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鸟的天堂》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大榕树下的鸟儿们在欢快地歌唱,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描写鸟儿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美妙。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分明,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意和描绘画面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鸟儿的生活习性和大自然的美妙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的搜集和准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理解课文中的诗意和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描绘的鸟儿们的生活场景。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中描述的鸟儿们的生活环境。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说出自己对图片和视频的感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音频中的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精美课件(共102张PPT)

白茫茫:状态词。形容一望无际的白(用于云、雾、 雪、大水等)。文中形容河水宽广,一片 白色。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本文指榕 树的枝干太多,数不过来。
应接不暇: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 事情太多,接待或应付不过来。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 什么事? 2.请给课文分段,并 概括段落大意。
榕g
音序: R 结构: 左右 偏旁: 木 笔画数: 14 组词: 榕树
笔顺:
jiū
纠
音序: J 结构: 左右 偏旁: 纟 笔画数: 5 组词: 纠正 纠纷 纠缠不清
笔顺:
zhuān 音序: Z 结构: 左右
g桩 偏旁: 木 笔画数: 10 组词: 树桩 木桩 小事一桩
笔顺:
zhǎn
g涨
音序: Z 结构: 左右 偏旁: 氵 笔画数: 10 组词: 涨潮 涨价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土 笔画:12 组词:灯塔 铁塔 塔楼 水塔 造句:山顶上有一座高塔。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笔画:11 组词:树梢 末梢 眼梢 喜上眉梢 造句:树梢上站着一只小鸟。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日 笔画:13 组词:空暇 闲暇 无暇 应接不暇 造句:爷爷在空暇时最喜欢下象棋。
笔顺:
结构:上下 部首:木 笔画:10 组词:船桨 划桨 孤舟独桨 造句:由于水流太急,船上的木桨都
被折断了。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笔画:14 组词:榕树 造句:广场的四周有六株大榕树。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纟 笔画:5 组词:纠正 纠纷 纠结 纠缠不清 造句:发现错误时,我们应该及时纠
笔顺:
鸟的天堂(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4.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 课文最后一句“鸟的天
堂”,所看到的不同景 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象,抓住景物特点,领 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
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同含义
教法分析
1.情境教学 法 2.启发式教 学法
5. 教法与学法
学法指导
1. “读、划、思、 议”的预习方法
2. 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法
2.学情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 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 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学习 习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读书提问的能力。 因本课的阅读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 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在阅读活动中边读边想的方 法不明确,在实践中应该怎样想,想什么不明 晰。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 标。
教学过程——突破重点
重点突破二:学习鸟的部分
设计: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大榕树部分的方法。 2.按照以上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群鸟活动部分, 之后讨论: (1)作者的感受怎么会发生变化?为生么两次看到的 景象不同? (2)和写榕树比较,作者写鸟采取了什么方法?
意图:通过上述问题让学生自学动态描写,体会众鸟
课时安排
根据上述内容,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设疑、析题、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理清作者游览顺序。教授学习方法,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从中心句 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课文, 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 法。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以下是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课文8 个生 字 , 会 写 11 个生字,” 积累文中好 词佳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考官:上(下)午好!我是语文组的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鸟的天堂》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文章,作者是巴金先生。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静态的大榕树和群鸟乱飞的活泼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遣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情感表达充沛,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来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根据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学习基本情况的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及其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景象。
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学习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二、说学情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分析好教材,还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处于感性思维活跃的阶段,想象力丰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
但是现在的孩子并不是都有机会欣赏“鸟的天堂”这样难得的奇观,而且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还很不足,因此在学习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优秀课件(共164张PPT)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 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 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 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来到“鸟的天堂”?为什么作者 两次看到的景物有所不同?
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去 “鸟的天堂”是傍晚时分,鸟儿归巢,所以没有看到鸟, 只看见大榕树。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在早晨,鸟儿 出巢活动了,所以看到鸟儿飞鸣的景象。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是否能读好昂扬赞美的语气。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分别在什么时候去 过鸟的天堂?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表示时间的词语:傍晚和早晨
课文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每 次看到了什么景象?自读课文,圈画景物。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xiá
zhuāng
jiǎng
应接不暇 树桩 船桨
小鸟归巢
自读下面一段话,体会鸟的天堂的群鸟欢腾的景象。
起初四周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 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 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 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 ,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 扑翅膀 。
第一次(傍晚):大榕树(干、枝、根、叶)
第二次(早晨):群鸟(多、欢快)
我会写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知识全解

《鸟的天堂》知识全解【字词积累】会认的字桨(jiǎng)桩(zhuāng)暇(xiá)会写的字要求掌握的词陆续白茫茫榕树纠正不可计数涨潮树梢应接不暇画眉词语解释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白茫茫:形容一望无边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
纠正:改正(缺点、错误)。
逼近:主动地靠近、接近。
不可计数:不能计算,形容很多。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
本课指叶子十分翠绿明艳。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静寂:指没有声音;很静。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
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的确:完全确实;实在。
近义词灿烂——绚烂逼近——临近展示——展现静寂——沉寂陆续——相继茂盛——繁茂纠正——改正留恋——依恋应接不暇——目不暇接不可计数——不计其数反义词灿烂——暗淡茂盛——枯萎静寂——喧闹兴奋——平静不可计数——屈指可数应接不暇——应付自如【层次结构】结构梳理主题归纳《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作品】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鸟类世界,通过讲述一只小鸟在天堂般的环境中成长的故事,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充满了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本文还通过描绘鸟类的生存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鸟类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2.难点:课文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的把握,以及对鸟类知识的拓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文本内容。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主题。
5.拓展延伸:介绍鸟类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鸟的天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鸟的天堂》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二十三课,主要内容是描写了南捕鸟人的艰辛和对鸟类保护的呼吁。
以下是该课文的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知识点
1.词语解释:学习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包括“南捕鸟人”、“数不清”、“保护区”等词语。
2.阅读理解: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3.词语搭配: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词语的搭配用法,例如“发
现”+“窝”、“动手”+“破坏”等。
4.感叹句的使用:学习感叹句的语法结构和用法,例如“天呐!真难为他们!”
5.写作训练:通过课文中的鸟类保护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表达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观点。
二、练习题
1.南捕鸟人为了什么而工作?
2.鸟类为什么成了保护的对象?
3.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对南捕鸟人工作的评价。
4.你认为如何保护鸟类?请写出你的观点。
5.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鸟的特点的句子。
6.选出下列句子的正确标点符号。
(1)天呐真辛苦
(2)鸟是人类的朋友吗
(3)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
(4)保护鸟类工作真了不起
7.鸟类在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8.你认为保护鸟类对于环境有什么好处?
9.通过阅读课文,你对鸟类保护有了怎样的认识?
10.给南捕鸟人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感激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 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 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 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 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 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 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 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 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答: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有人类 对鸟的保护,作者看到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作者感叹“那‘鸟的 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谢 谢 聆 听!
THANKS 讲师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 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 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 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 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 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 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 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 《秋》 表现巴金是有革命精神的人 《爱情三部 曲》表现巴金是感情丰富的人 《抗战三部曲》 又名《火》, 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 曲》。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 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 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 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 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 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讲师
目录
1 阅读原文
2 图文并茂
3 重点词句
4 课后习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鸟的天堂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 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 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 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 重点字词 ◥
◤ 重点词句 ◥
一簇簇,[ yī cù cù ] 簇拥,花团锦簇,一簇鲜花量词。
应接不暇 《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 ,使人应接不暇。”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暇:空闲。
◤ 课后习题选讲 ◥
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 是鸟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