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

合集下载

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育统计与测量
统计学
礼仪对象性
点击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教育统计
数据分组计算一组数据的特征值,简化数据,描述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相关分析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分析
教育统计的分类
依据功能
调查得来的数据整理、归纳、概括和表述,以定量描述样本或总体的特征。
[题型]适合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
例题
[答案] A[解析] 各类统计图的特征。散点图常用来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线形图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条形图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圆形图表示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
线性图
➢以起伏的折线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多应用于连续性数据,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趋势,也可用来描述某-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趋势。
线性图
条形图
➢以相同宽度的条形的长短或高矮来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次数直方图表示连续的定量数据,各直方条之间不留空隙;条形图一般表示定性数据,每一条表示种类别的次数或百分数,宽度相同,长条间应留有空隙。
本章知识结构
礼仪对象性
点击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统计的词源及发展
点击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本章知识结构
众数
➢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或几个数值,用符号 表示。

2023年自考专业(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判断题】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

2.【判断题】反映总体内个体间分散程度的一种统计指标称为总体平均数。

3.【判断题】表注是统计表必要的组成部分。

4.【判断题】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

5.【判断题】集中量不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6.【判断题】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7.【判断题】圆形图是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8.【判断题】直条图是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

9.【判断题】算术平均数可以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

10.【判断题】统计表一般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构成。

11.【单选题】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计算的检验统计量没有进入危机域,则说明( )。

A.不是小概率事件B.是小概率事件C.应拒绝虚无假设D.应接受备择假设12.【判断题】全距、四分位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绝对差异量。

13.【判断题】中位数是百分位数中的特例。

14.【判断题】中位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值。

15.【单选题】当我们需要用图形按学生的家庭出身(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及其他)及性别来描述学生情况时,最好采用()。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16.【判断题】标准差的值越大,表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即数据越参差不齐,分布范围越广。

17.【单选题】下列数据中,不可能是相关系数取值的是()。

A.-0.85B.0.0C.0.67D.1.0318.【判断题】我们研究某区高三英语会考成绩时,这是个无限总体。

19.【单选题】画次数直方图时,要求各直方条()。

A.宽度相等B.高度相等C.间隔不同D.色调不同20.【判断题】统计数据按来源可分为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

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判断题】样本中个体数目小于30称为小样本。

2023年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2023年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教育记录与测量名词解释题目录0.1.记录0.2.教育记录0.3.测量0.4.教育测量0.5.测验(原则化测验) 0.6.量表0.7.原则化考试1.1.数据1.2.称名变量数据1.3.人工编码数据1.4.次数分布1.5.次数直方图1.6.次数多边形1.7.散点图1.8.线形图1.9.条形图1.1 0.圆形图2.1.集中量数2.2.算术平均数2.3.加权和2.4.加权平均数2.5.中位数2.6.众数2.7.差异量数2.8.离中趋势2.9.平均差2.10.方差2.11.差异系数2.12.地位量数2.13.百分等级3.1.有关3.2.有关系数3.3.积差有关3.4.等级有关3.5.点双列有关4.1.分数4.2.原始分数4.3.导出分数4.4.相对评分分数4.5.绝对评分分数4.6.常模4.7.常模组4.8.发展常模4.9.组内常模4.10.比例智商4.11.原则分数4.12.原则分数常模4.13.线性变换后旳原则分数4.14.离差智商5.1.测验项目难度5.2.项目难度指数5.3.项目辨别度5.4.测验信度5.5.观测分数5.6.真分数5.7.稳定性系数5.8.等值性系数5.9.测量原则误5.10.测验效度5.11.内容效度5.12.表面效度5.13.效标关联效度5.14.效标关联效度验证5.15.效标污染5.16.构造效度6.1.学业成就测验6.2.安顿性测验6.3.形成性测验6.4.诊断性测验6.5.终止性测验6.6.常模参照测验6.7.原则参照测验6.8.原则化成就测验6.9.命题双向细目表6.1O.心理测验6.11.智力测验6.12.能力倾向测验6.13.职业能力倾向测验6.14.学习能力倾向测验6.15.发明力6.16.自陈量表法6.17.投射测验法6.18.情景测验法6.19.评估量表法6.20.人格7.1.随机现象7.2.随机试验7.3.随机变量7.4.频率7.5.概率7.6.必然事件7.7.不也许事件7.8.小概率事件7.9.概率分布7.lO.总体7.11.样本7.12.参数7.13.记录量7.14.抽样分布8.1.小概率事件原理8.2.明显性水平8.3.虚无假设8.4.备择假设8.5.检查记录量8.6.临界值8.7.危机域8.8.I型错误8.9.Ⅱ型错误8.lO.单侧检查8.11.双侧检查8.12.检查敏捷度8.13.方差齐性检查名词解释题答案0.1.记录:对事物某方面旳特性旳量旳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和认识就叫记录。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资料讲解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资料讲解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统计:对事物某方面特性的量的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与认识。

教育统计: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

统计学内容:描述统计是通过列表归类、描绘图象、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如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确地揭示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对待和使用数据。

推断统计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

如何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

测量: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教育测量:给所考查研究的教育对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量尺上的指定值。

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全面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

标准化测验(测验):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程序、解释分数的参照体系都以科学地实现标准化。

即代表性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验。

标准化考试:教育条件下的心理特质是学业成就的标准化测量。

量表:标准化测验中的测量工具(考试卷或心理测试项目的集合)与解释分数的常模(或标准),都有物化的形态,合在一起称为量表。

教育测量的特点:是间接性和要抽样进行。

理解教育测量抓住:测量的结果就是给所测对象在一定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要达到目的就要按照一定规则来进行一系列工作。

工作如何进行和能在什么性质量尺上指定值,归根到底取决于所测对象本身的性质。

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现的事实资料。

数据种类:来源分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人工编码数据。

反应的变量的性质分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数据。

数据特点:离散性、变异性、规律性。

计数数据: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多表现为整数。

测量评估数据: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所得的数据。

人工编码数据: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物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形成的数据。

2020年10月自考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最初将统计学应用到心理和教育领域的学者是(C)A.卡特尔B.桑代克C.高尔顿D.薛鸿志2.下列变量,有绝对参照点的是(D)A.智商B.能力C.温度D.长度3.研究50名儿童最喜欢的零食,最适合的统计量是(A)A.众数B.中数C.平均数D.标准差4.在一个样本容量为12、平均数为13的样本中,如果值为24的个案被删除,则新的样本平均数为(B)A.11B.12C.13D. 145. 一组数据:42,17,36 ,25 ,57 ,52 ,30。

该组数据全距为(B)A.38B. 40C.42D.446.对“小明明年能否考上大学”此类无法重复的生活事件,只能依据生活经验来确定其可能发生的概率。

这类概率称为(C)A.古典概率B.统计概率C.主观概率D.经典概率7.抽样误差的来源主要有:抽样的随机性和(B)A.样本大小B.抽样方法C.抽样工具D.统计方法8.样本平均数分布的变异性,即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标准差σ,,称之为(A)A.标准误B.标准差C.方差D.误差9.为研究不同学科教师做班主任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教师做班主任的班级里各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

若进行方差分析,其组间和组内自由度分别为(D)A.4,32B. 3,24C.3,21D.3,2810.研究两列连续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是(A)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质与量相关11.适用于对离散性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的是(C)A.Z检验B. F检验C. x平方检验D. t检验12.旨在测量个体的潜在才能,以预测个体在将来学习或工作中可能达到的成功程度的测验是(A)A.能力倾向测验B.成就测验C.智力测验D.人格测验13.370人参加期末考试,其中第10题高分组的通过率为0.85,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43。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统计学是一门(D)A.自然学科B.人文学科C.应用学科D.交叉学科2.温度的测量,使用的是(B)A.绝对参照点B.相对参照点C.绝对参照点或相对参照点D.绝对参照点和相对参照点3.下列推断统计的是(B)A.参数估计B.标准分数C.假设检验D.方差分析4.某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年龄分别为24岁、24岁、35岁、55岁、26岁,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B)A.24岁B.26岁C.31岁D.33岁5.下列数值指标。

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的是(D)A.全距B.百分位数C.变异系数D.平均数6.掷一个六面的骰子,事件A为“掷出的点数是2”,事件B为"掷出的点数为奇数”,则事件A与事件B的关系是(A)A.互斥B.对立C.包含D.相等7.由于男生更喜欢运动,因此在调查大学生的运动时间时应考虑性别差异,抽样时宜采用(C)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8.分别从3个地区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测试他们的阅读能力。

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地区学生阅读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则组间自由度为(A)A.2 B.3C.10 D.279.考察两个连续变量的相关程度,应采用(A)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点二列相关10.关于卡方分析,下列说法的是(A)A.一种参数检验方法B.x2值不可能是负数C.主要用于分类数据D.通过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之差进行计算11.所获得的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计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这种量表是(C)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2.下列标准分数的量数是(A)A.差异系数B.SAT分数C.IQ分数D.T分数13.测验的标准化(C)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过程的标准化C.测验结果的标准化D.测验评分与解释标准化14.某判断题的正确答案为“错”,全班50名学生有10人判断为“对”。

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大纲

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大纲

第一章一、识记:数据的概念以及数据的两种分类方法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人工编码数据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数据的三个特点领会: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数据及比率变量数据的运算特点及其间区别二、识记:次数分布领会:简单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简单次数相对次数累积次数累积相对次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简单应用:阅读统计表并能回答或分析有关数量的问题三、识记:次数直方图次数多边图领会:次数多边图与次数曲线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简单应用:能绘制简单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能绘制相对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四、识记: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圆形图领会:四种常见的统计分析图的应用特点第二章一、识记:集中量数常见的几种集中量数领会:集中量数的主要作用二、简单算术平均数识记:简单算术平均数在通常情形下称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定义公式及符号表达领会: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及四条基本性质、简单应用:正确计算算术平均数应用算术平均数有关性质简化计算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三、识记:加权(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领会: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区别简单应用:加权和及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与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四、识记:中数、、众数及其记号领会:中数的特点及适应场合简单运用:对一组简单的数据能用观察法迅速确定其中数事众数。

利用经验公式确定某次数分布的众数五、识记: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差异量数常见的几种差异量数种类领会:差异量数的主要作用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之间的联系六、识记:平均差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平均数的意义平均差与平均数的区别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差七、识记:方差标准差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标准差与平均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标准差的若干性质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应用标准差的性质确定一组新数据的标准差八、识记: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及符号领会:使用差异系数的意义简单应用:正确计算次数分布的差异系数应用差异系数评价两组数据的相对差异程度九、识记:地位量数百分等级领会:百分等级的意义及其计算步骤简单应用: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法则按得分点详细统计出次数分布的情况下,能够为每个得分点确定相应的百分等级第三章一、识记:相关相关系数符号领会:相关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的评价相关几何意义相关散点图与因果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二、识记: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领会:积差相关应用的范围积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的结构及其符号意义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完成积差相关系数的部分计算工作综合应用:独立完成积差相关系数的全部计算过程,并能对计算结果作出解答掌握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用基本计算公式,二是原始数据直接加以计算三、识记:等级相关等级相关系数的符号和计算公式领会:等级相关所适用的范围等级相关计算公式结构及其符号意义计算等级相关系数的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在等级差数平方和已知的条件下直接计算等级相关系数在两列数据已是顺序变量数据(名次顺序)情形下,完成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综合应用:能系统完成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过程四、识记:点双列相关点双列相关系数的符号及计算公式领会:点双列相关适应范围点双列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结构及符号意义计算点双列相关系数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简单应用:完成点双列相关系数的部分计算任务综合应用:系统完成点双列相关系数的全部计算过程,并对计算结果作出解答第四章一、识记:分数相对评分分数绝对评分分数原始评分分数导出评分分数领会:用于解释分数含义的参照系的种类与作用导出分数跟原始分数的区别与联系二、识记:常模常模组(标准化被试样组)建立常模的步骤发展常模组内常模比例智商年级常模领会:代表常模团体“一般水平”的方法比例智商与年级常模的不足组内常模参照系的作用三、识记:百分等级常模表正态分布中百分等级图示百分等级的性质领会:利用百分等级比较不同测验上的分数百分等级不是等单位量度简单应用:利用次数分布表求指定百分等级的百分位数利用次数分布表求指定测验分数百分等级四、标准分数常模识记:标准分数常模标准分数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一组原始分数标准化后和进一步线性换后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离差智商领会:标准分数刻画了原始分数在团体中相对地位一组原始分析标准化后和进一步线性变换后相互间的关系仍保持不变标准分数是等单位量度Z值作线性变换的必要性五、识记:不同测验间的分数比较的前提基本心理素质取值分布的一般状态学业成绩测验分数的分布状态领会:不同测验上的原始分数不可比的原因不同年龄组间离差智商值可比的根据心理测验分量表值求和的办法多科学业成绩测验求和的科学方法第五章一、识记:项目与测验难度和求法所测特质取值呈正态时难度的图示测验难度跟被试总分分布形态的关系领会:项目难度为0.50时最能区分开被试差异常模参照测验要求的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与难度分布标准目标参照测验要求的恰当难度筛选测验要求的恰当难度简单应用:按项目不同记分方式求取其难度二、识记:项目区分度确定项目区分度指数值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求取区分度指数方法种类区分度指数取值的评价领会:项目区分度可视为项目有效性程度简单应用:采用题分与总分相关法求项目区分度指数采用高低分组法求项目区分度指数三、识记:测验信度测量误差的来源观察分数跟真分数领会:观察分数跟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关系误差来源控制跟信度的关系信度系数为何只能估计四、识记:稳定性系数及其求法领会:稳定性系数适用范围与不足简单应用:稳定性系数的求取五、识记:等值性系数其及求法领会:平行形式测验简单应用:等值系数的求取六、识记:利用单一测验估计信度系数的必要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及其求法领会:测验内部一致性的作用与不同简单应用:折半相关系数的求取对折半法求出系数作出校正a-系数的求取七、识记:测量标准误及其公式领会:信度系数跟测验标准误的关系观察分数代表区间其上下限的确定八、识记:效度内部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并存效度和预测效度效标及效标污染的防止结构效度预测标准误及公式领会:测验效度是最重要的测验质量的指标效度是针对测验使用目的实践来确定效度系数取值的评价第六章一、识记:学业成就测验的五种分类方法,根据课堂运用测验的一般顺序进行分类根据解释测验分数的方法进行的分类根据测验的实施方式与测验载体来分类根据测验编制程序的严格程度来分类根据被试是否使用同一组题目的特点来分类学业成就测验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加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及测验标准化的四个环节领会: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的主要应用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用途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差异口头测验的应用领域及常用方法实践技能考核的三条基本原则二、识记:命题双向细目表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六个层次它们是,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领会:认知领域中六个层次教育目标的主要内涵及典型的学习行为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简单应用:分析一个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合理性三、识记:客观题常用题型领会:选择题和主观题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四、识记:心理测验领会:心理测验的几种主要用途简单应用:联系实际综述心理测验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五、识记:心理测验的常用分类方法及期分类结果领会: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的联系与区别最高作为测验与典型作为测验的区别六、识记:智力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中各个分测验的测量目标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特色七、识记:能力倾向测验职业能力倾向的测验学习能力倾向的测验领会:能力倾向测验同一般的智力测验与学业成就测验之间的区别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主要功能与特点八、识记:创造力与创造力测验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点两个著名创造力测验的名称领会:创造力测验的主要特征创造力与智力。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

三、年龄常模 (一)发展常模的涵义 (二)比纳智力测验 1、比纳智力测验的规则 2、比例智商的计算公式 3、比例智商的局限
四、年级常模 (一)年级常模的建立 (二)年级常模的局限
第二节 百分等级常模与应用
一、组内常模
(一)组内常模的涵义 (二)组内常模的种类
二、百分等级常模
一、测验项目的难度 (一)难度的定义 (二)难度的计算 1、(1,0)评分测验项目难度的计算 2、(K,0)评分测验项目难度的计算 3、整个测验难度的计算 (三)测验难度在正态分布表上的表示
(四)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和恰当难度分布
1、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 恰当难度:接近0.5 恰当难度分布:
教育统计与测量
绪论
一、什么是教育统计 (一)教育统计的含义 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
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 良好进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
(二)教育统计的内容
描述统计: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 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
推断统计: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 料,依据数理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 总体的数量关系作出推论判断。
一、适用范围 两个变量都是连续性数据,而且是成
对变量。 二、公式 三、计算方法
练习
求初一学生数学和物理成绩的积差相关 系数。物理成绩为:4、3、5、6、7。
数学成绩为:3、2、5、4、6。
第三节 等级相关
一、适用范围 二、计算公式 三、计算方法 (一)原始数据是顺序变量时 (二)原始数据含有连续变量时
间接性
抽样
(四)教育测量学的内容
第一章 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
第一节 数据的种类与特点 一、数据的概念
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的资料事实。 二、数据的种类 1、从数据的来源划分:可分为计数数据;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