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必备核心知识点归纳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必备核心知识点归纳

选择题关键词(29个)1.所有2.全体3.各种4.仅仅5.任何6.只7.只有才能)8.有害无利(有利无害)9.指日可待10.绝对11.整体12.总体13.最14.(基本、初步)解决15.一定16.远离17.拒绝18.消除19.根除20.确保21.避免22.根本23.唯一24.关键25.关键之举26.同等、同步、同时富裕27.中心28.基础工程29.中心环节|选择题易错知识点(100个)1.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2. 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发展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3. 情绪是把双刃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4. 应对挫折的关键是应对挫折的态度,是要战胜自己。

5.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

6. 优良的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关键作用。

7. 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8. 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9.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0.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1. 犯罪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罚当罚性是刑事违法的必然结果。

12.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3. 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14. 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

交往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任何人都必须依赖于集体。

15. 只要每天都保持一种好心情,就会变得性格开朗。

16.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是社会的基石。

1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处世之道,做人之本。

18.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诺言并不违背诚实的原则。

19. 诚实是信任的道德基础,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

20.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21.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是每个人的最高的人身权益。

22. 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3. 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有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必背知识点整理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必背知识点整理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必背知识点整理七上1. 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惧2. 如何化解“爱的冲突”?如何化解师生矛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理解和沟通3. 新型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4. 礼貌是交往的名片/“通行证”,交往的前提是尊重。

七下1. 法律的基本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 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有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3.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哪些?家庭保护,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司法保护4. 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实施主体: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①审判实施特殊制度②教育为主,惩罚为辅③保障继承权,受抚养权等权利5. 犯罪的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当罚性6. 不良诱惑的列举黄赌毒、烟酒、邪教、不良网络游戏、金钱八下1. 宪法的地位?根本大法、最根本的活动准则、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2.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包括哪些?人身自由权指: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和侵犯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

3.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4. 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5. 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公益性6. 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7. 财产继承的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8. 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9.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

10.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部门申诉。

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出法律诉讼。

九年级1.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基础知识清单汇总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基础知识清单汇总

中考政治知识清单汇总大全八下思品知识清单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关键词1、中华民族①我国的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

②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它们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③回族人口为981.6万,其总数仅次于汉族、壮族和满族,居第四位。

④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壮锦是壮族传统的工艺美术品。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的权力,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

(含义)③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重要意义或作用)3、尊重各民族文化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重要问题1、我国为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采取了哪些方针政策?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

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

沪教版初三政治知识梳理

沪教版初三政治知识梳理

初三《思想品德》复习之一知识梳理班级:姓名:学号:(逐课梳理)第一课:我的祖国为你自豪(上册)1.我们伟大的祖国P2—7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P73.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主要内容及其作用P8,P7和P94.中国百年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和得出的结论P10—11和P125.爱国主义的含义,巨大作用和丰富内容P136.在当代中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P157.热爱祖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P15—178.爱国行为规范的地位和如何培养P17第二课:立足国情强国富民(上册)1.我国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表现在P212.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P23—253.基本国情的含义P274.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重要性P27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点和时间(包括起点和终点)P27—286.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P277.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2020年和2050年)P288.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P299.上海的建设目标(或战略目标和任务)P29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P30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P31,(1)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1 (2)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重要性P32 (3)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时间,目的和意义P33 (4)总之P34 12.总体小康社会的时间,内容和特点P36—38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目标和内容,特点P38—4014.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及其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P41和P40—43 15.努力培养艰苦奋斗精神P43第三课:协调发展社会和谐(上册)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实质,意义P472.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47—483.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P49—504.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P5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P526.民族素质(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最重要的内容P52和P537.提高民族素质对青少年的要求P538.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P549.社会和谐的总要求P54—5710.建设和谐社会,全民共建共享P58—60第四课:科教兴国立志成才(上册)1.科技的重要性P62—64+65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64—653.教育的重要性P66—684.科技与教育的关系P685.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P68—696.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69(创新的重要性和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P70和P71—72)7.人才的含义和重要性P74—758.人才的条件(包括各自的含义,在人才中的地位)P759.人才的必备素养P76—7710.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P7811.人才成长的途径P78—79第五课:着眼未来永续发展(下册)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简单地说和具体地说)P2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P2—3(2)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P4—63.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P74.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P7—95.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含义P106.循环经济的含义P127.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和要求P10和P11—128.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P139.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质和要求P13和P14—1610.努力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P17—18第六课:振兴中华共担责任(下册)1.振兴中华的含义P212.“振兴中华”口号的重大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P22—2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1)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018年初中思想品德中考核心考点知识归类速查

2018年初中思想品德中考核心考点知识归类速查

第三部分知识归类速查专题一知知识点分类●一、核心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5.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6.诚信的核心是善。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10.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二、中心环节、重要环节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三、关键1.自立的关键: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2.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3.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是要看我们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

4.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5.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

6.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才能减少伤害,挽救生命,这是科学避险的关键。

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

8.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

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自治区一直把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关键。

●四、首要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五、根本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6.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备考知识点综合复习归纳(61幻灯片)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备考知识点综合复习归纳(61幻灯片)




为了更好的分配,需做好四个尊重:尊重人才、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创造。
14
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也要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农民、 农业

为什么说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2、有利于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3、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 所值、经济适用的商品。
4、在满足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 的需求。

16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网络运营商:依法办网,自觉清除不良信息。

公民: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发现不良信息及网 站及时举报。
4
√网络购物

(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因方便快捷、价格 便宜、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已成为普通老百姓,尤其是 时尚一族的重要消费方式。

问题:网上购物见不到实物,有时收货较慢,售后服务难 以保证,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会遭遇欺诈行为,因此, 网络购物具有两面性。 (2)无论是网络购物或现实消费都会存在不诚信侵权行 为,都需我们增强维权意识。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如果你到外地旅游,应该注意哪些: 1.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 2.讲文明、懂礼貌。
17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重点复习提纲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重点复习提纲

2018中考政治重点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七年级上册★1、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哪里?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P29(让生命之花绽放)(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

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3)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断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3、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4.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我?(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5.发掘我们潜能的方法(我们怎样发掘自己的潜能?)(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2)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

(3)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从小事做起。

★6.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喜、怒、哀、惧。

7.情绪的作用:情绪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①积极作用: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②消极作用: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8、调节情绪有哪些具体的方法?(1)注意转移法:如: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力;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等方法。

(2)合理发泄法:如: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叫喊。

(3)理智控制法:如:自我解嘲法;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心理换违法,升华法。

★9、青少年会受到哪些不良诱惑?我们身边的诱惑主要有: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10、我们应如何拒绝不良诱惑?拒绝不良的诱惑,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去克服。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重要知识点梳理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重要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思想品德重要知识点梳理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一、基本国情=总依据、主要矛盾、总任务、高举旗帜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力、作用是怎样的?1、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构成(内容):它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

3、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5、中华文化的地位和深刻影响(或作用):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华传统美德6、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和特点:表现:奉献精神、爱国情操、崇高志趣、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政风范、广阔胸襟、英雄气概、社会理想。

特点: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7、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8、青少年肩负的光荣使命:中华传统美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结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

三、民族精神9、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什么?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1、民族精神的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12、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如:①在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②新中国成立后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③在改革开放以来有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精神、公平公正精神、服务精神等大大增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爱国主义的含义P13 是一种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思想品德。

2、爱国主义的时代性P15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同促进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3、为什么说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P15我们生长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祖国更繁荣、更富强,前途更光辉灿烂。

因此,在当代,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4、爱国主义的作用P13爱国主义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鼓舞和激励着千百万人为了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

5、爱国主义的内容p13(五个方面)1、热爱生我养我的那一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2、热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3、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4、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5、竭尽全力为祖国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6、热爱祖国如何体现在实际行动中?P15-17①要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不可分的。

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成才,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15页第四段)②要学习、传承中华文化。

只有学好祖国的历史,学好我们的语言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及其特点,才能真正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并将其发扬光大。

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6页)③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遵守爱国行为规范。

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有每个人都这么做,整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将得到提高,也将增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17页)7、爱国行为规范的地位P17?在各种日常行为规范中是公民首要的行为规范8、爱国行为规范从何而来?(如何培养)请各举两例一是从相关的法律条文中来,对法律规定的基本的爱国行为规范,我们要很好地落实;如:《兵役法》规定:“适龄青年要积极服兵役”《银行法》规定:“每个公民要爱护人民币,不得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国徽法》规定:不得焚毁、涂划、玷污国徽《国旗法》规定:升国旗时要肃立,行注目礼或队礼二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会遇到种种情况,要求我们把爱国行为规范更加具体化。

如:与外宾交往彬彬有礼;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向外宾宣传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参加世博会志愿者的服务队9、我们怎样来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1)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将来报效祖国2)关心国家大事,多听新闻,多看报纸3)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4)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10、我们该如何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P161)只有学好祖国的历史,学好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P162)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我国已将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我们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二课立足国情强国富民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P21①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

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形成了一批优势行业及产品。

③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便P23-25①人口多、底子薄。

②生产力不发达。

③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3、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表现?p244、基本国情的内容p26-27 历史国情、自然国情和现实国情。

国情研究的重点是什么?现实国情——国情研究的重点研究现实国情的基础(前提、背景)是历史国情5、基本国情的含义:是对一个国家国情的总体性的概括。

6、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已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

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p27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3)是逐步缩小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二、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1.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基本路线、走改革开放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什么决定的?p27(或我国依据什么制定这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 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283. 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p28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济社会发展“分三步走”的第几步已完成?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几步目标?第一、二步已完成,解决了人民生活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第三步目标:2001—205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上海肩负着重要的战略任务是什么?上海是否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是否已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海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战略任务。

上海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P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6、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p29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7、为什么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我国处于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P30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

P30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8、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作用p31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2页)9、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31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

如果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的政治基石。

10、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p31-32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P31第二段2)改革开放30多年,使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使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大台阶。

P323)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P32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P33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

P351)低水平,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2)不全面,目前我国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3)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目标是什么?对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是什么?时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更加全面的小康、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3、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新时期内涵 P37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奉献,勇于献身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新时期内涵:奋斗精神: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创业精神: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奉献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建功立业。

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1)历史意义: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现实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还比较落后,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除了长期艰苦奋斗外,别无他途。

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

3)个人成长意义A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品质。

B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每个人现在在学业上、今后在事业上要有所建树,都要有艰苦奋斗精神。

5、面临初三年级毕业升学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应怎样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呢?P38我们要在同各种各样的困难斗争中自觉进行磨练,把艰苦、困难、挫折、失败都当作自己艰苦奋斗精神的磨刀石。

具体来说:生活方面:艰苦朴素,不奢侈浪费和贪图享受学习方面:顽强拼搏,发奋努力,提高成绩,全面发展思想境界方面:不畏艰难,吃苦耐劳,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第三课科教兴国立志成才一、科技与教育的重要地位1.为什么说实现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科技技术工作的重要性)P42-451)现代科技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