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交响曲课件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说课PPT

05
对比赏析
对比聆听主部“命运主题”和副部“英雄主题”音乐片段,思考并完成以下音乐表格:
命运主题 英雄主题
力度
速度
情绪
06
谈感受
我来说一说
(四)知识拓展
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 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 誉为“交响乐之父”。他的 音乐作品体裁广泛,涉及声 乐、器乐各个领域。代表作 品有:《皇帝四重奏》、12 部《伦敦交响曲》以及大型 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等。
(一) 游戏导入
(二) 音乐家相册
(三) 乐曲赏析
(四) 知识拓展
(五) 教师寄语
(一)导入
请你来表演以下 见面握手情景:
1.两人互相看得见 2.两人眼睛戴上眼罩
1、提问: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游戏中 品位出什么了吗? 2、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总结
(二)音乐家相册
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有:9部交响曲、5部钢 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等。
(三) 乐曲赏析
01
聆听全曲
英雄主题
05
对比赏析
06
谈感受
01
聆听全曲
聆听全曲,并思考: 1.乐曲的情绪是什么? 2.表现了什么内容? 3.给你印象最深的音调是什么?
02
创作背景
1、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创作背景
2、教师总结。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一乐章
Contents
目录
01
说教材
02
高一音乐湖南文艺版古典主义音乐赏析二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课件

乐句一
VVd 乐句二R J s • ï ' $ G Ç T " ' ( ‘† ' ½ # Æ Ç + s $ Í % © Á D 4 ^ . " ñ(!后略)
â ã J † R J s • + x # " ¦ ô L ˜ . # $ " H ' @: @p . ò ¬ " ö U w v $
E ¹ ò « æ X Q $ O | ò « í Ò. ˆ ˆ Í 8 ! r $ I o + À $ I " º ¯ ± É " N , ˆ ˆ " ç è w ò f 7 © €í Ò G —Œ "
v ´ « Ì . * ¦ ¸ ·! N ( $ I + Ç q ñ Í " ï š ã J $ â ã J d • › J b U ! š ã J † N , ˆ ˆ . Í s ¢ £ ñ ã œ" d ' d E D ˜ " s t Ç Œ m" " ï > $ ] » Ç !
聆听音乐,思考: 1.主部主题采用何种力度演奏? 2.由哪些乐器演奏?
赏析主部主题
聆听音乐,思考: 1.主部主题采用何种力度演奏? f f 2.由哪些乐器演奏? 铜管、木管、弦乐、打击乐
’ò ^ Š ƒ ( ) @z » É . ^ 4 €_ ` ! 0 9 * r ' E | ñ ™U † " ½ Ž 7 D w ÷ o { ñ . a ^ " ( } i w œ ë . • ¥ † › $ ä å " R –† ™U ! $ ñ ` › T w o ´ ( v €X ¼ G —. B • " #P = Ï V X ¼ . ’Ð " ¤¦ S ’P ™> h œ %" N ' ( ( 6 N E ¹ ò « æ X Q $ O | ò « í Ò. ˆ ˆ Í 8 !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ppt课件

在第一主题重复一遍之后,圆号 吹出了号角似的音型,由弦乐在强拍 上加强着它;在主题重复发展时,转 入上方三度be小调,几乎是全乐队齐 奏。音乐明朗、刚健,具有勇往直前 的英雄气概。英雄性的旋律最后徘徊、 停留在不稳定的导音上;具有不同色 彩和气质的两个主题轮流出现,表现 出动荡不安和斗争继续进行的艰苦性。 当第一主题第三次出现,并不断发展 的时候,号角似的音型伴随出现,音 乐的情绪逐渐高涨,在be小调上引出 一段比较活跃的曲调。
2
Bonn
3
贝多芬出生地
4
早年经历
贝多芬童年时期第一个真正 的教师是宫廷乐师C·G·聂夫 (Christian Gottlob Neefe), 这位精通作曲技术、富有音乐知 识素养的音乐家为贝多芬的艺术 成就奠定了基础。在老师的帮助 和劝告下,贝多芬于1787年到维 也纳向莫扎特学习作曲,但因母 亲生病,返回故乡。1792年得到 海顿的帮助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并 定居。在此期间他向许多音乐名 家学习,艺术上进步飞快。1795 年在维也纳以钢琴家身份登台。
26在间奏段和具有英雄气概的第二主题第二变奏之后第一主题的第五变奏在a小调上出现了木管乐器在弦乐器的陪衬下所奏出的旋律就同时具有第一和第二主题的特征在这里进行曲的形式和抒情的情感结合了起来
音乐巨人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van van Beethoven,1770-1827)生于波恩。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 人物之一。贝多芬的父亲是波恩科 隆选侯宫廷的歌手,他为了使孩子 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从4岁 起就迫使小贝多芬学习小提琴和钢 琴。零乱的学习和恶劣的家庭环境 摧残了贝多芬的童年生活,也锻炼 了他的独立精神。贝多芬12岁当上 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堂助理 风琴师。
《命运交响曲》课件制作

《命运交响曲》课件制作作者:王志红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11期《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开始的4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乐曲体现了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抗争的思想。
笔者将欣赏《命运交响曲》一课制成课件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准备素材准备一首《命运交响曲》,格式为wav或mp3。
同时准备一张“贝多芬”的肖像和一张“钢琴”图片备用。
课件的制作新建一个Flash文档,调整文档大小为640 px×480 px,背景色为浅黄色。
执行2次“文件/导入/导入到库”命令,将准备的“命运交响曲”声音文件和2张图像文件导入到该文档的“库”内备用。
制作元件制作“音乐开关”按钮元件。
按“Ctrl+F8”键,制作如图1所示的“音乐开”和“音乐关”按钮元件。
制作“音乐”影片剪辑元件。
按“Ctrl+F8”键,制作名称为“音乐”的影片剪辑。
“图层1”的第1关键帧放置“音乐开”元件,第2帧关键帧放置“音乐关”按钮,为2个关键帧添加“stop();”命令;2个按钮分别添加如框1、框2所示动作代码。
插入“图层2”,单击该层的第1关键帧,将“库”中的音乐拖到舞台,在“属性”面板上设置第1关键帧的“同步”为“事件”,第2关键帧的“同步”设置为“停止”。
制作场景插入3个新场景,4个场景的效果如图2所示。
在场景1中图层1输入“标题”;图层2中输入文字“命运交响曲”,并设置文字旋转动画;图层3放置“贝多芬”的肖像;图层4放置“按钮”。
为第1关键帧添加全屏播放命令:“fscommand("fullscreen","true");”,为最后关键帧均添加“stop();”。
在场景2的图层1中输入标题文字;图层2中输入整篇文字;图层3绘制一个能完全覆盖上述文字的矩形,在第200帧插入关键帧;再将各图层延长至200帧。
单击图层3的第1关键帧,将“属性”面板上的设置“补间”为“形状”。
命运交响曲课件

音阶与和弦练习
通过持续的音阶和和弦练习,提 高手指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节奏感训练
通过节拍器等工具,培养良好的 节奏感,确保演奏的稳定性和准
确性。
力度与音色控制
通过练习不同力度和音色,掌握 如何在演奏中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和意境。
表现力提升途径探讨
深入理解作品
对所演奏的曲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包括曲式结构、音乐风 格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四个乐章的形式展现了人类与命运抗争的 主题。
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唯一一部标题交响曲,它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题,展现了贝多芬对 大自然的热爱。
其他器乐作品介绍
奏鸣曲
贝多芬的奏鸣曲是他创作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月光奏鸣曲》、《暴风雨奏鸣 曲》等,这些作品都展现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音乐思想。
发展
随着乐曲的发展,各个主题逐渐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音乐结构。其中,贝多芬巧妙地运用了奏鸣曲式,将乐曲 推向高潮。
结尾
在乐曲的结尾部分,贝多芬运用了慢板和快板交替的手法 ,将乐曲的情感推向高潮,最终以壮丽的尾声结束。
作品主题解读
命运主题
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主题是全曲的核心,它代表着贝多芬对 命运的挑战和抗争。这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每次出现 都伴随着不同的情感和力度,展现了贝多芬对命运的复杂情 感。
室内乐
贝多芬的室内乐作品包括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等,这些作品都展现了贝多芬 对室内乐的精通和独特的音乐才华。
其他声乐作品介绍
歌剧
《普罗米修斯》、《菲岱里奥》等歌 剧作品是贝多芬的重要创作之一,这 些作品都以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情感 打动了无数观众。
《命运交响曲》课件

音乐与文化的关联
命运主题在音乐中具有文化象征意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对后世音乐的影响和传承令人深思。
欣赏《命运交响曲》的艺术魅力
沉浸在《命运交响曲》中,您将感受到音乐动人的情绪表达和音乐的跨界融合与演绎,领略音乐魅力的无穷魅 力。
音乐结构概述
《命运交响曲》由四个独特的乐章组成,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共 同构成了这部伟大的交响乐作品。
主题与变奏的运用
贝多芬巧妙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题与变奏的形式运用于《命运交响曲》中,展示出丰富的 音乐变化和情感表达手法。
情感表达与音乐形象
贝多芬用音乐语言展现出深沉、激情和反思的情感,通过音乐形象勾勒出令 人心动的音乐画面。
《命运交响曲》
此PPT课件将带您穿越命运交响曲的音乐世界,深入了解创作背景、音乐结构、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其艺术魅力。
作曲家——贝多芬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者,他的丰富经历和独特的创 作理念使其成为音乐界的传奇人物。
创作理念与灵感来源
《命运交响曲》灵感源于贝多芬个人的人生困境和内心情感。他以音乐表达 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个人境遇的抗争。
《命运交响曲》PPT课件

-.
作者介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 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 泛,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 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 “乐圣”、“交响乐之王”。
背景介绍
《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于1785年创作 的诗歌。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美好欢乐的人生理想的无限向 往和热情赞美 ,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 四乐章的主要部分。
初次聆听
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速度为中速稍快
情绪是庄重、热情的
再次聆听
1、主题音乐一共出现过几次?
三次
2、听完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三次聆听 歌曲中出现了那些演唱形式?
领唱、重唱、合唱、齐唱
音乐小知识
1、齐唱:两人或者两人以上演唱统一曲调。 2、重唱:是指立至四人各人唱各自不同旋律,也就是唱多声部歌曲的演唱形式。 3、合唱: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两个人或者更多人演唱。 4、领唱:有一人或者数人引领众人演唱。
视唱简谱 歌曲中大量运用的什么节奏?有什么作用?
大量运用X X X X 节奏,使得旋律 进行的更加平缓。
加入歌词演唱 小组讨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自由 平等 和平
拓展 聆听贝多芬其他作品:
1、《命运交响曲》 2、《月光奏鸣曲》 3、《英雄交响曲》 4、《致爱丽丝》
八年级音乐上第二单元第二课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课件共21张PPT含视频、歌曲等素材

∣ 过渡
∣ 副部主题
两
主部主题
主
∣
题
过渡
变
∣
化
副部主题
发
展
呈示部 → 发展部 → 再现部
↓
↓
↓
光明与黑暗 尖锐对立
与
斗争还需努力
命
运
搏
斗
抗பைடு நூலகம்
争
请你为音乐编配故事
谢谢观赏,再见!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对比演唱
男: 咚 咚咚 咚
咚 咚咚 咚
咚
女:
啦啦
啦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德]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德 国作曲家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 之一
“命运在敲门”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 的思想,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 能使我完全屈服” 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
的音乐作品。
请你说说——乐圣贝多芬
代表人物: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
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气势磅礴地, 我们怀着火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自由、平等、博爱
——
令
人
落
5月7日晚7点,路德
泪
维希·冯·贝多芬在皇家
的
剧院为公众演出自己的
《 欢 乐
近作——带合唱的大型 交响乐!
颂
》
1824年5月7日, 创作出了一生最后 一支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 响曲》。 贝多芬不
知道,就是这首曲 子,在演奏过程中, 倾倒了无数听众, 人们一阵又一阵地
欢 呼鼓掌,连续鼓 掌五次。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扎特
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 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 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 臂呐喊!
乐圣 贝多芬
——贝多芬[德]
听听这旋律是贝多芬的哪部作品呢
音乐欣赏: 《第九交响曲》
第四乐章(合唱部分)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称为合唱 交响乐,是因为它的第四乐章以德国的 诗人席勒的长诗《欢乐颂》为歌词,采 用了交响合唱的形式写成的。把声乐加 入交响曲,是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中的 一个创举!
音乐思考:
《欢乐颂》合唱中有哪几种演唱形式? 男中音领唱、独唱、齐唱、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