力墙定义

短肢剪力墙定义在建筑结构领域,短肢剪力墙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构件。
要理解短肢剪力墙,首先得从剪力墙说起。
剪力墙,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并且主要用于抵抗水平地震力和风力的墙体结构。
它就像建筑物的坚强卫士,为整个建筑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和防护。
那么,短肢剪力墙又是什么呢?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 5 8 的剪力墙。
这个比例是判断是否为短肢剪力墙的关键标准之一。
短肢剪力墙的特点较为显著。
从外观上看,它的墙肢相对较短。
相较于普通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墙肢长度较短,但其厚度通常与普通剪力墙相近。
这种独特的尺寸比例使得短肢剪力墙在建筑结构中的布置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筑平面的变化。
在受力性能方面,短肢剪力墙也有其特点。
由于墙肢相对较短,其受力情况相对复杂。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短肢剪力墙不仅要承受弯矩和剪力,还可能存在扭转等不利影响。
因此,在设计短肢剪力墙结构时,需要更加精细地考虑其受力性能,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
短肢剪力墙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方面,它能够提供较好的抗震性能。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设计,可以有效地抵抗地震力的作用,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
另一方面,由于其灵活性,能够满足建筑多样化的空间布局需求,使得建筑内部的空间划分更加自由和合理。
然而,短肢剪力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其墙肢较短,相对于普通剪力墙,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
这就意味着在抵抗水平荷载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数量或者采取其他加强措施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短肢剪力墙的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设计短肢剪力墙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功能、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短肢剪力墙的布置位置、数量和尺寸。
同时,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包括内力分析、变形计算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短肢剪力墙的性能,在材料选择上也需要谨慎。
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要点

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要点1、短肢剪力墙的定义高规7.1.8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短肢剪力墙: 1)厚度大于300mm的墙,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时,属于一般剪力墙。
2)若剪力墙中,即使有几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但有一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该截面与属于一般剪力墙。
3)高规7.1.8条文提到,对于采用刚度较大的连梁与墙肢形成的开洞剪力墙,不宜按单独墙肢判断其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
《北京细则》5.5.5条规定,当短肢剪力墙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高度之比不大于2.5,且连梁高度至少大于400mm)相连,或与翼墙(翼墙长度应该不小于短肢墙厚度4倍)相连,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
2、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构。
如果不符合上述范围时,不属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这时仍可按一般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但其短肢剪力墙仍应提高一级等级后满足本措施对短肢剪力墙轴压比的限值及其他构造措施。
(刘铮《建筑结构快速入门》P72) 但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P187提到,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少量不符合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墙肢,不属于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这些少量小墙肢抗震等级不需提高一级。
2011版高规对02版规程进行了修改,不论是否短肢剪力墙较多,所有短肢剪力墙都要满足7.2.2条规定。
但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再提高(条文说明)。
同时说明一下,《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补充规定》对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优缺点则有不同的看法,第3.2.4条则定量化界定“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短肢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占剪力墙总面积的50%以上。
短肢剪力墙结构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型式。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一、短肢剪力墙的定义:(1)《高规》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二、短肢剪力墙的界定方法:《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且应符合一系列规定。
第7.1.3条规定了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下限:当短肢墙较少时,如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15%~40%,则可以按普通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限规范没有规定,用户可以灵活掌握。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 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布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其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如果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个别小墙肢,不应看成短肢剪力墙结构而应作为一般剪力墙结构处理。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在建筑结构领域,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
对于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相关从业者来说,准确理解剪力墙结构的规范,并能够正确判定短肢剪力墙,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的墙体结构。
它就像一道坚固的屏障,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力,同时也承担着建筑物自身的重力荷载。
剪力墙通常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剪力墙结构的优点众多。
其一,它能够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使得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较小,从而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二,剪力墙结构可以有效地分隔空间,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其三,由于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多发地区,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
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剪力墙结构的优势,就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
规范对于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在设计方面,规范明确了剪力墙的厚度、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参数的要求。
例如,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确定,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配筋率的确定则要考虑到剪力墙所承受的内力大小和分布情况,确保钢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施工过程中,规范对于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钢筋的位置、间距和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剪力墙的受力性能。
混凝土的浇筑要保证密实度,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养护工作也至关重要,良好的养护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短肢剪力墙的判定。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 5 8 的剪力墙。
与普通剪力墙相比,短肢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相对较弱。
在判定短肢剪力墙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墙肢的长度和厚度之比。
如果这个比值在 5 8 之间,就有可能被判定为短肢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在当今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性的要求,各种结构形式不断发展和创新。
短肢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剪力墙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 5 8 的剪力墙。
它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既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又能灵活布置建筑空间,满足人们对于居住和使用功能的多样化需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使其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较短,可以在建筑平面内灵活布置,避免了传统剪力墙结构中墙肢过长导致的空间分隔不灵活的问题。
这使得建筑平面可以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更加自由的划分,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其次,短肢剪力墙的自重相对较轻,能够减轻结构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基础造价。
同时,由于墙肢较短,其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成本。
此外,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和消耗能量,从而有效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合理地应用短肢剪力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结构布置。
短肢剪力墙应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和纵横墙交接处,以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
同时,要避免短肢剪力墙集中布置在某一区域,导致结构刚度分布不均匀。
其次是墙肢厚度的选择。
墙肢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确定,以保证短肢剪力墙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再者是连梁的设计。
连梁是连接短肢剪力墙墙肢的重要构件,其设计应合理,既要保证连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又要使其具有良好的延性,以在地震作用下发挥耗能作用。
在实际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建筑功能和结构要求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在住宅建筑中,短肢剪力墙可以与填充墙相结合,既满足结构要求,又不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
在商业建筑中,可以通过调整短肢剪力墙的布置,创造出开阔的商业空间。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定义解释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定义解释
依据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定额解释》(鲁标定解[2009]27号),符合短肢剪力墙的条件的构件混凝土套定额子目 4-2-35轻型框剪墙,模板套定额子目10-4-150~155轻体框架柱(壁式柱)。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定义解释如下:
根据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款,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之比为5~8的剪力墙。
附墙轻型框架结构中,各构件的区别是
截面尺寸:
柱:H/B < 5(单肢);
异形柱:H/B < 5(一般柱肢数≥两肢);
短肢剪力墙:5 ≤ H/B ≤8;
剪力墙:H/B >8。
T形、L形、]形、+形等计算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以最长的肢为准。
墙肢截面高度(H)指墙肢截面长边(或称墙肢长度),墙肢厚度(B)指墙肢截面短边。
附件: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青岛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
二○一○年二月五日附件: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标定解[2010]1号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定额解释
各有关单位:
依据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定额解释》(鲁标定解[2009]27号),符合短肢剪力墙的条件的构件混凝土套定额子目 4-2-35轻型框剪墙,模板套定额子目10-4-150~155轻体框架柱(壁式柱)。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定义解释如下:
根据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款,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之比为5~8的剪力墙。
附墙轻型框架结构中,各构件的区别是
截面尺寸:
柱:H/B < 5(单肢);
异形柱:H/B < 5(一般柱肢数≥两肢);
短肢剪力墙:5 ≤ H/B ≤8;
剪力墙:H/B >8。
T形、L形、]形、+形等计算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以最长的肢为准。
墙肢截面高度(H)指墙肢截面长边(或称墙肢长度),墙肢厚度(B)指墙肢截面短边。
附件: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