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翼型科普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节 飞机的基本结构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4.收放机构
收放动作筒——液压动作筒 收放位置锁 舱门机构及协调机构 收放信号装置 地面安全装置 应急放下装置
5.减震装置
轮胎
低压、中压、高压
减震器
弹簧减震器 油气减震器
油气减震器
冲击能量-转换为-热能
6.制动装置
刹车片 “点刹”-防抱死(ABS)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增升装置
3.后缘
副翼
用来操纵飞机侧倾,偏转较大
襟翼
增升作用
4.翼尖
扰流板
机翼的结构
二、机身
两头小中间大的流线体 驾驶舱、客舱/货舱 连接机翼、尾翼
三、尾翼
1.水平尾翼 2.垂直尾翼
作用:保证飞机在三个轴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1.水平尾翼
水平安定面 升降舵
第三节 飞机的基本结构 -机体
机体
机身 机翼 尾翼 起落架
一、机翼
翼根 前缘 后缘 翼尖
1.翼根
机翼和机身结合部分 机翼受力最大的部位(结构强度最强)
机翼升力vs机身重力
1)机翼在机身的位置
上单翼 中单翼 下单翼
上单翼
优点
干扰阻力小 向下视野好 发动机离地高 侧向稳定性好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4.收放机构
收放动作筒——液压动作筒 收放位置锁 舱门机构及协调机构 收放信号装置 地面安全装置 应急放下装置
5.减震装置
轮胎
低压、中压、高压
减震器
弹簧减震器 油气减震器
油气减震器
冲击能量-转换为-热能
6.制动装置
刹车片 “点刹”-防抱死(ABS)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增升装置
3.后缘
副翼
用来操纵飞机侧倾,偏转较大
襟翼
增升作用
4.翼尖
扰流板
机翼的结构
二、机身
两头小中间大的流线体 驾驶舱、客舱/货舱 连接机翼、尾翼
三、尾翼
1.水平尾翼 2.垂直尾翼
作用:保证飞机在三个轴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1.水平尾翼
水平安定面 升降舵
第三节 飞机的基本结构 -机体
机体
机身 机翼 尾翼 起落架
一、机翼
翼根 前缘 后缘 翼尖
1.翼根
机翼和机身结合部分 机翼受力最大的部位(结构强度最强)
机翼升力vs机身重力
1)机翼在机身的位置
上单翼 中单翼 下单翼
上单翼
优点
干扰阻力小 向下视野好 发动机离地高 侧向稳定性好
机翼结构 ppt课件

五、单块式机翼的传力分析
结构特点: 梁较弱或只有墙;蒙皮较厚(t>3); 长桁多且强。
受力特点: 由梁缘条、长桁和蒙皮组成的壁板承弯, 其它传力路线同梁式。
气动载荷传给蒙皮,蒙皮传给桁条和翼肋,翼肋传给蒙 皮和腹板。
单块式机翼的气动载荷是如何在翼肋上传递的?
请观看动画
单块式机翼的载荷是如何传递的?
总体力
Y方向: Qy Mx Mt
X方向: Qx My Mt
但Mx>> My ,所以一般只讨论Q(Qy)、M(Mx)、 Mt,在承受和传递Q(Qy)、M(Mx)、Mt中起作用 的受力的元件叫做参加总体受力(研究重点);只 承受局部气动载荷的为非主要构件。
一、机翼构造元件
纵向构件:梁,桁条,纵墙
横向构件:普通翼肋,加强翼肋
飞机结构基本传力系统机身结构分析21机翼结构分析一机翼构造元件二机翼构造型式受力型式三机翼在载荷作用下的承载情况四梁式机翼结构上的总体力传递五单块式机翼的传力分析六后掠机翼的传力分析七三角机翼的传力分析0引言0引言机翼是一个薄壁盒段即当机翼受载时一般y丌在其刚心上所以有垂直向上的趋势且有弯和转动的趋势
特点:蒙皮在气动力作用下变形小,抗弯、抗扭及 刚度好,安全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接头多, 大开口许用较强的加强件补偿承弯能力。
3.多墙式机翼:梁弱,多纵墙,厚蒙皮。
特点:有较高的应力水平和结构效率,刚度大,受 力分散,破损安全特性好,但不易大开口,连接 复杂。
受力型式总结
1.梁式: 强梁,薄蒙皮,弱长桁, 常分左右机翼-----用几个集中接头相连。
弯矩、剪力和扭矩由那些元件承受? 如何传递?
剪力: 由承剪力元件翼梁承担。
扭矩:由承扭矩元件翼盒承担。
翼型与机翼的气动特性ppt课件

平板翼型效率较低,失速迎角很小
将头部弄弯以后的平板翼型, 失速迎角有所增加
6
1884年,H.F.菲利普使用早期的风洞测试了一系列翼型, 后来他为这些翼型申请了专利。
早期的风洞
7
与此同时,德国人奥托·利林塔尔设计并测试了许多曲线翼 的滑翔机,他仔细测量了鸟翼的外形,认为试飞成功的关键 是机翼的曲率或者说是弯度,他还试验了不同的翼尖半径和 厚度分布。
c yc 0.2 (0.29690 x 0.12600x
0.35160x 2 0.28430x 3 0.10150x 4 )
最大厚度为xc 30% c 。
11
中弧线取两段抛物线,在中弧线最高点二者相切。
yf
f xf 2
(2x f
x
x2)
y f
f (1 x f )2
3
翼型的几何参数
Leading edge: 前缘
trailing edge: 后缘
Chord line: 弦线
chord length: 弦长
Thickness: 厚度
camber:
弯度
Mean chamber line: 中弧线
4
翼型的分类
按几何形状,翼型可分为两类: 圆头尖尾的,用于低速、亚声速和跨声速飞行的飞机机翼
小迎角翼型绕流和 压强分布示意图
22
作用在机翼上的力
作用在机翼上的合力用 R 表示,合力矩用 M 表示,
V 表示无限远处的来流速度。如下图
23
如下图,L 为升力,D 为阻力,N 为法向力,A 为轴 向力,攻角 指的是 c 和 V 之间的夹角。
则有
L N cos Asin D N sin Acos
机翼及翼型的基本知识翼型绕流图画ppt课件

中弧线上最高点的y向坐标f来表示,通常取相对值,其弦
向位置用xf来表示 ff c
xf xf c
翼型的弯度反映了上下翼面外凸程度差别的大。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引言
按其几何形状,翼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圆头尖 尾的,用于低速、亚音速和跨音速飞行的飞机机 翼,以及低超音速飞行的超音速飞机机翼;另一 类是尖头尖尾的,用于较高超音速飞行的超音速 飞机机翼和导弹的弹翼。
本章中,围绕低速翼型 的气动特性,主要介绍, 翼型的几何参数和翼型 的绕流图画和实用翼型 的一般气动特性等内容。
前缘
最大厚度
最大中弧高 上表面
中弧线
后缘
前缘半 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翼弦
下表面 弦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翼面的无量纲坐标
➢ 坐标原点位于前缘,x轴沿弦线向后,y轴向上,翼型上下
引言
机翼一般都有对称面。平行于机翼的对称面截得 的机翼截面,称为翼剖面,通常也称为翼型。
翼型的几何形状是机翼的基本几何特性之一。翼 型的气动特性,直接影响到机翼及整个飞行器的 气动特性,在空气 动力学理论和飞行 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一位数字2—— f 2%
飞机翼型

发现当时的几种优秀翼型的折算成相同厚度时,厚度分布规
律几乎完全一样。于是他们把厚度分布就用这个经过实践证 明,在当时认为是最佳的翼型厚度分布作为NACA翼型族的厚
度分布。厚度分布函数为:
yc c (0.29690 x 0.12600 x 0.35160 x 2 0.28430 x 3 0.10150 x 4 ) 0.2
最大厚度为
xc 30% 。
EXIT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f xf
2
中弧线取两段抛物线,在中弧线最高点二者相切。
yf
(2 x f x x 2 )
0 x xf
f yf (1 2 x f ) 2 x f x x 2 (1 x f ) 2 式中,f 为相对弯度, x f 为最大弯度位置。
后缘在弦线上投影之间的距离。
EXIT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2、翼型表面的无量纲坐标
翼型上、下表面曲线用弦线长度的相对坐标的函数表示:
yu x yu fu ( ) fu ( x ) b b yl x yl fl ( ) fl ( x ) b b
0 x 1
EXIT
1.1
Cy
Y 1 2 V b 2 X
阻力系数
俯仰力矩系数
1 2 ρV b 2 Mz mz 1 2 V b 2 2
EXIT
Cx
1.2
翼型的空气动力系数
由空气动力实验表明,对于给定的翼型,升力是下列变
量的函数:
Y f (V , , b, , )
根据量纲分析,可得
EXIT
1.1
翼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发展
飞机结构与系统(第三章 飞机翼面结构) PPT

•支持蒙皮,提高蒙皮的失稳临界应力。
•占机翼结构重量的25%~40% (单块式机翼,承受轴力的
主要元件) 或4%~8%(薄蒙皮梁式机 翼,桁条不受轴力)
一、翼面结构的典型构件
3 翼肋:
1)普通肋:(占机翼重量的8%~12%) • 维持翼剖面形状 • 承受气动载荷 • 支持蒙皮和桁条和腹板,提高它们稳定性
二、典型构件的受力特性
如图:一两端简支的高强铝合金圆杆AB。已知杆剖面面积F=40mm2, l=80mm, E=72000MPa,σb=420MPa。仅在P力作用下,该杆可以承受 P=F·σb= 16800N;若在杆中点处仅作用一横向力Q,该杆仅能承受 Q=750N。
二、典型构件的受力特性
1 杆: 只能承受(或传递)沿杆轴向的分布力或集中力(宜受拉,受压易
一、机翼的功用与结构设计要求
1.机翼的功用
机翼的结构重量占全机结构重量 的30%~50%,占全 机质量的8%~15%,机翼产生的阻力是全机 阻力的30 % ~50%。
一、机翼的功用与结构设计要求
现代旅客机的机翼
1-翼梁;2-桁条;3-襟翼;4-扰流片;5-副翼;6-蒙皮;7-前缘缝翼;8-挂架;9-翼肋。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2.截面法:
内力的分量:
N-轴力 T-扭矩 Qy、Qz-剪力 My、Mz-弯矩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2.截面法:
主要步骤: 1)沿截面假想地截开截开,留下一部分作为研究 对象,弃去另一部分;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2.截面法:
杆件基本变形形式 4.弯曲
若同时发生几种基本变形, 则称为组合变形。
一、机翼的功用与结构设计要求
•占机翼结构重量的25%~40% (单块式机翼,承受轴力的
主要元件) 或4%~8%(薄蒙皮梁式机 翼,桁条不受轴力)
一、翼面结构的典型构件
3 翼肋:
1)普通肋:(占机翼重量的8%~12%) • 维持翼剖面形状 • 承受气动载荷 • 支持蒙皮和桁条和腹板,提高它们稳定性
二、典型构件的受力特性
如图:一两端简支的高强铝合金圆杆AB。已知杆剖面面积F=40mm2, l=80mm, E=72000MPa,σb=420MPa。仅在P力作用下,该杆可以承受 P=F·σb= 16800N;若在杆中点处仅作用一横向力Q,该杆仅能承受 Q=750N。
二、典型构件的受力特性
1 杆: 只能承受(或传递)沿杆轴向的分布力或集中力(宜受拉,受压易
一、机翼的功用与结构设计要求
1.机翼的功用
机翼的结构重量占全机结构重量 的30%~50%,占全 机质量的8%~15%,机翼产生的阻力是全机 阻力的30 % ~50%。
一、机翼的功用与结构设计要求
现代旅客机的机翼
1-翼梁;2-桁条;3-襟翼;4-扰流片;5-副翼;6-蒙皮;7-前缘缝翼;8-挂架;9-翼肋。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2.截面法:
内力的分量:
N-轴力 T-扭矩 Qy、Qz-剪力 My、Mz-弯矩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2.截面法:
主要步骤: 1)沿截面假想地截开截开,留下一部分作为研究 对象,弃去另一部分;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2.截面法:
杆件基本变形形式 4.弯曲
若同时发生几种基本变形, 则称为组合变形。
一、机翼的功用与结构设计要求
《飞机的基本结构》课件

总结词
机翼在飞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升力、控制飞行姿态和承载重量等。
详细描述
机翼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升力,使飞机能够升空并保持在空中飞行。此外,机翼还用于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如俯仰、偏航和滚转等运动。机翼还承载着飞机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机身和起落架上。
发动机
利用汽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来产生动力,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效率较低。
总结词:机身通常由高强度铝合金、复合材料等制成,制造工艺包括焊接、铆接和胶接等。
起落架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部件,负责支撑飞机重量、吸收着陆时的冲击力,并帮助飞机在地面上滑行和停放。不同类型的飞机有着不同结构和类型的起落架。
总结词
起落架通常由支柱、轮子、减震器和刹车装置等组成。根据飞机的类型,起落架可以是可收放的或固定式的。支柱用于支撑飞机的重量,轮子用于在地面上滑行,减震器和刹车装置用于吸收着陆时的冲击力和控制滑行速度。
《飞机的基本结构》ppt课件
飞机简介机翼发动机机身起落架飞机的基本操作和维护
飞机简介
按用途分类
按发动机数量分类
按机翼类型分类
按起降场地分类
01
02
03
04
客机、货机、军用飞机、通用飞机等。
单发、双发、多发飞机。
下单翼、中单翼、上单翼飞机等。
陆上飞机、水上飞机、垂直起降飞机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容纳乘客、货物和机组人员,同时连接机翼、尾翼和起落架。
机身
产生升力,用于支撑飞机重量和提供飞行控制。
机翼
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用于稳定飞行和提高机动性。
尾翼
用于起飞、降落和地面滑行,由轮子和减震机构组成。
起落架
机翼
机翼及翼型的基本知识翼型绕流图画PPT文档共30页

END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机翼及翼型的基本知识翼型绕流图画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格-15 和 F-86 是第一代采用后掠翼的战斗机,两者都是高亚声速战斗机
14
英国“闪电”、美国 F-100、苏联米格-19 则是第一代后掠翼的超声速战斗机15
三、三角翼
后掠翼的制造比平直翼要麻烦,翼根不仅要承受机身重量带来的应力, 还要机翼上扬造成的向前扭转的应力,需要大大加强结构,带来较大的 重量。但如果把后掠翼“镂空”的后半填起来,机翼后缘拉直,变成三 角翼,翼根的受力情况就接近于平直翼,容易处理多了。
斜激波的角度大于平面转角,这是两者的关系图
代价就是单位面积的翼面上产生的升力减小吧,同样重量的飞机相当于翼载荷变12大了
机翼后掠使速度分量在翼展和法向上分解,法向分量小于原来的速度,得 以推迟激波的产生。
13
后掠翼大量使用在跨声速(0.8-1.2 倍声速范围内)和高亚声速飞机上,像 歼-6 战斗机、各种波音和空客客机。
关于机翼翼型的科普
1
图95
2
俗话说,百人百态,千人千面。飞机和人一样,也是各式各
样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差别就是不同形状的机翼。说起来,
飞机的奥妙就在于机翼。
3
从莱特兄弟到现在,除了航空动力外,几乎每一次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 都离不开在机翼上作文章。
飞行者—1号
4
一、平直翼
最简单的机翼是平直翼,机翼前后缘和机身垂直,机翼从里到外一样 宽。这样的机翼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产生升力的效率较高,但阻力也 较大。升力的力臂使得翼根的受力很是不利。
亚声速到超声速飞行的区别在于压力波,压力波挤压到一起正好发生在声速 的时候,所以形成声障(解释本层上图)
8
这看不见的石墙也称激波。
在风洞里,激波的形成清晰可见
9
随着速度的增加,激波的锋面变成圆锥形,锥的后倾角度随速度增加而增加, 锋面背后的空气重新回到亚声速。如果平直的机翼像燕子的翅膀一样后掠, “躲”到机头引起的激波锋面的背后,就可以避免机翼本身引起的激波阻力。
6
带锥度的平直翼可以前缘略带后掠,也可以后缘略带前掠,两者在气动上 有一点差别,但不改变都是平直翼的本质。当速度大幅度提高后,平直翼 阻力大的缺点就比较明显,尤其在速度接近声速的时候。
锥度可以使前缘略带后掠,像 DC-3
也可以使后缘略带前掠,像 C-130
7
飞机前行的时候,飞机对前方空气产生压力,就好像船行时船首 在前方推开波浪一样。压力波以声速一层一层地向外传递,声速是 空气性质的分界线。亚声速飞行时,前方空气在压力波推动下有序 地向两侧让开飞机。然而,但飞机速度达到声速时,压力波不再可 能赶在飞机前面把前方空气有序地向两侧分开。相反,压力波挤到 一起,密度剧增,像坚硬的石墙一样。跨声速飞行的飞机顶着一大 片看不见的石墙飞行,难怪阻力激增,这就是声障的由来。
协和式飞机
16
在同样翼展下,三角翼的翼面积更大,升力更大;翼根更长, 结构上需要的加强越少,同样翼面积时重量更轻。另一方面,机翼 的阻力特征由相对厚度决定,也就是机翼的实际厚度和弦长(机翼 前后缘之间的距离)之比。实际机翼的厚度和弦长随不同翼展位置 而变化,所以一般取 1/4 翼展处的厚度和弦长之比。三角翼的翼弦 较长,在相对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厚度较厚,既简化结构设计 和制造,有利于减重;又增加翼内容积,有利于增加机内燃油容量。
不平整表面引起额外的斜激波
10
二、后掠翼
德国人阿道夫布斯曼在 30 年代就提出了后掠翼,只是没有引起当时人 们的重视而已。
元首的黑科技
11
事实上,后掠翼避免机翼本身引起激波阻力的作用在飞机速度还没 有达到超声速时已经体现出来了。机翼是通过对上表面气流加速以 形成上下表面气流的速度差、进而导致压力差而产生升力的。在高 亚声速时,机翼上表面气流速度可以超过声速。采用后掠翼的话, 迎面气流按后掠角分解成垂直于机翼前缘的分量(法向分量)和平 行于机翼前缘的分量(展向分量),法向分量产生升力,展向分量 不产生升力。后掠角等于零时,法向分量和迎面气流相等;后掠角 越大,法向分量越小。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合适的后掠角,高亚声 速飞机的机翼上表面气流在法向可以降低到声速以下,避免激波阻 力。
最简单的机翼上平直翼
5
为了均衡升力的分布,并改善机翼的受力设计和降低重量,平直翼可 以带一点锥度,从里到外逐渐变窄,改善升力分布,是更多的升力产生在 靠近翼根的部位,缩短力臂,降低翼根应力。低速、简单的小飞机可以用 简单平直翼以降低制造成本,但稍微有点追求的平直翼飞机大多带一定的 锥度。
C-130 这样带一点锥度的机翼也算平直翼
把后掠翼机翼后缘的“镂空”部分填补起来,就成为三角翼,这是美国 F-106 17
50 年代后,超声速飞机采用大后掠翼的越来越少了,大多采用三角翼。歼-8II、 歼-10 都是三角翼,欧洲的“台风”、“阵风”、“鹰狮”也是三角翼。
歼-8IIM
J-10A
台风
阵风
三哥的LCA
18
四、梯形翼
但是三角翼没有一统天下。超声速飞行时,机翼只要“躲”在激波锥的 锋面之后,就可以避免产生激波阻力。也就是说,翼展较短的机翼也同 样可以达到降阻的作用。为了尽量增加翼面积以保证提供足够的升力, 机翼的弦长可以增加,甚至把平直的后缘前掠,形成粗短的梯形翼。后 掠翼靠后掠角减阻,但大后掠角带来较大的展向分量,造成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损失, 尤其在低速的时候,大后掠角使很大一部分迎面气流都“溜肩”损失掉 了,造成低速时升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大后掠翼飞机的起飞、着陆速度 一般比较高,机动性不够好。 三角翼也有同样的问题。相比之下,梯形翼不靠后掠角减阻,所以机翼 前缘的后掠角可以较小,在性质上更加接近同样翼展下的平直翼,升力 较好。不过梯形翼的翼展受到限制,所以最后结果并不一定优于大后掠 翼或者三角翼。
19
采用短粗的梯形翼也可以达到超声速减阻的作用, 这是美国 F-5
巴基斯坦空军同时装备有后掠翼的歼-6、梯形翼 的 F-104 和三角翼的幻影 III,这张图较好地同时
展示了三者的特征
20
和三角翼相比,梯形翼的使用比较少,但还是有一些忠实的信 徒,尤其是诺斯罗普,F-5 和 F-18 都是梯形翼。洛克希德的 F104 也是梯形翼,但 F-22 已经超出传统梯形翼,而是介于梯形 翼和三角翼之间了。
14
英国“闪电”、美国 F-100、苏联米格-19 则是第一代后掠翼的超声速战斗机15
三、三角翼
后掠翼的制造比平直翼要麻烦,翼根不仅要承受机身重量带来的应力, 还要机翼上扬造成的向前扭转的应力,需要大大加强结构,带来较大的 重量。但如果把后掠翼“镂空”的后半填起来,机翼后缘拉直,变成三 角翼,翼根的受力情况就接近于平直翼,容易处理多了。
斜激波的角度大于平面转角,这是两者的关系图
代价就是单位面积的翼面上产生的升力减小吧,同样重量的飞机相当于翼载荷变12大了
机翼后掠使速度分量在翼展和法向上分解,法向分量小于原来的速度,得 以推迟激波的产生。
13
后掠翼大量使用在跨声速(0.8-1.2 倍声速范围内)和高亚声速飞机上,像 歼-6 战斗机、各种波音和空客客机。
关于机翼翼型的科普
1
图95
2
俗话说,百人百态,千人千面。飞机和人一样,也是各式各
样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差别就是不同形状的机翼。说起来,
飞机的奥妙就在于机翼。
3
从莱特兄弟到现在,除了航空动力外,几乎每一次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 都离不开在机翼上作文章。
飞行者—1号
4
一、平直翼
最简单的机翼是平直翼,机翼前后缘和机身垂直,机翼从里到外一样 宽。这样的机翼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产生升力的效率较高,但阻力也 较大。升力的力臂使得翼根的受力很是不利。
亚声速到超声速飞行的区别在于压力波,压力波挤压到一起正好发生在声速 的时候,所以形成声障(解释本层上图)
8
这看不见的石墙也称激波。
在风洞里,激波的形成清晰可见
9
随着速度的增加,激波的锋面变成圆锥形,锥的后倾角度随速度增加而增加, 锋面背后的空气重新回到亚声速。如果平直的机翼像燕子的翅膀一样后掠, “躲”到机头引起的激波锋面的背后,就可以避免机翼本身引起的激波阻力。
6
带锥度的平直翼可以前缘略带后掠,也可以后缘略带前掠,两者在气动上 有一点差别,但不改变都是平直翼的本质。当速度大幅度提高后,平直翼 阻力大的缺点就比较明显,尤其在速度接近声速的时候。
锥度可以使前缘略带后掠,像 DC-3
也可以使后缘略带前掠,像 C-130
7
飞机前行的时候,飞机对前方空气产生压力,就好像船行时船首 在前方推开波浪一样。压力波以声速一层一层地向外传递,声速是 空气性质的分界线。亚声速飞行时,前方空气在压力波推动下有序 地向两侧让开飞机。然而,但飞机速度达到声速时,压力波不再可 能赶在飞机前面把前方空气有序地向两侧分开。相反,压力波挤到 一起,密度剧增,像坚硬的石墙一样。跨声速飞行的飞机顶着一大 片看不见的石墙飞行,难怪阻力激增,这就是声障的由来。
协和式飞机
16
在同样翼展下,三角翼的翼面积更大,升力更大;翼根更长, 结构上需要的加强越少,同样翼面积时重量更轻。另一方面,机翼 的阻力特征由相对厚度决定,也就是机翼的实际厚度和弦长(机翼 前后缘之间的距离)之比。实际机翼的厚度和弦长随不同翼展位置 而变化,所以一般取 1/4 翼展处的厚度和弦长之比。三角翼的翼弦 较长,在相对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厚度较厚,既简化结构设计 和制造,有利于减重;又增加翼内容积,有利于增加机内燃油容量。
不平整表面引起额外的斜激波
10
二、后掠翼
德国人阿道夫布斯曼在 30 年代就提出了后掠翼,只是没有引起当时人 们的重视而已。
元首的黑科技
11
事实上,后掠翼避免机翼本身引起激波阻力的作用在飞机速度还没 有达到超声速时已经体现出来了。机翼是通过对上表面气流加速以 形成上下表面气流的速度差、进而导致压力差而产生升力的。在高 亚声速时,机翼上表面气流速度可以超过声速。采用后掠翼的话, 迎面气流按后掠角分解成垂直于机翼前缘的分量(法向分量)和平 行于机翼前缘的分量(展向分量),法向分量产生升力,展向分量 不产生升力。后掠角等于零时,法向分量和迎面气流相等;后掠角 越大,法向分量越小。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合适的后掠角,高亚声 速飞机的机翼上表面气流在法向可以降低到声速以下,避免激波阻 力。
最简单的机翼上平直翼
5
为了均衡升力的分布,并改善机翼的受力设计和降低重量,平直翼可 以带一点锥度,从里到外逐渐变窄,改善升力分布,是更多的升力产生在 靠近翼根的部位,缩短力臂,降低翼根应力。低速、简单的小飞机可以用 简单平直翼以降低制造成本,但稍微有点追求的平直翼飞机大多带一定的 锥度。
C-130 这样带一点锥度的机翼也算平直翼
把后掠翼机翼后缘的“镂空”部分填补起来,就成为三角翼,这是美国 F-106 17
50 年代后,超声速飞机采用大后掠翼的越来越少了,大多采用三角翼。歼-8II、 歼-10 都是三角翼,欧洲的“台风”、“阵风”、“鹰狮”也是三角翼。
歼-8IIM
J-10A
台风
阵风
三哥的LCA
18
四、梯形翼
但是三角翼没有一统天下。超声速飞行时,机翼只要“躲”在激波锥的 锋面之后,就可以避免产生激波阻力。也就是说,翼展较短的机翼也同 样可以达到降阻的作用。为了尽量增加翼面积以保证提供足够的升力, 机翼的弦长可以增加,甚至把平直的后缘前掠,形成粗短的梯形翼。后 掠翼靠后掠角减阻,但大后掠角带来较大的展向分量,造成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损失, 尤其在低速的时候,大后掠角使很大一部分迎面气流都“溜肩”损失掉 了,造成低速时升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大后掠翼飞机的起飞、着陆速度 一般比较高,机动性不够好。 三角翼也有同样的问题。相比之下,梯形翼不靠后掠角减阻,所以机翼 前缘的后掠角可以较小,在性质上更加接近同样翼展下的平直翼,升力 较好。不过梯形翼的翼展受到限制,所以最后结果并不一定优于大后掠 翼或者三角翼。
19
采用短粗的梯形翼也可以达到超声速减阻的作用, 这是美国 F-5
巴基斯坦空军同时装备有后掠翼的歼-6、梯形翼 的 F-104 和三角翼的幻影 III,这张图较好地同时
展示了三者的特征
20
和三角翼相比,梯形翼的使用比较少,但还是有一些忠实的信 徒,尤其是诺斯罗普,F-5 和 F-18 都是梯形翼。洛克希德的 F104 也是梯形翼,但 F-22 已经超出传统梯形翼,而是介于梯形 翼和三角翼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