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原文、赏析
《长亭送别》王实甫书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赏析

《长亭送别》王实甫书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赏析王实甫(1260年-1336年)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与关汉卿齐名,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所以接下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王实甫写的诗词。
【长亭送别】元代:王实甫(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蒋捷《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讲解及赏析答案

蒋捷《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讲解及赏析答案《琵琶仙·双桨来时》这时词是蒋捷所创作的,在偶然邂逅,白石与友人在湖州春游,迎面而来的小艇上,有女子恍似日夕相思的合肥旧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琵琶仙·双桨来时》作者:蒋捷(《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惟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已酉岁,余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注释①吴都赋:清顾广圻《思适斋集》十五《姜白石集跋》:此三句系“《唐文粹》李庾《西都赋》文,作《吴都赋》,误。
李赋云:‘其近也方塘含春,曲沼澄秋。
户闭烟浦,家藏画舟。
’白石作‘具’、‘藏’,两字均误。
又误‘舟’为‘船’,致失原韵。
且移唐之西都于吴都,地理尤错。
”②吴兴:今浙江湖州。
③己酉岁: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④萧时父:萧德藻之侄,姜夔妻族(内弟)。
⑤旧曲:旧日坊曲。
坊曲,常代指歌妓集聚之地。
⑥桃根桃叶:桃叶系晋王献之爱妾,见辛弃疾《祝英台近》注。
桃根为桃叶之妹。
此处借指歌女。
⑦约:拦住。
⑧汀洲:沙洲。
⑨歌扇: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约,缠绕,邀结,此处意谓沾惹。
⑩啼鴂(juéjuè):伯劳鸟:“楚、越间声音特异,~舌踔噪,今听之恬然不怪。
”屈原《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劳。
”⑾十里扬州: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⑿三生杜牧:黄庭坚《广陵早春》诗:“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
”此处作者自指。
三生,佛家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人生。
白居易《自罢河南已换七尹......偶题西壁》诗:“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
《鹊桥仙》诗词的赏析

《鹊桥仙》诗词的赏析《鹊桥仙》诗词的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鹊桥仙》诗词的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鹊桥仙》诗词的赏析篇1原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作品赏析【注释】:①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②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
玉露:秋露。
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③忍顾:怎么忍心回顾。
【评解】《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
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
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鹊桥仙》诗词的赏析篇2原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赏析秦观地这篇《鹊桥仙》,写地是留传千古地牛郎、织女地爱情故事。
词地上片,以简洁地笔调,写出了他们七七佳期相会地盛景。
词地下片,则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们依依惜别,将爱永存心间地忠贞。
作者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意境新颖。
牛郎、织女被王母强行隔开后,一年才有一次鹊桥相会。
既没有慨叹他们聚少离多,更没有抒发缭绕于胸地脉脉相思。
而是自出机抒,将笔锋定格在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地爱情上。
匠心独具。
宋时多数人对爱情地看法,就是两情相慕,必形影不离,分分相爱,秒秒相亲。
而秦观却否定了这种朝欢暮乐地庸俗生活,他要倡导与歌颂地,是天长地久地忠贞爱情。
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地。
独辟蹊径。
起句地“纤云弄巧”,以轻柔多姿,优美巧妙地云彩,来显示织女手艺地精巧绝伦。
唐诗名句赏析之八九:湖里鸳鸯鸟,双双他自飞。

唐诗名句赏析之八九:湖里鸳鸯鸟,双双他自飞。
“湖里鸳鸯鸟,双双他自飞”是唐代诗人崔国辅《湖南曲》中的句子。
全诗如下:
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湖里鸳鸯鸟,双双他自飞。
崔国辅,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开元十四年进士。
生平比较著名的事情是他对大诗人杜甫有知遇之恩。
天宝十年(751年),杜甫作《三大礼赋》进献朝廷,以求进身。
玄宗任命崔国辅和于休烈以集贤学士的身份为考试官,诏试杜甫文章。
崔国辅与于休烈对杜甫是深加赞赏。
后来杜甫专门作《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一诗,诗云:“欲整还乡斾,长怀禁夜垣,缪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在盛唐诗人中,崔国辅以五言绝句著名。
他的五绝,多写宫闱儿女之情,含思宛转,深得南朝乐府民歌《子夜》、《读曲》遗意。
这首《湖南曲》也不例外,表现了女子伤感的离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湖南是我送他远行离开的地方,湖北是送他走后我归家的地方。
望着广阔的湖面,所看到的只有湖中嬉戏的鸳鸯鸟,它们成双成对自得其乐得上下翱翔。
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巨大的距离感使她难忍酸楚,看到自由自在双宿双飞的鸳鸯鸟不禁更加心伤。
贺双卿《惜黄花慢·孤雁》译文及鉴赏答案

贺双卿《惜黄花慢·孤雁》译文及鉴赏答案《惜黄花慢·孤雁》清代:贺双卿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
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
暗自眠。
凤凰纵好,宁是姻缘。
凄凉劝你无言。
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
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
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
夜未闲,倦飞误宿平田。
《惜黄花慢·孤雁》译文长天的碧蓝铺到天边,晚霞如彩绸,无比鲜妍。
一只落伍的孤雁叫声凄切,我害怕它飞近,又渴望它留在我的身边。
芦花洲边,白霜已满地,再不要做那水中的鸥鹭,它们命运惨苦同病相怜。
还是暗暗自眠,不要存非分之想,凤凰纵然美丽、高雅,但却不能与之结为婚姻。
满心凄凉奉劝孤雁,不如守一沙半水,暂且度过这易逝的年华。
稻粱刚刚割尽,狩猎者的罗网已张起,处处有陷阱,即使在睡梦之中,也要警惕。
你极度伤心愁断肠,可知我内心也缠绵?夜里也得不到休息,误宿在危机四伏的田地里。
《惜黄花慢·孤雁》注释惜黄花慢:词牌名,有平仄二体,此为平韵格,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二句六平韵,下片十一句六平韵。
遥天:光洁如美玉色的天空。
但:只。
绮(qǐ):彩色花纹的丝绸。
鸿:大雁。
素:白色的。
芦花渚(zhǔ):丛生芦苇的水边小块陆地。
更休:再不要。
倩(qiàn):请求、央求。
鸥鹭:两种生活在水乡的鸟。
宁(nìng):难道。
你:称孤雁。
流年:如流水般逝去的年华。
稻粱:稻和粱,谷物的总称。
网罗:捕雁的工具。
易警(jǐng):容易受惊。
断肠:极度伤心。
婵娟(chánjuān):姿容美好的妇女,指的是自己。
寸心:小小的心。
缠绵(chánmián):指感情纠缠,不能解脱,此处指对“孤鸿”的深沉的感情。
《惜黄花慢·孤雁》赏析这首词借孤雁的形象诉说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
上片描写孤雁离群后不知道飞向哪里去,表示对失群的孤雁的深切同情。
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欧阳修(宋代)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译文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
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注释云物:云彩、风物。
琼田:传说中的玉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欧阳修晚年。
欧阳修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
几次游览后,创作了十首《采桑子》。
这是其中之一。
赏析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侧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恬静脱俗。
词人用鸥鹭闲眠来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静谧,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脱俗,没有功利之心:尽管游人往来、管弦声声,但是鸥鹭毫不戒备,依然安睡。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
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
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
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
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
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
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
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
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澄澈,晶莹透明,月光一照,闪闪发光。
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
“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
《浣溪沙》宋词

《浣溪沙》宋词《浣溪沙》宋词《浣溪沙》宋词1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
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在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
整首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在言外,别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在行走。
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断地拍打着堤岸;上空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广阔无垠。
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
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
晁无咎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王国维则说:“余谓此本于正中(冯延巳字)《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人间词话》卷上)“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白发戴花君莫笑”,“白发”,词人自指。
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俨然画出了他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下句“六幺催拍盏频传”和上句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
“六幺”即“绿腰”,曲调名。
“拍”,歌的节拍。
此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
歇拍“人生何处似樽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浣溪沙》宋词2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宋朝姜夔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注释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十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
而且,里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
故通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
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
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
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
开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首句“京洛风流容代人”七个字,包括这样三用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出自唐代的《杂诗》
原文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